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十章 进攻
兀术、完颜娄室、哈迷蚩、石家奴等一帮将领围在完颜宗望的身边,听他部署攻击之策。
兀术心情不好,脸色阴沉。义军和辽军打了大半夜,金军一直严阵以待,担心义军被辽人打崩溃了,谁知到了清晨,当斥候把义军攻占蒺藜山的消息送来之后,大家才知道上了李虎的当。这小子拿金人开涮,让金人陪他作戏,诱骗辽军主动出击,结果萧干还真的中计了。
兀术想想就气得慌,窝囊啦,竟然让一个猪头耍得团团转,这次无论如何要把他打得满地找牙。不过生气归生气,他倒蛮佩服李虎的,猪头手段高明啦,这种形势下还能想出破敌之策。只是李虎的运气似乎不够好,萧干虽然中计了,吃了亏,但在最后关头竟然挺住了,没有放弃最后一道防线,硬是把义军挡住了,搞得猪头束手无策,进退两难。
辽人想捡便宜,没捡到,结果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白白便宜了金人,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金人捡便宜了。
“李虎和萧干两败俱伤,尤其李虎,打了大半夜,还是被阻蒺藜山,功败垂成。”宗望面带笑容,语调轻松,显然心情非常好,“我一直希望出现这种局面,这样我们既能轻松掳掠四十万汉人,又能轻松拿下蒺藜山,谁料想还真的心想事成了。不过,李虎太狡猾,他既然能设计诱出辽军,当然也有办法击败萧干,彻底拿下蒺藜山,所以我们要即刻进攻,逼迫李虎交出人口和牲畜,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带着人马跑了。他走了,我们就一无所获。白忙一场。”
正说着,义军那边传信,李虎请完颜宗望出阵相见。
“各军做好准备。只待我一声令下,立即展开攻击。”宗望冲着众人挥挥手,示意他们各归本阵,“这个汉虏不过想拖延时间而已,你们不要有任何指望,这一仗肯定要打。”
李虎兴高采烈。冲着宗望和兀术连连拱手,“感谢两位的鼎力相助,我已拿下了蒺藜山,要走了,特意来向两位道别。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后会有期。”
宗望和兀术互相看看,脸显疑惑之色,难道萧干主动撤走了?没道理啊,萧干夜间突袭,不会派出主力。李虎能拿下前山已属侥幸,他若想再乘势夺下后山难度太大了,除非萧干主动撤走。不过,如果你要走了,那我就更要攻击了,能抢多少算多少。
宗望也不打算再等斥候的消息了。不管李虎是不是信口雌黄,今天都要打,马上就打,否则机会就错过了。
“总帅,你当真不再考虑了?”宗望问了一句。
“嗯,我认真考虑过了。”李虎认真地说道,“我南下打地盘。对你有好处,所以请你兑现承诺,把那批钱粮武器和战马都给我。”
宗望眉头微皱,眼里露出一丝杀气。
兀术怒极而笑,“李虎,做人不要太无耻,否则要倒霉的。”
“哈哈……”李虎大笑。“这话应该由我说才对。你们女真人太无耻,不但违背承诺。赖账不还,还抢我的钱,夺我的人,这世上若论无耻,当首推你们女真人。”说完他脸色一冷,破口大骂,言辞恶毒至极。
罗中原虽然听不懂女真话,但看李虎那个睚眦欲裂的样子,就知道他在骂人。嗬,我这位老大厉害,到了这种时候了,不说两句软话也就算了,竟然还发飙,还翻脸,还骂人,你也不看看那是什么人,那可是金国地两位皇子,你这么一骂,激怒了女真人,那等下打起来,他们就要拼命了。罗中原暗自叹气,叫苦不迭。
宗望冷目而视,神情冷峻,眼神略显疑惑。李虎为什么要激怒我?
金兀术勃然大怒,张嘴就骂,不过他骂不过李虎,情急之下指着李虎吼道:“汉虏,你我决战,不死不休。”
“要打吗?”李虎斜眼瞥着他,一脸不屑,然后伸出食指,冲他勾了几下,蓄意挑衅,“金虏,你把人拉过来,我们决战,谁先撤军,谁他娘的就是畜生养的。”攻。
宗望已经摸清了正面阻截义军地虚实,一万多人的步军,两三千人的马军,实力根本不是金军的对手,而金军有四万人,足够击破义军的阻击了。
目前看来,逼迫李虎低头是不可能的了,此刻他一只脚已经跨出了这个牢笼,看到了突围地希望,不会再放弃追随他的汉人。对金人来说,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强攻,强行掳掠,不过,想到未来的局势,宗望在攻击的时候有些忌惮。
从辽东整体局势上来说,金人首先要让义军突围南下,其次要在懿州、卫州和显州一些屯驻重兵,以便阻击辽人攻打东京。这关系到金国的命运,是头等大事,但黄龙府认为,掳掠四十万汉人的事同等重要,同样关系到金国的命运,不容有失。
黄龙府或许以为这件事可以轻松办到,宗望和金军将帅们也抱着同样的想法,但谁能想到李虎竟然有神奇的法术,把一件根本不可能地事变成了现实,他竟然攻陷了蒺藜山。如此一来,形势就变了。此刻金军如果和义军在蒺藜山发生严重冲突,双方打得两败俱伤,对解决眼前的危机根本没有任何好处,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极有可能加剧眼前危机。
宗望因此揣测到了李虎激怒自己的意思。李虎还是在赌搏,拿当前危急形势来赌搏,他根本不怕金人的攻击,他认为金人投鼠忌器,色厉荏苒,率军逼近不过是想恐吓义军而已,其实不敢打,他忽视了金人掳掠四十万汉人的决心。
宗望决定狠狠教训一下李虎,让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他,金人打天下,靠地是实力,是勇猛,是战刀。
本来他打算正面主攻,两翼辅攻,现在他改了主意,他尽遣主力,从三个方向同时进攻,试图以凌厉一击重创义军,从而迅速突破,趁着义军主力正在攻打蒺藜山最后一道防线的时候,横扫义军营帐,大肆掳掠。为了一击而中,他在三个攻击方向各自部署了五千兵力,以绝对优势展开进攻。金军马步两军弓箭手同时射出了手中长箭,一时间,天空骤然一暗,刺耳的厉啸声汇成了一道巨大的声浪,由远而近,从天而降,惊心动魄。
长箭如狂风暴雨一般,肆虐骄狂,对准义军战阵猛烈射击。箭阵的密集程度超出了义军将士们的想像,他们无力还击,只能蹲伏在壕沟、拒马里,高举着盾牌,竭力自保,心里地恐惧一时达到了极致。
良久,箭阵停。
令旗挥动,杀声四起,金军的攻击战阵起动了。第一拨三队步卒,一千五百人,同时向义军左中右三阵发动了进攻。
地形对义军有利,虽然金军以重兵攻击,但因为地形狭窄,也只能轮番攻击,不过义军还是受不了,应接不暇,穷于应付。
从正面展开攻击的金军是原辽国的东京侍卫亲军,训练有素,攻杀犀利。他们以五十人一个战阵,冲到壕沟前,竖起盾墙,一边阻挡义军的射击,一边从盾隙间以弩弓还击,同时推出一个简易排筏,架到壕沟上。
金军要想过壕沟,必须架桥,那壕沟太宽了,不架桥不行,于是他们就地取材,伐树为筏。木筏又宽又重,往壕沟上一架,义军想把它打掉还真不容易。
木筏架好,金兵即刻推进,冒着密集的箭矢强攻拒马阵。
义军士卒从拒马阵中冲了出来,拼死阻击,双方就在壕沟边缘那狭小的空间里浴血奋战。
虎烈军第六将地将士们凭借地形优势,酣呼鏖战,不死不休。
此刻虎王就在后面,几十万兄弟姐妹就在后面,无路可退,为了汉人地辉煌和荣耀,死战,死战。吴雄身先士卒,亲临前阵,亲自带着扈从们阻杀金兵。他的战旗插在阵中迎风狂舞,他地战刀挥舞在敌人头上,鲜血淋漓。主帅不要命了,和将士们同生共死,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没人退缩,没人怯战,第六将的勇士们一往无前,“杀,杀,杀……”
攻击左右两翼的金军同样是汉人,同样来自辽军的俘虏,同样凶猛。
左翼山势较陡,金军攻击有些吃力,伤损较大,而右翼山岗较为平缓,金军容易展开,稍稍攻击一阵后,他们随即派出了第二拨人马,增加了攻击人数。黑山军第一将部署在前阵御敌的人数不够,被迫撤出,于中阵再战。
黑山军第一正将文远亲自赶到前面督战,并向总帅李虎求援。
第九十一章 陷阱
战场上,双方将士以命搏命,血腥厮杀,壕沟成了吞噬生命的野兽,拒马鹿砦成了撕裂生命的猛禽,金军每夺取一条壕沟都要付出惨重代价,而义军每弃守一条壕沟也会留下成片尸体。
金人攻势如此猛烈,让罗中原和一众手下措手不及,急忙亲赴一线指挥,而一线将士完全窒息了,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除了拼死攻杀外,脑子里已经没有任何念头,连逃跑的念头都没有,敌人太多,蜂拥而至,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来杀敌,根本没时间想着逃跑,其实,这时候逃跑死得更快。
在战场后方的山岗上,李虎则火冒三丈,怒声痛骂。
又是汉人杀汉人。
那些金军都是披着女真人毛皮的汉人,那些人丧失了良知,泯灭了天良,心甘情愿做蕃虏的狗,做蕃虏的奴才,为蕃虏屠杀自己的同胞,屠杀自己的兄弟姐妹。
李虎气得睚眦欲裂。辽东汉人太多了,每打一仗,都能看到汉人杀汉人,由此想及,当年契丹人镇压李弘大起义,估计辽狗的汉人军团也是选锋,也是主力。无耻啊。这么大一个辽东,成千上万的汉人,竟然就只有这么一小撮汉人还有良知,还有骨气,还知道自己是个汉人。
悲哀,悲哀到了极致。蒺藜山送来急书,左山已经攻克,辽军的整个前山防线已经拿下。
义军主动招降。给了左山辽军一线逃生的希望。当义军发动强攻之后,辽军担心顽强死守会遭到义军地报复,被义军血腥屠杀,于是一部分将士阵前哗变,杀了那个要与左山共存亡的契丹主帅,投降了。左山辽军投降,给义军争取了时间。
现虎烈军四将马军、五将步军,阎王军和云朔军,大约两万多人已经在后山集结。准备于未时正发动攻击。
神龙军、雷霆军和虎烈军第十二将损失严重,无力再战。现神龙军主帅霍六哥和第十二正将楚逍遥分别率军驻守左右山,与民们一起清理通道,做好全军翻越蒺藜山的准备。雷霆军负责看守俘虏。因为俘虏过万,汉蕃都有。其中不乏阴谋逃跑者。雷霆军受损过度,力不从心,主帅李锦担心出事,向总帅行辕求援。老营主帅罗思南急调三万百姓,帮助雷霆军看押俘虏。
李虎的心情刚刚好一点,前方战场就响起了金钲之声。
金军看出了义军防线的破绽,随即向义军的右翼阵地调遣重兵,打算从这里打开缺口。黑山军第一将兵力不足,无力抵挡。连续向后方求援。右翼山岗的地形不利防守,就算再投上一个将的兵力也无法扭转形势,不过徒增伤亡而已,所以罗中原当机立断,下令全线后撤,撤到第二道防御阵势。
虎烈军第十三将随即出动,列阵于山道两侧的山岗上,准备阻击金人地马军。
金人步军以最快的速度打通了山道。随着号角响起,一支由渤海人组成的马军呼啸冲过,直杀前方。
“呜呜……”虎烈骑的号角吹响了。
第十三正将谭弘毅一声令下,布阵最前方的三百骑从山岗上飞驰而下,迎头撞上渤海人,一时间,人喊马嘶。双方将士奋勇搏杀,激烈地厮杀声响彻了山野。
义军需要时间后撤,需要时间重新布阵,更需要时间休息一下,喝口水喘喘气,即使是几息时间,也非常宝贵。这个时间的长短。全靠虎烈骑的阻击,需要他们用生命来换取。
山道狭窄。双方马军都跑不起来,只能纠缠在一起互相砍杀。渤海人不但凶猛,战阵配合也娴熟,即使在狭窄的山道上,也能三五成群,有效杀敌。
虎烈骑第十三将是临时组建的,将士们来自神龙和阎王各军,这些人过去大都是马贼山匪,他们打仗的时候没什么战阵,靠的就是勇气,就是冲锋,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逃,所以双方刚一交手,差距出来了,虎烈骑的人接二连三地被渤海人砍倒马下,凄厉的惨叫声此起彼伏,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撤,撤,撤……”带队地部将不待接近渤海人,调转马头就跑。大家早就想跑了,看到令旗一倒,“呼啦”一下全跑了,一个个打马如飞,满山乱窜。
渤海人继续冲锋,他们的任务是一直追着义军杀,最大程度地杀伤敌人,把敌人杀得肝胆俱裂,不让他们有重整战阵的机会。
山道转了一个弯,平坦了,然后是一个长长的斜坡。远处,一支虎烈骑吹响了号角,数百人马开始发起冲锋。
渤海人骤然加速,这个时候谁的速度快,谁就能占据优势,而斜坡正好帮助战马加速。“呜呜……”冲锋的号角接连吹响,渤海人士气如虹,一路狂飙,呼啸冲下斜坡,战马速度倏然提起,四蹄腾空,直飞坡底。
“轰轰轰……”突然间,冲在最前面的战马全部掉进了陷阱,后面的战马根本来不及刹住身形,跟着冲了下去,霎时间,战马痛嘶,士卒惨嗥,人马互相践踏,鲜血横飞,惨不忍睹。
斜坡上地渤海人声嘶力竭地叫着喊着,用尽全身的力气勒紧马缰,一匹匹战马直立而起,意欲刹住飞奔之势,但后面的战马还在飞奔,“轰轰轰”连续撞上,这下场面更乱了,有的战马倒地翻滚,有的战马被直接撞飞了出去,马上骑士更惨,有的被踩压而死,有的飞上了空中,坠落下来后也是尸骨无存。
渤海人大乱。虎烈骑迎头杀到,肆意砍杀,长箭漫天厉啸。
渤海人地后阵也是混乱不堪,数百骑都停了下来,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就在这时,山道两侧的山岗上,一队队虎烈骑呼啸杀出,乘着渤海人措手不及之际,拦腰把他们砍成了几截。
“杀,给我杀……”谭弘毅长刀如虹,电闪间,一颗渤海人的人头已经腾空飞起。
虎烈骑将士以狼群之术四面围攻,刀枪棍棒呼啸而上,连人带马一起杀,逮什么砍什么。
渤海人拼死抵抗,报警的号角更是震天响。入崩溃的边缘。
李虎、罗中原,还有一帮义军将领,至此总算领教了金军的厉害。金人攻起来之后,就像潮水一般,掀起一浪又一浪地高潮,连绵不绝,其气势之旺盛,毅力之坚强,体力之强悍,让人瞠目结舌。
金军也是人,也要停下来歇口气,但他们倚仗人多地优势,轮番攻击,轮番休息,这时,金军就是呼啸的浪涛,而义军则是阻止浪涛地堤坝,不过现在看来这浪涛太大太猛,堤坝支撑不住,岌岌可危了。义军没有足够的兵力,只能连续作战,一个时辰打下来,不行了,支撑不住了,战阵屡屡告破,伤亡也越来越大。
这样打下去,无论如何也坚持不到黄昏,必须想办法加固防御阵势。壕沟可以有效阻截马军,但金人的步军太厉害了,攻击异常有力,占据拒马阵后,把简易排筏往上一架,道路就通了,马军就可以过来了。步军在马军的掩护下,可以肆无忌惮地进攻,把义军压得死死的,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李虎想到了夜里围攻辽军的办法,决定让壕沟烧起来。壕沟烧起来,事情就会不一样,既可以阻绝金人马步军相互支援,又能隔断攻击步军,让他们前后阵脱离,如此义军不但能获得喘息时间,还能奋起还击,大量杀伤敌人。
李虎随即传令,请老营主帅罗思南即刻调集人手,把后面三道防御阵势的壕沟加宽,并且在里面填上荒草和树木,洒上引燃的火油。火油不够用了,就把酒运来,把酒直接倒在壕沟里烧。
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