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第一强兵 >

第209章

三国第一强兵-第209章

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岑何人也?邓禹岑彭,云台二十八将中有名之人!他们立下的功劳是什么?拥立从龙!臣子能立下的最大的功劳就是这个。刘岱在这里,已经自比光武帝刘秀了,曹操若是再不答应,那两家也只能翻脸了。

“岱公的期许之意,天高地厚,操敢不效命!”像是痛下决心似的,曹操一揖到地,痛痛快快的答应了下来。

“好!”刘岱大喜,当即传令下去,吩咐摆宴席给曹操接风。

曹操以军务紧急推辞,却也推辞不过,最后只能留下喝了个半醉,待到黄昏时分,才在护卫的护持下,勉强上了马,离开东阿,踏上归途。

第三一零章出奇方致胜

“我军的优势?子义你还没明白吗?除了屏蔽情报的游骑之外,我军精锐集中一处,又是内线作战,在调度机动方面同样占据的优势,这不就是胜利的条件吗?”

抛出徐荣的战例后,王羽并没有做详细的说明,情报战是新概念,解释的清楚一点更好。战略方面,就没必要解释得那么仔细了,以免限制了众将的思维模式。

这个时代的名将之所以有实力,有魅力,在于他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风格。这个风格有可能被人当做弱点来利用,但同样也是他们发挥实力的方式。

所以,自己没必要事事都详细解释,点出关窍,让各人以自己的方式思考就是了。

王羽用心良苦,但太史慈却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家伙,当时虽没追问,可等到战局出现了新的变化时,他忍不住了。于是,有了王羽上述的解释。

“这个俺懂。”太史慈大咧咧一挥手,直言道:“可主公您的安排就让人看不懂了。”

“哪里看不懂?”

前世的历史上,在洛阳之战之中,董卓就是依靠内线作战机动力的优势,用各个击破的策略,解决了三面包抄上来的敌人,为迁都之举赢得了时间。

这个位面上,虽然因为王羽的存在,没能达成这个目标,但徐荣先后在南线、东线获得胜利。他超强的战术指挥能力固然是主因,但内线作战。机动力的优势,同样不能忽略。

当日王羽的部队从东线的荥阳,迂回到南线的鲁阳,用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而徐荣从梁县转移到成皋,只用了一半的时间还不到。

所以,围攻和被围攻者都有各自的优劣所在。围攻方占据兵力上的优势,而被围攻方往往占据着主动权。想分出高下,双方终究还是要在战略层面上做一次较量。

若围攻方的战略强,被围方就会饱受分进合击,首尾难顾的苦头;若反之。围攻方就会发现,看似声势浩大的四面合围,其实处处都是漏洞,因为距离太远,所以只能看着各路友军被人各个击破,空有兵力上的优势,却发挥不出来。

太史慈更出名的是他的勇武,但这些兵法上的常识,他当然不会不明白。

一手牵着黄骠马。太史慈一本正经的分析道:“敌人来自四个方向,幽州牧刘虞没有直接出兵。只是对公孙将军的领地展开了侵蚀,借以分散我军兵力,这路敌军只能让公孙将军自己料理,咱们去不了,也不能去。”

“子义最近很有进益啊,近朱者赤,古人诚不我欺也。”插话的是贾诩。

太史慈是武将,王羽也以武将的准则来自我要求,所以行军路上。他们都是牵着马的。贾诩是文官,虽然没有坐车的享受,但多少还是有些特权,他骑在一匹青花大骡子背上,把那匹健壮的骡子压得呼哧呼哧直喘粗气。

迅速北上,先解决刘虞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但问题是。贸然进入公孙瓒的地盘,打下来的地盘和战利品要怎么算?

青州军白跑一趟?那可说不过去,虽然没人明说,但当初田楷援青州。王羽事后可也将平原拿出来做谢礼了,这就是个默契,却不能无视。就算王羽没这个心思,也得防着幽州内部的误解,再牢固的盟友关系,也不是一家人,实在大意不得。

公孙瓒现在内忧外患,已经很窘迫了,王羽再跑到幽州去分地盘,也实在说不过去,所以,除非公孙瓒自己提出请求,否则青州军肯定不能贸然北上。

其实,去了也未必有用,因为幽州的局势很麻烦,不是两军对阵,用勇武和刀剑说话那么简单,加上青州军,也未必能加速解决问题,说不定情况反而更为复杂了。

太史慈能说出这番话,说明他对其中玄妙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贾诩才有了那句赞语。

“兖州的两路诸侯,单拿出来一路,兵力都比我军要多,又互为掎角之势,仓促间只怕难以在任何一边取得战果,若是不能速胜,等援军一到,反是我军居于劣势了。”

太史慈没理会贾诩,和老狐狸打交道,必须得有随时被利用的觉悟,对此,太史慈有着极为深刻的教训和惨痛的经历。虽然仗着王羽的看重,他没吃过什么大亏,但出头的橼子先烂的道理,他还是很清楚的。

他现在已经总结出对付老狐狸的办法了,那就是不跟他说话,至少不要在主公面前说话,这样可以最好的避免被对方当枪使。

“那也不一定吧,当日曹操在谷水之畔惨败,却也不见哪路诸侯去救,酸枣诸公更是以此为由,就此一哄而散了。曹操、刘岱,未必就那么齐心。”

太史慈不理贾诩,胖子偏偏要缠上来,搞得太史慈头大如斗,连皱眉头。

“军师只见其一……嗯,这么说吧,今时不同于往日,这一次,刘岱和曹操可不单纯是为了响应袁绍,求名而来,他们是真心想灭我青州!我军若占了上风,他们或许不敢轻动,但现在……唉,总之,这一路要打,可是凶险得很。”

因为要小心选择用词,以免给老狐狸抓到话柄,所以,太史慈这番话说的磕磕绊绊的,但意思是表达的很清楚了。

没错,这一次和群雄讨董不尽相同,对王羽的威胁,兖州的两大诸侯都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就算没有袁绍的号召,他们很可能还是会主动出兵。

有这样的积极性,指望着他们完全出工不出力,那是不现实的,只会因为轻敌,招致惨败。

曹操过河之后,没有急着进兵,而是从容的汇合了阳平,苍亭的袁军,抵达乐平,与吕旷兄弟合兵一处。情报显示,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操练士卒,演练阵型,为大战做准备。

形势紧急,担心曹操出工不出力,虚应故事,再加上刘岱的保举,袁绍不得不给曹操一定的好处。不但释放了质子曹丕,而且还下令给吕旷等冀州诸将,令他们服从曹操的号令。

曹操带过河的兵马有接近两万,加上沿途汇合的袁军,兵力达到了三万以上!而且这支兵马是完全听从他的号令的,而不是洛阳之战时,各行其是的乌合之众。

刘岱的兵力和曹操差不多,也是三万左右。指挥者的水准应该有差距,但装备却更胜一筹。遍数大汉朝的州郡,论富庶程度和人口众多,也只有兖州能和冀州相比了。

刘岱虽然没有全控兖州,但他占据的也都是富庶之地,再加上原来的底子,建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又有何难?

像是算好了似的,就在曹操进驻乐平的同时,刘岱也移师北上,进驻茌平。

茌平、乐平,与王羽驻军的博平,三地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遥遥对峙。青州军距离两路敌军的距离差不多,两路敌军之间的距离则更近一些。可以想象,如果王羽跟其中一路敌军缠斗,另一路敌军从背后袭来时,战局会演变成怎样的灾难。

王羽眉毛轻轻一挑,笑问道:“子义似乎另有见解?”

“某认为,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臂!”太史慈五指并拢如刀,恶狠狠的做了个下切的手势。

“袁绍以为可以用偏师挡住我军,先从容解决掉威胁其后路的张燕,咱们偏偏就不让他如愿!主公不妨传信张燕,让他浅战后,向平恩方向退却;再传信公孙将军,请他暂缓行程;同时,我军在博平虚张声势,主力偃旗息鼓,向西进发,最后……”

最近这段时间,大伙在冀州地势上下的功夫都不少,太史慈不需要舆图,就能完整的说明自己的构想。

“出其不意,汇合三家之力,在平恩一带,与袁绍的主力决战!”

太史慈越说越快,眼中像是放出光来:“以三家之力,袁绍断无幸理,击败了袁绍,刘、曹自然胆寒,很可能不战而屈之,就算他们还要顽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了袁绍这个主心骨,他们也不过是螂臂挡车罢了。”

王羽点点头,太史慈的建议,深得出奇制胜的要领。袁绍在东线构筑了一条坚固的防线,又有曹、刘、张颌多方牵制,怎么想,都是万无一失了。

公孙瓒那边虽然情况紧急,但他麾下都是轻骑,机动力极高,长时间作战耽误不起,十天八天还是没问题的。而袁绍得计之后,未必能想到,公孙瓒会回转回来。

至于张燕,他本来也不可能跟袁绍死拼到底,被攻击后,八成是要使出拿手好戏,展开流动作战的。王羽如果提出计划,他八成还是会配合的。

就这样,当袁绍兴冲冲追击张燕的时候,突然发现陷入了三方围攻,也只能饮恨收场了。

换在从前,王羽可能也会这么想,弱势一方要翻盘,本来就是要冒风险的,稳扎稳打的战法,只适合兵力、补给更雄厚的一方。

“子义的想法很有道理,也有一定的可行性,不过……”王羽淡淡一笑,道:“太危险了。”

第三一一章不谋而合

“哈?”太史慈脚下拌蒜,雄壮的身子一个趔趄,好悬没一个跟头栽倒。贾诩在骡子宽大的背脊上也晃了一晃,可见王羽这句‘太危险了’有多违和。

“你们这么惊讶干嘛?”王羽耸耸肩,笑道:“用奇兵,也得考虑风险和胜算啊,风险太大,胜算太低,不成比例的话,那就不是用奇兵了,而是蛮干。”

“可是……主公,此计有何不妥?”一听这话,太史慈不服气了,这可是他精心研究过战局后,制定出来的计策,被王羽一句太危险就给否了,确实让他无法泰然处之。

要说危险,主公大仗小仗打了这么多场,又有那次不危险了?是孤身刺杀?还是用大风筝从天而降?

说实在的,要不是跟在王羽身边耳濡目染久了,他还未必想得到此计呢。

“嗯。”王羽轻轻嗯了一声,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说道:“所谓上得山多终遇虎,好用奇兵的人,就像是在绳子上行走,就算什么意外都没有,都很危险,意外因素再多一些,危险就会大的无以复加,最后把自己压倒。子义,你这计策中,就有很多相当危险的意外因素。”

“是吗?”太史慈挠挠头,显得有些困惑,想了想,却不得其所,于是虚心问道:“请主公指点。”

“谈不上指点,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少是个借鉴。”王羽点点头,他正要借这个机会。传输点东西给对方。

前世王羽就很喜欢太史慈,实际接触后,更是多了一份惺惺相惜的感觉。但他却不放心太史慈去独当一面,因为对方太冲动,太喜欢冒险了,在这方面,跟他自己都有一拼。

现如今,受了王羽的影响,太史慈对出奇制胜更是情有独钟,然而。却没有王羽先知先觉的本领,这就很危险了。

王羽不打算让太史慈一直在身边充当亲卫保镖似的角色,那太浪费了人才,所以,他必须时常提点对方,让这位大将尽快成熟起来。

好在太史慈性格虽然很强势,却不是刚愎自用的人,别人的意见,尤其自己的。他多少还是能听进去的。

王羽竖起食指:“与困守孤城的张颌相反,子义你对敌人的关注太少。一心只打着自己的算盘。一般而论,你的计策算是很出人意料了,可是,既然袁绍等人以我为敌,他们不会不考虑的周全些,以防我再出奇兵。”

王羽想的很周全,他好用奇之名,已经震动天下了,敌人不可能完全不当一回事。

袁军主事的是沮授。此人足智多谋,思维缜密,他会不做防备,任自己突袭么?王羽不相信。而南线这边还有个才智军略尚在沮授之上的曹操,虚张声势也好,暗度陈仓也罢,能瞒得过此人么?被识破的话。此人又会采取怎样的行动呢?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不过……”王羽的论断令太史慈恍然大悟,同时他也有些意外:“曹操比沮授还强?不至于吧?”

一年多以来。曹操连战连捷,战绩也颇为辉煌,但他的对手却没什么说服力。

东郡破眭固,先后借助了巨平李家和袁绍的援助,为了让袁绍出兵,他把儿子都送到邺城去了。后来痛击袁术,也是在袁绍部将周昂的配合下完成的。

而袁术和曹操开战之前,先败于刘表,再败于西凉张济叔侄,压根就是条落水狗,痛打落水狗,人人得而为之,又有啥可值得骄傲的?

而沮授可是界桥之战中,统领全局的关键人物,要不是赵云的本领太过逆天,那一仗袁军根本不可能那么狼狈。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无论是友军的援助,还是敌人的颓势,都不是看轻曹操的理由,反而可以看出,此人擅长借势,作风顽强,是个很强大的敌人。”王羽这话也是由衷而发。

因为自己的存在,洛阳大战后,曹操的处境比历史上恶劣了很多。本来以为这样多少能对他形成压制,可结果,他还是如前世一样崛起了,效率甚至比前世还高。

王羽不知道,这算不算是逆境产生动力,但他深知对手的可怕,要知道,对方可没有先知先觉的本事,家世在群雄之中也不显眼,能脱颖而出,靠的全是真本事,哪里是可以轻敌的对手?

也就是自己的战绩更加辉煌,才把此人的光辉掩盖住罢了。

其实,就算没有这些认知,王羽也不会轻视曹操,徐荣离开前,郑重其事的向他叮嘱过:曹操是个不能轻视的对手,这位用兵如神,亦师亦友的老人的忠言,王羽怎能忘却?

“张燕落败,若是向北、向西撤退,就是要回太行山,若是向东,八成就是要来与我军汇合,沮授要做防备很简单,只要多布哨探,同时留意张燕的动向就可以了。”

“一旦被沮授识破此计,他只要按兵不动,等上些时日,伯珪兄就不得不撤退。同时,他再传信曹、刘,让他们趁机取事,断了我军后路,到那时,我军该如何是好?”

“就算沮授识不破,此计也很难瞒过曹操,后者是个能顾全大局之人,他传信给袁绍,效果是一样的……”

“还有,张燕此番出兵,是趁虚而入,捡便宜来的。某之前传信示警,他只是淡淡的回复了句多谢,依然故我,这一次,群雄联手,大军压境,他到底愿不愿意于我军并肩作战尚且存疑……”

“另外,我军如果离开清河,对张颌的屏蔽就会减弱,袁绍离的远,书信往来耗时良久,一时半会儿窥不破其中奥妙,但曹操离的近。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到时他只须设法让张颌恢复镇定,我军身后就又多了一路强敌……”

王羽一口气把弊端全都分析了出来,听得太史慈目瞪口呆,吃吃道:“这,这……主公,莫非您也想过此策?”很显然,只有深思熟虑过了,才会想得这么透彻,一气呵成。

“不错。”王羽点头承认。

这种大阵仗,当然要方方面面都考虑到。现在他不是那个初临贵境。一穷二白的豪强之子了,而是坐拥一州之地,名动天下的大汉冠军侯。不能总是采用风险和胜率不成比例的战法来搏命,而是要寻找能确保胜利的策略。

“那……”太史慈皱着眉头想了想,迟疑道:“在曹操和刘岱这边,就能打开突破口么?”

“有机会。”王羽没把话说死。南线这边到底怎么打,现在是没法说的,只能到时候再随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