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折可致和折可同急忙说了几句客气话。对这位威震辽东的虎王,两人很佩服。李虎白手起家,两年内崛起于辽西,五年内占据西京打下一块地盘,这都是真本事啊。现在折家和李虎结盟联姻,声名显赫的虎王马上成为折家的女婿,一个四百年历史地将门世家,一个刚刚崛起地枭雄,强强联手,这将给西北带来怎样的命运?
“梁山人在哪?”李虎问道,“我要把梁山人带走。”
第六十四章 梁山好汉
在一个安静的军帐里,李虎见到了宋江、吴用和卢俊义三人。
宋江大约四十岁左右,身材削瘦,颧骨高耸,额头上的皱纹很深,眼窝深陷,眼神犀利而刚毅。吴用的年纪看上去比宋江要大,皮肤较白,三绺长须,衣服朴素整洁,举止沉稳,很有些学究的味道。卢俊义三十多岁,高大威武,相貌堂堂,颌下一把黑色长须,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虽然身逢逆境,但看上去依旧充满自信。
双方早有接触,彼此闻名已久。李虎是听梁山好汉的故事长大,宋江这些人一直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豪杰,此刻见到真实世界里的梁山好汉,其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宋江等人对李虎除了感激以外,还有一份同为反贼的亲近感。
李虎是大辽的反贼,宋江是大宋的反贼,虽然一个是汉虏,一个是中国人,但在同为反贼的情况下,梁山人有意识地认同了北方汉人。一百多年前,或者更远一些时候,北方汉人和南方中国人都是大唐王朝的子民,都是一个民族,都是血浓于水的兄弟。既然双方都是同一个民族的兄弟,又都是反贼,志同道合,很自然就会走到一起,大家就像久别重逢的兄弟一样,既感到陌生,又感觉很熟悉,既感到生疏,又感觉很亲近。
宋江对早些时候李虎给予梁山的帮助感激不已,见面之后连声道谢。他一直有个疑问,不知道李虎为什么会主动找到梁山军并给予帮助,尤其在他接到李虎的书信后,更是百思不得其解。卢俊义和林冲也接到了李虎的书信,看到李虎在书信里的解释,两人恍然大悟,原来李虎竟是周侗的弟子,大家都是师兄弟,怪不得李虎会派人相助。当然了。这个解释还有很多疑问,比如李虎怎么知道卢俊义和林冲上了梁山做了反贼?
卢俊义和林冲在造反之前都是禁军军官,负责押运花冈石,他们和杨志、王雄、花荣、柴进、张青、徐宁、李应、穆横、关胜、孙立十二人同为指挥使,押运同一批花冈石进京。
花冈石不仅仅指石头,还包括江浙一带各种各样的希罕宝贝,比如字画锦绣瓷器古董等等。都是值钱的东西,所以押运的人常常监守自盗。为了防止押运人员监守自盗,朝廷下旨,任何一批花冈石,运到京的时候如果缺失一件物品,则所有押运人员全部受罚。这个办法的本意是叫押运人原互相监督,但在运输花冈石地过程中,除了监守自盗外。沿途盗贼,甚至沿途州县的官员都想打劫花冈石,其结果不言而喻,押运人员防不胜防,常常把花冈石运到了京城,他们跟着也就坐牢了。杨志、卢俊义、林冲等十二个人为此结为兄弟。发誓齐心协力,谁知杨志在途中出了事,被一伙官贼联手算计,不但丢了花冈石,还被官府烧了诰札出身(告身,朝廷委任书。)被判流刑。卢俊义十一人无奈,半途救出杨志,到梁山泊落草为寇了。
当时梁山泊的首领是晁盖。他和吴用、刘唐等人劫了大名府留守梁师宝送给蔡京贺寿的十万贯生辰纲。
这帮人聚义不久,晁盖就在一次“杀贫济富”中战死了。紧跟着宋江就带着一帮人到了水泊。宋江在梁山一带颇有侠名,随即成为首领。在官军的围剿下。义军继续待在梁山泊根本没有出路,于是宋江带着梁山军转战四方。海州战败后,宋江又发动了第二次起义,旋即再度战败,被整体押解到了大西北。
听完宋江三人的述说,李虎大概了解了梁山起义的前前后后。老爹地故事和现实还是差距很大,虽然部分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和老爹的杜撰完全不一样,由此从《岳飞传》里推测未来。有哪些是真的?又有哪些是杜撰的?
李虎正在沉思的时候。宋江忽然话锋一转,问了一句非常突兀的话。“虎王投宋,以云中路为藩镇。是权宜之策还是求生之计?”
李虎迟疑不语,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摸不清宋江地意图,贸然说出答案恐怕不合适,所以他微微一笑,望着宋江,等待他的答案。
“如果是权宜之策,那么虎王在代北站住脚后,接下来应该图谋王霸之业。”宋江停了一下,看看李虎的脸色,接着说道,“如果这是求生之计,那我告诉虎王,你错了,投奔大宋做藩镇不但不能求生,反而会加速死亡。”
李虎立即明白了宋江的意思。这个宋江根本就不是投降派,而是一个矢志要造反的人,他和方腊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忍,他没有自以为是,举个大旗就称王,所以他失败了两次,但两次都成功活了下来,而方腊则被大宋皇帝杀死在汴京街头。
李虎佯装不解,神情凝重,目露疑惑之色。
“虎王恐怕不了解大宋。”宋江用力一挥手,忿然说道,“大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早就是强弩之末了。”
这话一开头,宋江心中地怨恨再也无法控制,滔滔不绝,从皇帝穷奢极侈到奸佞把持朝政,从官府横征暴敛到官吏极端……等等,说了很多很多。宋江出身地方小土豪,在府衙也仅仅是个底层官吏,他接触到的是现实,是大宋国策和官员对他们这些小土豪和百姓造成的无边苦难,他不像李纲、无颜等人都是以上位者的角度俯视社稷和众生,所以两者之间对大宋现状的理解有天壤之别,而李虎却从两者不同角度不同观点对大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李虎听到这些话更加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了。
宋江义愤填膺,侃侃而谈,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和大宋的官府、大宋的贪官污吏有刻骨仇恨,他要推翻他们,要还给大宋一片朗朗乾坤。宋江自始至终没有说推翻赵氏皇帝,但从他地话语里,明显可以感觉到他欲盖弥彰之意。假如要推翻大宋的官府和官吏,必然会触及到赵氏皇帝,那么很显然。你要推翻大宋的官府和官吏,必然要推翻大宋皇帝。
宋江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梁山一直在为生存而挣扎,宋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李虎,他会安心做汉王地下属?如果他和方腊一样,志向远大,志在推翻大宋,无意做汉王的下属。那么他现在投奔李虎只是寻求帮助,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他可能要离开云中路,再次高举造反的大旗。
李虎意识到自己太冲动了,就像当初见到岳飞一样,因为存在于心灵深处的对英雄豪杰地仰慕,自己没有过多考虑,想把他们统统收留在自己身边。世上地事情如果都如想象地一样简单那就好了。可惜不是,岳飞有岳飞地人生目标,宋江和梁山人也有他们的目标,自己把他们留在身边地想法未免有些一厢情愿了。
李虎考虑良久,忽然问道:“以你的看法,我该怎么做?”
宋江和吴用、卢俊义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断然说道:“大宋不会允许藩镇的存在,一旦大宋收复了故土,稳定了北疆,大宋必然要对付你,所以不论从生存考虑,还是为将来考虑,虎王首先要全取代北,扎下根基,在最短时间内增长实力,以防大宋背信弃义。给虎王以致命一击。”
李虎笑了起来,“三位或许不了解代北的形势,以我目前的境况来说,首先要确保山后,然后才能谈到代北,而代北各方逐鹿,若想在代北扎下根基,远比想象地要困难。”李虎看看宋江三人,笑着问道:“诸位可愿意和我齐心协力?”
初次见面。有些东西要说。有些东西不能说。宋江知道自己的份量,当他把观点阐述清楚后。李虎的回答无疑告诉他,将来的事将来再说。目前他没有能力和大宋翻脸。宋江暗自叹了一口气。方腊覆灭,自己二次起义失败,其后痛定思痛,想了很多,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在自己没有力量推翻大宋的情况下,必须寻求帮助,就如当初石敬瑭一样,如果没有外力地支援,想推翻大宋无异于痴人说梦。
宋江能忍,他投奔李虎,除了生存之外,更重要的是东山再起,他相信李虎会帮助自己,这符合李虎的利益需求。宋江郑重发誓,愿意报答李虎的恩情,为李虎而战。
“铠甲、武器马上调拨。”李虎说道,“明天上午,我们和金军决战,梁山军能不能参加?”
宋江一口答应了。这个时候若想取信李虎,唯有拼命。
李虎略略客气了几句,然后摊开地图,详细解说攻击之策。
宋江询问了一些细节,然后告辞离去。
卢俊义本想问问李虎和师父周侗之间的事,他倒不是不相信李虎的话,而是很好奇。李虎是辽东人,师父是陕西人,而且师父很长时间在军队,他们之间因为什么机缘结成了师徒?但旋即想到大战在即,李虎军务繁忙,这个时候找李虎述旧显然不合时宜,于是又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人。
《大宋宣和遗事》载,三十六人如下:智多星吴加亮
玉麒麟卢进义青面兽杨志
混江龙李海九纹龙史进
入云龙公孙胜浪里百跳张顺
霹雳火秦明短命二郎阮进大刀关必胜豹子头林冲
黑旋风李逵小旋风柴进
金枪手徐宁扑天雕李应
赤发鬼刘唐一撞直董平
插翅虎雷横美髯公朱同
神行太保戴宗赛关索王雄
病尉迟孙立小李广花荣
没羽箭张青没遮拦穆横
浪子燕青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铁鞭呼延绰
急先锋索超拼命二郎石秀
火船工张岑摸着云杜千
铁天王晁盖。
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呼保义宋江,智多星吴学究,玉麒麟卢俊义;大刀关胜,活阎罗阮小七,尺八腿刘唐,没羽箭张清,浪子燕青,病尉迟孙立,浪里白条张顺,船儿火张横,短命二郎阮小二,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铁鞭呼延绰,混江龙李俊,九文龙史进,小李广花荣,霹雳火秦明,黑旋风李逵,小旋风柴进,插翅虎雷横,神行太保戴宗,先锋索超,立地太岁阮小五,青面兽杨志,赛关索杨雄,一直撞董平,两头蛇解珍,美髯公朱仝,没遮拦穆横,拚命三郎石秀,双尾蝎解宝,铁天王晁盖,金枪班徐宁,扑天雕李应。
第六十五章 鬼帅跑得快
二十五日,凌晨子时,镇川堡。
各军军帅赶到了堡中议事大堂。
在最近的四天内,金军的攻击明显减弱。义军斥候密布于镇川堡、饮马河和白水泺一带,他们日夜探查,发现金军抽调一部分主力赶赴野狐岭,留在镇川堡的金军已经失去了兵力上的优势。
金军急于攻克西京,终于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们把兵力一分为三,这样他们在杀虎口和镇川堡都失去了兵力优势。
“我们在野狐岭、桃山一线只有鬼帅的阎王军。”谢智斌手指地图,面对各军军帅,大声说道,“金军分兵攻击野狐岭,其意图非常明确,那就是率先攻克奉圣州,抢占代北战场的主动权,继而摧毁我西京侧翼防线。”
“鬼帅能坚持多久?铁帅在归化州又能坚持多久?”谢智斌一巴掌拍在地图上的居庸关,“耶律大石的军队现在就在居庸关,我们能否牢牢扼守西京侧翼防线,关键就看耶律大石的支援。”
谢智斌跟着一拳砸在地图上的杀虎口,“总帅来书,大宋的援军将在二十四到达杀虎口,估计援军总兵力在五万人左右,然后加上辽夏联军五万人,加上驻守关隘的怨军和义胜军三万人,再加上王曜的五万惊雷军,杀虎口战场上的联军总兵力达到了十八万人。坐在下面的军帅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声兴奋的欢呼。
李虎想方设法,终于凑齐了足够的兵力。李虎神奇般的力量在关键时刻再度发挥出来,他把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杀虎口一战基本上已经胜券在握,即使王曜的五万新军和耿守忠的一万义胜军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李虎一向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在他的指挥下,王曜和耿守忠的军队肯定能发挥意想不到地作用。
“总帅将于二十五日上午发动攻击。”谢智斌继续说道,“杀虎口的金军大部分为女真人的主力,其中包括猛安谋克。兵力大约在十万人左右,但他们不了解我军情况,大意轻敌在所难免,不出意外的话,这一仗将在两天内结束。”
“我军兵力暴露之后,杀虎口战场上的金军肯定要固守待援,向镇川堡求助。”谢智斌的目光从各位军帅的脸上一一扫过。“董帅、毛帅决定,从天明开始,集结主力于东头沟,向金军发动反攻,牢牢拖住金军主力,让其无法支援杀虎口战场。”
这时飞云军主帅侯概站了起来,“野狐岭、桃山一线只有鬼帅地阎王军,兵力根本不足以挡住金军。如果金军顺利突破了野狐岭和桃山,沿着爱阳川一泄而下,那么西京的侧翼防线将完全暴露在金军的攻击之下。”
侯概为此建议,急速向奉圣州增援。“依据斥候的探查,镇川堡一线的金军兵力已经不具备优势,镇川堡固若金汤。此刻我们应该支援野狐岭,确保奉圣州的安全,确保西京侧翼防线的安全。”
谢智斌没有回答,转目望向了董小丑。侯概资历太老,而且他的意见也没有什么错误,如果拒绝这个建议可能会引起侯概地误会。
董小丑慢吞吞地站起来,走到了地图前。
“西京大战的胜负,不是取决于金军能不能攻占奉圣州,而是取决于总帅能不能在杀虎口重创金军。”董小丑手指地图,慢条斯理地说道。“如果我们分兵支援野狐岭,等于犯了和金军一样的错误。金军急于攻克西京,分兵于三个战场,我们则要反其道而行之,把兵力集中于一个战场,一战定胜负。”
“诸位请看,如果总帅在杀虎口围歼了金军,那么总帅可以带着大军急速杀向镇川堡。此刻我军兵力在镇川堡战场占据绝对优势,金军跑得快。还能保存兵力。如果跑得慢,则有可能再次遭遇重创。”董小丑手指地图上的白水泺。“金军急速后退,我军全面追击。完颜杲无法立足于白水泺,只能急速后撤鸳鸯泺,如此西京之危可解。西京的危机解除了,我军除一部分戍守西京防备辽夏联军背盟攻击外,其余军队可以直杀奉圣州。”
“此刻攻击奉圣州的金军即使杀到了居庸关,杀到了青陂道,又有什么意义?他们只能选择撤退。如果犹豫不决,极有可能陷入我们地包围,那金军这一仗的损失就非常惊人,他们只有退出代北了。”
董小丑望着侯概,微微笑道:“云帅的考虑也有道理,但此时此刻,我们只有全力帮助总帅,以确保西京大战的胜利。”
侯概无话可说。他担心张高儿的阎王军,但目前看来,李虎也罢,董小丑也罢,都已经决心牺牲阎王军了。
谢智斌接着部署反攻之策,但他说完之后,大家突然发现渤海军和雷霆军神奇般地失踪了。
高宝龙和李锦没有出现在议事大堂,大家初始以为他们迟到了,直到此刻才发现这两人不是迟到了,而是另有重任。
“宝帅和李帅已于昨日清晨率军急赴杀虎口,今天下午,他们将到达杀虎口战场,参加决战。”董小丑说道,“总帅对这一仗势在必得,我们将配合杀虎口战场,向金军发动全面反攻。至于野狐岭战场,它仅仅是个牵制战场,铁帅和鬼帅能坚持多长时间并不重要。”
董小丑转身望着地图上的杀虎口,目露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