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第260章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260章

小说: 三国之暴君颜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明晃晃的刀锋,贴着陈武的后背呼啸而过,正当陈武以为避过这致命一击时,却听的“噗”的一声,那刀锋竟如切败絮一般,将他身前的马头斩断。

那硕大的马头飞上半空,断颈处的热血狂喷而出,刚刚抬起头来的陈武,冷不防被喷了一脸,视野竟为模糊。

而断头的马躯,原地晃了几晃,便即栽倒于地。

马上的陈武视线不清,反应不及,跟着也滚落下去,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当陈武挣扎着想要爬起来时,颜良那铁塔般的身形,已勒马挡在了他跟前,手中的刀锋就在他脸上晃动。

身体剧痛,筋骨欲碎的陈武,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悲凉。

三招之内将自诩武艺过人的自己击落马下,颜良的武艺之高,已是全然超出了他的想象,高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陈武悲凉的不仅是自己的失败,更是为孙权感到悲哀,此刻,当他真见识到颜良的武艺之时,他已意识到,以孙权的实力,根本就无法挽回覆没之势。

左右,那两千精锐的宿卫吴军,已然被数倍的颜良杀得屁滚尿流,死伤几尽。

那飞溅的鲜血,那遍地倒落的尸体,愈加让陈武绝望。

“鲁肃的雕虫小计,也想瞒过本将,当真是笑话。”颜良俯视着陈武,一脸藐视。

孙权身边还剩下多少能人,颜良可是了如指掌,一清二楚的紧。

在颜良看来,鲁肃绝对算得上他的运输大队长,正是鲁肃统帅下的吴军,一次次的败给自己,帮助自己不断的壮大起来,他颜良能有今日之势,鲁肃实在是功不可没。

颜良更知道,孙权身边的智谋之士已所剩无己,即使鲁肃屡战屡败,到了这个时候,能为孙权出此计谋的,除了鲁肃外也再无旁人。

陈武却是震惊万分,万万也想不到,颜良竟然如此料事如神,竟然能推测出献计之人,就是鲁肃。

震惊之下的陈武,伏在地上惊呆在了那里。

“陈武,本将念你还有几分勇力,今日之势,孙权必灭无疑,你若肯归降本将,本将可以给你一条活路。”

向来爱才的颜良,自对陈武这个孙权的死忠,还保有几分收降的希望。

愣怔中的陈武,一听得颜良招降,却如同受到了莫大的羞辱一般,陡然间勃然大怒。

“颜良狗贼,老子我生是孙家之臣,死是孙家之鬼,岂会降你这等背主之贼……”

陈武是破口大骂,极尽对颜良的轻视与鄙夷,即使愤怒到吐血连连,嘴里依然骂个不休。

颜良被激怒了。

他爱才是不错,但也是有底线的,哪怕你是旷世奇才,一旦触动了颜良的底线,也绝不能容忍。

历史上的陈武和董袭一样,都是孙权的死忠,二人皆为孙权所战死,如今看来,想要收降陈武基本是没有可能。

“好一个愚忠之徒,很好,你想做忠臣,本将就成全你——”

暴喝声中,颜良猿臂高举,长刀毫不犹豫的奋然斩下。

只听“噗”的一声,骂声休止,陈武的人头已跟他的身体分了家。

颜良将那颗血淋淋的人头,手刀尖高高的挑起,厉声喝道:“陈武人头在此,吴人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雄浑的喝声,如惊雷般遍传四野。

死战中的残存吴兵,寻声望去,当他们看到颜良刀挑人头,那狰狞恐怖的一幕时,所有人残存的战意,瞬间就吓得魂飞破散。

片刻之后,金属掷地声响成一片,残存的几百号吴卒,纷纷的将兵器弃却于地,惊恐万分的伏地请降。

斩陈武,威降众敌,刀挑人头的颜良,屹立于万军之中,那巍巍之势,直令众军伏首不敢仰视。

此间的战意渐息,而营东方向,喊杀之声却骤然而起。

颜良将那人头扔给了亲军,拨马转向了东面,血染的脸上尽是傲然。

颜良知道,来自于营东的响声,意味着另一路的敌人,也已经入套。

穿越大营腹地,在后营方向,朱桓正率领着他三千部曲,借着夜色的掩护,向着颜营狂冲而来。

秣陵城的三堆烽火已点燃,敌营西面方向,喊杀声也隆隆作响,进攻的号角已然吹响。

被孙权授以密令的朱桓知道,内外夹击,攻破敌营的时候到了,他便毫不迟疑的率军杀奔而出。

如风一般的飞奔中,颜营已在三十步之外,看着那人影散乱的敌营,料想必然没有防备,只要再冲几步,就可以一举冲破敌营。

眼看敌营应在跟前,蓦然间,忽听一起炮响,颜营外的壕沟下,突然间现出一排颜军。

那突现的颜军士卒手中,每一个人都端着一张奇形怪状的弩机,无数寒光流转的矢锋,如死神的獠牙一般狰狞。

“元戎连弩!是元戎连弩!”霎时间,朱桓神色惊变。

第四百七十三章爱才

大营之中,老将黄忠却正捋着白须,昂然冷笑,口中喃喃道:“主公当真是料事如神,这班吴人小儿,果然是想内外合击,只可惜,雕虫小技,又如何能瞒过主公的法眼。”

冷笑声中,三千收止不住步伐的吴军,已然前拥后挤的冲将前来。

黄忠眼眸一聚,厉喝一声:“连弩手,放箭——”

号令声中,战鼓之声轰然雷动。

壕沟中埋伏的连弩手,听得开箭的鼓声,五百余名弩手,几乎在同一时间扣动了机括。

飞瀑轰鸣之声骤起,但见寒光激射,嗡鸣如潮的声响中,数之不清的铁箭,茫茫如夜中的飞萤一般呼啸而出,向着迎面而来的吴卒盖去。

数秒钟的时间里,五千余支弩矢便如机关枪一般扫射而出。

何等密集的箭雨,何等恐怖的杀伤力,在这光线昏暗的黑夜之中,根本防不胜防。

瞬时间,惨叫声响成了一片,火光映照下的吴军,如同脆弱的麦杆一般,被那箭之狂风成片成片的扫倒在地。

只一轮的箭射,顷刻间,便有近五百名的吴卒被射倒在地。

惊觉中计的朱桓,根本来不及多想,见得连弩射出的一刹那,就急是将手中的银枪舞出一道铁幕,叮叮铛铛的将飞蝗般的箭雨弹落。

朱桓武艺不弱,自能在如此密集的箭雨,依旧能保住性命不失,但他麾下的那些士卒却没那么幸运了。

当箭雨停歇,朱桓左右一看时,脸色已是剧变。

左右三千的部曲,已在眨眼间被射得人仰马翻,死伤遍地,这般惨烈的死伤,乃是朱桓生平所未遭受过的。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致命性的打击,竟然只发生在眨眼之间。

“早听说颜军有连弩极是厉害,却没想到,竟然厉害到这般程度……”

朱桓心中是何其的震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就在他惊怖之际,颜营中,嘹亮的号角声响声,悠远阴森,如同来自于地狱的魔鬼之音。

颜营大门洞开,老将黄忠跃马纵刀,如风一般杀出了大营。

黄忠的身后,五千多精锐的长沙兵,如出笼的猛虎一般,咆哮着扑向了混乱的吴卒。

长刀所向,一颗颗人头飞上半空,虎熊之兵们如潮水辗过,将那些惶恐的敌人肆意的辗杀。

在黄忠率领的长沙兵冲击下,残存的两千多吴兵,很快就土崩瓦解,不顾一切的折返而逃。

朱桓奉命前来解秣陵之围,如今若然败退,岂非陷孙权于危境。

故是尽管处于败势,但朱桓却仍然抱着一线希望,想要拼力一战,反败为胜。

但朱桓很快就发现,他自诩精锐的士卒,与颜军那些身经百战的士兵比起来,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当此不利的形势之下,他们根本就挡不住敌人汹涌的冲击。

败局已定,根本就没有挽回的余地。

朱桓正自喝斥士卒之际,却见火光照耀下,颜军一员老将已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斩落无数的人头,直向自己撞杀而来。

老将黄忠,怒发神威,再显威名于江东。

手中的长刀,卷起血雨腥风的尾迹,如狂澜怒涛一般直取朱桓首级。

朱桓不及多想,急是低喝一声,举枪相挡。

吭——沉闷的金属激鸣声中,重刀斩至,朱桓身形一震,一双虎臂竟被生生的压下三分,胸中气血也为之一滞。

一员须发皆白的老将,竟还有如此刚猛的劲力,如何能不叫人震惊。

“这老家伙的力道如此之强,莫非他就是颜良麾下那老将黄忠不成?”

朱恒连更多惊骇的机会都没有,黄忠抖擞精神,手中的战刀,已是一刀狂似一刀,一刀快过一刀的攻来。

朱桓无及多想,只能倾尽全力,拼死的相抗,但却越来越力不从心。

十余合走过,朱桓已为黄忠逼得手忙脚乱,破绽频出。

以黄忠的绝顶武艺,只怕再不出数招,就要取朱桓之性命。

惊恐之下的朱桓,心胆已裂,怎敢抵挡下去,急是倾力反攻一枪,瞅得空隙跳出战团,拨马便望东逃去。

黄忠岂容他逃脱,纵马舞刀狂追不休。

三千吴军被杀得是七零八落,死伤过半,沿着大道向着吴郡方向狂逃。

自诩勇力的朱桓,亦是斗志尽丧,混杂于败军之中,夺路而逃。

方自奔出七八里时,蓦听得喊杀之声大作,大道两翼突然杀出一路伏兵,却是胡车儿奉了颜良之命,暗中伏兵于此,就等着阻击败溃而来的吴军。

朱桓大吃一惊,却不想颜良竟在此伏有兵马,截断了他的归路。

惊慌之下的朱桓,面对着汹汹杀出的颜军,焉能再战,急是拨马望钟山小道而去,希望走山路逃出升天。

朱桓这边刚改变方向,身后黄忠的追兵已至,数不清的兵马,从四面八方的围杀而来。

仿佛笼中之鸟一般,朱桓四面被围,冲突不出,几番厮杀后,只能带着几百残兵,逃上了钟山脚下的一座小山丘上。

黄忠等率大军杀至,很快就将整座山丘围了个水泄不通。

东方渐渐发白时,颜良也率得胜之军,来到了山丘之下,约一万八千之军,将整个土山团团围住。

“主公,山上不过数百吴军残兵,让末将率军攻上去,荡平这些顽抗之徒吧。”黄忠还嫌杀得不过瘾。

颜良却不急于进攻,只马鞭遥指,问道:“不知山上被困之将,乃是何人?”

“据抓住的降卒交待,山上吴将乃是吴郡人朱桓。”黄忠答道。

“朱桓么……”

颜良的脑海中,很快浮现出了关于此人的记忆。

演义中的朱桓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却颇为抢眼,曾在三合内斩杀曹仁麾下常雕,其武艺在二流中也属上游。

更难得的是,朱桓不但武艺不凡,还颇有几分智谋,历史上曹休率十万大军征吴,朱桓曾献计给陆逊,断绝曹休归路,全歼曹军,然后率军趁胜直取寿春,割据淮南。

只可惜陆逊为人谨慎,没有听从朱桓的计策,错失了开疆拓土的大好时机。

颜良麾下武将,似文丑这等武艺绝顶之士,固然乃极重要的大将,但似朱桓这类智勇双全之将,则更能挑起大梁。

如今朱桓既然被围,颜良当然便有了收降之心。

沉吟了片刻,颜良便下令,派人飞马回营,去将陆逊传召前来。

当初颜良逼降陆逊时,为了保全陆逊的家族,曾对陆逊做过承诺,不明着用他去对抗孙权。

然眼下灭吴在即,正要用到陆逊这等江东世族出身的将领,故是颜良一直都将陆逊带在身边。

亲军飞马而去未久,天蒙蒙亮时,陆逊飞马赶到了钟山脚下。

“不知主公召逊前来,有何吩咐?”陆逊拱手问道。

颜良指着山上道:“伯言,山上被围的那个朱桓,你可认识吗?”

“朱休穆?”陆逊微微一怔,忙道:“逊与朱休穆早年就相识,也算颇有些交情。”

陆家乃江东大族,朱氏亦乃吴中豪姓,豪族之间彼此联姻,交往甚密,陆逊和朱桓年纪相仿,彼此间有私交也是正常。

陆的回答,正合颜良所料。

当下颜良便欣然一笑,“伯言和朱桓有交情就最好,如今他已被我大军团团围住,无处可逃,本将颇为欣赏此人,想收为己用,便想请伯言去劝说他不要再顽抗,山下来归降。”

陆逊稍稍一怔,旋即明白了颜良的意思。

“既是如此,那逊就替主公走一趟了,逊自会尽全力去说降朱休穆。”陆逊毫不迟疑,欣然应命。

陆逊自降于颜良以来,受颜良这厚待,却苦于寸功,正心觉有愧,今逢到机会可为颜良出力,自然不敢稍有拖辞。

当下,陆逊便卸了衣甲,一身的便衣,单骑去往了山上。

山头处,朱桓和他的几百号残卒,正心有余悸的紧绷着神经,生恐颜良的大军冲杀上来。

但让朱桓感到奇怪的是,山下密密麻麻的颜军,原本可一涌而上将自己和这班残兵轻易杀尽,但围山多时,却迟迟没有进攻。

正当朱桓心中狐疑时,却听一名士卒叫道:“将军,山下有一骑正向山而来。”

朱桓顿时警觉起来,急是翻身上马,提枪戒备,准备厮杀。

这时,纵马上山的陆逊,却高声叫道:“休穆不必紧张,我是陆伯言。”

陆逊?

朱桓举目看去,借着晨光细看,果然认出那单骑敌将正是陆逊。

此时此刻,陆逊单骑前来,朱桓心中隐约已猜到了几分。

片刻后,陆逊策马上得山头,拱手笑道:“休穆兄,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陆逊的态度甚为亲切,便如故人相见一般。

朱桓的表情,却是凝重如冰,目光冷峻的盯着陆逊。

“陆伯言,你背主降敌,身为叛徒,还敢单身前来,难道就不怕我一枪刺死你吗?”朱桓言语之中,杀机毕露。

陆逊却是神色从若如常,丝毫没有半点惧色,只淡淡笑道:“实不瞒休穆,我这个孙家的叛徒,今日单骑而来,正是奉了颜将军之命,前来说降于你。”

陆逊毫不隐讳,开门见山道出来意。

朱桓眉头一皱,暗暗将手中的银枪握得更紧了几分。

第四百七十四章吓到你尿裤子

“我朱桓受孙氏厚恩,岂能做那忘恩负义的背主之贼!”

朱桓满脸刚毅,言语愤然,似乎陆逊的劝降,让他感到尊严受损。

耳听这大义懔然之词,陆逊却只不以为然的冷笑了一声。

“孙氏什么时候对我们江东豪姓有厚恩了,休穆难道忘了,当报孙策攻取江东时,是如何杀戮我们江东豪杰了吗?”

一句反问,令朱桓身形微微一震,本是决毅的表情,立时也跟着动摇了三分。

“孙策以武力强取江东,凡不服其者,被他所戮无数,你们朱家不也有人死于其手。至于那孙权,若非因孙策亡死,害怕位子坐不稳,又焉会启用我江东土著,说到底,他孙氏对我们只是利用而已,至于休穆所说的厚恩,我实在想不出来厚在何处。”

陆逊洋洋洒洒一番话,揭穿了孙权的本质。

朱桓肃烈的表情,愈加的缓和下来,沉默不语,似是陷入了深思之中。

陆逊趁势又道:“孙权工于心计而短于谋略,疑心极重,若非其屡屡猜忌周郎,又焉能落得今日之败,以兄之明智,难道竟愿为此庸主赔上性命吗?”

这番话后,朱桓神色黯然,周身杀气皆尽,那紧握的银枪也早已松开。

“颜将军神武雄略,有汉高祖之气度谋略,又有西楚霸王之超凡武艺,自起兵以来,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数年间据有荆豫两州之地,今又大有鲸吞扬州之势。如此雄主,堪称古今未有,我辈正当倾心归顺,成就功业,逊实不知,休穆兄你还有何可犹豫的?”

陆逊言语愈加慷慨,最后那一问,更是声音肃厉。

朱桓浑身一怔,眉宇之间竟似闪过几分惭色,似乎在为自己的负隅顽抗感到惭愧。

“如此说来,颜将军确为当世人杰,只是,桓今奉吴侯之命前来偷袭,也杀了不少颜军将士,只怕今若归降的话……”

朱桓话锋已转,归降之心已再明显不过,只是尚有些顾忌。

陆逊便宽慰道:“休穆兄多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