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宋权相 >

第106章

大宋权相-第106章

小说: 大宋权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急;另外一路到沭阳找李……。”

“找李?找他干什么?”晓古台奇怪的打断道。张文谦咬牙道:“他目前还挂着王爷臣子的名头。我们向他要粮救急,他除非公然造反。否则怎么也得吐出一点来。”晓古台盘算片刻后,长满络腮胡子地脸上总算露出些笑容,“先生妙计,这四路只要都能弄来一点粮食,不要很多,四路加起来也足够我们度过难关了。”

张文谦的算盘打得虽好,无奈天算不如人算,首先打破美梦的是离宿迁最近的临淮守军,临淮守将兰秀鸿在回信中大发脾气,说他前几天为了供应宿迁粮草,已经是把临淮驻军手里粮食挤了又挤,把士兵伙食扣了又扣,如果还硬要他出粮食的话,那用着宋人攻打临淮,新粮征收之前,临淮驻军就得先饿死了。然后是就地征粮的骑兵队伍,眼下青黄不接民间存粮也很少,大部分百姓都已经在吃野菜充饥,这些骑兵象蝗虫一样把宿迁周围乡村一扫而空,弄出了近百条人命,所筹到的粮食还不够晓古台的八千骑兵喝一顿粥。

筹粮极度不顺已经够郁闷了,不过最让晓古台和张文谦恼怒万分的是南宋淮南东路李庭芝派来的信使,正在楚州地李庭芝在信中先是通知晓古台等人,由于船队行驶顺利,预计后天才能到达的俘虏队伍在明天下午就能抵达楚州,要晓古台和张文谦做好移交准备。然后李庭芝在信中提到他已经知道宿迁的事情,也知道了蒙古军队筹粮的害民一事,对此李庭芝严正声明宿迁遇袭之事与南宋无关。同时严重警告晓古台和张文谦,如果他们再滥杀无辜汉人地话,李庭芝拼着安抚制置使的宝座不要,也要拿移交给晓古台和张文谦的蒙古俘虏出气,给无辜死难的汉人同胞报仇雪恨,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由李庭芝、晓古台和张文谦三人共同承担…………虽然李庭芝明知道贾老贼在朝廷上拼了老命也要保下他……

第二卷 风云临安

第二十三章 俘虏问题的最终解决

为了收买人心,为了自身的霸业,为了抵抗来自亲兄弟的威胁,更为了君临天下的心愿,忽必烈咬着牙把多年来抢劫所得拿出,付出了一万五千万贯的巨款,鄂州之战刚结束就开始布置,耗费了无数心血,终于在宋开庆二年四月二十五日这天结出硕果…………但忽必烈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这个看似丰硕的果实却是苦涩无比……

二十五日下午,阳光普照,楚州北面的黄河河面上,六十余条大型车船满载着三万四千余名蒙古战俘、色目战俘和押送他们的宋军士兵,连同楚州水军战船在黄河南岸一字排开,连绵二十余里,声势蔚为壮观。码头上彩旗飘扬,刀枪如林,南宋淮南东路安抚制置使李庭芝亲自坐阵,等待着与蒙古军队交割俘虏。而在黄河以北码头上,两支蒙古军队却在剑拔弩张,争夺着与宋军交割俘虏的权利……

事情具体是这样的,当晓古台与张文谦闻知俘虏船队提前一天抵达楚州后,尽管没有筹到供养这批俘虏的粮食,但晓、张二人还是硬着头皮率领军队在二十五日赶到楚州,准备先把俘虏接过河再说。谁曾想晓、张二人到达位于山东东西两路最南端交界处的楚州时,却愕然发现控制着山东东路的蒙古军江淮大都督李亲自率领着一支军队已经抢先抵达楚州码头。也是提出要与宋军交割俘虏,率领这一批俘虏北上沭阳。大惊失色之下,晓、张二人赶紧向李军队提出交涉。李庭芝也面带微笑地接受了蒙古军暂时停止交割的要求,并且很大方在楚州码头上设下谈判席给两支蒙古军队谈判,坐下来欣赏两支蒙古军队之间狗咬狗的喜剧。

因为晓古台军队与李军队谁也不信任谁,所以双方都接受了李庭芝地好心建议,到中立的楚州码头上谈判解决问题,李方面来的代表是李和郑衍德,晓古台军来的自然是晓古台和张文谦两人。刚一落座,张文谦就铁青着脸向对面的李吼道:“李大都督。你这是什么意思?王爷是派下官与晓古台将军来与宋国交割俘虏,你在中间横插一脚算什么?谁给你的权利与宋国交割俘虏?”晓古台也吼道:“李,你私自接收王爷赎回的俘虏,你想造反吗?”

面对晓古台和张文谦的愤怒逼问,李不慌不忙,端起宋军提供地茶杯抿上一口,微笑道:“二位大人不必动怒,本都督那敢造王爷的反…………李大人,你这茶叶真不错,一定是寒食节那天才能采摘到的茶中极品火前茶吧?”旁边李庭芝微笑道:“大都督高明。这正是浙江的火前茶。大都督如果喜欢,一会本官可以送给大都督两斤,让大都督带回去慢慢品尝。”

“如此就多谢了,一会李叫人给大都督送十坛阿胶酒过来,算是回赠。”李笑吟吟的答道,李庭芝微笑道谢。李和李庭芝这两个家门在这里一会茶叶一会阿胶,旁边的晓古台和张文谦却气得七窍生烟,晓古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碗乱飞,咆哮道:“李。你少打岔!谁给你的权利和宋人交割俘虏?你要是识趣的话,就赶快带着你的军队滚蛋!否则的话,老子马上让军队进攻了!”

“晓将军,不要动怒。不要动怒。”李又抿了一口茶,慢腾腾地说道:“不错,王爷是没叫本都督来与大宋交割俘虏,是本都督自作主张才来的………不过李可不是出自私利,而是为了王爷的千秋大业和这批被俘将士着想,这才决定为二位将军代劳的。”

“原来李大都督接走这批精锐士兵,不是为了出自私利?”晓古台和张文谦两人长这么大了,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无耻的话。xx忍不住一起鄙夷大笑起来。李却笑得万分诚恳。面不改色的说道:“二位大人,李当然不是出自私利。而是形势所逼。试问李大人如果将这三万多名被俘将士交与二位,二位从那里找粮食来让将士们吃饱?”李的话直接打在晓古台和张文谦的要害上,两人无言可对,晓古台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这个不用你管!”李放下茶碗冷笑道:“这怎么不用我管?本官身为江淮大都督,友军在紧连我辖区的地方断粮,我岂能不伸出援手?难道要我眼睁睁看着友军的士兵饿死在我地家门前吗?无论是职责所在,还是天理人伦,本官都不得不管!”

这时候,坐在李庭芝对面一直没说话的弘吉剌仙童开口了,插话道:“大都督,既然你有心伸出援手,那你直接调拨一批粮草给晓古台将军救急就行,何必一定要让被俘将士和你回沭阳?走沭阳北上,既绕路浪费时间,又给大都督增加麻烦…………还容易让人误会大都督,何苦呢?”晓古台也叫道:“对啊,你直接给我粮草不就行了,等回到任城,我一定在王爷面前为你请功。”

“晓将军,不是我舍不得那点粮草,而是条件不允许。”李很严肃的说道:“被俘将士们如果走宿迁北上,那到最近的粮食补给点都得五天时间,加上粮食运输中地损耗,所需粮草数目相当巨大…………还有任城粮食也不甚多,根本无力支持三万四千大军的粮食所需,仍然要从沭阳调拨,沭阳城小粮少,如何能拿出这么多粮食?再说宿迁城外正有数万短粮难民,粮食运输十分不安全。但被俘将士们走沭阳路就不同了,一来补给方便,二来途中粮食补给点多。各地所承担地压力都小得多,完全能养得起这三万四千大军,三来也安全得多。”

晓古台和张文谦都知道李这是在故意找借口推托。心中有气却无可辩驳…………李对自己的地盘看得极紧,沭阳究竟有多少存粮也只有李自己知道。弘吉剌仙童则转向李庭芝问道:“李大人,昨天小使向你提出购买粮食,你说商量一下今天再给小使答复,不知李大人可有决定?小使愿出平时粮食价格的三倍购买。”

“弘吉剌大人,真是抱歉。”李庭芝一摊手,万分遗憾地说道:“本官查点了楚州附近的粮仓,发现这一带的粮仓也十分空袭。连一粒粮食都拿不出来。”弘吉剌仙童大失所望,又试探着问道:“李大人,你看能不能紧一紧,给我们挤那么一点点粮食,或者从民间征收一点粮食,小使可以出五倍……不,出十倍地价格购买。”

“狗鞑子,你怎么这么罗嗦?”站在李庭芝背后地一名宋军正将没好气的骂道。另一个与他长得十分相象地正将也叫道:“现在是四月份,青黄不接,要李大人从民间征粮。不是逼李大人激起民变吗?”李庭芝忙喝道:“张顺,张贵,不得无礼。”李庭芝又抱歉道:“弘吉剌大人,我背后这两兄弟虽然做战勇猛,但都是粗人,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奇怪,能在谈判中站在李庭芝背后,肯定是李庭芝爱将,我在路上怎么没见过这两个宋军将领?”弘吉剌仙童甚是机灵。立即发现了可疑之处。但眼下显然不是深究此事的时候,与晓古台、张文谦交头接耳商量一通后,弘吉剌仙童向李庭芝拱手道:“李大人,既然你无法出售粮食也没关系。那请你将运载我军俘虏队伍地船只卖与小使,小使愿出高价购买。”

运河走山东西路北上,李虽有骑兵却无水军,晓古台等人如果让这批俘虏走船北上的话,不仅速度能快上一些,李也无法拦截。****但弘吉剌仙童算盘打得虽好,李庭芝背后的张顺和张胜两兄弟却又吼了起来,“买走我们的战船。你们好掉头打过来吗?”“狗鞑子。少耍鬼花招,我们的战船比你们强得多。你们拿我们的战船去干什么?”李庭芝也摇头道:“弘吉剌大人,这你未免有些异想天开………战船属于军用物资,李庭芝要是未经朝廷同意把违禁军需物资卖与你们,那李庭芝一家人的脑袋都得搬家了。”

“妈的,你们的船我们又不是没有,算什么违禁军用物资?”弘吉剌仙童心中有气。但人在屋檐下,弘吉剌仙童等人明知李庭芝故意刁难也无可奈何,又咬牙切齿的商量一通后,弘吉剌仙童拿出宋蒙两国就赎回俘虏达成地协议,“李大人,既然你不肯卖粮也不肯卖船,那就请你依照协议,将我军俘虏移交给晓古台将军,不能交给其他人。”

“行,没问题,马上办。”李庭芝这回倒十分爽快,一口答应。旁边的李却脸上变色,站起来说道:“李大人,请你稍等,我还有几句话要说。”李庭芝依言停住发令,李转向晓古台、弘吉剌仙童和张文谦三人说道:“三位大人,看来你们是打算强迫被俘的弟兄们饿着肚子跟你们走了?”

“这你管不着!”弘吉剌仙童毫不客气的说道。李脸皮一变,大喝道:“我管得着!本官是王爷亲封的江淮大都督,你们打算让王爷的军队在江淮一带饿死,本都督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你们要是敢这么做,本都督就要动手强夺!否则被俘的弟兄们那怕饿死一个人,将来到了王爷那里,本都督无法向王爷交代!”

“你敢!你要是敢这么做,你就是谋反!灭门九族!”晓古台跳来握着拳头大叫…………话虽如此,晓古台心里却没有多少底气,他手里只有八千连早饭都没吃、饥肠辘辘又疲惫不堪的士兵,而李带来的军队保守估计在一万五以上,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骑兵,真要动起手来,他未必能讨到什么好去。李冷笑道:“不知是谁想造反,这批被俘的兄弟都是王爷军队中地主力精英,你故意让他们在路上饿死饿伤。致使他们失去战力,你才是居心不良,故意造反!”

在忽必烈地计划中。以宿迁为补给基地,用晓古台的八千骑兵加上临淮的军队掩护,李是绝对不敢动这批俘虏一根毫毛地。谁知宋军突然搞的一个联合军事训练把临淮驻军牵制得死死的,宿迁补给基地又莫名其妙的被一把火烧了,各种准备都遭破坏,形势不敌。所以明知李是在胡搅蛮缠,晓古台等人却也无可奈何,真动手打吧未必能讨好。不打的话,李又不放这批俘虏过境,弘吉剌仙童等人是彻底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这时候,天已傍晚,古道热肠的李庭芝怕蒙古朋友饿着,便下令厨子酒菜,让蒙古朋友吃饱喝足了有力气继续吵架或者直接干仗,同时宋军与李军也开始生火做饭,黄河两岸炊烟四起,饭菜香味香飘十里…………闻到这香味。弘吉剌仙童才猛的想起一事,赶紧向李庭芝说道:“李大人,我们即将交换那些俘虏今天就早上喝了一碗稀粥,中午也没吃饭,你能不能给俘虏提供一顿晚饭?”

“弘吉剌大人,不是我舍不得。”李庭芝嘴里咬着一只鸡腿,含含糊糊的说道:“昨天就约定好今天中午移交战俘,我们就没浪费力气多带粮食,那来地粮食让贵军俘虏吃饭?”

弘吉剌仙童脸色大变,慢慢向李庭芝竖起一个大拇指。咬牙切齿道:“李大人,高!果然高!这一次,我们又上当了!”李庭芝含糊道:“弘吉剌大人,你这话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弘吉剌仙童气得再懒得和李庭芝说话。将头扭过去与晓古台、张文谦两人低声商议,李则与李庭芝飞快对视一眼,同时露出奸笑。

和弘吉剌仙童估计地一样,当宋军和对面的李军开始吃饭地时候,饥肠辘辘的晓古台军队和蒙古军俘虏都骚动起来,传令船连环不绝的赶来禀报俘虏骚动、抗议和要求立即吃饭的消息。李庭芝很无奈的命令道:“告诉那些俘虏,不是我们大宋小气,是迎接他们的军队没过他们准备粮食。我们也没办法。”弘吉剌仙童和晓古台等人知道李庭芝这是在故意动摇他们的军心。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张顺和张贵两兄弟可是领着一大堆宋军士兵守在李庭芝背后地。

“胡说八道!对面明明在生火,怎么可能没给我们准备粮食?”李庭芝的命令传达下去后。俘虏船上立即爆发出阵阵愤怒的抗议声,这一次蒙古军俘虏也学乖了,用刚学会的汉语整齐大喊,“吃饭!吃饭!吃饭!吃饭!”在如此愤怒的抗议下,李庭芝不得不催促道:“晓古台将军,李大都督,你们究竟谁领着俘虏,请赶快决定。一会要是引起俘虏暴乱,我军镇压起来刀枪可不长眼睛…………责任也不在我们大宋。”

“李大人,不必着急。”良心发现的李说道:“我的军队带的粮食还算充足,刚才我已经让军队伙夫做好了俘虏们的伙食,请大人允许我军给俘虏供应粮食,并请大人借给我们几条船只装载饭菜。”

“可以,借你十条船。”李良心发现,刚才还一毛不拔的李庭芝也铁公鸡拔毛,一口答应了李地请求。旁边晓古台和弘吉剌仙童却一言不发,心说先用李的粮食喂饱俘虏一顿也好,张文谦却一眼看破李和李庭芝的险恶用心,站起身来抗议道:“抗议!李大人,俘虏尚未移交,你怎么能让他们与外人接触?”

“张大人,原来同是蒙古军队,也分是不是外人啊?”李冷冷的说道:“就凭这一句话,本都督就可以到王爷面前告你离间军心,意图不轨!”李庭芝则冷冷说道:“张大人,请问协议中有那一条不允许贵军俘虏与外人接触?楚州是大宋疆土,属于淮南东路,我乃淮南东路安抚制置使…………我地地盘我做主,你有什么权利干涉?”

张文谦被李和李庭芝一唱一和顶得无言可对,黄河对面的李军队则在宋军帮助下开始往俘虏船上运送做好的饭菜,饭菜也还不错,每人两个白馍和一碗炖牛肉…………对饿了一天地蒙古俘虏来说。这简直是比山珍海味还要美味的东西。但李军队的士兵送饭送菜也就算了,他们还对那些感激不尽地色目人说道:“知道晓古台为什么不带粮食来接你们吗?因为你们回去以后就要杀光色目人给在鄂州战死的蒙古人出气,所以他们不想浪费粮食…………让你们饿过半死。动起手来更容易。我们大都督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