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明 >

第98章

权倾大明-第98章

小说: 权倾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这个。。。海东之地,据其夷方。。。。。。”这个老李头似乎读过几句书,就要开始掉书袋,旁边的那位立马打断道:“得了老李头,我老高听你念叨了好几十年了,能不能别这样啊直接告诉我不就得了嘛!”

“这个,这个,”老李头憋了半天,才吃力的说道:“这个,我。。。不知道!”

“那你跟我这神神叨叨的”老高头把脸撇到一边,望起大海来。期间船队路过一些岛,不少人还以为到了,只是有那知情的人说了,这些都是挨着大明不远的小岛屿,没看这才出海几天嘛!

在海上漂泊了很长一段时间,当船长告诉大家快到地方的时候,大家都兴奋的跳了起来,即使是那些晕船的人都不再晕船了,也跟着一起大声的呼喊起来。

下了船,大家把自己的东西也搬了下来,原本担心到了地方会暂时没有房子住,现在也不用担心了,因为被领着向岛内腹地走了二十来里路后,大家发现了村落,说是村落,却没有一个人,所有的房子也是崭新的,经过岛上的人的介绍,这些人才知道原来这些建筑都是自己的房子,早在他们来之前就已经建好了。

这些房子大概只能容纳两千人,不过稍微挤挤,也是能够住下的,大家都是庄户人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而且这些房子虽然挤,却是干净整洁,尚未有人居住,大家都还是满意的。

大家都安顿好了以后,接到了岛上“原来”居民的通知,去修建道路,整顿一些房屋,为以后到来的人做准备,用劳动换取暂时的口粮以及种子。

对此,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别人给粮给房子也不能白给,还得用劳动换取,这到符合百姓的心思,大家别的什么没有,却有的是力气,干活基本上就是一辈子都在做的事情。

接着大家又接到了通知,大家这三千人将会被划分成三个村,三十个生产队,并让大家自己选出三十个生产队长和三个村长。这事儿说起来也好办,再农村,总有那么一些无官无职,却德高望重,明白事理的人,所以选起来并不麻烦。可是由于这些人不少都是是有些知识的人,要是都被选成了村长队长之类的,那么接下来规划的村学就会师资不足了。

最后,在多次协商之后,大家采纳了“岛主”的建议,进行选举。在这之前,三千余百姓已经被分成了三十个队,每个成年人都将参与这次的选举,每个人也都有选举的权利。在多次的讲解之后,大家明白了规矩,自觉的填好了选票,选出了自己心目中所希望的生产队长与村长。

尽管这一次所谓的选举不是那么的正规,不是那么的规模宏大,但是这次选举依旧被记入了史册,让人们记住了这三个村落——华丹村,林阳村,高外村。

在处理这些事情的同时,其他的人也陆陆续续的来到了岛上。

正文第五十二章闻州

此次到济州岛的百姓共计五万余人,分成十几个批次先后被运到了济州岛,安置了下来。

尽管看上去这个地方并不是什么桃花源,但是这些百姓依旧觉得很是满足。在这个岛上,大家基本上是有饭吃的,因为只要你愿意听从闻州行署的安排去劳作,那么一天的报酬绝对能够养活三个人了。

说起这个闻州行署,其实就是这个济州岛的衙门,此时济州岛已经被改名为闻州了,当然这些来的百姓是不知道的,因为他们一来就被告知这个地方叫做闻州,所以倒也好接受。至于这个所谓的闻州行署,百姓们更是没有什么反感,说白了,到哪里没有官府管着呢,只不过是换了个名字而已。不过百姓们依旧从这些行署中所谓的公职人员身上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没有官架子。

五万人,被安置在五个镇,每镇设置镇长一名,由闻州行署下派,另有副镇长二名,由各村按照生产队长与村长的产生办法自行选出,另外每镇下派劝农员一名,劝学员一名,直接对行署农桑处与教育处负责。

五个镇,面积却是不小,大概有数百平方公里,大约囊括了之前的大静县的所有土地,闻州行署就在原大静县县城所在地,而闻州岛上的另外一个县旌义,则是空置的,那是何成梁打算用来养马的地方。

济州岛,不,现在应该叫闻州岛了,闻州岛实际上就是一座大山,中间地势较高,而沿海地方则是适合耕作的平坦地区,这五万百姓便主要分布在西侧沿海地带,如果此时能够从空中航拍,便能看到,整个岛的西侧都是一片建设的场景。

其实这些移民而来的百姓心中还是有些疑问的,不说别的,但是看这个岛上的准备就像是早就等着自己这些人来似地,那些粮食的储存量特别多,好像预计到会有这么多的人来似地。

更大的疑点就是大家住的房子,尽管有不少确实是新盖的,但是大多还是只是翻新而已,看的出来,这些房子还是有些年头了,以前也是住过人的,可是这些人到哪里去了呢?

还有那些所谓的仆从军,也是让大家感到奇怪。

为了维护稳定,来恩按照何成梁的示意,将手下的的人整编成了闻州水师,并分成了几拨,掌握绝对力量的自然是大明的人,其余前来投靠的倭寇和剩下的少量的朝鲜仆从军(大部分的仆从军在随来恩上朝鲜本土抢掠之后顺手了,再也没能回来成)混杂在一起,组成闻州友好军,不过私下大家还是习惯叫仆从军,毕竟以前一直是这么叫的,对此朝鲜人和倭人倒也不以为意。

同时为了增加归属感,来恩在则五万百姓中选出了一千青年丁壮,组成了闻州护营,并让何成梁派来的人做教官,教他们作战与文化。而这正是大家奇怪的地方,这些加入了护营的人实在是想不出在这个地方咋那么多的人都能识字,而且还有一身的好武艺,更关键的是还要把这些教给自己,这可是大家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尽管规矩挺严,而且也多,大家还是能够忍受,但是看到来恩的水师折磨那些仆从军的人,心中还是很害怕,而且多有不忍。

这些仆从军的规矩确实更严格的多,不过严的方式不一样。来恩规定了每次抢掠后上交的比例,如果这些仆从军敢耍花样,那就是剥皮的下场,而且每次训练,连续三次落后未能达标的人也是直接处死,每月一次汉语考试,连续两月未能通过的也是处死,不能无条件服从水师中汉人指挥的直接处死。。。。。。

反正基本上针对仆从军的处罚都是直接处死甚至更为严重,对于这些,护营的兵丁们有些畏惧,又有些不解,还是他们的教官给他们解答了疑问,教官们告诉大家:这些仆从军中都是朝鲜人和倭人,这两种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东西,你越是对他好,他反而看不起你,要是时刻打骂他,他反而觉得亲切,当然前提必须是你要比他强才行,不然他们照样不会服从。

其实这些道理这些教官们也不太清楚,因为他们其实就是以前开州巡营的,这次被何成梁派到这里来他们很是高兴,因为说明何成梁特别的信任他们,这让他们更加的原意卖力,不过之前何成梁告诉他们的许多道理他们却是不十分的明白,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向这些护营的士兵们讲解,因为在他们看来,何成梁说的话觉得都是对的,这种观点也慢慢的感染了护营的士兵,是以尽管心中还是有疑问,还是有些不忍,却也没有再去多想了。

护营的训练和之前开州巡营的训练方式差别不大,毕竟这些教官之前就是接受的这种训练,他们也没有真正的经历过战阵,很多东西也只能照本宣科,不过基本的体能训练,格杀手段,武器的运用还是讲解到位了,至于效果,却也不知道,毕竟最能检验士兵的地方永远是战场。

所以有时候来恩也会带着这些护营的士兵出去“转转”,不过地方却不再是朝鲜了,毕竟现在朝廷的五千大军正呆在朝鲜呢!话说马林现在心情也很郁闷,本来在大明,到属国作战就没有前途,再加上这次他碰到的人都是些朝鲜人在四处抢掠,至于倭寇,毛都没有见着。本打算收兵回辽东,却不想朝鲜国王一再的向皇帝上表挽留自己这支队伍,皇帝陛下也要求自己在朝鲜驻扎几月,待局势稳定之后再行回国。

不过朱翊钧也被惹毛了,合着这倭寇不多,却都是些朝鲜本国的乱民在作乱,真不知道朝鲜的军队在干什么,所以对于朝鲜国王李珲请求派兵收回济州岛,朱翊钧鸟都没鸟,自己的事情都烦不过来呢,哪有心思管朝鲜自己内部的事情,即使再好的属国,也不能误了天朝的事情不是么?

对此,李珲很无奈,来恩却很开心了,这济州岛附近的海域基本上已经是自己的天下了,大明不来管,朝鲜不敢管,自己可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不过顾及到马林的大军,来恩暂时没有去朝鲜本土,而是奔日本而去了。

正文第五十三章安定

在这之前,来恩基本上没有去过日本,按理说人生地不熟的,不应该冒险带着护营去,不过何成梁却帮他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何成梁只是给来恩送去了四个人,便是何成梁碰到的那伙倭寇的首领。在了解到长门藩所在的地方后,何成梁便动了心思,打算招了这四人为自己效命。说实话,何成梁不太担心着四人的忠心问题,现在的倭人,典型的有奶便是娘,只要好处给足了,同时给以足够的威慑,自然会让他们死心塌地的效命。

来恩此时深深的感受到了何成梁所说的观点,这四人作为闻州水师的向导,却是带人去抢掠自己的家乡,然而他们不仅没有丝毫的愧疚,一路上反而说说笑笑的,时而还肆无忌惮的露出猥琐的面孔。

来恩找来仆从军中的倭人打听这几个人在用倭语说什么,得到的答案竟然是在谈论这次能够上几个娘们儿,抢多少钱财,还要对哪些人进行报复之类的。

尽管来恩对这几个人更加的厌恶了,但是他却也知道自己的任务应该能够更好的完成了。

来恩在日本的“活动”暂且不提,此时的山东却也是别有一番模样了。

在数以十万计的人的辛勤劳作下,到三月初,从济南府治所在地历城通往各县的平整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历城到附近的州县的道路甚至已经浇灌了水泥,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每县三个水库的工程也马上就要完工了,不过何成梁提出这个口号也只是一个虚指,因为有些县其实并不怎么缺水,境内水利资源还是较为丰富的,而有的县却不及平均水平,不过算下来,差不多还是每县三个水库。至于那些小型的堰塘和人工渠,更是多的不计其数,新型水车也在作坊里面加紧的被制作,在以后的生产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然而在大家都非常满意之后,何成梁仍然表示水利设施的建设还是不行,在以后生产步入正轨以后,还得加大投入。

大家不明白这个步入正轨是啥意思,不过何成梁对现在水利的情况不满大家是知道的,钱士完已经非常满意了,他十分想不通何成梁为何还说现在的水利不行,但是听到了何成梁所描述的未来的蓝图,饶是一向以求稳问处事原则的钱士完也不禁憧憬起来。

在这之前,济青二府的春耕也被安排了下去,现在何成梁手头的土地多得是,可以让这些流民都能够获得自己的土地,这也是这些流民愿意使劲儿的劳作的原因之一,因为何成梁说了,谁要是在工程建设中的表现好,那么获得的土地就越多。

在前期的建设基本完成后,就已经有一部分劳力被解放出来,前去耕种去了,加上一些受灾害影响较小的百姓,完成春耕时不成问题的。

而且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也使得百姓省去了不少的力气,加上何成梁考虑的周到,专门到四处去找了不少在种田方面很有经验的老农,向百姓们讲解使得粮食高产的方法,这些人呗百姓们亲切的成为劝农官,不过他们也确实当得起这个称号,不仅是百姓的尊敬,更是何成梁明文规定了,这些老农可以见官不跪,且可在巡按衙门领取相当于九品官员俸禄的银子,钱不钱的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关键是何成梁那句相当于九品官员俸禄的话让人听着很舒服,是以老农们也不藏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一股脑儿的都告知了百姓。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些年龄不大的士子,这些人都是一些农家出身的读书人,在灾荒中未能幸免,也成了饥民中的一员,从小读书使得他们完全不能胜任工程队的工作,而他们本身暂时又没有什么功名,所以基本上难以生存,何成梁知道这个消息后,除了挑选出一部分做他用之外,便把这些士子安排去整理文案,或者去帮一些专业人士做记录了。

在田间的这些士子平常也接触过一些农事,所以不算陌生,跟着老农的后面,倒也是听得津津有味。这些老农的话朴实无华,却把道理讲得浅显易懂,让每个人人都能听得明白,但是却不太容易传播,因为无论什么时代最能把知识传播出去都是书籍之类的东西,他们的话显然是无法直接记入书中的,这些士子的另一个任务便是记下这些老农的言行,汇合之后,再做整理,交给其他人员,待多次试验之后,再成书。

对于这件事情,倒是没有人说什么有辱斯文的话,毕竟当下的大明还是一个农业的国度,而历代统治者最注重的也是农事,不管怎么说,无农不稳嘛。

而此时还有一拨人也活跃在济南青州二府的田间地头,这些人都操着一口的开州话,拿着一些新鲜的作物向一些百姓讲解着。这些人便是何成梁从开州请来的种地能手,不过他们种的都是何成梁推广的那几样引进作物。在答应分给流民土地的时候,何成梁便提出了要求,要配合新作物的推广,百姓们本也就不敢违背何成梁的意志,即使这些作物最终颗粒无收,大家也还是得种。不过何成梁还是保证了要是到时候产量不高或者近乎无产,那么巡按衙门将会补偿百姓的口粮,大家对于何成梁的话还是很相信的,毕竟之前的一系列事情使得何成梁这个名字在百姓中很有声望,所以推广过程并没有太大的困难。

至于那消失的五万人,却没有关心了,毕竟还是自己的生活来的重要,而且此次灾害,先后到流民安抚四大营接受过救济的人不下六十万,不到十分之一的失踪者,也确无法引起太大的注意。

就在整个济青二府一边继续着建设,一边即将完成春耕的时候,时间到了二月二十五,这一天何成梁正在后院逗弄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却见徐光启匆匆寻来,说有要事禀报。

“何大人,这次恐怕可以完全确定即将发生蝗灾了!”徐光启气都没有喘匀,便对何成梁说道。

“什么,真的可以完全确定了么?”何成梁有些吃惊,尽管之前他已经得知了在今年可能会发生蝗灾,为此还颁布了收购蝗虫的命令,但是真的完全确定的时候,他还是有些不太相信。其实也是何成梁不愿意相信,因为他知道这个玩意儿对农业的伤害太大了。

正文第五十四章蝗灾

(呃这章是补偿前天的欠账呵呵)

何成梁知道,即便是在前世,科技那么发达的时期,蝗灾对于农业的破坏也是非常大的,何成梁就在新闻中看到过,好几次就是因为蝗灾,导致某地绝产的。前世都那样,更不用说这个时代了。

“如何确定的?”尽管何成梁很相信徐光启的人品和他在农业上的造诣,依旧再次问道。

好在徐光启本就是不爱计较的人,加之他也知道何成梁这是急的乱了方寸,也没有生气,而是和声说道:“是这样的何大人,下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