理想年代-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袁世凯在大总统府举行晚宴
宴毕,袁世凯与李想就鄂区国民党领导下的军队编组数目和驻地、鄂区、政治会议、国民大会代表等问题举行了第二次直接商谈而李想方面的11条意见这一重要和谈文件是经李想等略加修改后由汤化龙、黎元洪面交袁克定、段祺瑞转袁世凯的当袁世凯得知李想的11条意见后,即在当日的私人日记上写下了“脑筋深受刺激”六个大字其后,他将其自拟的《对国民党谈判要点》交袁克定、段祺瑞二人,要他们对李想等所提11条方案拟出复案
袁世凯的《要点》一开始便指出:“国民党代表们昨日提出之方案,实无一驳之价值倘该方案之第一、二条尚有诚意,则其以下各条在内容上与精神上与此完全相矛盾,即不应提出”
袁世凯自拟的要点是:
一国民党军队之编组,以12个师为最高限度
二承认鄂区,绝对行不通
三拟将原国防委员会改组为政治会议,由各党派人士参加
四原当选之国民大会代表,仍然有效,可酌量增加名额
袁世凯年龄和资历长李想一辈,从其根深蒂固的封建等级和尊卑观念上讲,根本是看不起这个后进国民党人的但是他又不敢小视李想的实力所以当李想的方案第一、第二条表示要拥护袁世凯的领导地位时,袁世凯当然心里舒坦感到满意然而,除此之外,所有民主要求一概拒绝,不予国民党任何商讨问题和平等地位的余地他只允许国民党有服从其领导的自由,而不允许有争取正当民主权利的自由,这是其顽固的**主义本质特性的又一次充分暴露
在袁世凯这个“要点”‘中,袁世凯还对如何答复李想及国民党所提出的几个具体要点定了调子
李想望着窗格子,眸子晶莹生光,据理力争的说道:“国民革命军在革命中已生长起来的80多万军队,至少应改编为16个军48个师”
袁世凯一听便火了,想想他毕竟是80多万大军,虽然其中有水分,但确实硬的起来,忍着气笑道:“最多只能编为12个师”他不放心的还声称:“这是对国民党所能允许之最高限度”
坐在袁世凯对面的李想不置可否国民党方面已经得到关于袁世凯谈判底线的情报,这份由国民党北方局提供的情报相当准确:袁世凯在军队问题上最后可能让步到二十六个师,国民大会的代表名额可以让步到百分之三十七至于袁世凯说的省主席一职可以考虑邀请国民党人士担任,情报援引北洋军内部人士的说法是:到非让步不可的时候,袁世凯准备让李想出任疆或者西藏的省政府主席
无法得知,当李大帅听说袁大总统准备让他出任中国一个偏远省份的“主席”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除了对国民党提出的“承认袁世凯在全国的领导地位”这一条表示“不胜赞佩”之外,北洋袁世凯方面对其他问题没有任何让步的迹象
尽管袁世凯压着火,和颜悦色地说话,李想还是觉得这老胖子对自己太无礼,冷冷说道:“北洋政府应承认鄂区政权组织”
“不可能,”袁世凯一口拒绝,指出:“国民党方面所提鄂区,为事实所绝对行不通”
袁世凯根本不愿考虑
不料话音刚落,李想抚掌笑道:“事实就是,鄂区已经存在”
“你?”袁世凯觉得今儿不顺心的事太多了
李想旁若无人地喋喋不休,说道:“应由各党派派出代表参加中央zheng府,并立即对政府进行改组,使之民主化,这才是国内和平的真正保证”
袁世凯见李想处处顶茬儿兀自满不在乎,旁若无人地喋喋不休不由拉长了脸,嘴唇哆嗦了半日,立起身来道:“不可能民国中央zheng府之组织和人事,暂不动,必须待国会开过之后,才可“依法接纳”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进入政府”
李想见袁世凯变了脸,先是一怔,接着也起身来,盯着袁世凯的脸,“嘻”地一笑,说道:“和谈,和谈,总要有得谈才叫和谈,我说什么意见都被否定,那大总统请我来北京是谈什么?”
李想说着给愣在当地的袁世凯抱拳一拱,起身胎脚便走
袁世凯急得一拍桌子,厉声喝道:“站住”
一时屋里变得一片死寂,连侍候在廊下的警卫都愣住了良久,袁世凯丧气地长叹一声,颓然落座,蹙额说道:“国民党方面如现在即参加中央zheng府,中央亦可予以考虑”
此时的袁世凯变换了策略,给李想留下了一个诱饵
李想又座了回来,说道:“为确保政治民主,我提议,国民大会的代表应根据民主原则重选举”
李想言外之意是二次革命后袁世凯操纵国会,一手包办“选出”的代表宣布无效
袁世凯看了一眼李想,心情十分矛盾,坚持说道:“现有代表继续有效,但国民党方面可考虑酌量增加代表名额”
事实证明,时代进步了,但袁世凯那落后的、顽固的封建政治思想观念没有多少变化
对于袁世凯这个人,李想是研究得再透彻不过了因此在思想和性格方面都作了十分充分的准备
无论谈判多么尖锐、争执多么激烈,李想的表情是平静的,举止是从容的,讲话时语调也都是温和的李想是在尽自己最大努力来争取走可能的和平之路的袁世凯在整个谈判中,始终是以居高临下的“一国之君”的姿态出现的
袁世凯与李想进行了直接商谈,并继续施加其“领袖”的“压力”然而,“据理力争”则是李想为代表的国民党代表团的既定策略,原则是一定要坚持的绝不能屈服于袁世凯的压力;但要顾全大局,甚至不惜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以换取和平的成功
李想走后,屋子里只留下了袁世凯袁克定两父子,都紧皱着眉头想心事
外面不知什么时候起了风,愁云漠漠压得很低,给天井院笼罩了一片灰暗阴沉的色调,只有檐下铁马,不甘寂寞地在风中叮当作响
—://。。
卷一辛亥风雨305影响(下)
更新时间:2012…12…1116:22:32本章字数:3222
305影响下
李想刚刚回到湖广会馆,东郊民巷的美国公使芮恩施遣人送来一张请帖李想谈判归来,已是十分疲惫,但还是出席了由美国公使芮恩施举行的盛大酒会
无聊的宴会之后,芮恩施把李大帅请到他办公室接下来的谈话是绝密
对美利坚合众国驻中国代表的身份说来,这个办公室未免朴素了些:书架上堆满看来没人翻阅的公文卷宗,黑黝黝的旧家具芮恩施公使仰面靠在一张转椅里,叉起十个粗指头搁在肚子上,他说道:“我想请教李大帅,应如何解读中国时局时?”
“我只想强调两点,一是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承受着日本扩张的巨大压力,二是当前正是美国向远东扩大贸易影响的大好时机”
李大帅的回答充满智慧
芮恩施的第一个问题是经过仔细斟酌列出的问题,是想先请这位出色的李大帅回答一些试探性的问题从回答看,毫无疑问,这是李大帅本人的看法
芮恩施笑了笑,架起了肉鼓鼓的短腿,又问道:“民国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共和国,在其国家处于历史性危机时刻,是否欢迎美国这个成立时间最长的共和国的支援?”
李想满脸堆着笑容,道:“从内心来讲,我们将贵国的共和体制视为我们效仿的典范我们从各个方面都在借鉴贵国高效的管理机制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你们提供给我们的模板,我们才能够从你们已经付出的努力中获益我们殷切期望美国方面能够给予我们多的支持那样的话,你们可将年轻的民国视为需要保护的对象,而事实也是如此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的利益是一种保护,也是这个政策,使我们坚信并期待着美国能够为民国提供进一步的保护目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这种保护”
芮恩施公使的眼睛对着李想骨碌碌转,一手捋着那头剪得短短的金发
……
袁世凯自从知道李想近几天往东郊民巷跑得勤快,心就跟猫抓似的
“李疯子除了见美国公使,还见过哪国公使?知道他们都说了什么?”袁世凯问道
“德国公使,英国公使,法国公使,甚至日本公使都见过说过什么,我不知道但是,”袁克定答道:“列国公使对李疯子的态度越来越暧昧,不能再让他呆在北京了”
袁世凯脸色又青又黄,十分难看,冷笑道:“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让”袁克定咬着牙说道:“和谈条件咱们也让一些,先把这尊神送走再说其他”
……
第二日清晨,袁世凯和李想作了最后一次长谈
袁世凯在旁皱眉说道:“在鄂区的问题上我是不会再让步了”
李想也知道这是袁世凯的底线,因说道:“我返回武汉以后,黎元洪、汤化龙将留在北京,与贵方面继续商谈,努力解决《南北和平协定》未能解决的问题”
袁世凯不置可否,这件事情,在他这里算是画上了句号
袁世凯以闲话的语气和李想聊起天来,问道:“欧战祸及远东,目前最急的事应从何处着手?”
李想也不藏着,坦率的说道:“有两件急务,一是救济财政;二是提防日本侵略”
袁世凯缓了一口气,又问道:“请言其详”
“这样,先言财政,”李想暗自拿定了主意,问道:“去年二千五百万镑借款,所余几何?”
袁世凯心里不禁叫苦,连连嗟讶,最后还是坦白的说道:“去年二千五百万镑借款,所余无几,财政尚未整理就绪,国库异常空虚”
李想平静地望着窗外,小眼睛熠熠闪着光,说道:“欧战爆发后,外债无法再借,所以目前必需先打通财路,否则二三月后,军费、政费从何而出?因此目前应趁欧战发生,镑价起落,汇兑困难诸种理由,先行停付各国赔款,所有关税盐税,一律提存于中国之银行由于我国已宣告中立,词严义正,各国亦无如我何也同时立即发行内国公债这两者可以并行,则一二年间不至财用不足”
袁世凯目光霍地一跳,只听李想继续侃侃而谈:
“至于提防日本,则是我国最大隐忧,近日,我曾分别和美国公使芮恩施、德国公使哈豪孙、英使朱尔典、俄使库朋斯基、日使日置益、法使康悌会晤朱尔典曾告英日联盟已告成功,日本必定助英国攻德国所属的青岛,中国若不乘此时机取得,则一定有人会去夺取朱尔典所指自然是日本,不如乘日本尚未动兵之前,我们先和英国密议,由英人威胁要夺青岛,我即和德使磋商,要求德国将青岛归还我国,同时暗中派兵包围青岛,谈判不成,即用武力夺取,先下手为强,使日本无所措手,青岛如已夺获,日本便无词可借了这不特防日本的侵略,亦可以杜绝将来的后患”
袁世凯笑眯眯的说道:“李帅,你的意见很对,关于财政计划,停付赔款、移存关盐都可立即施行至于内国公债,过去失败过,你看有何良策以善其后至于先行下手夺回青岛,于情于势都是应行的,不过我国既然宣布中立,忽然又推翻前议,出兵对付德国,虽说是收回青岛,但在中立立场上似乎有点碍难说得过去,这样做了就怕外交上会增加困难和纠纷,且恐愈增加和日本的尖锐关系,我觉得此一着可行又不可行”
李想知道袁世凯是看不透局势,不敢下注,因说道:“德奥两国以小敌大,战争结果必难幸胜,不如找个适当时机对德国绝交宣战,俾将来在和议中可以取得地位,立于有利地步”
袁世凯笑道:“这一层让我再详细考虑一下”
……
是日上午9时左右,李想同袁世凯最后一次握手、道别后,即乘车离开中南海,赴机场袁克定代表袁世凯到机场送行李大帅与送行各界人士握手告别,并与袁克定、梁启、蔡锷在机场留影
至此,北京最高级谈判落下了帷幕
笔者按:今天接到编辑通知,这本书必须完结了挺痛苦的很对不起读者……
—://。。
卷一辛亥风雨306二十一条(上)
更新时间:2012…12…1116:22:33本章字数:5405
306
回到武汉,李想就淹没在开不完的会议中
会议陈长而又十分枯燥,李想坐在长桌后,脸色呆板一语不发,一口接一口地吃茶
冯小戥正在一份一份地宣读报告:
“……欧战期间,列强并不放弃在中国的既得利益,而且互相要吞吃对方的利益,因此,中国的处境反而为困难
德国在东方缺乏盟友,因此,它是独力作战,在中国要对付英国、俄国、法国和日本它首先在北京组织了中德协会,以联络中国方面的朝野人士,其后又组织了一个秘密团体,名叫巩固团,以联络中国人和朝鲜人,排除日俄两国为宗旨巩固团团长是德人牟里哈,总团部设在奉天,派北西湖煤矿总理张锡蕃负责对付日本的首领,派哈尔滨德胜布庄经理张子玺联络在俄境内的华侨,其工作区域是在南北满和内外蒙古,工作目标是破坏日俄粮台、营垒和械库用重金吸收团员,不旬日便有七八百人参加,指定其中20人为干事
英公使朱尔典、法公使康悌、俄公使库朋斯基为了中国zheng府没有停止支付德国的庚子赔款,使得德国能够利用这笔钱在中国境内进行不利于协约国的活动,以及组织巩固团,表示很大不满同时因青岛德军利用中国人构筑防御工事,向袁政府提出了抗议其实青岛德军雇用中国工人,是基于1898年中德所签订的《胶州湾租借条约》
日本政府根据1911年7月13日所订的英日同盟有义务要帮助英国,同时为了确保东亚的和平,所以向德国提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中日两国海面上的军舰完全解除武装,并限9月15日以前,无条件把胶州湾交付日本,以便“将来”归还中国以上这两点如果在8月23日正午以前没有满意的答复,则日本即采取必要的措置
德国驻华代办马尔参在8月15日这天公开宣布:“德国可以考虑把青岛交还中国,但是日本也应将台湾交还中国”
8月16日日本驻华代办小幡警告中国不得从德国人手中接受青岛,否则日本将认为中国是自行破坏中立
8月23日,日本政府因德国没有满意的答复,于是正式宣布对德国宣战同一天,德国代办马尔参又向袁政府表示,德国愿将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交还中国,但袁政府这时不敢接受,电请美国政府代为接受,然后转交给中国可是不待美国答复,日本已向胶州湾采取军事行动了
英公使朱尔典是袁世凯的老朋友,他劝袁加入协约国,袁提出了三个条件:一由协约国垫款整顿中国兵工厂,并请英法两国专家帮助中国制造军火,提高质量,以应协约国之需;二协约国未经中国同意,不得签订与中国有关的条约;
三上海租界不得包庇中国政治犯
袁世凯这个参战条件,前两项是想拉拢英国,对付日本;后一项是对付国民党的反袁活动这时的英国,需要日本过了需要中国,所以袁的三点要求原则上同意,但要征求俄、法、日的同意,俄法两国是同意的,可是日本则坚决反对,进而要求:凡有关中国问题,必须先与日本磋商
日本认为欧战是它排斥列强在中国的势力,独霸远东的大好机会,它所顾虑的只有一个美国,因为美国未曾卷入大战漩涡,同时在中国问题上是比较主持正义的日本首相大隈曾致电美国政府,进行试探,强调日本没有侵占中国领土的野心可是就在这个电报发出不久,随即利用对德国宣战之名,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
9月2日,日本陆海军2万多人配合少数英军,组织所谓英日联军,突然在山东龙口和莱州附近地区登陆照道理讲,退一万步,日本要进攻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