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医生-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点都不会舍不得的!
雪球打人是不疼,可要是成百上千个雪球打过来,而且是打一路,打个没完,看谁敢说不疼的!
阿史那喜的黑脸都快被打成白脸了,头晕眼花,几乎要被打得口吐白沫。他甩了甩脑袋,甩掉脸上的雪,好不容易让眼睛露了出来,见前面李治在人群之中被敬酒,还说些不着边际的场面话,他再也忍耐不住了。要是再不想点法,不用到承天门,他就得被雪球打死,现在必须要自救了!
阿史那喜叫道:“羞也不羞,你们这些人,有哪个是上了战场,真刀真枪将本王打败的,现在却在这里自吹自擂,好不要脸!”
李治接过第三碗酒,这碗酒就是要他自己喝的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实际上是什么功劳都没有的,现在百姓们对他的欢呼,都只是因为王平安,是王平安把所有的功劳都让给了他,让他在百姓面前才能有此光环!
听到阿史那喜的叫喊,他的手顿时停住,心里一顿,忽地想起,王平安为自己做了那么多的事,自己只是坐享其成,啥忙都没帮上,直到现在都没让王平安封上公爵,不仅如此,上朝后还要说王平安无能!
他既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又更兼软弱,心里这一难过,一扬脖子,就把酒全给喝光了,喝得太急,呛着了,咳嗽不止。
长孙无忌大怒,喝道:“谁让这俘虏说话的,把他的嘴堵上!”
他赶紧跑到了李治的身边,安慰道:“治儿,不要难过,你提拔了王平安,又是皇上派的房玄龄出关,如不是这样,他们又岂能立下战功,所以寻根溯源,功劳还是你的!”拍了拍李治的肩膀,深怕他失态。
李治勉强笑了笑,道:“舅舅说的道理,孤都明白的,明白的!”再没了兴致,打马向承天门赶去。
百姓们却不知其中缘故,仍旧在庆贺着,而阿史那喜也总算达到了目地,他喊了那么一嗓子,唐兵为防止他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把木笼囚车看管得极严,时刻注意他的动静,百姓的雪球,打到他身上的也大为减少!
可他是少挨打了,其他的俘虏却倒了大霉,百姓们的注意力被转移,雪球全飞到他们身上了!
此时天光已然大亮,百姓们都看到了俘虏的样子,个个都是身材高大,顶盔罩甲的凶人,而这些凶人还都被绑成了一串,大唐的军队打败了这些凶人,让他们变成了俘虏!
百姓们兴奋之下,自然要痛揍这些凶人,如果不凶打起来没劲,越凶打得才越开心,雪球无数,冲着这些草原上昔日的贵族打去!
俘虏们破口大骂,他们不敢骂百姓,深怕激怒了百姓,把雪球变成石块打来,那不就要命了么,竟然都一起大骂阿史那喜,要不是他乱开口讽刺,雪球不就光打他了么,他坐在囚车里目标那么大,现在可好,他是没事儿了,全打他们身上了!
由于李治兴趣大减,队伍自然走得慢了起来,待到承天门时,李世民早就等候多时了。无数的百姓拥来,山呼万岁,自有热闹之处,无法形容。
李治陪在李世民的身边,一直低头想着心事,直到告天仪式结束,去了甘露殿,他仍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李世民看在眼里,心中奇怪,治儿向来不是个能藏住心事的人,今天这是怎么了?嗯,这样也好,能藏得住心事,就证明有了城府,有了城府,才好做帝王啊!
文武百官进入大殿,分班站好。李世民道:“开始吧。”
史忠臣叫道:“带达颜部叛逆阿史那喜上殿!”
阿史那喜被推上殿来,他被修理得惨兮兮,早就没了往日的凶狠,而且面对天可汗,他也没法狠得起来。一进大殿,便放声大哭,叫道:“小王冤枉啊,还请天可汗给小王做主啊!”
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打了个眼神,那意思是:“怎么回事,你们在路上没问过吗,没教过他该说什么?一个俘虏而已,现在只要表示敬畏之心就足够了,仪式一过,关他进牢便是,谁要听他的冤枉,就算他有天大的奇冤,我也不会给他做主的!”
长孙无忌脸一抽抽,出班道:“你有何冤枉,要对天可汗叙述?”
阿史那喜哭道:“天可汗,那王平安为了能够立上战功,不惜挑起边关战事,小王是被他陷害的,冤枉啊,真的是冤枉!”
第四百八十六章 许敬宗的用处
阿史那喜一叫冤枉。大唐君臣都笑了。就算他说的是事实,又能如何,大唐的将军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对内镇压反叛,对外开疆拓土!
隋唐时期民风尚武,功劳但在马上取,这是主旋律,武人就是要主动出击,征讨一切大唐的敌人,或貌似大唐敌人的番邦。阿史那喜说王平安主动挑衅,挑起战争,但在大唐的君眼里,这不叫主动挑衅,这叫做主动出击,正是衡量一个武将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之一。
这是初唐,不是宋代,无论是大唐的君臣,还是民间的百姓,都没有只守不攻的这一概念,直到大唐朝由盛转衰的前一刻,还在发动扩张战争呢!
长孙无忌嘿嘿笑了两声。原来是要说的这个,还以为又要提什么没人和他真刀真枪的对打过呢!
殿上的大臣们也都发出嘲笑之声,这个达颜部的汗王脑袋被驴踢了吧,以为用这个理由告王平安的刁状,就能让皇帝处罚得胜的将领?开什么玩笑,如果真的因为这个处罚了王平安,那以后谁还敢在边关战争中取得胜利了,俘虏一告就赢,那这朝廷岂不是给俘虏开的了!
长孙无忌嗯了声,道:“你就说说看,王平安是怎么陷害你的了,说出来请天可汗听听,天可汗自会为你作主!”
阿史那喜脸皮向来最厚,只要能让自己不受损失,他才不管别人有没有损失呢!他擦了把眼泪,道:“天可汗,小王本在草原上放马牧羊,日子过得悠……那个……”
长孙无忌道:“悠哉游哉,你们过得很舒心。”
阿史那喜忙道:“对对,小王过得很是舒心,可偏偏王平安在折柳县剿匪,他剿灭一伙高昌来的强盗,首领叫做曲智茂,但是这点功劳却不能让他满足,他就想祸害小王的达颜部。”
李世民在上面点了点头,心想:“祸害成功了,很好。就应当如此祸害。”
大臣也都点头,这就对了,祸害的就是你们,要不然我们扶持那个阿史那奇钵儿干嘛,看他长得可爱吗?
阿史那喜继续说道:“他对曲智茂说,只要能骗得我们南下,他就饶了曲智茂的性命,还保证放还强盗小喽罗,让曲智茂接着为害一方,曲智茂就答应了,他跑来骗小王,说折柳县侯请我们到他那里,有粮食接济我们。”
大臣们又一起点了点头,你可真够笨的,一骗就上当,被王平安抓了个正着。
长孙无忌笑道:“所以你就带了二十万大军南下,来取粮食?”
阿史那喜道:“是啊,小王信以为真,就带了部民南下,男女老少都有,并非是大军。可快到了折柳时。却无意之中得知原来这是个骗局,王平安想要吐并小王的部落。小王一气之下,就杀了曲智茂。”
李治一直低着头,站在台阶上想心事,忽然听到阿史那喜连着说到王平安的姓名,他抬起了头,向阿史那喜看去,心想:“这人在说什么呢?”
长孙无忌摇头道:“你这可是片面之辞了,无法证实啊!”
阿史那喜此时已然知道眼前这位是谁了,便是大唐朝第一重臣长孙无忌,当今天可汗的大舅子,长孙无忌的话就代表着天可汗的意思,他不得不小心应对。
阿史那喜道:“长孙宰相,小王是可以证明的。小王杀了曲智茂后,畏惧天朝,明知王平安狡诈,却不敢得罪,亲自捧了曲智茂的人头,只带了八个侍从,去王平安的军里说明此事,不管他要粮食,只说替他杀掉了为害折柳的强盗,仅仅是献上强盗首领的人头。可王平安却趁此机会,不讲信义,将小王抓来。”
稍微停顿一下,他又说道:“如果不是靠欺骗,那么王平安岂能抓住小王,小王可有二十万大军,而且这二十万大军并未于王平安交战过。部民们仰慕天朝,不想和天朝为敌,王平安却趁机吞并了他们。天可汗,要是您纵容这种王平安这种恶人,继续为害边关,那以后哪个部落还敢听从天朝的召唤,做您的忠实藩属呢?”
他说的这番话,都是无法求证的,就算是王平安现在就在朝堂上,和他当堂对质,也没法拿出实际证据来反驳,虽然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都知道他是在强词夺理,但就是没法证明他说的不对!
阿那史喜说完后,心中得意,这些日子在皮囊里憋的,总算没白憋,憋出这么一番说辞。如何,你们都没话说了吧,有本事你们证明我说的不对啊,有本事你们找出证据来,能找出来算你们有本事,我认栽!
李治在上面听得目瞪口呆。这可真是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了,这个突厥汗王好象受了多大委屈似的,一场大战似是从来没发生过,都是王平安自己编出来似的!
李世民眉头紧皱,无法舒展,心中生气,早知这样,就不该让这个家伙说话,现在倒好,他说出来的话。将自己弄得进退两难。
长孙无忌虽老奸臣滑,可一时之间同样没法反驳,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傻了!他看向殿上的大臣们,而大臣们也都和他一样,张大了嘴合不拢,不知所措!
李治再也忍耐不住,他道:“明明是你想要去抢掠沙州和折柳,却被王平安拦在野外,将你们打败的,怎地你竟这是这般说法!”
阿史那喜一梗梗脖子,道:“太子殿下,您说小王是去劫掠折柳和沙州的,可有证据,小王可抢到了一粒粮食?”
“这……”李治很是茫然地看向长孙无忌,心想:“俘虏不是很多呢嘛,要不要提上几个来,指证阿史那喜?啊,他们是自己人,不可能指证自己的汗王,就象我大唐的臣子不会指证父皇一样!”
长孙无忌现在也是无计可施,心中念头急转,想着怎么应对阿史那喜这番话。现在的关键是阿史那喜对大唐有危害,但这个危害不是没做出来呢嘛!要是大家都不讲理,那阿史那喜就完蛋了,可大唐天朝乃是万国宗主,不能不讲理啊,至少明面上得把道理讲得通吧!
马周闭眼沉思半晌,忽地开口道:“阿史那喜,你吞并了阿史那奇钵儿的部落,这又如何说?现在就说说吧,阿史那奇钵儿告御状,已然告到了长安……”
这个理由够厉害了,新帐咱先别算,先把老帐清了!
可阿史那喜在皮囊是白憋的么,这些他早就想到了,他立即道:“要从辈份上讲。小王是阿史那奇钵儿的伯父,小王见他年幼,所以暂代他掌管契丁部,此次南下,就是要把部落还给他的,只是还没来得及还给他,小王就被王平安给陷害了!”
马周一愣,看着阿史那喜,心想:“这人去当讼棍不错啊,什么话从他嘴里说出来,都是道理十足,想要查证都不可得!”
褚遂良也在绞尽脑汁地想对策,他知道自己一定能想出来的,只不过事发突然,需要时间思考,一个臭无赖说的话,他岂有想不出应对之法的,那可当真是岂有此理了!
大臣们也都知道肯定能反驳得了阿史那喜,但急切之间,理由不太好找罢了,只要有小半个时辰思考,就一定可以找得到。
大殿上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眼珠都在乱转,想着对策!
李治回头看看父皇,一脸的郑重,再回头看看大臣们,尽是满脸所思,他心想:“完了,资料白看了,营啸的肯定用不上了,而曹操的……哎呀,这个阿史那喜真的和曹操一样,咋这么多的诡计呢!”
就在这时,忽然有小宦官跑进大殿,道:“启禀皇上,中书侍郎许敬宗有奏章送到!”
殿上大臣们齐声啊了出来,李世民也是坐直了身子,脱口而出:“他不是死了……他不是一直没消息吗,怎地突然有奏章送来?”
所有人都以为许敬宗玩完了,早不知在哪个地方死掉了,都没想到他竟然还活着,而且还送回了奏章!
史忠臣将奏章接了过去,呈给李世民,李世民打开一看,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冲阿史那喜晃了晃手中的奏章,道:“达颜的汗王,你可知这份奏章上写的什么?”他将奏章扔给了史忠臣,道:“念!”
阿史那喜莫名其妙,心想:“许敬宗,那是什么东西?我不认识他啊!”
史忠臣见君臣被阿史那喜难住,没法修理他,心里正感焦急,可他一打开奏章,立时就不焦急了,心想:“许敬宗这个狗头,没想到他还有点用处啊!”他将奏章念了出来!
大臣们听了奏章,顿时全都笑了,看向阿史那喜,这回你没话说了吧,啥道理也不用讲了,你没机会了!
原来,这道奏章是从折柳发出来的,由许敬宗亲笔书写,上面讲的是他在巡边过程中,偶遇一队突厥兵,这队突厥兵是出来收集过冬粮草的,说白了就是在大唐边境抢东西的。
这队突厥兵见他行囊丰厚,便把他连人带行礼,一起掠走,所以许敬宗才和朝廷失了联系,而这队突厥兵正好就是达颜部派出来的!
王平安不是下令留在草原上的达颜部民,必须到折柳来投降么,部民只能前来,不敢反抗,他们一来,就把许敬宗也给带来了!
第四百八十七章 召回王平安
许敬宗此次出关巡边。什么事都没办成,什么功劳也没立,还被达颜的突厥兵当生口给绑了,丢人都丢到关外去了!
他是个废物,就算再怎么找理由说他不是,也没有人能找得到理由,证明他不是个废物!
可这道奏章一送回,却实实在在地给出了一个证据,阿史那喜曾派军队骚扰大唐边境,并且掠走了大唐的巡察使。这情同造反,势如宣战,并且这道奏章证据充分地告诉所有人,王平安不但应该削阿史那喜,还削得有理,理直气壮!
史忠臣念完了奏章,长孙无忌先是笑了笑,随即绷住了面孔,大声喝道:“阿史那喜,现在你还有何话说,你劫掠我大唐百姓,还掳走了朝廷命官。该当何罪?”
阿史那喜目瞪口呆,道:“许敬宗,他是谁啊,小王不认得他啊!”
达颜部的突厥兵劫掠大唐百姓,那可真是劫得太多了,把大唐百姓当生口抢掳走,回部落里当奴隶使唤。人一多,上哪儿能分出谁是谁去,根压就没把许敬宗的事报告给阿史那喜,他怎么可能会知道!
褚遂良站了出来,用手一指阿史那喜,道:“有罪的人从来不会说自己有罪,你把我大唐的巡察使扣押在你的部落,你想干什么?你可知几百年前匈奴人扣押苏武的事吗,你又可知大汉是怎么对付匈奴人的吗?”
长孙无忌喝道:“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大臣们这下子可不沉默了,纷纷上前,呵斥阿史那喜,竟然敢扣押我大唐的官员,还反了你了,王平安灭了你的部落,天经地义,理所应当,你还敢狡辩,非把你五马分尸了不可!
阿史那喜大急,叫道:“小王没有扣押过许敬宗,这这……这从何说起。小王连许敬宗是谁都不知道!”
李治眨巴着眼睛,心想:“王平安出关去找许敬宗,本来我还以为他没找到,要说他无能呢,可现在却找到了,而且是救回来的,那么王平安不但不是无能,而是大大的有能力啊!这可怎么办,那我用什么理由说他无能,调他回京呢?”
他不关心现在该怎么修理阿史那喜,却担心起王平安回不来的问题了!
褚遂良道:“阿史那喜,你不敬天朝,心存反意,还扣押大唐官员,罪不可赦,你还要狡辩吗?”
大臣们也都道:“我大唐天朝,灭此胡獠,乃是顺天行事!”
此时此刻,李世民顾不得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