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第291章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291章

小说: 大宋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耘连连点头。正要转身离去。刘一把拽住了他。“等一下。”他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信。递给了童贯。“这是汉王地信。请你看了再说。”

童贯和董耘望着刘手上地信。突然意识到燕京是李虎打下来。燕云十六州是李虎收复地。大宋在北伐策略上是完全成功了。但北伐并不是由大宋完成地。而是由李虎完成地。接下来地事情非常非常复杂。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大宋事实上并没有拿到燕云十六宋地命运被李虎所控制。大宋地皇帝和他所信任地大臣们地北伐功绩也被李虎所控制。今日地李虎风云化龙。已经牢牢抓住了大宋地命脉。大宋非常被动。处在一种很危险地境地。

童贯很快冷静下来,董耘也不再激动。两人轮流看完书信,脸上的神情变得异常凝重。

平州路,还是平州路的问题,这个问题从两年前宋金缔结海上盟约到西京大战结束后宋金再次缔结盟约,一直都是双方争论的焦点,现在,这个焦点问题变成了李虎用来要挟大宋的武器。

李虎的兵力有限,在幽燕战场上要对付辽军和金军,在代北战场上要同时对付西夏、契丹和女真,他应付不过来,所以他要求大宋军队马上越过白沟,急赴平州路。这当然不可能,宋军刚刚大败归来,军心士气低落到极点,更重要的是没有军需,拿什么打仗?

所以李虎提出一个建议,他可以招降平州路地张觉,但张觉要价肯定很高,至少要做一个藩镇。现在金军正在飞速杀来,萧干也随时可能引金军南下,幽燕局势非常紧张,这件事已经来不及禀奏汴京了,为此,李虎请童贯马上回话,是否同意?如果不同意,他只好放弃平州路,把平州路拱手让给女真人。

童贯没有选择,只能同意虎的建议,但这样一来,大宋就有了两个藩镇,而平州路因为关系到幽燕地整体防御安全,地位尤其重要,平州路的张觉随即取代了代北的李虎,成为大宋最大的心腹大患。

然后呢?当张觉成为大宋的藩镇,李虎有了忠实地盟友,他还会放弃燕京吗?接下来大宋用什么代价才能换回燕京?李虎攻占了燕京,又保住了平州路,功高盖世,对大宋的威胁更大,如果大宋对他一味迁就忍让。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一件事也让童贯非常头痛。收复燕云地功劳都让李虎抢去了,皇帝想让郓王赵楷以显赫战功继承大统的想法随即泡汤,皇帝一定很生气,对童贯和前线将帅们地无能切齿痛恨,由此汴京的朝堂之争会对童贯和一帮主战派非常不利,童贯可能就此被赶离中枢,紧随蔡京、种师道之后,回家养老。

童贯考虑良久,决定一边向汴京报捷,一边隐瞒良乡大败之事。同时派刘、董耘急赴燕京,拜晤李虎。大海舶顺风急驶,迅速靠岸。

杨华带着一帮扈从匆忙下船。柴云、吴撞天急行而来。柴云心急如焚,不待杨华说话便问道:“锦州如何?”。”杨华神色紧张地说道,“金军正在急速杀来。”

“一个人也没救出来?”柴云问道。

杨华摇摇头,“我已派人急赴来州告诉田节使。请他马上撤进平州路。”

“我们呢?我们也撤吗?”吴撞天转头问柴云。上次他拒绝北上西京,不久就后悔了。

李虎撤走后,大宋随即断绝了和辽西的回易往来,水军也封锁了海运之路,短短时间内,繁华的海路回易便一落千丈。吴撞天之所以要留在辽西,就是为了赚钱发财,现在财路没了,跟着燕京又没有希望,只有投奔女真人了。但吴撞天的手下很大一部分是渤海人,他们不愿意投奔女真。于是最后只剩下一条路,继续做海盗艰难度日。就在他彷徨无计的时候,柴云来了。柴云给他带来了李虎的书信,李虎盛情邀请吴撞天和杨华到代北去。不要做海盗了,还是跟着我在西北混吧。兄弟们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

吴撞天和杨华这次不再犹豫了。马上决定去代北,不过还是有一帮海盗不愿离开这片大海。吴撞天和杨华也不强迫。大家兄弟一场,好合好散。这些海舶就给他们但柴云和田颢会面后,田颢也代北去。目前的形势和李虎离开辽西时所作的推测一模一样,金军果然杀来了,辽西旦夕不保,田颢和辽西地隰州刺史杜师回、迁州刺史高永福、润州刺史张成等人后悔莫及。正好柴云来了,田颢等人当即决定,到代北继续追随李虎。这样一来,辽西就形成了一个整体撤退的局面,需要时间统筹安排。然而,金军的攻击速度太快了,势如破竹,能撤的赶进撤,否则损失更大。

“撤吧。”柴云说道,“先撤到平州路,和张觉会合。”

“不知道张觉是否控制了平州路。”杨华担心地说道,“如果平州路还是时立爱说了算,那我们可能要和辽兴军打一仗。”

“张觉是什么人?他在平州路待了十几年,时立爱算个屁啊。”吴撞天冷笑道,“张觉要杀他,比捏死一只蚂蚁还简单。”

柴云笑笑,“时立爱在平州路本来就是个摆设。起先我也以为燕京凭借幽燕汉人的庞大实力可以控制平州路,谁知我到平州路见到张觉后,才知道辽兴军一直牢牢控制在张觉手上。这一年多来张觉的日子不好过,尤其自耶律淳死后,萧干不相信他,蓄意打击他,接着李处温又死了,幽燕汉人怀疑他和虎王一直有联系,也想把他赶出平州路,霸张觉很聪明,主动退让,韬光隐晦,就等着翻身的一天

柴云抬头看看天,想到了正在居庸关鏖战的李虎,暗自祈祷老天保佑,让李虎顺利拿下燕京,否则就算张觉在平州路挡住了金军,也没什么意义,虎烈府地未来非常黯淡。

“燕京一旦失陷,平州路危在旦夕,张觉为了自身的生存,肯定要出来主掌大局,确保平州路的安全。”柴云伸手拍拍吴撞天和杨华的肩膀,郑重说道,“我们即刻动身,到了营州后,就可以助张觉一臂之力。”

第二十五章 推倒童贯

十月十一,高缘、吴雄攻占蓟州。十二日,大军直杀

同日,金军攻占来州,距离榆关还有两百里。

平州路节度使府一片混乱。左企弓、曹勇义、虞仲文等人惊慌失措,辽兴军节度使时立爱更是茫然无措。现在是坚守还是投降?辽兴军只有两万人左右,但两面受敌,尤其燕京、辽西已经全部失陷,平州路失去了支援,根本守不住,只有投降才能保住平州路。

向谁投降?向李虎投降还是向女真人投降?

左企弓等人当然愿意投降女真人,拿着平州路投降金国,有功于女真,照样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平州路的人不愿意。张觉坚决反对,我们为什么要投降女真人?我们是汉人,祖祖辈辈的愿望就是回归中国,此刻当然要带着平州路投降李虎了。李虎现在是大宋的汉王,投降李虎就是投降大宋,带着平州路投奔大宋,也一样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幽燕汉人和平州路汉人的矛盾骤然激化。

幽燕汉人想出卖平州路来谋取利益,平州路的汉人岂肯答应?平州路是我们的,我们要掌控自己的命运,岂能让幽燕汉人主宰我们的生死荣辱?

十二日夜,张觉发动兵变,把左企弓一帮大臣全部抓了起来,但消息不慎泄漏,有了节度使时立爱。时立爱当时正好和签书枢密使刘彦宗在府内商量事情,闻讯大惊,两人带着扈从连夜逃出卢龙城,并于十三日上午出榆关,投奔女真人去了。

十三日下午,来州节度使田颢和隰州、迁州、润州刺史杜师回、高永福、张成带着几千人马撤进了榆关。子夜时分,柴云、吴撞天和杨华带着几千人马撤到了营州。

十四日,张觉和田颢、柴云等人见面。听说李虎攻占了燕京,柴云等人又惊又喜。拿下了燕京。李虎就控制了全局,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

经过商议,张觉下令,由辽兴军、辽西各州军队和吴撞天的军队戍守榆关,田颢为大军统帅,阻击金军。他自己则和柴云马上西渡滦河,与义军统帅见面。燕京拜会李虎。

萧得里底、耶律撒八也参加了这次会谈。李虎详细解说了自己地北方构想。

金国刚刚崛起。意图一统北方。势如猛虎;夏国虎踞西北几十年。开疆拓土增强实力是他们梦寐以求地事。这两者若想实现各自地目标。首要之务就是吃掉李虎和契丹人。

虎烈府实力有限。大辽国延残喘。这两者若想在北方生存。唯一地办法就是联手。虎烈府依托大宋攻打夏国。把代北和河朔连为一体。拓展自己地生存领域。而契丹人则依托虎烈府在大漠扎下跟。重建大辽。

这里面有个问题。李虎地目地就是在北方实现辽金汉三足鼎立。从目前地形势来看。契丹皇帝结盟夏国。同样也可以达到这个目地。而且成功地希望更大。

当萧得里底提出这个疑问时。李虎说到了宋金汉之间地新盟约。现在李虎攻占了燕京。帮助大宋收复了幽燕。大宋实力更强了。而且宋金在幽燕直接形成了对峙。这种情况下。女真人当然要把下一个目标对准大漠。而大宋当然要联手李虎打西夏。西夏联辽抗宋之策随着大辽地败亡失去作用。并且现在它处在大宋地钳形包围之中。它地失败可以预见。所以契丹皇帝结盟夏国重建大辽之策注定要失败。

“你们没有选择。”李虎说道。“对于你们来说。当前最重要地问题是保住军队。保住财富。燕京地财富正在搬往大同。以后我会源源不断地给你们提供粮食和武器。至于军队。则只能靠你们自己了。如果萧干拒绝撤进大漠。那么你们若想平定大漠诸蕃地叛乱。立足大漠就很困耶律大石沉吟良久。问道:“虎王准备何时撤返西京?”

“很快我就把主力军队撤回去。”李虎把地图拉到耶律大石面前,把代北形势大概说了一下,“据耶律马哥说,西夏皇帝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到代北,这时候它的南部防线必定吃紧,只要大宋把西北军调回陕西,那么西夏人随即失去了攻打大同的最佳机会,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当李察哥得知我攻占燕京后,必定联合女真人,攻打大同。”

“第二次西京大战?”萧特末吃惊地问道,“女真人又要翻脸?”

“当然,女真人要想拿到平州路,首先就要把我的军队逼回大同。”李虎摇头苦笑,“在幽燕战场上,最让人头痛的就是平州路。平州路的问题不解决,幽燕战场就一直处在女真人的威胁之下,这将直接影响我大军西征夏国和你们在大漠的战斗。”

“虎王有解决之策吗?”萧特末追问道。

李虎把自己地打算说了一下,“现在我可以让张觉以平州路为藩镇,但将来,他忠于宋,幽燕就安全,他若投靠女真人,则幽燕就危险了。”

“虎王多虑了。”萧特末说道,“大宋会在燕京派驻重兵,金军肯定打不进来。”

李虎和耶律大石互相看军。此次宋军北伐两战两败,而且还是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两战两败,宋军的战斗力由此可见一斑,靠这样的军队镇戍燕京,安全吗?

“我马上去檀州。”耶律大石站了起来,“不管萧干去不去大漠,我都要把萧太后接回来,不能让萧太后出事。”

“现在萧太后的安全有保障。”李虎说道,“天师道的龙竹大仙是我的朋友。萧太后被裹挟出城的时候,龙竹大仙正好在她的身边,可以保护她地安全,所以你这次北上,目标不是萧太后。而是萧干。你务必要说服他,请他率军撤进大漠,重建大辽。”

龙竹大仙?这个名字在辽东家喻户晓,只是在座的契丹人都不知道他竟然就在燕京,就在萧太后地身边。这个李虎太可怕了,他到底隐藏了多少实力?耶律大石无意关心这个问题,他叫萧隆暂领军队,带着燕京地一帮蕃臣,先行撤到奉圣州,自己则和萧特末急赴檀州。

十四日下午。刘和董耘赶到燕京。

童贯给李虎写了一封信,他首先恭贺李虎收复了燕京,接着就谈到了平州路的问题。童贯认为,以藩镇的形式收回平州路,的确是目前最好地办法,但无论是李虎还是童贯,都无权做出这个重大决策,必京。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此刻禀奏汴京来不及了,但是不经汴京同意就擅自以藩镇的形式收回平州路,李虎和童贯都要受到皇帝地责罚。

童贯因此给了李虎一个建议。

刘延庆败走良乡的原因是中了契丹人地奸计,但这件事不能说,如果说了,都统制刘延庆至少要判个流配,统制杨可世、王、种师中等人至少要被革职下狱,而童贯、蔡攸肯定要被赶出朝堂。将帅们打了败仗,当然要受到惩罚,但这件事影响非常大。会严重打击西北军。杨可世这些人都是西北军的中坚,他们倒下去了。西北军遭受重挫,将来西征还怎么打?谁去打?

所以,童贯建议,把这一场败仗改为燕京大捷。此次北伐两路攻击,刘延庆一部诈败诱敌。把辽军主力诱到白沟一线,而李虎则乘虚而入。攻克了燕京。这是一场完美地北伐大战,汴京高兴。李虎也没有损失,而西北军将帅们则对李虎感激涕零。将来西征的时候必定竭尽全力。皆大欢喜的事,何乐而不为?

燕京大捷,契丹人败逃,随即引金军南下,李虎全力阻击,已经来不及攻打平州路,而宋军诈败之后军心士气受到影响,需要时间整军,也来不及攻打平州路,这时候,张觉以藩镇的形势回归大宋,如果大宋不同意,他就把平州路献给女真人,这样一来,汴京马上就会同意,并且十万火急下旨。

李虎读完书信,会心一笑。童贯厉害,句句都说到李虎的心坎上,但答应可以,这个人情不能卖给童贯,而是要卖给西北将门。另外,这或许是一个推倒童贯的机会。宇文虚中曾经说过,若想西征成功,首先就要推到童贯,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当然要善加利用。

李虎拿着这份书信转了一圈,突然想起来一个人,杨志。记得吴思铭说过,梁山投降朝廷后,杨志因为家世的关系到西北军任职了,并且参加了北伐,他现在应该就在北伐军里。

“把吴思铭请来,我有事找他。”

吴思铭到大同后,在虎烈府兵曹任参军事,这次也随同李虎到了幽燕战场。吴思铭匆匆赶来,李虎把童贯的书信给他看了一下。

“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李虎问道。

“总帅要卖给人情给西北将门。”吴思铭笑道,“我马上去找杨志,他听到这个好消息后,一定会对总帅感激涕零。”

“不,不,你错了。”李虎连连摇手,“我不会白白送个人情给西北将门,我是有条件地,我的条件就是推倒童推倒童贯?吴思铭吃惊地望着李虎,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推倒童贯。

李虎凑到吴思铭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吴思铭连连点头,“谨遵总帅之命。”

“明天,你做为我的特使,和童贯的手下一起去雄州。”

第二十六章 如此白痴

刘和董耘休息了一下,随即再度赶到南京都元帅府拜见李虎。

这两位以为李虎好不容易拿下了燕京,占据了幽燕,实力大增,必定背信弃义不走了,要以燕云之地为藩镇,趁机向汴京漫天要价。按常理来说,的确如此,像李虎这样以造反起家的汉虏一般贪婪而血腥,就象草原上的恶狼一样,吃到嘴里的肉岂肯再吐出来?

童贯最大的担心就是这个,李虎在那封信里直接拿平州路来威胁大宋,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强烈的骄横。如果李虎拒绝交出燕京,交出山前七州,大宋一时半会还真的没有任何办法。从大局考虑,汴京不得不屈服于李虎,承认李虎的藩镇扩大到燕云两地,如此一来,大宋的命脉就被李虎控制了,当年的石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