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秦二世-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是,如今十五万江东降卒组成的工程军团还在上党,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将新形成的黄河河道进行加固和疏通,既然河道已经形成,至少在上党这一块的河道不能够再发生变化了。
不然,一旦再次有暴雨来袭,这新形成的河道不稳定的话,怕是又要再次改道了。
工部和尚坊的墨家工匠正好也能趁着这个机会在上党这一段的河道上学习和实践如何加固和疏导河堤,为将来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和长江河道打下基础。
大秦历五十三年、二世三年九月,皇后李嫉领先丽妃和虞姬为胡亥再次诞下一子。一个月后,丽妃和虞姬分别为胡亥再添一子一女。
至此,胡亥后宫的五位妃子,统共为胡亥诞下三子两女!
刚刚经过大灾的大秦随着连续两位皇子和一位公主的诞生,而普天同庆。
同一时刻,在茫茫的东方大海上,一支庞大的、初生的舰队跌跌撞撞的一路东行,经过重重险阻,终于快要接近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PS:感谢“爱在水一方”和“套利人”两位兄弟的打赏!
第一百五十九章跌跌撞撞的先行者
茫茫大海,波澜不惊。
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在一望无垠的海面上缓缓前行。
从人类学会生产劳作接触大海开始,占据地球三分之二面积的大海,在长达万余年的时间内,都是人类心目中最为神秘的东西。
正是因为神秘,所以才会敬畏。
不同于人类对陆地的探索,面对大海直到一千多年后,人类才开始蹒跚学步从陆地走上浅蓝,然后再从浅蓝迈向深蓝。
人类的航海史,其实也就是一场人类文明的进步史。
虽然这一支船队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足够庞大,甚至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但是同船下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海比起来,却犹如沧海一粟。
庞大的船队中央,是六艘长二十余丈的巨大海船,高高的桅杆耸立如林。数百艘数丈、十几丈大小的楼船众星拱月般散开在这六艘巨船周围。
六艘巨船最高的那根桅杆上,尽皆有一面巨大的黑色锦旗高高飘扬在舰队上空,黑锦大旗中间斗大的“秦”字小篆格外醒目。
这一支陌生的舰队,自然就是从黄县船厂出港东行的贾瀚腾蛇军舰队了。
从六月中旬离开黄县船厂,到如今已经足足过去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海上除了一望无垠的海水,就还是海水,如果没有每天的日出日落,说不动贾瀚早就忘记了如今是什么日子。
作为大秦第一支“海军”的统兵大将,腾蛇将军贾瀚的压力无疑是这一支舰队中最大的。他很清楚皇帝让自己这近三万人出海是为了什么。
海军,这个名字,是贾瀚离开咸阳前觐见皇帝的时候由皇帝口中说出来的。
不是楼船士,也不是水军,而是海军。这名字的变动意味着什么贾瀚同样也很清楚。
所有人都以为贾瀚出海是为了捉拿欺骗了始皇帝的徐福。也就只有贾瀚自己清楚,徐福其实在皇帝的心中并没有朝中大臣想像的那样重要,虽然不可否认贾瀚能够从皇帝说到徐福的口吻中听出不加掩饰的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厌恶。
海军将会成为大秦军队中很重要的一个兵种。没错,是兵种,这句话同样也是贾瀚从皇帝那听到的。适应海上的环境,绘制海图,摸索出一整套训练发放以及海战的战法,才是胡亥交给贾瀚最为核心的任务。
显然,在皇帝心中。腾蛇军将会是大秦海军的先驱,今后大秦海军的训练都将以腾蛇军做为蓝本来进行。
不得不说,皇帝对自己的期待让贾瀚心中感激之余,更多的却是压力和斗志。
长达三个月的海上旅行,让所有人都瘦了一圈。黑了一圈。贾瀚同样也不例外。
这些从南海楼船士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到了海上之后,才发现海上同在江中、湖中的训练根本是两回事。原本一个个水性很好的楼船士,在出海第三天就在颠簸的大海上倒下了大半。
至于原本就不太会水的玄鸟营和苍鹰那两千多神秘兵卒基本上是全军覆没,整支舰队尽皆笼罩在晕船的阴影下。吐到浑身无力,吐到没有吐的只能干呕出黄色的苦胆水,却还是在吐。
大秦的兵卒们在茫茫大海上,在孤单单的海船上。第一次感受到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感觉。持续的晕船和呕吐,同样也击倒了包括贾瀚、黑铁以及苍鹰在内的一众高级将领。
可以说,在离开黄县的前二十天里,整支舰队因为集体的晕船上吐下泻。基本上一直在朝鲜半岛和山东半岛那短短不到两百公里的海面上徘徊前进。
直到二十多天之后,船上的一众兵卒包括将领在吐呀吐的过程中终于习惯了吐,才开始真正的对照胡亥给出的大致海图在尚坊精制出来的指南针的指示下跨越黄海。
好在船够大,带的补给够多。最重要的是。按照胡亥的指示,贾瀚在海船上第一次生产出了大批量的豆芽。虽然豆芽的生产需要耗费淡水。但是相比天天只能吃肉而吃不到半点新鲜蔬菜的腾蛇军兵卒来说,那先前从未曾见过的嫩嫩的豆芽菜无疑是最难得的美味。
而豆芽菜的出现,无疑让腾蛇军一众将士对皇帝的敬畏更上一层楼。这世上似乎没有陛下不曾知道的事情?就连那海图似乎都是皇帝陛下亲手画出来交给贾将军的。
长时间海上航行,最为可怕的其实就是缺乏补充维生素而得坏血病。而胡亥做出来的豆芽菜,无疑帮助这一批大秦的航海先驱者们解决了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
当然,这些事情腾蛇军一干兵卒其实都是不清楚的。
因为海船足够巨大,所以六艘巨舰上都携带了相当多的柑橘以及活鸡、活鸭、活羊之内的家禽。新鲜的蔬菜保存不易,那就晒干,为了这次出海,胡亥其实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命龙卫府准备。
每当想起一点东西,立马就会命龙卫府记下来,然后准备妥当送到黄县船厂中。
这个时候,海上自然是没有海盗的。唯一需要考虑的其实也就是夏季最容易出现的飓风。不过似乎贾瀚等人的运气比较好,并没有遭遇太大的风暴,就这样沿着海图朝东安然的到达了徐闯为贾瀚准备的补给码头。
徐闯在长达两百余里的海岸线上,准备了多达五十多个的烽火台,天天燃上烽火来提醒贾瀚这支孤军方位所在,如果贾瀚再找不到那也只能是活该了。
见到徐闯,原本一直心中忐忑的腾蛇军兵卒们,心中终于放下心来。回头想想,似乎一切都在皇帝的意料之中,那么也许沿着这海图走,还真的能找到陛下所说的那个徐福藏身的大到了。
信心的增加,让舰队的前行的速度大大加快。
舰队中所有的海船,无论是六艘巨舰还是那些小一号的楼船,除了有帆外,同样也有着桨。顺风则扬帆而行,逆风则划桨而行。
沿着朝鲜半岛青黛色的海岸线,舰队跌跌撞撞的继续东行,进入朝鲜海鲜,越过对马岛,进入对马海峡。一路上的种种虽然不能说都能在胡亥随手画出的海图中见到,但是几个标志性的大岛却都一般无二,在见到对马岛并登岛留下大秦国土的界碑之后,贾瀚等人心中开始悄悄激动起来。
如果海图依然正确,那么前面就应该是徐福藏身的那个倭岛了。
PS:感谢“爱在水一方”兄弟又一次的万币打赏,感谢“晓阳残雪”兄弟的连续打赏。多谢!
第一百六十章正心堂
大秦历五十三年、二世三年十月二十五,十三年前(公元前221年),千古一帝嬴政在咸阳正式登基称帝,所以在大秦历正式颁布之后,胡亥就将这一天定为大秦国庆节,今天,是大秦第一个国庆节。
咸阳城,大秦皇家学院。
正心堂是皇家学院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宫殿式圆形建筑,通高九丈,直径九十九丈整。这样的一个圆形建筑按照后世的圆形面积公式换算出来,正心堂的总面积足足达到七万平方米有余。
如果换成后世足球场的标准面积的话,应该是差不多十个足球场的面积。
从外面看正心堂是一个矮胖矮胖的圆柱形建筑,而到了里面却是另一番模样。正心堂里面的设计有点类似罗马大斗兽场的模式。
中央是一个独立的一丈高的露台,然后围绕着这露台,无数的固定座椅由低到高逐次成圆形排列,一直延伸到正心堂殿顶。
这种在此之前从未曾在大秦建筑样式中出现过的设计能够出现在大秦,这其中自然有胡亥的一份功劳。当然,他也只是对田仁等人提出自己大概的构想,具体的设计和建造包括内部构造等等都需要尚坊中的专业人士来进行考证和规划。
如今正心堂既然已经建成,那么显然,尚坊中的匠师们已经按照胡亥的要求完成了建造,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
正心堂能够容纳的人数在一万五千人到两万人之间。虽然面积够广,但是毕竟高度有限。而且正心堂内还必须有一些其他的设施。
这栋如今皇家学院中最为恢宏的建筑,从设计立项到建造完工,尚坊近两万多工匠足足耗费了一年时间才在两月前正式完工。
殿名正心,是胡亥取的名字。顾名思义,端正自己的心性。直面自己内心的意思。
大秦皇家学院做为大秦如今最高的学府,教书育人传播和发扬华夏文明,在胡亥看来首先必须要心正,教书育人,首先还是先要育人。
心不正,学的再多懂的再多,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一个祸国殃民的高智商奸佞。
在全部停止阿房宫修筑、部分停止始皇陵修筑的情况下,胡亥却是抽调大批尚坊工匠耗时一年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专门修筑了一个给皇家学院学生进行交流的大殿,这种待遇是过往千余年来所有的士子们未曾体验过的。
正是胡亥的这种重视。也让皇家学院的学子们知道,自己肩膀上背负的期望有多大。
今天,是正心堂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一天,其实也就是后世的剪彩。
胡亥领着大秦文武百官在这一天齐聚皇家学院正心堂。
这应该是胡亥第五次来皇家学院了。
虽然之前胡亥曾经说过只要有时间会每个月来皇家学院给皇家学院的学子们讲上一课,但是一是因为国事繁忙。二也是因为皇家学院确实没有比较好的位置来让胡亥给学子上课,毕竟如今是大秦,不是后世,没有麦克风,没有音响,简易的扩音器是可以使用,但是连续一两个时辰扯着嗓子对任何人来说都会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更何况因为场地限制。每一次能够有资格来听讲的学子并不是很多。
正心堂的建造,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才进入胡亥规划的。
礼成,正心堂第一次打开了大门,敞开了神秘的面纱。开始迎接胡亥、大秦群臣以及差不多近两万人的皇家学院的学子们。
八个大门,将正心堂内的座椅分成了八个巨大的扇形区域围绕着最中央的露台整齐排列。所有进入正心堂的大秦皇家学子包括大秦群臣走进正心堂无不为这一座独具匠心的恢弘建筑而惊叹、折服。他们都是第一次看到正心堂的内部结构。
当然,胡亥也是第一次进入正心堂看到完工之后的实体。虽然先前他曾经看过正心堂内部结构的图纸,但是此刻见到真正的实物。带给胡亥的冲击力却是更为强烈。
墨家的匠师们,不愧为这个时代站立在工程学和物理学潮头的风骚人物。
今天。大秦二世皇帝胡亥将会在正心堂内给皇家学院的学子们讲上一课,同时听课的还有包括内阁府四位辅政大臣、六部尚书侍郎以及大大小小有资格上朝的朝中官吏们。
一队队的御林军兵卒披坚执锐的守卫在每一条过道上,一名名身穿黑色锦袍的龙卫府亲卫把守在正心堂内里里外外高高低低的各处要冲。
胡亥缓步走上大殿正中央的高台,数丈方圆的露台上摆放着一张巨大的高高的铜案和一张椅子。
站立在各自座椅前方未曾落座的大秦群臣和近两万人的皇家学院学子齐齐躬身正欲高呼,就听到胡亥道:“不用多礼,都坐下吧。”
清朗的声音并不大,却能够清晰的传递到这广阔的大殿每一个角落,甚至连回音也只是持续了不到数息,就自然消失。
胡亥诧异的看了一眼距离自己不过数丈之远的田仁,然后给了一个很不错的眼神。
“谢陛下!”
山呼海啸般的应答声瞬间充斥在幽深宽阔的大殿每一个角落,将胡亥吓了一跳。
这要是出现共振,那这刚刚修筑好不到三个月的正心堂可就完了,更重要的是,如今正心堂内呆着的可都是如今大秦所有的精英了。这些人被一锅端了,怕是这大秦瞬间就要分崩离析了。
好在,尚坊的手艺过硬,惊了一身冷汗的胡亥凝神静听了半响,整个正心堂依然挺立如山,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自己要是被众人的谢恩声弄的砸死在这新建的正心堂内,怕是绝对是今后数千年华夏大地死的最为冤屈和凄惨的皇帝了。
胡亥心中已经下定决心等这次事了,一定要叮嘱孔鲋等人,在这正心堂内一定不能大声喧哗。
“先说些题外话,来啊,将朕准备的三样物事抬上来。”等到所有人都坐下,胡亥对着曹参道。
“喏!”
在曹参的指挥下,很快胡亥早就准备好的三样东西,就被摆放在了胡亥站立的露台前方空地上。
PS:感谢“晓阳残雪”、“套利人”、“长门”三位兄弟的打赏,都是老朋友了,多谢你们一直的支持,感谢“饕仄”、“虬髯凌峰”两位兄弟的打赏。多谢!
第一百六十一章奇物
抬进来的三件东西都不大。
第一件是一个用竹篾编制出来然后糊上纸张的圆筒状的灯笼,内里状况看不太清楚。但是如果此刻正心堂内有后世来客在的话,怕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不就是孔明灯么?
第二件则是一个不太大的火炉,上面架着一口铁锅,铁锅上面盖着一块圆形的盖子,盖子上则放着一具三足铜鼎。炉中不是木材,而是烧的通红的类似土块物事,旁边同样放着一堆黑色物事,那是煤。
第三件却明显是一袋粟米粉,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正心堂内的数万人自然都是能够看的清楚放置在露台上的三样物事的。毕竟这个时代近视眼不能说没有,却显然是极少的。虽然人人都很好奇胡亥摆出这三样东西是为了什么,但是却没有人喧哗,只是将疑问放在心中憋着,蕴量。
“开始吧。”胡亥在铜案后的座椅上坐下,淡淡的道。
一个尚坊匠师飞快的将那灯笼放好,然后拿着火种伸入灯笼里面,很快灯笼里面就燃起了一小撮橙黄色的火苗,原本白色的灯笼变成了橘黄色。
那匠师将灯笼点燃之后小心的放置在地上,然后对着胡亥躬身一礼,缓缓退了下去。
看到这一幕,正心堂内的一众朝中大臣和皇家学院学子们却是更加疑惑了。元宵节上,看到的灯笼海了去了,哪一个不比眼前这个好看?
显然,皇帝不可能无聊到在数万人面前点个灯笼玩。
胡亥手指轻轻的在铜案上敲着。
过了片刻,只见原本放置在地上的灯笼陡然动了了一下。就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前,灯笼已经缓缓离开了地面,开始缓缓朝上腾空而起。
虽然速度缓慢。虽然“步履蹒跚”,但是却顽强而又稳定的升了起来,并一直上升上升,直达正心堂大殿的顶部才因为穹顶的阻拦而停止。
“哗!”
正心堂内的数万人再也无法保持淡定,顿时哗然一片。
灯笼竟然能够自己飞起来,这是神迹吗?
胡亥早就料到会是这样一副景象,起身双手下压,大殿内逐渐安静,此刻灯笼内的火苗已经逐渐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