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乱世英雄 >

第66章

乱世英雄-第66章

小说: 乱世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宏彦非常清楚叶振邦的战术,没多问,立即用数字电台把消息发了出去。

叶振邦也没罗嗦,让守在隐蔽的两名空降兵背起准备好的火箭筒,然后爬上了易小春的坐骑,拿起车长指挥塔顶盖上的通话器,对已经就位的易小春说道:“鬼子不知道我们有坦克,等我们把鬼子引到西边,你们再开火。”

“没问题,老叶,你们小心点。”

叶振邦用力拍了拍顶盖,从坦克上跳下来,招手叫上了两名新兵。

“炮击五分钟后开始,肯定能让鬼子大吃一惊。”

“鬼子的坦克锋线离我们还有多远?”

“不到八百米。”

“发信号,把鬼子引到西边去。”

诸葛宏彦掏出信号枪的时候,叶振邦叫上一名新兵,对另外一名新兵说道:“跟着诸葛排副,别跑丢了。”

叶振邦带着为他扛弹药的新兵消失在烟雾里的时候,诸葛宏彦打出了信号弹。

黄色的信号弹。

阵地上的空降兵都知道,这是把鬼子引向西边的命令。如果是绿色信号,就得把鬼子引向东边。

因为大湖村在二零九高地正南面,周围没有天然障碍,所以往东往西没有太大区别。

这个时候,二零九高地上的陶安康也看到了从山脚下升起的黄色信号弹。

“鬼子将转向西面,让炮手准备。”陶安康拿起了望远镜。

虽然受烟雾影响,看得不是很真切,但是居高临下,比山脚下的空降兵看得更清楚。

“距离二一五零,方位一八八,三发连射,燃烧弹,准备……”

“距离二一五零……”把数据报给后方的炮手时,任侠歌朝陶安康看了过去。

想到开始有两辆90式主战坦克躲进烟雾里面,白白浪费掉两枚昂贵的制导炮弹,陶安康心里就不是个滋味。

他不是可惜那点钱,而是不想放归鬼子的主战坦克。

因为他知道,多干掉两辆坦克,叶振邦等守在山脚下的兄弟就多一分胜算。

“班长……”

“等等!”陶安康压了压手,他没有走神,一直盯着山脚下的那团白烟。“**,鬼子加快了推进速度,拉近一百五十米,三发连射,放——”

“拉近一百五十米,放——”

过了几秒钟,从坑道里传来了迫击炮开火时的“嗵嗵”声。

不用陶安康多说,后面的炮手在打完炮弹后就撤回了坑道,等着日军的报复性炮击。

陶安康与任侠歌也迅速退了回去。

虽然日军不大可能知道观察点的准确位置,但是日军远程炮兵搞了几次覆盖炮击,有一次差点让留在观察点上的陶安康去见了阎王爷。

等两名空降兵在坑道里点上香烟,日军的炮弹才落了下来。

“把消息发出去了吗?”

“发了,鬼子加快了推进速度。”任侠歌也有了经验,知道什么消息该发出去,什么消息不需要发出去。

“鬼子肯定快要疯了。”陶安康一边说着,一边在炮弹的爆炸声中爬了起来,“恐怕他们是第一次遇到我们这种死缠烂打的对手。”

“这也是鬼子在战后第一次上战场吧?”

“当年,我们爷爷辈打的是鬼子,我们现在打的是鬼子的孙子。”

任侠歌被陶安康绕了进去,一下没有反应过来。

“我们赶紧去下一个观察点,不要耽搁宝贵时间。”陶安康把烟叼在嘴上,提起了放在旁边的观察设备。“狗急了都要咬人,更别说武装到牙齿的鬼子装甲兵。排长现在最需要火力支援,我们不能掉链子。”

任侠歌没多罗嗦,丢掉烟头就抓起电台跟了上去。

前面在战斗,后面也在战斗。

不管是在山脚下与敌人短兵相接,还是在高地上与敌人斗志斗勇,目的都一样,那就是消灭战场上的鬼子兵!

卷一时势英雄第一百零九章钢铁雄狮

第一百零九章钢铁雄狮(30票加更,求60票)

面对90式主战坦克,PF89式火箭筒显得太软了一点。

与前两代主战坦克相比,以M1系列、“豹”2、“挑战者”2、“勒克莱尔”、90式、T…80与T…90为代表的第三代主战坦克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复合装甲,比如M1A2SEP所采用的贫铀合金复合装甲、“豹”2的陶瓷复合装甲、“挑战者”2的凯夫拉复合装甲、T…80的间歇式多层复合装甲等等。

大量采用复合装甲,使第三代主战坦克的防护能力达到惊人的程度。

拿“豹”2A6来说,正面装甲在对付破甲弹的时候相当于一千四百毫米厚的均质轧制低碳装甲钢,即便对付穿甲弹也达到七百毫米的水平。要知道,“豹”2A6配备的L55型一百二十毫米滑膛炮使用最新型的DM系列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也只有六百五十毫米的穿甲能力。

重视防护与生存能力,正是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特点。

虽然是西方国家第三代主战坦克中的“最轻量级”选手,但是90式在设计时就特别强调防护能力,正面装甲防御破甲弹的能力达到了一千毫米。

PF89的破甲能力不到六百毫米,自然啃不动90式主战坦克的“厚脸皮”。

被火箭弹打中,坦克只抖动了两下,像是被蚊子叮了一下的大象,继续朝前猛冲。

不得不承认,日军坦克兵在进攻的时候很有章法。

跟着空降兵转向的时候,除了冲在最前面的两辆坦克之外,队伍左侧那个排的四辆坦克自动拉近距离,并且将炮口对准了战线左侧,用同轴机枪封制空降兵阵地上的火力点,不给空降兵任何机会。

叶振邦冒着被机枪子弹撂倒的危险打出的那枚火箭弹,只在日本坦克炮塔正面炸起一团火球,把炮塔里的两名坦克手吓了个半死,就没有别的效果了。

诸葛宏彦的努力也差不多,火箭弹打在第二辆坦克的车体正面,最多震懵了驾驶员。

二零九高地上,陶安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即便烟雾还没完全散去,有经验的战士也能从火箭弹产生的火光判断出有没有打穿坦克的装甲。如果爆炸成型的金属射流打穿了装甲,一闪即逝的火光会弱得多。只有金属射流被装甲挡住,像陶安康看到的那个样子,在装甲表面炸开,火光才会如此明亮,也才会爆炸般的散开。

因为烟雾干扰了激光测距仪与微光瞄准镜,所以陶安康只能干着急。

虽然不知道山脚下的战斗打成什么样子,但是陶安康知道,混战状态下,即便日军没有装甲优势,凭借数倍的兵力优势,也能干掉叶振邦率领的半个连的空降兵。

拖得越久,伤亡就越大,打退日军进攻的希望就越渺茫!

在山脚下守不住,就算退到山上,也最多顶住日军的这轮进攻,肯定会在天亮前被日军全歼。

明白这个道理的不止陶安康,还有在山脚下拼命的叶振邦等人。

日军指挥官上原俊次郎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没让装甲抢修车上去抢救那两辆被炮弹击中的坦克,而是让部队继续进攻。

不顾一切的进攻!

再过十五分钟,大湖村就将落入日军手中,空降兵忙了一天部署的阵地将失去价值。

也就在这个时候,战场上的情况出现了微妙变化。

不是交战双方的变化,而是战场环境。

最先发现这一变化的是任侠歌,他忍不住大声吼叫起来。“班长,起风了,是北风,东北风!”

确实刮风了,而且确实是从东北方向上吹来的海风。

“**,老天爷终于开眼了。”陶安康也兴奋得大叫起来。将望远镜丢给任侠歌,上士班长说道,“你来引导炮击,我去准备反坦克导弹。看我的动作,等我发射了导弹你再下达开火命令。”

任侠歌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班长的意思。

此时,山脚下的阵地上,叶振邦等空降兵战士也查觉到了突然刮来的东北风。

有点气象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台湾属于ya热带海岛型气候,夏季白天陆地升温速度超过海面,所以吹陆风;夜间陆地降温速度比海洋快,所以吹海风。在台岛北部,夜间自然是东北风。

因为正是盛夏,所以夜风来得很突然。

这不仅仅是东北风,还是“救命风”。

叶振邦无意中将日军引向阵地西面,刮起东北风的时候,正好将弥漫在阵地上空的烟雾吹向日军装甲部队。

转眼间,局势就变得对日军非常不利了。

虽然阵地上的空降兵仍然无法看清日军,但是能够看出日军坦克的轮廓。被烟雾包裹着的日军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不但看不清近处的空降兵,还无法看到埋伏在大湖村后面的那几辆96式主战坦克。

测出炮击参数之后,任侠歌拿起微光望远镜,朝山脚下的战场看去。

因为仍然被烟雾包裹着,所以日军没有立即意识到突然刮起的东北风将带来多大灾难。

战场上,日军仍然跟着空降兵的火力,向大湖村西面运动,不知不觉的将脆弱的侧翼暴露在了96式主战坦克的炮口前。

当然,在这个距离上,一二五滑的穿甲弹打在哪都能干掉90式。

动了!埋伏在一栋被燃烧弹烧得只剩下墙壁的村舍后面的那辆96式主战坦克像是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棕熊,炮塔缓缓转动,将顶部的焦土抖了下来。

看到炮塔尾舱上的两根鞭状天线,任侠歌知道,那是易小春排长的坐骑。

炮口对准墙上只剩下一个窟窿的窗户后,炮塔就不再转动。

大约八百米外,排在装甲进攻队列第四位的那辆90式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仍然跟着队伍向西挺进。

等等,再等等!

虽然是新兵,但是任侠歌知道,只有突然袭击,才能把敌人打得头昏眼花,才能取得最大战果。

易小春也是第一次上战场,可是得到了叶振邦这样的老兵指点。

另外三辆96式也隐蔽得非常到位,知道转动炮塔瞄准目标,任侠歌才发现它们。

肯定有人在指挥,不是易小春就是叶振邦,或许是诸葛宏彦。

随着村子最西端的那辆96式将黑洞洞的炮口对最前面那辆90式,在战场外等了半个小时的四头钢铁雄狮才发出怒吼,高强度钨合金制成的长杆穿甲弹就是雄狮的尖牙利齿,凭借每秒一千七百五十米的速度,毫不费力的撕开盔甲、洞穿躯体,用极其绚丽的方式将四名东瀛武士送入天照大神的怀抱。

距离这么近,根本不可能失手。

一击得手,四头钢铁雄狮没有立即转移阵地,而是一边启动一千马力的柴油机,一边将炮口转向下一个目标。

战斗争分夺秒,四名坦克车长没再整齐划一的开火。

虽然万分震惊,但是日军已经反应过来,而且发现了那四辆躲在残垣断壁后面、或者是伪装网下面、或者是焦木堆里、或者是谷仓里面的主战坦克,跟在队伍最后面的几辆90式已经转动炮塔,开始搜寻目标。

快走,赶紧转移,快啊……快啊……

任侠歌的心都体到了嗓子眼上。

号称“全球最贵”的90式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火控系统,能以猎…歼方式作战,性能绝不是感的。

这个时候,大湖村里突然发生了爆炸。

几股突然蹿起的火苗照亮了夜空。

也就在这一瞬间,四辆96式咆哮着冲出隐蔽点,冲向下一个预置火力点。

猛然间,90式的炮口喷出火光,向大湖村里的目标打出了复仇的炮弹。

可是,穿甲弹没有打中96式,而是打在了几栋起火的房屋上。

怎么回事?

任侠歌愣了一下,赶紧朝那几栋房屋看去。

见到蹿起的火苗,以及房屋后面用木板拼起来正在燃烧的“坦克”,通信员突然明白了过来。肯定是大火干扰了90式的热成像仪,96式趁机溜走,随即90式的车长将那几辆假坦克当成威胁。

因为不知道阵地上有多少96式,所以日军坦克手不敢托大。

问题是,打出第一炮后,要想在混乱的战场上找到已经藏起来的96式,绝对不是件容易事,至少无法立即有所斩获。

这点点差距,等于把机会交给了对手。

战场上,90式在明、96式在暗,加上已经报销了十辆90式、又有两个排的九辆90式留在后面,所以冲在前面的90式只剩下了八辆。

面对四辆96式,这个数量构不成绝对优势。

为了保证命中率,96式没有在行进间开火,而是到了隐蔽点,停稳之后,再瞄准目标开火。

这样不但能把命中率提高一倍以上,还能避免重复射击,提高战斗效率。

瞄准,不要急,等鬼子一起送上门来!

任侠歌仔细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况,不断在心里为山脚下的战友祈祷。

太精彩了,这场坦克伏击战打得确实够精彩。

不知道的话,恐怕没人相信在前面战斗的是一个预备坦克排。

“侠歌,联系炮兵,让他们准备开火。”

听到陶安康喊叫,任侠歌才猛的回过神来,迅速溜回坑道,用有线电话联系上了已经在后方做好准备的炮手。

96式再次发出怒吼,一枚“红箭”导弹从高地上飞了出去。

紧接着,夜空又出线了几道导弹飞过时留下的明亮痕迹。

“开火,持续射击,把鬼子往死里揍!”

任侠歌准确无误的把班长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随着迫击炮加入大合唱,战场上变得无比热闹!

卷一时势英雄第一百一十章战地抢修

第一百一十章战地抢修(新书求月票)

(新书上架,恳求月票)

五分钟的战斗,抵消了日军五十个小时的努力!

现实很残酷,不但撕碎了一切美好憧憬,还让上原俊次郎大佐开始怀疑,是不是上天在跟日军作对。

不然的话,为什么会突然刮起那股逆转战局的东北风呢?

对神明的敬畏没有让上原俊次郎惊慌失措,反而让他冷静下来,不被情感左右,让理智决定行动。

不管大佐心里有多么的不情愿,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只做了一件事情:

把挨揍趴窝的十多辆90式主战坦克抢回来!

命令部队撤退之前,上原俊次郎呼叫了炮火支援,让台北县板桥市的炮兵对日军装甲战线与空降兵防线之间的区域进行炮火压制。剩余的坦克与战车在步兵掩护下撤退时,大佐还留下了一个排的侦察兵。

目的只有一个,不让空降兵靠近那些被摧毁的坦克。

不管怎么说,在“四代主战”量产之前,90式仍然是日本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上面的很多电子设备不但大陆没有,美国也不见得有。这些电子设备不一定受到彻底破坏,也就有可能落入敌人手里。

更重要的是,那十几辆被穿甲弹打中的坦克说不定能够修复。不是说90式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主战坦克就一定要让士兵去冒险,而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作战守则明确规定,受损坦克都得抢回来!

勤俭节约,也是日本军队的“光荣传统”。

作为资源匮乏的岛国,即便在鼎盛时期,日本军队也非常节约,而且这股劲头往往细致入微。

举个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国的步枪口径都在八毫米左右,比如美国的M1“加兰德”是七点六二毫米(零点三英寸)、德国的毛瑟98K七点九二毫米、英国的李…恩菲尔德No。4是七点七毫米(零点三零三英寸)、苏联的莫辛…纳甘是七点六二毫米,只有日本的三八大盖是六点五毫米。

不是说,日本生产不出更大口径的步枪。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工业水平,生产六点五毫米子弹的难度比生产七点六二毫米子弹的难度还大一些。在大战爆发前,部分七毫米口径的三八式步枪出口到墨西哥,证明日本有能力生产更大口径的步枪。

将口径缩小到六点五毫米,就是为了节约!

日本是一个既没有多少铅、又没有多少铜的国家,连铁矿都不多,而步枪子弹的弹头主要就是这三种材料。

问题是,这种节约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仍然用三八大盖来说,缩小口径后,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