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第233章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233章

小说: 大宋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得里底的情绪非常低沉,人也衰老了很多,他看完书信后,黯然苦叹,“皇帝估计不行了,但燕京还在,燕京的宫帐还在,权力厮杀还在,皇帝的子孙和萧后危在旦夕。”

耶律明月的脸色当即就吓白了,泪水扑簌簌地滚了下来。她做梦也没有想到,母后的几封信原来含有深意,原来是在向李虎求援。李虎悄悄握住了她的手,低声说道:“你要比你母亲更坚强,这样我们才能救她。”

耶律淳其实就是篡僭,而且还是在大辽皇帝没有死的情况下篡僭,另立朝廷,这就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年头就是乱世,乱世出枭雄,有野心的人都想做枭雄。耶律淳一死,或者说就他目前这种和死了差不多的状况来说,觊觎皇位的人太多了。

现在用什么办法可以得到皇位?很简单,谁控制军队谁就能做皇帝,但耶律淳早有防备,他也怕手下人造他的反,所以他把军队一分为四,萧干、李处温、耶律大石、耶律宁各领一部。萧干现在是北府宰相,诸军都统,他实际控制的军队就是六部奚军。李处温是南府宰相,他实际控制的军队就是张觉的辽兴军和郭药师的常胜军,而耶律大石是南路都统,耶律宁是北路都统,两人手下的军队汉蕃都有。

这么一看就很清楚了,真正有实力觊觎皇位的就是萧干和李处温,一个奚人,一个汉人。由此可以推测,觊觎皇位的人如果搞不定耶律大石和耶律宁。必然要寻找实力更强大的盟友,很显然,萧干会寻找女真人相助,而李处温会投靠大宋。

好了,燕京的局势基本上清楚了,现在耶律淳挂着皇帝地名头。他的事情由萧后代理,而真正把持权柄的却是萧干和李处温。这两个人只要一方胜出,耶律淳、萧后和她们子孙的生命也就走到尽头了。

“宋军正在攻击,燕京形势万分危急,但是……但是……”萧特末两手蒙脸,哽咽难语。但是李虎被困西京,有心无力,想救都救不了。他倒不在乎耶律淳一家老小的死活,他在乎的是燕京丢失。大辽又少了一块疆土。

李虎也是心急如焚,他也不在乎耶律淳和萧后地死活,他担心萧干狗急了跳墙。把金军引进燕京。现在幽燕的形势正在向老爹故事里的方向发展,宋军败了第一仗,接下来可能会连战连败,为什么会败,李虎搞不明白,想不通,目前也不重要,目前最重要的是确保燕京的安全,无路如何不能让女真人抢占了燕京。否则自己就完了。

“你们立即回燕京。”李虎说道,“你们回去后,传递一个假消息,就说西北军带着大漠诸蕃的军队南下代北了,你们原来那个皇帝集结了十几万大军,正在和大夏、和我李虎结盟,打算三家共击女真。一旦把女真人击败后,他便要南下燕京,重振大辽。”

这是目前唯一可以缓解燕京紧张局势地办法。燕京地人大概都没有想到原来那位皇帝还会回来。他们会暂时放弃争斗。联手对外。否则他们都要陪着耶律淳掉脑袋。

“虎王。大宋地军队正在进攻……”萧和尚奴认为这个办法不行。燕京估计早就乱套了。控制不了了。

“宋军这次北伐肯定会失败。”李虎打断了萧和尚奴地话。语气非常坚定地说道。“而且马上就要失败。”

屋子里地四个人望着李虎。都不敢相信。虽然他们还不知道宋军第一仗就打败了。但即使知道了。他们也不会相信大宋会败。怎么可能?辽军现在简直就是强弩之末。一推就倒。这样地军队怎么可能会击败强大地大宋军队“德州大战地事。燕京也知道了。但他们不知道辽军几乎全军覆没。所以你们到了燕京后。把三家结盟共击女真地事一说。所有人都会相信。”李虎用了挥了挥手。“明天早上就出发。要尽快赶到燕京。”

“接下来怎么办?”萧特末问道。“这个谎言瞒不了多久。退一步说。如果宋军真地打败了。燕京局势可能会加速恶化。”

“我说过我要反攻。”李虎说道。“我如果不反攻。不把女真人击败。我哪里腾得出手来帮助萧后?我不帮助萧后。宋军北伐又失败了。燕京肯定会落入女真人地手中。那么我就完蛋了。”

萧特末和萧和尚奴相视苦笑。李虎这个汉贼不容易啊,想保住西京就要保住燕京,想保住燕京就要击败女真人,但击败了女真人,他为了保住燕京以确保三分格局,又要和大宋翻脸,还要打一场艰苦的大战,他撑得下去吗?

“何时反攻?”萧特末这次不再反对李虎反攻了。

“雨季来临前,这一仗肯定要打。”

金国使者高庆裔到了大同。

两国互派使者,这很正常,但高庆裔这次来不是为了探查李虎的虚实,也不是为了激怒李虎逼他主动出击,而是来拖延李虎反攻的时间。

完颜昱(蒲家奴)在云内打了败仗,大意轻敌,给耶律马哥和倒塌岭蕃军、还有大夏人的五千马军打了个伏击,死伤惨重,不得不向完颜杲求援。

代北大战对金军来说太不顺了,这是很久以来都没有碰到地事。上次金军打败仗还是耶律余睹反攻上京的时候,那次金军死了好几个大将,这次在德州战场、云内战场又连遭败绩,虽然德州大战最后赢了,但赢在辽军阵前倒戈上,胜之不武。

完颜杲有种不祥的预感。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这次金军气势汹汹地杀到代北,对手太多了,危机四伏。就皇帝的策略来说。很不错,很正确,但正确的策略要有正确的人来正确的实施,否则那就是错误的。

完颜杲考虑再三,急书完颜阿骨打,请求完颜阿骨打御驾亲征。皇帝就是皇帝。真龙天子,自从完颜阿骨打做了部落首领后,从统一部落联盟到征高丽,从远击大漠蕃族到举旗造反,完颜阿骨打战无不胜,甚至奇迹般地以两万马军击败大辽七十万大军的辉煌胜利。只要完颜阿骨打来,代北就是大金国地疆域。

完颜杲命令完颜娄室再带五万大军支援完颜昱,务必尽快拿下云内。

到云内的第一仗就和大夏人遭遇了,这说明契丹人的速度很快。已经和大夏人谈好了条件,把他们请了出来,这种情况下想和大夏人坐下来好好谈谈未来。结盟瓜分代北,显然是一厢情愿的事。只有先打,把大夏人打败了,打怕了,然后才有可能坐下来谈。

完颜昱和完颜娄室带走的大部分都是金国主力猛安谋克,留在大同前线的军队则以辽军降兵为主。猛安谋克制是金国建立以后实行地军事组织,主要以女真人构成,这几年疆域越来越大,民族越来越混杂。也有契丹人、奚人、渤海人,甚至东北路的汉人也纳入了这个制度。

这些辽军降兵各种原因尚没有来得及纳入猛安谋克制度,尤其德州战场上俘获的降兵,连基本信任都没有,所以军队数量虽多,但隐患也同样很大,主力猛安谋克不回来,这一仗完颜杲还真不敢打。

于是高庆裔到了大同,重提海上之盟。并且洋洋得意地告诉李虎,国论昊勃极烈完颜昱带着十万大军杀进了云内,代北地另一半疆域已经是女真人地囊中之物。

李虎恨不得给这个渤海人一个巴掌。渤海人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从唐代开始就建国了,后来被契丹人吞并。高永昌曾试图复国,但被女真人以无耻地手段诛杀了,复国之梦就此破灭。做为渤海人中的佼佼者,做为饱读汉文化的渤海儒士,你他娘地不愿复国也就罢了。还卖祖求荣。帮助自己的仇人杀渤海人,你他娘地还是不是人啊?

李虎极度鄙视他。敷衍几句就把他赶走了,然后暗中告诉王大忠,找几个渤海人,乘着高庆裔在大同转悠的时候,把他暴打一顿,“打狠一点,给老子出出气。”

李虎地铁卫中有一群渤海人,这帮人差点把高庆裔打死,幸亏王大忠眼明手快,把高庆裔扛在肩膀上驮着跑了。

高庆裔被几个手下抬回了金军大营,宗翰肺都气炸了,仔细一问,高庆裔的事情还没有办完,还要派人去。宗望想了一下,决定叫无颜跑一趟。

无颜到了大同,李虎又惊又喜,但无颜的扈从寸步不离,唯恐他被人打伤了,李虎很难找到和他独自见面的机会。李虎不动声色,叫人告诉完颜星星。完颜星星听说老师来了,非常高兴,晚上在虎烈府设宴招待。

完颜阿骨打于1114年改造原有的组织,突破了血缘关系,规定以户为计算单位,以3百户为谋克,设百夫长为首领,以十谋克为1猛安,设千夫长为首领。由于实行了“壮者皆兵”即兵民合一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称为猛安谋克户),它是女真族的基本社会组织。

正式创立形成是在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之时。有史料记载:“至太祖即位之二年,既以二千五百破耶谢十,始命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可见,这时所谓的猛安谋克己不是建国前部族内部的临时设置了,而是用所统辖地“户”作为衡量标准的军事和行政职务了。也就说明了猛安谋克户这时已是以地域为基础而划分的了。

这种制度后来成为统治女真人的唯一机关,主要在长城北部女真人,契丹人、奚人、渤海人等居住地区实行,长城南方的汉人则实行汉制。

第二十六章 汉王必死

李虎总算找到了一个可以和无颜独自见面的机会。

无颜似乎并不想见他,也不想和他谈什么,态度很冷淡,而李虎大略也能猜到原因,所以当即把自己投宋的目的说了一下,当听到李虎说要以代北为根基在北方建国的时候,无颜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你最好放弃这种想法,因为你不会成功,而且如果你固执地抱着这种想法,你活不了多久,你很快便会在这个世上消失。”

这话让李虎有些不高兴。他知道无颜反对自己投宋,但无颜和自己一样都是大宋人,对大宋应该抱有深厚的感情,他不可能不知道女真人的最终目标是南下中原,是中外一统,这是每一个北方雄主的宏伟志愿,完颜阿骨打也不例外,所以在目前形势下,他没有理由反对自己投奔大宋。

“我告诉过你,不止一次告诉过你,不要投奔大宋,但你不听。”无颜叹了口气,“对大宋来说,你是汉虏,是蕃人,虽然仅仅分隔了不到一百多年,但很无奈,傲慢的大宋人已经忘记了历史,他们不愿意揭开自己的伤疤,不愿意承认先祖的无能,于是他们割篡改了自己的历史,抹去了自己的记忆,割断了自汉唐以来那浓浓的汉人的血缘,他们称呼自己为中国人,称呼被他们遗弃的兄弟为汉人。当他们在一百多年的岁月里反复叫喊着汉虏、汉虏的时候,被他们遗弃的汉人在千千万万中国人的脑海里,也就成了蕃虏,根深蒂固,仇深似海的蕃虏。”

“所以……”无颜的语气非常冷肃,“你是蕃虏,大宋人绝不会把自己的大门交给一个蕃虏来看守,你懂吗?你投奔了大宋,你就是北方蕃虏的仇敌,契丹人、女真人、党项人。甚至大漠诸蕃,他们都将视你为仇敌,会联手撕碎了你,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李虎都知道,虽然最早投奔大宋的动机是为了自救。直到听到耿守忠的一番话之后,李虎才意识到后果严重,才知道自己上了李纲和宇文虚中地当,但话说回来,就算李纲和宇文虚中把这些后果都说出来,李虎也没有第二个选择,他要生存,要生存就得投宋。

“你以为大宋给你一个藩镇,给你一个汉王的封号。你就可以从大宋那里得到援助,继而发展自己?这种养虎为患的事,大宋人会做?”无颜嗤之以鼻。“我问你,你知道大宋皇帝封你为汉王背后的意思吗?”

汉王背后的意思?汉王不就是一个封号嘛,能有什么意思?

无颜摇摇头,他知道李虎不懂,李虎也不可能懂,于是他说了一段历史。,在中原地区建立了梁国(史称后梁)。十七年后,李克用之子李存灭梁。建立唐国(史称后唐)。又过了十四年,沙陀人石敬瑭灭了唐,建立了晋国(史称后晋)。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人,契丹人从此有了南下掳掠中原的基地。十二年后,契丹人攻占开封,灭了晋国,但无法立足中原,退回北方。

这时,和石敬瑭一起造反地沙陀人刘知远建立了汉(史称后汉)。但仅仅过了四年,汉之大将郭威便代汉自立,国号周(史称后周)。周存国九年,旋即被赵匡胤所夺,建立了大宋。

刘志远有个弟弟叫刘崇,当郭威代汉自立后,他便在太原建国,继续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正是这个割据河东的汉国给大宋统一中原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这个汉国存世十八年,和周、宋两朝反复交战。直到赵匡胤暴毙后的第三年(公元979年)。他的弟弟太宗赵光义才攻克了太原守府晋阳,消灭了汉国。

晋阳是龙兴之地。李唐就是兴自于此。而李存、石敬瑭、刘志远也是从这里起家。赵光义为了大宋国祚世代永保。下令毁了龙山地龙脉。然后一把火把晋阳城烧掉了。这座晋阳城从春秋时代开始修筑。历经战国、秦汉、三国、隋唐到五代。是中国北方最重要地一座战略重镇。在过去地一千五百年地历史中。屡遭战火。但都保存下来了。然而。它却被赵光义一把火烧掉了。原因仅仅因为它是一块龙兴之地。有可能危及他赵家地江山。

一百多年前地两个汉王国都是沙陀人建立地。而在他们之前地李存和石敬瑭也是沙陀人。沙陀人是突厥地一支。是蕃族。在大宋人看来。蕃族就是蕃族。不是中国人。他们给中国带来了深重地灾难。尤其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人。更是严重危及到了大宋地生死存亡。所以。大宋人对蕃族地态度相比汉唐两代。要严厉苛刻。甚至带有一种与生俱来地仇恨。

中国人和北虏誓不两立。由此推及。当李虎以汉王之爵崛起于辽东。当李虎攻占大同。距离今天地太原只有咫尺之遥地时候。大宋人怎么想?大宋皇帝赐封李虎为汉王地时候。难道忘记了一百多年前两个沙陀人地汉王国带给中原地祸乱。带给大宋地深重伤害?

大宋人当然不会忘记。大宋皇帝更不会忘记太宗皇帝烧毁晋阳地原因。为了大宋王朝。为了赵氏江山。李虎必须得死。

李虎骇然心惊。

在大宋人地眼里。辽东和燕云地汉人都是蕃族。而自己偏偏又是汉王。如今又盘驻于大同。距离龙兴之地不过数百里而已。这带给大宋地隐忧之大可想而知。其实大同也是龙兴之地。当年拓跋大魏就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然后一统黄河流域。

前车之鉴,血淋淋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不要说大宋皇帝和他的臣僚,换了自己,也要防患于未然,先杀了再说。可以想象,大宋一旦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北伐成功。大宋皇帝和朝廷势必要灭了自己,他们绝不会养虎为患。

辽东人或许不了解这段历史,或许了解但无法知道大宋人如何对待这段历史,但无颜这位出自大宋朝堂上地人知道,他知道大宋人绝不会接纳李虎,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对李虎投宋。

李虎很愤怒。从无颜的嘴里可以推测到,马扩、李纲、宇文虚中,这三位和李虎走得最近的大宋人都在欺骗李虎,一直在利用他。忍了,现在只能忍了,我知道大宋的底线了,我要彻底抛弃对大宋的最后一丝幻想,我要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

“你突然千里西进,杀到代北。从重重包围中杀出来,这个策略无可挑剔,你也成功了。但投奔大宋是个致命错误。”无颜说道,“你可以和大宋虚与委蛇,尽量从大宋获得你所需要的帮助,但你不能投奔大宋,你投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