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间内沉默了一会,随即大伙都笑了起来。
“笑笑笑,笑个屁,赶紧把战报拟定好,我要上报中央。”
几个参谋愣了一下,随即收住了笑声。
“先吃饭吧,填饱肚皮好办事。”叶振邦恰到好处的走了过去,把装着饭盒的塑料口袋放到了会议桌上。
一帮参谋也是整夜没吃东西,都饿坏了,立即过来拿走了自己那份。
“军长,专门为你弄的,酱爆肉丝。”
“放着吧,我还不饿。”罗耀武抽了两口烟,对叶振邦说道,“你去后勤那边看看。多准备几车二锅头与高粱酒。三十九军是出了名的能喝。前几年跟他们搞联合演习,老子手下五个最厉害的兵没有喝赢他们一个兵。**,着实丢脸。”
“要准备多少?”
“加个零,直接送往前线,喝死那帮不要命的家伙。”
叶振邦也没多问,赶紧去了后勤处。
虽然物资紧缺,但是弄二十车好酒还不成问题。
沈阳城内,哪家商场的仓库里面没有几车二锅头与高粱酒?
在叶振邦忙着办这件事情的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又接连传回几份捷报,第四步兵师的各个作战单位正在被逐一歼灭。
打到八点过,终于传来了最重要的捷报。
第三十九集团军的突击部队歼灭了第四步兵师师部,击毙少将师长,俘虏了上校以下百多名参谋军官,以及大约三百名士兵,缴获了该师军旗。
到此,围歼第四步兵师的战斗算是结束了。
非常可惜的是,叶振邦这个时候没在指挥中心。
等他回到指挥中心的时候,才发现气氛不大对劲。
“怎么回事?”叶振邦拉住了一个年轻参谋。
“战斗结束了,不过姚万平司令受了重伤。”
“什么?”
“听说在去前线视察情况时,被美军轰炸机投下的炸弹炸伤的,伤势非常严重,罗司令正在安排急救。”
叶振邦哪敢迟疑,赶紧去了会议室。
“……老子不管那么多。立即让直升机起飞,全部起飞,全部过去,谁先到,就让谁把姚万平接回来。出了事,老子把你们全都毙了。”
啪的一下放下话筒,罗耀武的神色显得非常严峻。“**,姚万平那个疯子,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去前线。”
虽然只是一句抱怨话,但是看得出来,罗耀武非常重视姚万平。
其实换了罗耀武。他也很有可能在这个时候上前线视察情况。
军长就是一个军的化身,集团军司令则是集团军的化身。恶战之后,如果集团军司令出现在前线战场上,对士气的影响肯定非常巨大。
见到罗耀武那闷闷不乐的样子,叶振邦也不敢上去叨唠。
他也听说过,最初的时候,罗耀武与姚万平的关系不怎么样,主要就是罗耀武属于“外来人”,而姚万平是沈阳军区三个集团军司令的龙头老大,两人的矛盾很大。只是朝鲜一战打完之后,两人冰释前嫌。姚万平自认不如罗耀武,而罗耀武也非常佩服姚万平统帅下的第三十九集团军。
军人就是这样,上过场,高下立分。
此时,救助姚万平的行动已经全面展开了。
按照罗耀武的命令,距离前线两百公里范围内的上百架直升机同时起飞,前往姚万平被炸伤的地点。
为了掩护这些直升机,空军还出动了二十多架战斗机。
乍一看,这哪是营救行动,典型的低空突击。
因为姚万平被炸的地方距离四十三师的防线不到五公里,离四十四师的防线也只有十来公里,再往南就是美军第二机步师的进攻阵地了,所以当上百架直升机同时朝那边飞去,美军还以为中国军队要对付第二机步师。
这可把美军前线指挥官吓得不轻。
当时,美军并知道,一架执行战场支援任务的A…10C投下的炸弹击中了第三十九集团军司令官的车队。
在美军看来,第三十九集团军刚刚吃掉了第四步兵师,士气爆棚,真要南下拿第二机步师开刀也不是没有可能。
此事也惊动了正在为第四步兵师全军覆没而扼腕叹息的帕特里奇。
接到前线报告,美军司令吓了一跳。
第二机步师的突击行动着力于一点,大部队就集中在一起,如果中国军队的低空突击部队占领了第二机步师后方的交通要道,说不定真能吃掉第二机步师。
第四步兵师已经完蛋了,再赔上第二机步师,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情急之下,帕特里奇哪敢多想,赶紧命令第二机步师退回长甸河口。与韩军一同守卫鸭绿江渡口。
随着第二机步师与四十四师脱离接触,总攻阶段的作战行动才宣告结束。
卷一时势英雄第六十九章一地得失
第六十九章一地得失
换了别人,第四步兵师被歼之后。肯定会全面退缩。
帕特里奇却没有这么做。
稳住情绪,通观战场局势后,这名美军将领做出了强攻丹东的决定。
不是帕特里奇胆子大,而是没有其他选择。
在让第七步兵师向西挺进的时候,帕特里奇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即通过牺牲第四步兵师换取攻占丹东的机会。
显然,战局的发展并没超出帕特里奇的预料。
中国军队拼出全力,用三个集团军、其中两个还是战斗力最强大的集团军围歼了第四步兵师,那么留在西面的就只有两个集团军。
为了巩固辽东半岛防线、防止美军向沈阳方向突击,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都不能在丹东方向上全力施为。
如此一来,罗耀武已经失去了增援丹东的能力。
这也正是帕特里奇看到的机会。
不在这个时候强攻丹东,更待何时?
实际上,此时的战局仍然对美军有利。
随着第二机步师退守长甸河口,中国军队暂时不可能对第七步兵师与韩军B集团军的后勤保障线构成威胁。
因为在围歼第四步兵师的战斗中消耗了大量兵力,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基本上丧失了战斗能力,而第四十集团军的状态本来就不大好,难挑重任,所以即便没有第二机步师,韩军B集团军也能守住长甸河口。
更重要的是,韩军C集团军并没完全崩溃,还有好十来个二线步兵师。
有这个威胁存在。中国军队获胜之后必须退守宽甸,甚至还得再退一步,缩短后勤保障线的长度,避免与韩军混战。
在丹东方向上,美军有两个师,还有韩军战备状态最好的A集团军。
就算第二骑兵师要在外围与中国军队的两个主力集团军打野战,无法参与攻打丹东的作战行动,在第七步兵师的支援下,韩军A集团军也有足够的把握打下丹东,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十二月三日中午,第七步兵师到达丹东。
因为第四步兵师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航空旅与部分提前撤退的伤员逃了出来),所以帕特里奇不再顾忌伤亡,让第七步兵师立即投入战斗。
强攻丹东,还关系到整体战略。
在帕特里奇主导起草的战争计划中,占领丹东是整场战争的转折点。
说得直接一点,只有在占领了丹东,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之后,美军才会在东南方向上发动进攻。
与东南方向的进攻比起来,东北只是佯攻。
如果连佯攻都打不好,主攻怎么打?
虽然帕特里奇可以为第四步兵师覆灭找到很多理由,但是在攻打丹东的行动上,他却找不到任何回旋余地。
对此情况,罗耀武也是了如指掌。
与帕特里奇设想的不同,从一开始,罗耀武就没打算守住丹东。
正如叶振邦所说,即便拼尽全力,就能守住丹东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丹东附近的地形条件决定了,就算罗耀武出动全部六个主力集团军也守不住这座港口城市。
在选择打击对象的时候,罗耀武听从叶振邦的建议,选了第四步兵师,而不是威胁更大的第二骑兵师,也与战场的地形有很大关系。
在平原地区与美军作战,几乎是送死!
这一点,在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的作战行动上也得到了体现。
在围歼第四步兵师的时候,就有参谋提出,应该让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围攻第二骑兵师,即便不能歼灭这支美军,也要迫使其退回朝鲜。
罗耀武非常果断的否决了这一提议,理由是需要这两个集团军巩固后方防线。
实际情况,则是进攻的代价太大,就算全力一搏,也不见得能够重创第二骑兵师,不然这支美军部队也不会在丹东外围活动,公然向两个集团军挑衅。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罗耀武采纳了参谋的建议,战场局面肯定会变得非常糟糕。
只不过,守不住丹东。不等于不守。
歼灭了美军第四步兵师之后,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十五集团军的损失非常巨大,特别是第十五集团军,三个主力师的伤亡全部超过七成,刚刚补充的官兵大多成了炮灰,后方战地医院人满为患。
这个时候,肯定得把这些部队撤下来,并且得到休整补充。
这就需要时间,足够的时间。
能够争取到时间的,就是丹东战场。
美军还有三个师,第二机步师基本上可以忽略,之前的表现已经证明,该师的战斗力并没完全恢复,不然在四十四师的防线前面不会耽搁那么久。第二骑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全部集中在丹东。
只要拖住这两个师,美军就无法展开。
至于韩军,罗耀武根本没有考虑过。
主力集团军打韩军简直是砍瓜切菜,就算二线部队再不济,也能顶住韩军的进攻,消耗韩军的有生力量。
再说了,没有美军支持,韩军也没有胆子单独发动进攻。
关键还是在丹东,守军多坚持一天,主力部队就多一天的喘息时间。
受此影响,三日上午,罗耀武让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一同发起了一次规模浩大的进攻,向第二骑兵师施压。
按照罗耀武的命令,两个集团军要尽量突破美韩联军的包围圈,把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送入丹东。
帕特里奇非常清楚罗耀武的意图,所以在当天下午就命令第七步兵师发起进攻。
这个时候。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的突击行动已经完成,作战部队正在撤回进攻出发阵地。
罗耀武也不敢大意,毕竟第二骑兵师的战斗力摆在那。
确认美军开始强攻丹东之后,罗耀武让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各留下一个师与第二骑兵师周旋,主力则退回了出发阵地,分别在通往大连与沈阳的方向上构筑防线,做好纵深防御准备。
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即中国军队即将全面退守。
问题是,攻打丹东的战斗并不轻松。
得到增援后的守军不但没有溃散投降,反而打得更加勇猛顽强。
虽然两个集团军送来的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非常有限,甚至连塞牙缝都算不上,但是对士气产生的鼓舞作用却不可低估,至少让守卫丹东的将士知道,司令官没有忘记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丹东。
必须承认,这怎么看都是个错觉。
实际上,弃守丹东是罗耀武在这场战役中最受人诟病的地方之一。
后来很多人就拿这件事做文章,认为罗耀武没有尽到全力。如果不是全歼了美军第四步兵师,甚至会有人以此认为罗耀武叛国投敌。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打到十二月三日,美韩联军的进攻战斗已经打了六天,仍然没有打下丹东,确实让帕特里奇万分焦急。
再拖下去。黄花菜都凉了!
为了加快进攻步伐,帕特里奇在三日夜间投入了全部空中力量,仅当晚投在丹东的炸弹就多打三千吨,几乎将这座城市彻底移平。
高强度的轰炸,加上美军主力部队参战,四日上午,第七步兵师将丹东城区拦腰斩断。
攻城作战,进入了分区围剿阶段。
这也没有办法,丹东是一座靠江的港口城市,主城区就在江边,呈东北到西南走向。要将城区切割分隔并不是很难。
让帕特里奇想不明白的是,丹东守军仍然没有投降,而且每支分散的部队几乎都战斗到了最后一人。
恶战持续下去,对美军也愈发不利。
第七步兵师的伤亡直线上升,已经丢掉了第四步兵师,如果第七步兵师因伤亡惨重失去战斗力,就算打下了丹东,美军也无力继续推进。
毫无疑问,这就是罗耀武要的结果。
中国军队的唯一优势就是拥有几乎无限的人力资源,而美军的人力资源却非常有限,所以从一开始,罗耀武就明确了以杀伤歼灭美军有生力量为主的战术思想。只有把美军打痛打怕,才能打败美军。
要是能在丹东拖垮第七步兵师,就算丢掉丹东,也是物有所值。
帕特里奇最初的时候没有让第二骑兵师进攻丹东,而是把韩军A集团军顶了上去,也是为了减少伤亡。
搞到最后,还是得由美军操刀。
丹东的战斗还在进行,撤下来的主力集团军也开始就地休整。
姚万平在三日上午就被送了回来,身上一共有二十多块弹片,但是这个顽强的老将军并没有丧命,只是无法继续指挥部队作战了。
为了兑现承诺,罗耀武在三日下午亲自赶赴第三十九集团军,代替姚万平劳军。
与此同时,计划补充给两个集团军的兵员正在陆续送往前线。
在这方面,军区司令部的工作做得很到位。
罗耀武已经成功招募了五百万兵员,虽然绝大部分只是与军队签了服役合同,并没有前往部队报道,只有少数进入新兵营接受训练,但是如此庞大的人力资源让罗耀武在指挥作战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
可以说,只要有个两三天时间,损失再大的部队都恢复满员状态。
战斗力如何,那就不太好说了,连罗耀武都认为很多新兵的素质达不到最低要求,而且训练远远不够。
卷一时势英雄第七十章全面战争
第七十章全面战争
丹东的战斗持续到十二月六日傍晚。
最后一支守军在弹尽粮绝之后,端起装上刺刀的步枪向包围他们的韩军发起反击,一百八十三名官兵全都倒在了弹雨下,无一幸免。
枪炮声散去,连美军前线军官都不得不承认。
中国军人不可辱!
实际上,早在一天之前,帕特里奇就把减员率近三成的第七步兵师撤了下来,把围剿丹东城区残余守军的战斗交给了不存在兵力问题的韩军A集团军。
再让第七步兵师拼下去,帕特里奇就得打道回府了。
收到捷报,帕特里奇沉默了好一阵,才下达了就地休整的命令。
在沈阳的军区司令部里,罗耀武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呆了好一阵。
没人知道他在做什么,也没有哪个参谋敢进去探个究竟。
大家都知道,罗耀武的心情很不好。
虽然谁都知道,丹东必然会沦陷,但是当丹东真的沦陷时,谁也受不了这个打击。
等罗耀武出来的时候,他手上多了八个写在战报背面的大字。
东北义士,气壮山河!
见到那八个刚劲有力的毛笔字,叶振邦也有点惊讶。
谁能想到,罗耀武一介武夫,竟然写得这么一手好字。
叶振邦并不知道,虽然罗耀武出身在军人世家,祖上三辈都是将军,但是他的母亲来自书香门第,幼年又在姥爷家生活了好几年,从小就受到熏陶,国学功底非常扎实,自然写得一手好字。
“给我裱起来,挂到大门口。”
“司令,这……”那个被吩咐做这件事的参谋很是惊讶,那就是几张打印战报用的A4纸而已。
“这什么?叫你怎么做就怎么做,少废话。”
参谋哪敢多说,赶紧离开了。
“电报中央,丹东沦陷,守城将士……”罗耀武稍微停顿了一下,神色非常痛苦,“守城将士全体殉国,望追认为抗战烈士。”
“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