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为了空投那几千吨物资,美国空军的损失超过了一百亿美元,还阵亡了上百名飞行员。
战争真要打成让运输机扮演坦克的角色,美军也该撤军了。
帕特里奇并没有指责空军不够道义,因为他也知道,罗耀武肯定不会给美日联军太多的时间,如果东北军不能在未来几天里吃掉那两万多美日官兵,罗耀武就可以主动辞去北方战区司令官的职务了。
可惜的是,帕特里奇并没想到,罗耀武的胃口比他想像的还要大得多。
那两万多美日官兵,根本填不饱罗耀武的肚皮。
九日夜间,在第二机步师替换下早已疲惫不堪的第一装甲师,率领救援部队继续向廊坊挺进的时候,东北军的第二场反击战开始了。
这次,率先动手的不是东北军的战略预备队,而是留守武清的第十六集团军。
在美军救援部队沿着一零五国道向廊坊挺进的时候,第十六集团军在武清的防御压力大大降低,因此抽调出了将近一个师的兵力,与陈必时召集来的两万多民兵做了一件大事,而且是一件肯定会惊天动地的大事。
九日夜间十一点十五分,发生在后方的猛烈爆炸把正在推进的美军、以及撤下来休息的美军都吓了一跳。随即,一片赤红的烈焰在美军后方升起,照亮了整个夜空,将方圆近两公里的地区变成了白昼。
等到美军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身后的道路已经被一道长近二十公里的火墙切断了,而且空气中弥漫着石油燃烧时产生的恶臭。
这就是第十六集团军与民兵在这两天里做的大事。
在美军救援部队撕开了一零五国道上的防线后,陈必时提出了一个打击美军的办法,并且得到了罗耀武的支持。随后,第十六集团军动员了一个步兵师,在两万多民兵的配合下将武清西面的数十条地下坑道连在了一起,并且接上了一条从大港油田通往北京的石油输送管道。虽然大港油田在三个多月前就停产了,但是管道里的石油并没被抽空。在上百公里长的管道里面,至少还有上万吨石油。接通地下坑道不是难题,主要就是将管道里的石油全部灌入坑道非常麻烦,所以花了两天时间才完成这一工程。当时,东北军没有多少水泵,几乎是靠人力完成了这一工程,不然也不需要动员那么多民兵。
在打通地下坑道的时候,第十六集团军的官兵没有忘记在坑道里面装设遥控炸弹。
猛烈的爆炸,不但将坑道变成了战壕,还将坑道的宽度由一米半扩大到了五米以上,而且引燃了灌注在坑道里的石油。
可惜的是,当时美军的前线指挥官并不明白东北军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也很好理解,如果东北军想以此阻击美军的救援部队,就应该将这道无法逾越的火墙设在美军前面,而不是身后。
当然,东北军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即不是为了阻击美军,而是为了包围美军。
别忘了,第十六集团军还得在武清战场上面对D集团军的三个美军主力师,不大可能分兵守卫一零五国道。
更重要的是,在反击行动开始后,美军很有可能抽调D集团军的部队去增援遭到攻击的救援部队。也就是说,如果第十六集团军采用老套的防御战术,就得在一条防线上同时面对两个方向上的美军。
别说是第十六集团军,就算派第十五集团军来,也不可能守住防线。
只有用特种战术,才能达到包围与分割美军的目的。
毫无疑问,美军根本别想在战场上扑灭由石油产生的大火,也不大可能绕过火墙,因为这得横着穿过东北军设在该地区的防区,还得在野外行军,作战难度太大,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关键还是反击力量,即罗耀武一直当宝贝留着第二十七集团军。
惊天动地的大爆炸、与冲天而起的烈焰,就是下达给第二十七集团军的反击命令。
当时,在数十公里外的香河都能看到南面被烈焰烤红了的夜空,因此埋伏在美军救援部队前方大约十公里的第二十七集团军也肯定看得到。
在第十五集团军摩步师的率领下,第二十七集团军在爆炸后五分钟就发起了反击。
十二点不到,双方的装甲部队正面遭遇。
直到受到来自正面的攻击,赶在最前面的那个侦察营与装甲营在不到十分钟之内就被击溃,美军前线指挥官才意识到,东北军打响了第二场反击战,而且投入了一支拥有装甲突击力量的主力部队。
因为不清楚东北军到底还有哪支主力集团军拥有可观的装甲突击力量,所以在汇报战斗情况的时候,美军前线指挥官把迎面杀来的东北军说成了第三十九集团军。
这也难怪,当时指挥美军救援部队的就是第一装甲师的少将师长,在坦克大战中,第一装甲师的对手就是第三十九集团军,而且还差点被第三十九集团军歼灭,所以在想到东北军的装甲部队时,美军前线指挥官首先就想到了东北虎王。
接到前线战报,帕特里奇也吓了一跳。
要知道,他一直认为第三十九集团军在廊坊,正在围攻被困的美日联军,而且廊坊那边发来的战报也证明了他的判断。
虽然直觉告诉帕特里奇,第三十九集团军不可能出现在距离武清不到十公里的地方,但是理智很快就战胜了直觉,罗耀武在用兵上一直让人摸不透,而且东北军在部署与转移主力部队的时候,很少被美军察觉。更重要的是,已经有足够多的情报证明,中国当局正在想方设法的为东北军补充主战装备,而罗耀武肯定会优先让第三十九集团军恢复战斗力。如果第三十九集团军获得了足够多的主战装备,就很有可能出现在这里,成为围歼美军救援部队的绝对主力。
当然,帕特里奇肯定不会忘记,在建制完整、装备齐全的情况下,第一装甲师与两个日军主力师都没能拼过第三十九集团军。即便此时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也不完整,也应该有足够的能力击溃、甚至歼灭组成救援部队的三个美军主力师。要知道,A集团军的这三个美军主力师在第十六集团军的防线上消耗了将近一半的战斗力,而且不可能集中行动,所以实际战斗力最多只相当于完整状态下的第一装甲师。再说了,东北军抢先发起进攻,而美军刚刚调整了作战部署,因此主动权在东北军手里,美军很难组织起有效的进攻行动,也就不可能在对攻战中取胜。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立即断定,硬拼的话,救援部队肯定打不过东北军。
做出这一判断之后,帕特里奇立即下达了一道命令。
这道命令,最终决定了北方战场上数十万美军与上百万日军的命运,也最终决定了帕特里奇的命运。
可以说,这是帕特里奇在这两年多里,下达的最有影响力的一道战术命令。
这道命令就是,让救援部队就地组织防御,等待援军到达。
卷一时势英雄第七十三章惊慌失措
第七十三章惊慌失措
美军由攻转守,丧失的不仅仅是一次机会,而是最重要的主动权。
这下,救援部队成了被救援的对象。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三个美军主力师没有停下来,而是在遭到突然袭击之后,让第二机步师顶住攻击,再调动后方的第一骑兵师与第三机步师发起反冲击,很有可能迅速击溃北面的第二十七集团军。别忘了,第二十七集团军的摩步师已经加强给了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因此只有从第十五集团军调来的一个摩步师。美军三个主力师再不行,装甲力量也比一个摩步师强得多。
即便从兵力上看,因为协同作战的新编集团军正在迂回包抄,所以三个美军主力师也不比第二十七集团军差,总体兵力还要多出几千人。
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强反击兵力,陈必时调动了一零五国道线上的守军。
也就是说,只要美军坚决进攻,击溃第二十七集团军之后,前面就没有东北军挡住去路了,几乎可以一口气冲到廊坊城外。
可惜的是,帕特里奇却在这个时候下达了固守待援的命令。
要知道,行进中的部队要想转变成防御状态,肯定需要时间。因为美军之前将注意力放到了身后,所以在与第十五集团军的摩步师交火之后,才发现了从北面杀来的东北军,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调整部署。
虽然帕特里奇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美军前线指挥官也发现,来不及挡住东北军的反击,因此让留在最后面的第一装甲师向南突围,但是当帕特里奇决定让救援部队组织起来发起进攻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的事情了。
在其他战场上,也许两个小时算不了什么。
可是在这里,两个小时却非常致命。
要知道,沿着公路线挺进的美军排成了一列长龙,真正在前方作战的最多就两个营,其他部队都跟在后面,既没有展开、也没有做好战斗准备,在遭到突然袭击的情况下,也就来不及做出反应。
第二机步师的两个营就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在十分钟内被击溃了。
仅仅一个小时,第十五集团军的摩步师就穿透了第二机步师仅有三公里的防区,跟随突击的第二十七集团军用一个步兵师扩大了突破口,再用一个步兵师协助歼灭溃散美军,而第十五集团军的摩步师则马不停蹄的向紧跟在第二机步师后面的第三机步师发起冲击,没给美军半点喘息时间。
可以说,在突击战术上,陈必时的部署非常精明。
摩步师就是一把尖刀,唯一使命就是击穿美军防线,然后让跟进的步兵师去对付溃散的美军。
事实上,东北军的运气非常好。
当时,第二机步师刚刚替换下了疲惫不堪的第一装甲师,而之前负责推进的第三机步师落到了后面。虽然在进攻的时候,第三机步师仍然在为第二机步师提供支援,但是绝大部分时候,第三机步师就是跟在第二机步师后面,并没参与作战行动。也就是说,在东北军发起反击的时候,第三机步师并不在状态。
虽然猛烈的炮火、此起彼伏的爆炸与前线传来的坏消息提醒了第三机步师的官兵,一个小时也能让第三机步师的绝大部分官兵做好战斗准备,但是这点时间,肯定不足以组建一道防线,更不可能组织起反击行动。
与第十五集团军的摩步师交火之后,第三机步师的表现并不比第二机步师好多少。
在帕特里奇下令发起反击的时候,也就是第三机步师遭到攻击一小时之后,第十五集团军的摩步师已经在第三机步师守卫的路线上挺进了两公里,再前进五百米,就是由第一装甲师负责保护的辎重车队了。
这点距离,显然让美军无法转圜。
事实上,打到这个时候,美军救援部队已经全线崩溃。
别忘了,第一装甲师撤下去之后是在休整,而不是处于战斗状态。
因为救援部队的推进速度本来就不快,所以在撤退下去之后,第一装甲师的大部分作战人员都放下了武器。更重要的是,在离开武清战场之后,第一装甲师没有休整,仅仅补充了弹药燃油就出发了,又经过两日苦战,很多装备都出了问题。因此在撤下来之后,该师的后勤人员就开始检修主战装备,比如无主战坦克更换炮管、检查坦克战车的动力系统、调整观瞄与火控系统、处理出了故障的悬挂系统等等,很多坦克战车都留在辎重车队里面,暂时解除了战斗力。
受此影响,在第十五集团军的摩步师杀来的时候,第一装甲师仅有少量步兵部队能够投入战斗。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当时第一装甲师参与战斗的坦克只有四辆,步兵战车有十二辆,另外还有几辆轮式装甲车。
这点装甲力量,显然无法对第十五集团军的摩步师构成威胁。
遭到冲击之后,美军全线崩溃就不是什么奇怪事了。
反击开始后两个半小时,美军救援部队就被击溃,突前的摩步师在打散了第一机步师之后,还缴获了近三百辆满载作战物资的重型卡车。可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意外收获。为了将这些卡车上的大约五千吨弹药物资运走,陈必时还专门组织了一支民兵队伍,在天亮前赶了上去。
这场战斗,也在天亮前宣告结束。
有意思的是,三个美军主力师中,反而是第一装甲师的伤亡最小。
当时,第二机步师与第三机步师被击溃之后,因为没有收到投降命令,而且身后不远处就是武清战场,美军官兵都知道那边有D集团军的三个主力师,所以在战场上,绝大部分美军官兵都抱成团,以营连为单位继续作战,并没有多少美军主动投降。虽然这种负隅顽抗的行为给东北军造成了不小麻烦,让第二十七集团军不得不把四个步兵师全部用上,还得从附近抽调几个新编集团军的步兵师参与歼灭战,但是更大的影响是,美军拒不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条。
别忘了,这里是野外,而不是廊坊市。
在空旷的平原上,美军无险可守,也没有建筑物可以依托,即便用车辆围成防线,在东北军直射火力的打击下,也没有任何意义。
与两个机步师相比,第一装甲师最先溃退,而且在最南面。
在第十五集团军的摩步师冲上来之后,第一装甲师就全线溃退了。更重要的是,当时第二十七集团军的步兵师正在对付第二机步师与第三机步师,增援的新编集团军还没到达,所以攻击第一装甲师的只有第十五集团军的摩步师。为了缴获那些贵重的物资、避免遭到美军蓄意破坏,该师还得留下一半的兵力守卫辎重车队。结果就是,真正在前线进攻的只有半个师的兵力,也就是大约三千人,而第一装甲师在溃退的时候,至少有一万四千人。
要怪,也只能怪推进速度太快,用两个半小时就击溃了三个美军主力师。
要知道,在计划反击作战的时候,就算罗耀武非常乐观,也认为要用一个晚上才能击溃美军,而陈必时则认为得花一天的时间。
让罗耀武与陈必时没有想到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第一装甲师的主要伤亡并不是东北军造成的,或者说东北军的反击部队并不是真正的刽子手。
当时,第一装甲师溃退之后,几乎所有美军都向南逃窜,直接涌向了第十六集团军弄出来的那道火墙。要想绕过火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情急之中,美军用几辆配备了扫雷钏的坦克推动沙土填埋战壕,开辟了几个出口。
问题是,溃退的美军有一万多人,而那几个出口最多只能同时让十多人通过。
如果考虑到各种车辆,撤退的美军官兵更是没有机会。
在第十五集团军摩步师的强力冲击下,美军很快就慌了手脚,上万名官兵全都涌想那几条通道。
结果可想而知,踩踏事件难以避免。
更要命的是,在你推我攘的时候,很多美军官兵被挤进了烈火包裹着的战壕。
在清理战场的时候,东北军至少找到了两千多具被烧焦的尸体,而且这些尸体上都没有明显的创伤,明显是在拥挤的时候掉进火坑里的。除此之外,当时被踩死、以及被坦克战车压死的美军更是不计其数。
后来,美国军事法庭审判了一个坦克车组的四名成员,并且判处车长死刑、另外三名成员也被判处五年到十五年不等的徒刑,原因就是,在撤退的时候,该坦克车组不顾指挥官的命令,擅自冲向突围通道,将一辆运载着伤员的卡车挤进了火坑,导致二十多名伤员与两名驾驶员死亡,另外还压死了十一名步兵。
要说的话,这也只是冰山一角。
在清理战场的时候,东北军发现了数百具被履带压成肉酱的美军官兵遗体。
可以想像,当时的情况有多么混乱。
要说的话,第十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