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一章 破局
然了,耶律马哥内心里是希望大宋败亡,大辽和大盟约,但大宋在关键时刻背信弃义,背后下黑刀,导致大辽瞬间倾覆,这个仇恨岂能消除?但现在不行,现在不是报仇的时候,无论是虎烈府还是契丹人,目前的第一要务都是生存,而要生存发展就要依靠大宋强有力的支援,没有大宋,以虎烈府目前的实力,肯定打不过女真人,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大宋爆发内乱,金军南下乘火打劫,却是虎烈府发展的最好机遇。
果然,有人想到了。黄涉眯着眼睛,低声说道:“女真人有几十万大军,难道我们没有?女真人可以一泄而下,难道我们就不能一泄而下?”
大帐内霎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沉默不语。
范直昌对大宋的感情非常深厚,面对今日的现状,他心里很难过,有心劝阻,但仔细一想,他没办法劝阻。大宋的赵氏皇族为了争夺权柄,父子兄弟互相算计,反目成仇,自相残杀,置大宋国祚于不顾,置大宋百姓于不顾,此时此刻,其他人根本无力阻止,身不由己,只好一起陷进这个血腥的漩涡。大宋完了。赵氏父子为了一己之私利,汴京的公卿士大夫们为了一己之私利,非要置大宋于死地,非要搞得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天地不容啊。
“依殿下和广阳王的意思,就是要放走金军,然后尊奉老皇帝,听从老皇帝的圣旨南下汴京,打内战,是吗?”范直昌悲愤不已,痛声问道。
“这是肯定地,显而易见嘛。”高宝龙冷笑,“各地勤王大军纷纷赶到汴京,就算没有我们,金军也要撤退。燕京到汴京两千余里,金军粮草不足、地形不熟、兵力又渐渐失去优势,掳掠一番后,自然要撤退。金军撤退了,汴京地小皇帝拥有勤王大军,他岂肯放弃权柄?老皇帝要回汴京,郓王要夺取皇统,这对父子一拍即合,父子兄弟理所当然要自相残杀。”高宝龙转头望向李虎,“总帅,我们真的要介入大宋的内战?”
李虎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恍若不闻。
“总帅,我觉得这是一个圈套,一个陷阱。”柴云一直在闭目沉思,忽然,他睁开眼睛,略显激动地说道,“总帅,我们来设想一下,汴京的小皇帝用什么办法才能保住皇位?”
“首先,小皇帝要把金军击退,保住汴京。从目前形势来看,守住汴京不成问题,各路勤王大军正在京师集结,我们也从西夏战场返回了,金军如果再不撤退,那就是自寻死路。”
“其次,小皇帝要利用手上的实力,迅速解决老皇帝。老皇帝的很多亲信部下没有来得及逃出汴京,结果都给小皇帝杀了,老皇帝实力大损,而更严重的是,老皇帝是太上皇,他到东南之后,如果没有一帮忠诚于他地部下,他想重建朝廷的难度非常大,即使重建了,也未必就能和汴京分庭抗礼。这时候,老皇帝的安全缺乏保证,他肯定要郓王和童贯带着大军先杀行到汴京,等到郓王控制了大局,他才回来善后。这就给了小皇帝解决老皇帝的时间。”
“再次。小皇帝要击败郓王和童贯。
小皇帝手上有勤王大军。而且其主力应该是种师道地西北军。小皇帝有了西北军。有了种师道和姚古。实力很强。相反。郓王只有我们虎烈军。而虎烈军在大宋人地眼里。算是一支蕃军。不被汴京所承认。如果我们帮助郓王打汴京。我们就和金军一样。是对大宋地入侵。大宋人同仇敌忾。齐心协力。我们地损失肯定非常大。”
“最后。汴京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联合金人。一起打我们。汴京为了让金军撤离。竟然答应割让太原、中山和河间三镇。也就是说。汴京把燕云拱手送给了女真人。提都不提。”
“如果汴京采用这些办法保住小皇帝地皇位。大宋国祚是否有难我们暂且不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被大宋人利用了。我们最后未必能实现既定目标。”
“我之所以说这是大宋人地圈套。关键就是西北军地分裂。”柴云说道。“去年十一月。老皇帝突然下旨。重新起用种师道。瞬间分化了西北军。如果西北军没有分裂。我们地处境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困难。而王也有很大地把握按照预定计策夺取皇统。”
“很早时候。郭药师就向汴京报警。说金军要南下入侵。而去年十一月。郭药师更是明确告诉汴京。金军要在大雪来临前入侵。这时候。汴京应该有所警觉。应该拿出防备对策了
京却在这个时候告诉王,汴京要联合金人攻打代》云眉头紧皱,看看众人问道:“难道你们都认为,汴京的那帮人全部都是白痴?”
众人若有所悟,董小丑手捋长须,低声问道:“你地意思是,这是汴京的小皇帝和他地一帮亲信们故意设下的一个陷阱,他们也知道金军要入侵,也知道老皇帝要逃亡东南,于是将计就计,乘着局势异常混乱地时候,帮助太子登基,并乘机把老皇帝赶走。至于西北军的分裂,不过是小皇帝为了确保汴京的安全,提前实施的一个妙招而已,是吗?”
“我记得折家最早和我们联姻的时候,是说要扶植太子登基。”柴云说道,“西北将门里,到底哪些人支持太子,哪些人支持郓王,我们事先并不清楚。”
“就是说,折家一直在欺骗我们,对我们隐瞒了很多东西。”毛军马上想到了问题的要害,当即说道,“从西北形势来说,西北将门一直担心虎烈军南下。虎烈军南下,利益受损最大的就是西北将门,为此,他们肯定要做好防范,预先拿出对策。现在,种师道和姚古一个在汴京,一个在长安,都尊奉小皇帝,以他们两个在西北的威望,说服折家和其它一些将门不成问题,如此一来,郓王和童贯势单力薄,就剩下我们给他撑腰。”
“这时候,我们南下汴京,随即陷入包围,汴京的勤王大军,燕云的金军和陕西西北军将对我们三面夹击。”董小丑一把摊开地图,手指地图上的河北说道,“我们被包围在河北,虽然可以坚持一段时间,但大同在几十万金军的攻击下,必定失守。大同丢失,我们就没了退路,最后必将败亡。”
“这样说起来,从种师道赶到汴京开始,汴京的小皇帝事实上已经控制了全局。”黄涉仰天打了个哈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总帅匆忙赶到太原是个失策,老皇帝逃亡东南是个错误,而童贯的自以为是更是一个灭顶之灾。”
“我们马上回大同。”耶律马哥当即说道,“这是大宋赵家的私事,我们还是不要掺和的好。我们不掺和,汴京的小皇帝顺利巩固了皇位,必定对总帅感恩戴德,而我们不但可以固守代北,搞得不好还能拿到幽燕。”
“对,对……”范直昌连声符合,“这时候打内战,等于摧毁大宋,总帅和虎烈军不但背上千古罪名,还有可能就此败亡,反之,总帅和虎烈府将成为大宋的功臣,不但可以得到汴京的承认和感激,还将留芳千古,虎烈军的实力更有可能因此而暴涨。”
众人七嘴八舌,围在一起分析、讨论,形势渐渐明朗,迷团渐渐解开,对策也渐渐拿出来了。
=
李虎笑逐颜开。人多力量大,智慧也成倍增长,虽然他已经预感到形势对虎烈军非常不利,但他很多地方没有想通,不知道用什么对策,现在经过这帮兄弟们的分析和推断,霍然顿开,对策也呼之欲出。
“要想赢得汴京的承认和感激,我们就要在形势最危急的时候,给汴京的小皇帝送一份厚礼。”李虎放下手上的茶杯,背负双手在大帐内来回走了几步,然后面对众人,突然展颜一笑,“首先解决胜捷军,怎么样?”
“用王和童贯来交换太原。”黄涉笑道,“这是个好办法。”
“金军北撤,汴京的小皇帝得到我们的帮助坐稳了皇位,那么接下来就是反攻金国。”董小丑也兴奋地说道,“汴京的小皇帝为了守住汴京,保住自己的皇位,连河北三镇都愿意割让给金国,那么相信他也会答应我们的条件,把代北、太原和幽燕划给我们做藩镇。
”
“郓王既然不愿意把太原和幽燕给我们,那我们干脆就拿他来和汴京做成这笔交易。”柴云大笑,“此事宜早不宜迟,乘着郓王和童贯还在做梦的时候,拿下太原。”
李虎、董小丑、毛军等人马上围到了地图前。
“太原守军只有数百,不足为虑。”原野到了太原后,通过各种渠道已经了解了太原的军队部署。虎烈军担心在太原出事,当然要把这些情况摸清楚。“胜捷军都在太原城西的军营里。我们连夜诈开东城,大军蜂拥而入,明天早上就能拿下整个太原城。”
李虎稍稍考虑了一下,拍拍毛军的肩膀,“即刻攻击。”
第四十二章 岳飞的咆哮
月初四日凌晨,寅时正,太原治府阳曲城突然鼓声擂冲天而起,一团团耀眼的火光照亮了漆黑的夜空。
虎烈军在毛军的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急速杀进阳曲。
汉王行营内,***通明,传令兵往来飞驰,急骤的马蹄声如同铁槌一般重重敲击在心上,让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帅帐内,李虎和董小丑等人围在地图前,急切商议着,突然,岳飞冲了进来,手握刀柄,怒声咆哮,“为什么攻打太原?”
岳飞的咆哮声让喧嚣的帅帐突然安静下来,大家惊骇地望着岳飞,无法想象一向温文尔雅的岳飞竟然还有如此暴烈的一面。
李虎抬头看着岳飞,微微皱眉。岳飞杀气腾腾,英俊的面庞涨得通红,眼睛里几乎喷出火来,“告诉我,为什么?”
在虎烈府,他是李虎的兄弟,地位很高,但岳飞自己心里有算,他和卢俊义、林冲一样,和李虎不过是同门师兄弟而已。李虎器重他,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也愿意追随李虎,报答李虎的恩情,但他是大宋人,虎烈军却由北方汉人和契丹、渤海等蕃人组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他认同和接纳虎烈军有一定难度,很多时候,看到虎烈军越来越强大,他不是高兴,而是担心,担心大宋受到虎烈军的威胁。
今天,仅仅在一个多时辰之前,李虎还在和郓王商讨勤王大计,但一转眼,虎烈军攻打太原,这太可怕了,他第一感觉就是李虎背叛了大宋,要祸害大宋。他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李虎,但他也不愿意助纣为虐。李虎背叛了大宋,是大宋地敌人,他要离开李虎。离开前,他要知道,李虎为什么要背叛大宋,为什么要背叛自己的祖宗。
“鹏举,冷静一点……”董小丑很喜欢岳飞,李虎的这位兄弟文武双全,为人正直,虽然有些傲气,但年轻人狂傲一点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多加磨炼,假以时日,岳飞必定可以成为虎烈府独当一面的帅才。说实话,他对李虎地眼光很佩服,会看人,而且知人善用,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啊。
“虎烈军正在攻打太原,这是背叛,是对大宋的背叛。”岳飞扯着嗓子,纵声吼道,“你们和金人一样,正在入侵我大宋。”他声嘶力竭地吼叫着,握住刀柄的右手猛然用力,战刀“呛啷”一声出鞘了。
“鹏举……”黄涉上前一把抓住了岳飞地右手。“背叛大宋地不是我们。而是童贯。他打算拥戴郓王为皇帝。并利用我们地武力南下攻打汴京。分裂大宋。”
岳飞骇然睁大双眼。不可思议地望着黄涉。以黄涉在虎烈府地地位。当然不会无中生有。这次黄涉陪同王和童贯返回太原。其中肯定发生了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直接导致了虎烈军发动兵变。“这怎么可能?童贯怎么会背叛大宋?”
“童贯背叛了汴京地皇帝。事实上等于背叛了大宋。”董小丑走到岳飞面前。拍拍他地后背。笑着说道。“总帅本来想天亮后再找你谈谈。但没想到你来得这么快。”
岳飞转目望向李虎。他不相信黄涉和董小丑。他想亲耳听到李虎说出同样地话。
李虎冷笑。面如寒霜。转身走进了偏帐。岳飞一把推开黄涉和董小丑。大步追了过去。黄涉和董小丑互相看看。笑着摇摇头。这个岳飞虽然本事不小。但脾气更大。还需要磨炼方能成大器。
=
李虎了解岳飞的性格,岳飞的死和他这种性格有必然地联系,但他能忍受,为了不再让历史重演,为了实现自己心中那个梦想,他愿意忍受岳飞所做的一切,不再让岳飞以那种悲惨的方式结束辉煌的一生。
李虎坐在案几后面,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说了一下,当然,他隐瞒了虎烈府南下发展的新策略,至于挟天子夺国祚地设想更是不会透露丝毫。
岳飞跟着李虎前后也有三年时间了,因为特殊的身份也接触了虎烈府地一些高层机密,对府司和军队里的权力斗争也有一定地认识,但今天听到汴京的皇统之争和由此引发地一系列足以危害大宋国祚的事情,他感觉自己就象一个稚嫩的小孩,根本无法理解和读懂这里面的奥秘。
“自太上皇主政,发动元佑党人案清除了所有可能阻碍新政实施的对手后,新政在蔡京和一帮元丰党人的主持下全面推行。文公(王安石)的新政本是富国强民之策,但到了蔡京手上,新政发生了蜕变,不但没有富国强民,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危机。到了今天,这些危机不但导致国库空竭,更导致大宋无兵可用,而皇统之争无加剧了危机。随着北虏入侵,这些危机终于爆发,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大宋事实上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李虎叹了一
抬头看看岳飞。岳飞的神情很震骇,眼睛里带着几的怒气已经荡然无存,但看得出来,他对形势很悲观,对大宋的那份忠诚和挚爱让他非常痛苦,不知道如何才能力挽狂澜。
“几个月前,王和童贯到了大同,这使得汴京和西北的局势同时开始失控。”李虎继续说道,“从目前形势来看,汴京有中了女真人奸计的嫌,但往深处一想,女真人何尝不是被汴京所利用?汴京的君臣为了各自的利益,无视大宋国祚和百姓,这样下去,即使有力挽狂澜的办法,也无法实施,因为汴京只顾自己,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国祚之上,任何人只要威胁到汴京的利益,那么必然遭到汴京的打击和挚肘。由此你可以想象,接下来的事情有多么复杂。”
岳飞能够理解李虎此刻的苦闷和无奈,他在虎烈府和李虎身边待了好几年了,但看到虎烈军攻打太原,第一个反应就是李虎背叛了大宋,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源自根深蒂固的对北方汉人的排斥。大宋人不能认同北方汉人,互相间没有信任,汴京时刻都把虎烈府当作敌人,这种形势下,李虎根本没有力挽狂澜的机会,所以,他唯一能作的就是一边缓与和汴京的矛盾,一边固守代北,竭尽全力保护大宋国祚的安全。
“郓王是汴京皇统之争的关键人物,就他本人来说,自从他陷进这个漩涡之后,他就没有回头路。现在太子继承了皇位,他只有誓死一搏,但西北军见风使舵,不再支持他,他只能依靠我。
我如果支持他,那就是分裂大宋,直接把大宋推进败亡的深渊,所以我不能再支持他,更不能帮助他夺取皇统。”
“郓王和童贯对形势的理解完全不一样。在他们看来,大宋还是太上皇说了算,就算金军后撤了,小皇帝保住了汴京,太上皇陷入了被动,但只要我率军南下,太上皇还是能扭转局面,化被动为主动。”李虎望着岳飞,问道,“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想吗?”
岳飞摇摇头。李虎说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他统统装进了脑子里,但他需要消化,需要时间去理解。
“因为他们的眼睛里只有权力和利益,没有国祚和百姓,他们忘本了。”李虎冷笑道,“内战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