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宋权相 >

第146章

大宋权相-第146章

小说: 大宋权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却之不恭了。伍大人复任吉州知府一事,本相会认真考虑地。”丁大全嘿嘿一笑,不理伍庆志又去和另一个到临安述职的知府说话。那知府也算识趣,马上捧起一套黄金打造的文房四宝。跪在地上恳求丁大全收下。丁大全也不客气,客套两句便示意仆人收起;其他官员不敢怠慢。赶紧把自己携来的礼物或者礼单献上,丁大全也一一收了,狠狠捞了一把。这时候,户部员外朗梁茂从人群中挤出来,战战兢兢的跪到丁大全面前,双手捧起一尊黄金打造的观音菩萨,恭敬道:“下官梁茂,恭祝丁丞相官复原职。”

“原来是梁大人啊,你女儿梁薇小姐的伤势怎么样了?”丁大全冷笑着问道。丁大全的几个走狗一起冷笑,纷纷用可以杀人的目光瞪着梁茂。心里有鬼的梁茂快要哭出来,颤抖着答道:“谢……谢丁丞相关心,小女地伤势已无性命关碍,不过郎中说至少还要将息一个月,然后才能下地活动。”说到这里,梁茂连连磕头道:“丁丞相,下官教女不严,下官有罪,有罪。”

“算了,你女儿是为了保护朝廷命官才受的重伤,只有功劳,那来罪过?”丁大全很大度的摆摆手,微笑说道:“不过梁小姐身上有伤,梁大人今后要好生看护于她,需要什么稀缺药物只管来本相家中取去,别再让梁小姐乱跑就行。至于令千金与小儿地婚事,待梁小姐的身体痊愈之后再说。”

“丁大全想和我女儿退婚了?真是那样也好,起码薇儿不用嫁给她不喜欢的人了。”梁茂听出丁大全的弦外之音,赶紧给丁大全磕头道:“谢丁丞相,谢丁丞相,丞相的教导,下官一定铭记于心。”

“这样最好。”丁大全又冲梁茂冷笑几声,这才缓步走回大厅正中的主座,先摆手让众人安静,然后操着温和地口气说道:“诸位同僚,承蒙圣上天恩,忠王明察秋毫,替本相洗清冤屈,官复原职。从今往后,还望各位同僚悉心用命,报效国家,上不负圣上所托,下不负黎民之望。”

“卑职等谨遵丁相教导。”众官员异口同声地回答。个个都是诚恳之至地神色。丁大全满意地微微一笑。又说道:“本相虽然复职。但眼下正有一件大事。还需要各位同僚鼎力配合。各位同僚请念在家国天下地份上。对本相不吝援手。”

“全凭丞相吩咐。”众官员又是异口同声。伍庆志又谄媚问道:“只是不知道丁丞相所说何事?下官们该如何呼应相爷?”

“除了忽必烈大汗遣使求和一事。还有什么事能让相爷如此关心?”丁大全地重要走狗史绍卿阴森森地说道。丁大全点点头。站起身来说道:“忽必烈大汗宽宏仁爱。为天下苍生计。对贾似道遣军挑衅与夺取邓州之事不但不起兵报复。反而主动遣使求和。为宋蒙两国百姓谋福之诚意。感动上天。而贾似道一意孤行。为了他个人地荣华富贵。坚持兴兵。定要两国兵戈相见。生灵涂炭。本相既然身为大宋右相。当然有责任阻止贾似道地自私行为。所以本相已经决定。明天就上奏万岁。恳请万岁为天下苍生计。答应与忽必烈大汗缔结两国互不侵犯盟约。”

“到那时候。还希望各位大人分别上奏或者联名上奏。支持本相此举啊。”丁大全目视众官。微笑着结束他地长篇大论。话音刚落。在场地官员已经呼啦啦地跪倒一大片。七嘴八舌地叫道:“下官等一定支持丞相。奏请皇上同意盟约。”“丁丞相为国为民。下官那有不舍身相助地道理?”“与蒙古开战。又花钱又死人。那有和平相处地好?”嗓门最大那个伍庆志更是哇哇大叫。“丁相爷放心。谁要是敢反对盟约。我伍庆志第一个去找他拼命。那怕舍此贱躯。也要为丁相爷扫除障碍!”

“好!好!好!”丁大全捻须大笑。心说这次没有贾老贼搞鬼。又有这帮马屁精地支持。促使皇上答应和忽必烈大汗缔盟终于有希望了。可就在这时候。丁大全家大门前忽然冲进来一帮御前侍卫和一个中年太监。那中年太监直接跑到丁大全面前。大声说道:“皇上口谕。宣右丞相丁大全火速进宫。商议军国大事。”

“微臣遵旨。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丁大全三跪九叩后爬起来。向那个中年太监问道:“夏公公。发生什么事了?皇上怎么会连夜召下官进宫?”

“边关急报。蒙古起兵三万攻打淮东重镇涟水,涟水守军抵敌不住。李庭芝大人上表请求皇上派遣援军。”那中年太监板着脸答道。丁大全先是一呆,“蒙古军队攻打涟水?我怎么不知道?”然后丁大全猛然醒悟过来,心中暗道:“对了,肯定是忽必烈大汗为了向皇上施压,逼迫皇上答应盟约。”

丁大全连夜赶进皇宫的时候,忠王赵和左丞相吴潜都已经先行赶到,而宋理宗则是脸色铁青,见到丁大全下跪行礼也不叫起,直接劈头盖脸的问道:“丁爱卿,蒙古鞑子一边遣使求和,一边起兵攻打涟水,这事你怎么看?”

“回皇上,依微臣看来,忽必烈这是在向皇上施压。”丁大全爬在地上,战战兢兢的说道:“忽必烈大概是想告诉皇上,他虽然正在与阿里不哥伪汗交战,但他并不惧怕两线作战。如果皇上不肯答应他的盟约,恐怕他将在与阿里不哥交战地同时,另派一军南下,再度侵犯我大宋江山。”

“哼,他要想两面作战,那他就来吧。”宋理宗声色具厉,冷哼一声又问道:“那依诸位爱卿之意,朕该如何应对?”

“皇上,打!”同样是主战派的吴潜大声说道:“少傅贾似道乃是蒙古克星,重新启用贾少傅为帅,领兵北征,定可击退来敌,使蒙古鞑虏不敢正眼窥视我大宋江山!”

“吴丞相此言不可。”主和派老大丁大全把脑袋摇得拨浪鼓一般,也是大声说道:“皇上,我大宋连年征战,国库已然空虚,实在无法经受起再一场大战。而忽必烈起兵攻打淮南,只为显示实力,并无与我大宋全面开战的决心。依微臣看来,不如就坡下驴答应忽必烈的求和,和约缔结,忽必烈自然退兵,我大宋也不用空耗粮米兵卒,何乐而不为?”

“皇上,不可啊。”吴潜争辩道:“忽必烈以军事威胁,皇上若是向忽必烈妥协,只怕将来忽必烈得寸进尺,事事处处都以开战胁迫,让事态从此更加不可收拾。与其让步,不如坚决还击,使忽必烈知道我大宋厉害,这才是一劳永逸。”

“吴丞相。你想得太容易了。”丁大全坚决摇头,“打仗岂有如此简单?李庭芝已经算是名将。他尚且抵敌不住蒙古进攻,其他人又如何抵挡?况且战事一开,劳民伤饷,国库如何承担得起?前不久本相蒙冤,贾似道主持财务,下令停止了会子发行,有出无进。国库里还剩多少钱你知道吗?”

“丁丞相,你不要什么责任都往贾少傅头上推好不好?”吴潜怒喝道:“你又可曾知道,蒙古江淮大都督李提出的退兵条件是什么吗?麦十五万石!割让涟水、喻口和楚州三城,你准备拿我们大宋的土地和粮食去喂饱蒙古鞑子吗?”

“还有土地和粮食的条件?”丁大全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心说忽必烈再疯狂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提出这种宋理宗绝对不可能答应的条件啊。那边宋理宗将刚收到的国书摔在丁大全面前,厉声喝道:“你自己看吧,一个时辰前李派人送来地。”

丁大全胆战心惊的将国书翻开,发现李在国书中确实以蒙古军队名誉提出了三个城池和十五万石粮食的退兵,并且声明如果宋国不答应要求,李就要靠军队自己来拿,并且还要加上一个扬州城。丁大全马上惨叫起来。“不可能!蒙古人再疯狂也不可能在这时候提这种条件,中间肯定有误会,有古怪!有阴谋!或者说。这封国书可能是伪造地!”

“这封国书是李送给李庭芝,李庭芝转呈给朕的,你说这会是假地吗?”宋理宗铁青着脸说道:“忽必烈往临淮增兵,李庭芝的主力军队目前正集中在盱眙一线防御,抽不出兵力增援涟水。朕要是再不做出决断,扬州的北大门就要被鞑子洞开了。”

“皇上。这都是贾似道的布置失误。”丁大全绝对不会放过把贾老贼打倒再踩上十几脚地机会,马上说道:“贾似道为了他的个人私利,故意起兵挑衅蒙古临淮驻军,逼得忽必烈不仅停止从南线抽调兵力,还增兵临淮防范,反过来又牵制我大宋淮东军主力,这才导致了今日之祸。微臣觉得,必须要追究贾似道的责任。”

“够了,朕不想听你和贾似道那些狗咬狗。你们不烦朕都烦了。”宋理宗再昏庸也知道这时候不能随便整治贾似道。何况宋理宗也不可能对自己地小舅子痛下毒手。宋理宗又喝道:“朕现在想要知道的是,该用什么办法保住涟水?”

“皇上。微臣建议立即释放贾少傅,容他戴罪立功,领兵北征。”吴潜平时里和贾老贼基本没什么来往,也很看不惯贾老贼的流氓作风,但到了关键时刻,第一个保举贾老贼的人却又是他…………这也是丁大全最恨吴潜的地方。而丁大全那会给贾老贼东山再起的机会,又情报不足弄不清楚忽必烈地真实意图,只得硬着头皮说道:“皇上,依微臣看来还是慎重用兵,微臣建议皇上立即通过忽必烈派来地求和使者与忽必烈取得联系,让忽必烈先行退兵,然后再开始议和谈判。倘若忽必烈不肯答应,那时候再决定出兵不迟。”

平心而论,包括丁大全的建议在内,吴潜和丁大全地两个应对手段都还算正确,也都合宋理宗地胃口。但宋理宗却想听听心目中的皇太子人选赵的意见,宋理宗转过目光,向一直没有说话地赵问道:“儿,丁爱卿与吴爱卿之言你可听到?你可有什么高见?”

出乎宋理宗、吴潜和丁大全三人的预料,赵一反平常唯唯诺诺的作风,抬起头来大声说道:“回禀父皇,依儿臣看来,蒙古侵犯我大宋国土,不可轻视,更不可一味求和,坐失救援良机!应该以议和为主,军事为辅,一面与忽必烈议和,要求其下令退兵,一面选择良将出征,救援涟水,倘若议和不成,也可即刻发起反攻,不至损土失地,坐困愁城。”

“全玖教的,看来全玖比皇上还早知道消息。”丁大全和吴潜都在心里嘀咕道。宋理宗却喜笑颜开,连声夸奖道:“我儿果然大有长进,不愧随贾爱卿到前线走了一遭。那依我儿的意思,是不是让贾似道戴罪立功,领军去淮东救援涟水?”

“父皇,孩儿觉得不可用贾少傅。”赵的回答又出乎宋理宗和吴潜地预料一次,赵大声说道:“贾少傅是能打仗,但他年事已高,又是国之栋梁,不可轻动,涟水小战,正是我大宋青年良将一展拳脚的最好机会。儿臣举荐禁军副都统范文虎将军领兵出征,范将军勇冠三军,谋略过人,只是经验欠缺,涟水之战不过是局部小战,正是给范将军积累经验与建立功勋的上好机会,儿臣相信范将军定然能大破敌军,为我大宋保土安邦。”

“我儿果然长进了,知道在队里培植自己的亲信了。”宋理宗看出儿子的背后打算,但宋理宗又有些发愁,“范文虎这小子行吗?别救援涟水不成,反倒让鞑子把他打了个落花流水。”

“父皇,儿臣愿为范文虎将军保荐,请父皇恩准。”事先得到全玖指点的赵跪了下来,坚定保荐任命范文虎为帅……

“全玖这个毒婆娘终于走了一步臭棋,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回有得她受了。”董宋臣通过密探把赵保举范文虎为主将并获得宋理宗同意的消息送给贾老贼后,这几天因为梁薇的事一直郁郁寡欢地贾老贼终于露出笑容…………别人不知道范文虎是什么货色,贾老贼可是比谁都清楚啊(注1)。不过贾老贼也有担心,叫来廖莹中吩咐道:“马上通过赵十三和李、王文统联系,请他手下留情,不要杀害太多地大宋士卒。至于范文虎,抓到也别杀,范文虎的大哥范文焕是咱们大宋朝地大地主兼大财主,李需要的军粮,说不定就要从范文虎身上抠出来。”

注1:常败将军范文虎的详细介绍和光辉败绩,见本书作品相关。

第二卷 风云临安

第六十四章 常败将军出手(中)

范文虎,年轻有为,家世显赫,又擅长做人会拍马屁,深得皇太子最有力人选赵的赏识………准确来说是深得赵背后的全玖赏识。所以为了在军队中扶持一个能与贾老贼抗衡的心腹将领,全玖便指使赵在宋理宗面前全力保举范文虎,以便范文虎夺取军功,为将来大力提拔范文虎打下基础,最终目的则是削弱贾老贼在军队中影响力,摆脱军事上完全依赖贾老贼的不稳定局面。

全玖的计划第一步进行得很顺利,看在赵的全力保举份上,宋理宗果然答应了让范文虎为帅,领精兵两万去增援涟水………不过这样一来也把赵带到了危险境界,倘若范文虎在前线被打败或者全军覆没,那么保举他的赵必然要受牵连,全玖苦心为赵打下的良好局面也将付诸东流。所以全玖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除了让范文虎带上他的本部一万人马外,又让赵为范文虎向宋理宗求到包括虎锐军在内的贾老贼用惯了的一万精兵,还有把贾老贼两员爱将伍隆起和凌震也派到范文虎麾下听命,为范文虎冲锋陷阵…………只可惜曹世雄率领着大宋骑兵已经被贾老贼在入狱前派往了邓州,否则曹世雄也少不得要到范大将军麾下走上一遭;并且让赵用权势强迫兵部库司郎中翁应龙交出一批手雷,交与范文虎带到前线破敌,可谓下足了血本。

七月二十二,黄道吉日,我们的范大将军率领两万精锐禁军列队校场,气氛庄严肃杀,忠王赵亲自致词,杀猪宰羊歃血祭旗誓师,三军向北开拔,乘船走运河杀气腾腾扑向北方。七月二十八日。两万大军通过镇江,正式转入淮南东路河面。八月初三。船过扬州,扬州知府文天祥亲自到码头迎接,而我们的范大将肩负皇差,深知军情如火的道理,将救援涟水战场放在了第一位,毅然放弃了在扬州这个花花世界逍遥的机会,仅是陪随军上阵的六名爱妾到扬州城中采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当即领军继续北上,沿运河直扑北方。

从临安到扬州走了十一天,大军开拔速度虽然算不上神速,倒也勉强算是正常行军速度。但是到了八月初七,两万大军到了距离涟水还有上百里路

程的宝应县后,我们的范大将军忽然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驻扎。面对这过命令,不属于贾老贼派却也算是一名良将的范大将军副手统制朱胜心急如焚,当即到中军主营求见,谁曾想朱胜在大帐外等了许久终于得进大帐时。却看到我们的范大将军正搂着两名娇美小妾在看斗狗,并指着一条黄狗哇哇大叫,“神武大将军。快咬,快咬啊!本将军今天晚上地性福生活,可就要看你的了。”

“大将军,这都是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在玩斗狗?”看到范大将军如此怠慢军事,朱胜地鼻子几乎气歪。大声说道:“军情如火,涟水在鞑子猛攻下已经艰难支撑了近一个月,涟水军民盼望援军望眼欲穿,我们的大军为什么还按兵不动?要是涟水被鞑子攻破,那我们就前功尽弃了。”

“怕什么?”我们的范大将军一边喜笑颜开的把一大块牛肉喂到打了胜仗的神武大将军(是狗,不是人)嘴边,一边头也不抬的说道:“涟水既然能坚持一个月,那么再坚持一个月肯定没问题。我们的大军远来疲惫,不让士兵们好好休整。如何能上阵杀敌?别急。等军队恢复元气了,本将军马上就下令开拔。”

朱胜信以为真。又问道:“那么要休整多少时间?请大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