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第319章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319章

小说: 大宋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神皇帝和王安石坚持变法。坚持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王安石的新政难道就一成不变?这是不可能的。政策肯定要依据势不断做出变化。所以谁敢说王安石的变法最终不会伤害百姓?最不会像蔡京一样走上既伤民又祸国的不归路?

李虎自从知道自己的身世后。阅读了大量这方面的文章。大宋自元佑党人案就禁止老元佑党人的学术和文章。但大辽因为对大宋变法非常关注。几十年来收集大量新党旧党的文卷。其中很多汉人文士长期研究大宋的变法内容。试图从中找有助于大辽的东西。李虎把燕京一扫而空。这些文卷最后都搬到了大同。李虎因此有幸从新党旧党。从大辽这个第三者角度。详细了解了大宋的变法和因为变法而产生的激烈党政。

李纲和宇文虚中的到来。给了李虎进一步了解大宋和解读变法的机会。随着对大宋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变法和党政的解越来越详细。李虎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想法。他同意李纲和宇文虚中坚持变法的观点。但为了变法打击对手。不但把对手赶出朝堂。还禁止对手的文章学术。从**和思想上彻底扼杀对手。这显然是错误的。这必然会导新政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他认为不但要推翻元佑党人案。让元佑党人进入朝堂。还要在变法中融合两派之长。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国策。既富国又强民。

若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改变大宋立国之根基。而要改变立国之根基。首先就要改变大宋的权力分配结构。让武将进入朝堂。削弱和遏制文官的权势。只要这样有可能彻底改变大宋的立国基础。但要做到这一步。仅仅更换皇统远远不够。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推翻大宋的赵氏王朝。不过这办法太粗暴。太血腥。有可能让中国崩溃陷入。陷入长年的混战。这个教训历史上太多。如之后有三国。晋之后有五胡南北朝。唐之后有五代十国。所以这办法不能用。只能用另一种办法。挟天子而治天下。这在历史也很多。远古有伊尹周公。有霍光。到了魏晋南北朝。权臣辅佐幼主演变为权臣夺取国祚。所以此后挟天子治天下者基本上都变成挟子而夺国|了。

李虎决定走这一条路。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但从历史上来看。也是一条成功的路。只要自己的命够长。运气够好。中国迟早都是李家的天下。自己也将立一个李氏王国。这条路既能造福百姓。又能稳定中国。同时还能国开疆建下万世功业。何乐而不为?

第七十三章 祸乱的开始

虎给自己拟定了一个人生目标。这个目标只有他自|他不能告诉任何人。将来所有的决策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制定。

年初从太原回来后。虎就一直在想。一直在思考。这段时间是他几年来最幸福最安逸的日子。他有家有妻妾有孩子。他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心灵上的满足和安静让他在遐想中逐渐有了一条非常清晰的思路。他开始实施这个属于他自己的策略。

这个策略的成功需实力。非常|悍的实力。李虎目前的实力远远不够。而天下大势的变对李虎又非常不利。很必然的。李虎在北方寻找不到发展机会的情况下。只好把目转向了南边。向了河东河北和中原。

南下是唯一的办法了。而且现在南下的机会比较好。但南下是中国。是汉人打汉人。以大宋的实力。以李虎和辽东汉人的蕃虏身份。这场战争注定要失败。李虎根本没有击败大宋的希望。

既然无法击败大宋。不能和大宋直接对抗。那么只剩下一条路。引进外敌。迫使大宋助于虎烈府。迫使大宋向李虎求助。请求李虎南下相助。如此一来。李虎就占据了道义。而且在击败外敌的过程中可以赢中国人的信任。可以的到中国人认同。然后帮郓王赢的皇统。并就此进入大宋枢。一步步攫取权柄。继而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

那么外敌是谁?很自然的。李虎想到了老爹故里的靖康之难。想到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战争。想到了抗金战场上赫有名的岳飞和岳家军。

金国就是外敌。《岳飞传》里的故事将成为历史事实。

李虎犹豫。恐惧。徨……他整思考局势。推和预测形势发展。有一点是肯定的假若虎烈军一直待在代北。假若自己不想办法自救。那么宋金夏三国迟早都要联手共击大同。目前这个联盟正在缔结当中。只不过因为大宋有内乱。金国局势不稳。夏国刚刚受创时机不够成熟而已。等到大平定了内乱。金国局势稳定了。夏国恢复了元气。虎烈府距离败亡也就只有咫尺之遥了。

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一年或者两而已也就说。一两年内。李虎如果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虎烈府就要败亡了。虎烈府败亡了宋金夏三国对峙。|么。金夏结盟。联手攻宋。大宋是否挡的住金夏联军?从目前的事实来看。大宋显然挡不住金夏联军。看看宋军北伐的失败看看汴京激烈皇统之争看|大宋对百姓横征暴敛。看|河北山东饥民暴乱对这些的方造成的巨大破坏大宋无力阻止金夏联军的入侵。

既然结果都是一样。李虎也就不再犹豫了。

现在把外敌引进来。己手上还有军队。还占据着代北。还能牵制金军和夏军。时机合适的时候。大宋向虎烈府求援。己随即可以南下展开攻击。那时就算放弃代北也很划算。毕竟自可以名正言顺的立足于大宋。

用什么办法才能引诱金军南下攻击?

金军南下入侵。首先要攻取幽燕。后由幽燕南下河北。兵逼黄河。但虎烈军盘驻代北。金军根本不敢南下入侵。这是宋夏积极和金国结盟。打算联手攻击代北的重要因。因为金国想一统北方必须击败李虎。金军肯定要打代北。两虎相争。两败俱伤。金军也就失去了迅速南下入侵的实力。短期内更威胁不到西夏。

女真人不是傻子。吴乞买和宗翰这些人考虑到金国现状和天下大势。也不会轻易攻击代北。更不敢轻易南下入侵。所以现在代北战场陷入了僵局。各方对峙都在等待机会。

机会在哪?机会什么时候才会出?谁都不知道。宋金夏三国都有自己的预期。这个机会一两年内肯定能出现。

李虎处在包围之中。没有机会。他必须给自己创造突围的机会。

如何创造机会?

李虎的目光再度转了西夏。他只有打西夏才能创造突围的机会。

西夏遭受重创。在没有恢复元气之前。只能消极防御。虎烈府在燕京掠甚多。大宋处于自身考虑暂时也不敢和虎烈府决裂。如果李虎率军打西夏。大宋求之不的。肯定要给予一定的援助。如此李虎就有条件打西夏。只不过这是一种消耗。很难取的任何实质性的战果。除非出现奇迹。

李虎打西夏。给宋金夏的感觉是这个人发疯了。这个人被逼的走投竟然行此下策。取败亡

'是。大宋会稍稍放松对李虎的戒备。而金人则可以考‘大同了。

金人一旦展开攻击。必定是东西两路同时发动。宗翰率西路军打大同。牵制虎烈军。而宗望则率东路军打幽燕。金军下幽燕后。看到大宋河北山东等的暴乱迭起。汴京自顾不暇。必定乘势南下掳掠。于是宋金战争爆发。

宋金打起来了。金军直杀黄河。威胁汴京。汴京必定要抽调西北军卫京畿。而西北军此刻一部分正在西北战场。短期内无法东进救援。即使救援。人数也有限。更无法收复河北。汴京无奈之下。必定要求助于李虎。假若此刻李虎安全撤回到大同。和金军作。他能用来南下的军队数量有限。大宋可以接受。也不怕李虎赖在河北不走。于是虎烈军可以名正言顺的进河北。

李虎击败了金军。收复了河北。又收复了幽燕。那么李虎和虎烈军必定会的到大宋百姓的认同。而且他的的盘因此迅速增大。军队可以迅速扩展。实力可以迅速增长。大宋若想降服李虎。只有妥协。由此李虎就有实力帮助郓王继承大统。郓王登基称帝。李虎随可以进入中枢。执掌大宋权柄。于是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李虎用来创造突围机会的时间已不多了。他必须尽快打西夏。但打西夏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在中枢议事上说穿了。目的是引诱金军南下入侵大宋。那以李纲宇文虚中和马扩的头脑。必定知道李虎要干什么。大家势必要翻脸。

李虎决定先翻脸。把李纲宇文虚中和马扩赶出虎烈府。否则此计无法实施。

正好。折彦直到了。给了李虎一个翻脸的机会。

=

“既然汴京决定要杀我。那我就不的不反击。”虎冷笑道。“我要让汴京知道。阴谋诛杀我的后果是什么?”

“使相切切不可。”折彦直急忙劝阻。“郓王已经拟定了对策。他不会率军攻打代北。再说即使他变卦了。还有我们西北军嘛。我们西北人不打你。郓王又怎么办?”

李虎连连摇头。“我不会相信你的话。我要把李纲宇文虚中和马扩赶回汴京。我要和汴决裂。”

“这时候决裂对你什么好处?”折彦直极力劝说。“你和汴京决裂。不利于大宋。更不利于于代北。使相切切不可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

“理智?”李虎怒极而笑。“我和汴京已经决裂了。我还有什么理由把李纲宇文虚中和马扩留在大同?”

“但汴京最起码没公开和你决。”折彦直没想到李虎的反应如此激烈。这让他非常不安。他意识到李虎很可能要以此为借口南下。而这个后果将给大宋重重一击。折彦直对汴京既愤怒又无奈。他很绝望不知道用什么办才能阻止李。“郓王会想方设法予以挽救。请使相从大局考虑。不要如此冲动。以免给中国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李虎沉默了。似乎“姓”两个字让他的愤怒有所减轻。

俗话说。祸不单行。;漏偏逢连夜雨。当折彦直以为自己说服了李虎的时候。从汴京来了一道圣旨。皇紧急召回李纲。文虚中和马扩。叫三人日夜兼程。急速返回汴京。

李虎晕乎了。不知汴京这是什么意思。而折彦直则气的咬牙切齿。不知道骂什么好。

这道圣旨到了大同。燕青的书信也飞速送到。自从燕青到了汴京后。他的消息不断。而且基本上都是通过李师师来自中枢大员。有时候甚至直接来自皇帝本人。这给虎烈府决策帮了大忙。李纲等人一度很惊讶。不知道李虎的消息为什么如此迅速准确。但燕青的事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些人说。李纲等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李虎的消息来自于折家。

汴京结盟金人要攻杀代北的消息。李虎其实早就从燕青的书信里获悉了。所以他才能从容设计。这次燕的消息来的同样快速及时。他告诉李虎。皇帝紧急召李纲宇文虚中。是因为叛规模越来越大。京畿形势越来越恶劣。而宰相王黼张邦昌等人出的对策不但没有缓解危机。反而加重了危机。这种情况下。皇帝不的不想办法了。而起用贤臣显然是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所以他想起了李纲和宇文虚中。

第七十四章 无法预测的未来

纲和宇文虚中当初都极力反对北伐。两人都曾对北伐后的形势做过预测。而现在回头一看。整个形势的发展和两人当初的预测基本上吻合。皇帝首先想到的是宇文虚。毕竟宇文虚中曾出任中书舍人。在皇帝身边待过。皇帝对他印象深刻。皇帝做出这个提议之后。梁师成马上想到了李纲

当初让李纲到李虎边做特使。就是梁师成的主意。现在童贯复出。谭被罢。梁师成在与童贯的争斗中处于下风。而童贯对皇帝击杀李虎之策并不支持。梁师成因此发现再次翻身的机会。那就是尽快和李虎决裂。李虎如果南下入侵。童便背上了处置不利的罪责。会被皇帝再次赶回家。所以他马上建议皇帝。把李纲也召回来。李纲在李虎身边待了好几年。对李虎非常熟悉。有他在汴京出谋画策。可以帮助汴京击败李虎。

皇帝同意了。梁师成趁热打铁。建议把马扩也召回来。马扩是宋金建盟的功臣。他熟悉金国黄龙府的很多大员。让他出使金国。或许可以和金国迅速议定盟约。金国越早攻击李虎。对大宋越是有利。

童贯反对。说你把三个人一起召来。不等于告诉李虎。你要和他决裂吗?但王黼张昌等人却坚决支持皇帝的决策。

汴京和李虎决裂。击杀李虎。郓王和西北将门的实力随即大损。武人再想利用郓王和皇统来抢夺文官权势的计策便彻底泡汤。所以他们非常支持皇帝即刻召回纲等人。巴不的李虎马上和大宋决裂。

于是。这道圣旨便到了大同。

=

李虎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此事不过是一种巧合而已随即放下心来。安排筵席给李纲等人送|。

李纲宇文虚中和马扩却是忐忑不安。他们虽然道李虎是李清臣的孙子。但李虎现在身为虎烈军统帅。他的利益和虎烈军的利益牢牢捆在一起。已经身不由了。很多时候很多决策他不能只考虑自己。必须从虎烈军出发。所以李虎为了生存势必要反击。

汴京那帮混蛋不但把大宋推到了败亡的边缘。现在更是齐心协力。要把大宋迅速推进深渊了。

李纲等人极力劝说虎和虎烈府中枢大员。他们了汴京后。将竭尽全力挽救危局请李虎和中枢大员们保持冷静和理智。从大局出发。以大宋社稷为重。以千千万万百姓的生命为重。不要因为冲动而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种下深重的罪孽。

李虎信誓旦旦的答应了。他答应越快李纲等越是惶恐。这不是李虎的性格和作风此刻虎烈军|力正在向朔州应州蔚州和奉圣州一线集结。李虎已经准备南下了。形势万分危急他们不不夜兼程赶赴汴京。劝阻皇帝马上停止这种愚蠢的做法。不要自取其祸。

李虎和虎烈府的中枢大员们把李纲宇文虚中和马扩送到了城外十里处。临别之际。李一直想找个机会再劝劝李虎。但李虎有意回避了。他的眼神告诉李纲。他已经对汴京绝望了他要反击了。

=

李虎召集中枢大员议事。

所有人都认为李虎南下攻击了现在虎烈府若扭转局面。被动为主动最好的办法的确是乘着北大乱之际南下攻击。但是。以虎烈府的实力。和大宋对抗。结果是什么?谁都无法预料。很多人内心惶恐。没有信心。

李虎开始说话。分析形势。预测未来。寻找对策。最后。当他把手指向的图上的西夏时。有人都目瞪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李虎竟然还要打西夏。而打夏的目的竟然是诱使金军入侵大宋。等到大宋和金军打两败俱伤际。虎烈军才名正言顺的进入河北收拾残局。

议事大堂里寂静无声。李虎的计狡诈而血腥。贪婪而残忍。尤其是它的后果。非常严重。此计若成。幽燕河北甚至代北的百姓都要遭受一场灾难。不知道多少人要死于这场战争。

但除了此计之外。虎烈军还有别的生存之策吗?现在如果南下攻击。和大宋厮杀。等于宜了女真人。最后女真人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而李虎和虎烈军将为千古罪人。现在如果固守代北。任由宋金夏三国联手夹击。虎烈军还是败亡。而且。女真人同样会南下入侵。唯独此策。让金军乘着大内乱未平之。仓促南下入侵。方可保住虎烈军。保住代北。另外还可以重创大宋和金军。在这三策之中。无论用哪一种办法。幽燕河和代北的百都将遭受一场灾难。所以权衡利弊。也只有此计可行。

“攻打西夏。靠我们虎烈军自己的力量。损失难以预料。所以我

把西北军也拖进战场。实施两路夹击。最大程度减'|损失。”李虎继续说道。“另外。若想让金军南下。首之务是让金军稳定东北路。这是金军敢于发动南征的前提。”

“所以。我们要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