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乱世英雄 >

第152章

乱世英雄-第152章

小说: 乱世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撤下来了。”诸葛宏彦带着几个老兵回到了撤退地点,“美军已经控制整个城区,正在逐街扫荡,大概认为我们还没有全部撤走。”

“没了?”

“我们最后撤出来,后面没有兄弟了。”一个老兵回答了叶振邦的问题。

“那好,我们赶紧撤退。”

“往哪撤?”任侠歌问了一句。

“北面。”叶振邦朝北面指了一下,“渡口在东南方,美军肯定会向南扫荡。离开第七步兵师的防区后,找一处水流较缓的地方,再设法渡江。”

叶振邦做了决定,没人反对。

两分钟后,这支由二十多名官兵组成的队伍离开了会合点,向北而去。

这就是三营最后的部队!

当然,叶振邦没有忘记,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中旬,朝鲜的冬季已经到来,却没有冷到让河面结冰的地步。要想等到河面冻结,至少还要等大半个月。要在这个时候渡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时,第三十九集团军已经撤退到了鸭绿江对岸。

答应在渡口等叶振邦的霍弘光也跟随大部队撤了回去。他搭乘最后一艘渡轮过江,算是兑现了诺言。

一江相隔。却也挡住了美军的前进步伐。

没有足够的渡河器材,面对河对岸的中国军队,美军也只能望空兴叹。

大撤退并没结束。

在第三十九集团军撤回国内后数个小时,最后一支第十六集团军的部队在上游渡过了鸭绿江。十四日清晨,第十五集团军的最后一支部队回到了国内。因为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已经撤回国内,所以第十五集团军成为了最后一支从撤离朝鲜的作战部队。

这个时候,谁也不知道还有二十多名官兵留在朝鲜境内。

事实上,几乎没人认为叶振邦他们还活着。在申报战斗伤亡的时候,霍弘光将叶振邦他们列入了失踪人员名单。

大部队都撤了回来,按理说,罗耀武应该感到高兴。

可是,这位即将晋升为陆军上将的军区参谋长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在第十五集团军的最后一支部队渡过鸭绿江之后,中国军队的入朝作战行动就宣告结束了,而且是以失败宣告结束。

至少,那些躲在大后方的政客认为军事行动彻底失败。

更要命的是,美军兵临城下,并且轰炸了中国本土,那么渡过鸭绿江,进军中国本土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十四日上午,罗耀武离开沈阳,飞回北京,向高层汇报作战情况。

这次,陈必时没有回去。

见到到机场来接他的李一帆,罗耀武就知道,情况没有他想像的那么简单。

“老陈让你来的?”

“有这个必要吗?”李一帆看了眼罗耀武,让司机开车后,转口说道,“我看了你递交的作战报告。重点很明确,对我军入朝作战的得失也分析得比较透彻,但是有几个地方需要修改。”

罗耀武没有吭声,玩政治,还不是他的强项。

“你应该知道,上面对我们没有能够守住鸭绿江防线防线非常震怒。”

军事情报局属于总参情报二部,货真价实的军事单位,李一帆这个“我们”并没用错。

“难道有人要追究责任。”

“这是肯定的,只是追查不到你的头上来。”

罗耀武皱起了眉头。

“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并不能怪罪某个人。你之前递交的报告已经引起重视,毕竟后勤不济,什么样的军队都打不了胜仗。”

“这也不能说我没有责任。”

李一帆笑了笑,没有纠缠这个问题。“等下汇报情况的时候,你要注意一个重点,就是要着重强调我们面临的艰险处境,而不是之前的失败。客观的讲,我们没有失败。美军投入了四个主力师,第二机步师丧失作战能力,第七步兵师损失惨重,就连第四步兵师也有巨大伤亡。我们已经达到了入朝作战的目的,把美军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东北地区,缓解了东南方向上的压力。”

“那边的情况怎么样?”罗耀武还是很担心陈必时。

虽然李一帆说得没错,但是美军已经全数动员。摆在东南方向上的除了参加台海战争的第三机步师与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之外,还有第一机步师、第一骑兵师、第二装甲师、第十山地师,以及海军陆战队的第一陆战师与第二陆战师,总兵力超过二十万,是朝鲜战场上的两倍。

如此庞大的兵力,打一场战略登陆都绰绰有余。

除了庞大的地面兵力,美军还在该方向上部署了八支航母战斗群与二千架作战飞机,光是部署在台湾的作战飞机就超过了一千二百架。

可以说,美国是倾尽全力在准备东南方向上的战略进攻。

为了支撑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美军已经征用了上百艘大型货轮,日以继夜的向台岛运送战争物资。几乎每天都有船只驶入台湾的港口,将成千上万吨货物送到部队手中。

如此庞大的物资投入,足以证明美国的野心。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台军的积极战争准备。

十月底,台军就提前完成了部队整编计划,一百五十个旅的大约五十万地面部队全部编制到位,连装备都分派齐全。虽然半数以上的旅缺乏实战经验与完备训练,但是替美军撑腰还是游刃有余。

“与预料的差不多,东南方向上的压力非常大。”

“守不住?”

李一帆长出口气,点了点头。“美军真要打的话,肯定守不住。现在的问题是,美军到底在哪里登陆,以及是先在东南打,还是先在东北打。”

“应该先在东北。既然是佯攻,那就得做出点样子来。”

李一帆又点了点头,但是没有开口。

“登陆地点的话,我觉得不大可能在福建,毕竟那边的地形太复杂了,就算登陆成功也很难深入发展。再说了,我们在福建陈设重兵,美军有没有把握在滩头阵地上站稳脚跟还是个问题呢。”

“老陈也是这么认为,美军很有可能选择在浙江登陆。不过,这不是我们现在应该关心的问题。”李一帆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你对东北的情况最为清楚,你觉得,如果我们守不住国境防线的话,韩国会出兵吗?”

“韩国?”罗耀武再次锁紧了眉头。

李一帆点了点头,等着罗耀武开口。

罗耀武稍微思索了一下,说道:“有这个可能,只不过还得看美军进军是否顺利。不管怎么说,棒子那点实力,打顺手仗还行,真要硬拼,给我四个集团军,我就能让棒子成为历史。”

李一帆笑了笑,又问道:“日本呢?”

这下。罗耀武瞪大了眼睛,因为他没有想到李一帆会问得这么直接。

卷一时势英雄第四十九章大兵压境

第四十九章大兵压境

在狄劭康主持下。高层会议没有重点讨论之前的成败,把重点放在了国土防御上。

在这个层面上,罗耀武几乎没有发言权。

明确重点后,话题很快转移到了韩国与日本是否会参战的问题上。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情报介绍阶段,李一帆打出了第一张王牌,即美国已经暗中答应,在战后考虑韩国提出的领土要求。

虽然在任何人看来,这都属于无中生有的事情,但是现实摆在那里,韩国始终认为长白山是其故土。

显然领土要求,还不是韩国出兵的主要理由。

因为是否让日本出兵,美国当局一直非常犹豫,所以在东北方向上,美国需要一个能够撑得起场面的盟国。

除了韩国,没有第二个选择。

做为承诺,美国不但承认了韩国侵占朝鲜的事实,并且支持韩国的领土要求,还答应在战争期间为韩国提供全面军事援助。

军火物资不必多说,美国甚至答应向韩国出口军事技术。

事实上,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因为美国还没有进行战争动员。所以军火生产速度跟不上战争消耗。打到这个时候,美国的军火库几乎被掏空了。这还是各大军火商加班加点生产的结果。如果不是看到联邦政府一连开出军火大单,美国的军火商也不会如此积极。

再说了,在国内采购军火,价格也高得离谱。

解决之道,就是从其他国家采购军火。

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美国就这么做了。九月份,五角大楼就向日本的几家军火商订购了数十亿美元的军事物资。虽然这些物资名义上提供给驻日美军,但是最终都被送到了前线部队手中。

问题是,从日本采购军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价格就是个问题,毕竟日本的劳动力成本也不低,而且资源匮乏,又受到和平宪法的制约,不能向美国出售进攻性武器装备。

除了资源之外,日本存在的问题在韩国都不存在。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军向韩国的三星集团订购了一批F…16C/D战斗机的零备件。因为韩国早就获得了这种战斗机的生产许可证,三星集团也一直在为韩军提供零备件,所以为美军服务不是什么难事。

更重要的是,韩国已经进行了战争动员,战争机器正在全速运转。

借此,美军不但能够在韩国大批采购武器装备,还能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获得一些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武器装备。

从长远来看,这肯定对美国有好处。

韩国得到的,则是梦寐以求的先进军事技术,比如F…35A战斗机的生产许可证,还有各种与军火有关的基础技术。

即便从经济角度来看。帮助美国生产军火,也能缓解韩国的战争压力。

不管怎么说,打仗就是烧钱,而韩国的资本并不厚实,如果没有来自美军的巨额军火订单,韩国迟早会被榨干。

作为军事合作的基础,美国自然答应保证韩国的本土安全。

显然,韩国参战只是迟早的事情。

这一点,军事情报局也获得了足够多的证据,比如韩国的战争动员行动并没有因为中国军队全面退出朝鲜而终止,反而加大了力度。

到十一月十日,韩军的编内军事人员已经超过一百五十万,另外还有大约一百万的准军事人员。如果动员深入下去的话,以韩国的人口情况,至少能够动员二百五十万军队与三百万准军事人员。

实际上,根本要不了这么多。

韩军参战,与台军的作用相差不大,都是替美军打后手。按照十比一的比例计算,在美军投入四个师、十万人员的情况下,韩军最多只需要投入一百万地面部队,以及数量相当的非军事人员。

也就是说。韩国即便不扩大动员规模,也有能力为美军提供支持。

问题就在这里,仅凭十万美军与一百万韩军,能够击败中国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别说击败中国,能够在东北地区打几场硬仗就不错了。

虽然从战略上考量,东北方向只是佯攻,而不是主攻,但是佯攻要打成样子,要让中国军队在这边付出足够大的代价,就得有巨大投入。

这里牵扯出了第二个问题,即日本会不会参战。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就连李一帆都给不出确切答案。

台海战争之后,美国做出让步,同意让日本组建正规军。

看上去,这是美国在兑现承诺。实际上,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以美国的一惯方针,在日本没有利用价值的情况下,为了本国利益,反悔是很正常的事情。美国不是没有这么干过,而是经常这么干。

从长远来看,日本建立正规军对美国并没有好处。

美国仍然这么干,只能说明,日本还有利用价值。

当然,日本的野心也不小。

以实力衡量,日本自卫队超过了很多国家的正规军,全球排名肯定在前十之内。日本组建正规军的关键不在军队本身,而是在政治上。

这里面即有美国的限制,又有当初由美国订下的和平宪法的限制。

也就是说。即便美国做了首肯,日本要想组建正规军,也要突破和平宪法,或者说是撕掉和平宪法。

台海战争之后,日本当局就在做这件事情,即对和平宪法的去留进行全民公决。

只要迈出这一步,日本就不再是哪个处处受到歧视的战败国,将成为一个拥有全部国家主权的正常国家。

既然是正常国家,就有权对外用兵。

由此可见,美国在这个时候给日本松绑,仍然是在为后招着想,即在必要的时候,需要依靠日本的军事力量。

不管怎么说,在西太平洋地区,日本是美国众多盟友中国力与军力最强大的一个。

问题是,日本参战的弊端并不比好处少多少。

这些弊端,不仅仅是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拿韩国来说,韩国当局不会同意日军过境,不会让日军踏上朝鲜半岛。如此一来,日本就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参与东北方向上的战略进攻,要等到美军夺取了一座港口、而且是中国的港口之后,才会出兵。

东南方向上的情况也很类似。

虽然台湾当局已经对日本出兵保护台湾的民主与自由表示万分感谢,并且一再弘扬台湾与日本的传统有益。但是在台湾民间,乃至在台军中,仍然有不少人对日本有成见,不想让日本介入台湾的内部事务。

不说别的,台海战争结束之后,日军的两个师团就撤回了冲绳。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中国。

战争打到现在,中国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军队连战连败,也与内部矛盾有很大的关系。

以军事动员来说。虽然在八月份,中国就开始进行战争动员,扩大了招兵范围,并且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年轻人参军,可是招募到的兵员仍然非常有限,而且大多是一些无权无势的平民,甚至主要是农村子弟。

在中国国内,对战争的抵触情绪非常浓烈。

说得不客气一点,在是否参军的问题上,很多平民都会加上一个问题:为谁卖命?

这已经不是信息封闭的农耕时代,即便民族大义仍然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成千上万的中国军人前仆后继,与敌人浴血奋战,可是落到现实上,当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平民大众的权利日益边缘化,对利益的诉求迟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就会让人认为,参军打仗并不是在捍卫自身的利益。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的想法。

问题是,当越来越多的权贵想方设法的让子女逃避兵役,在前线卖命的大多是贫苦百姓的时候,这个疑问就越来越强烈了。

如果不能告诉民众为谁卖命、为什么卖命,民众凭什么上战场当炮灰?

这个问题看似无解,但是却存在着一个机会。

那就是日本参战!

短短六十多年,肯定无法忘却那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痛的灾难。

只要日本参战,只要日军踏上华夏大地,那就不再是个人得失问题,而是民族存亡的问题!

用民间流传的话来说,美国发动战争,只是希望瓦解中国政权,消除潜在威胁,而不是灭亡中国。事实上,美国也没有灭亡几个国家。自从美西战争吞并了夏威夷群岛之后,美国的领土就没再扩张过。

与之相反,日本狼子野心。从没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在所谓的日本精英眼里,日本的生存之道就是登上亚洲大陆,灭亡中国,将华夏大地据为己有。

只要中国人还没有忘记民族大义,就不会容忍日军再次入侵。

这就是美国最大的担忧。

显然,这也是日本参战的最大疑问。

按照李一帆的分析,日本是否参战,还是得看美军是否打得顺手。

美国当局不是傻蛋,美国的所有战争行动都在为国家利益服务。不管怎么说,中国与美国隔着整个太平洋,就算打得天翻地覆,也与美国没有关系。如果战争损耗过于巨大,超过了美国的承受能力,美国将别无选择。

事实上,让日本参战,对美国的影响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

原因很简单,中国与日本对耗,拼得你死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