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龙腾1856 >

第107章

龙腾1856-第107章

小说: 龙腾185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恭亲王毫不犹豫地把这烫手的山芋扔给了李鸿章。李鸿章正因马嘉里被杀的事与英国公使威妥玛苦苦周旋,焦头烂额,分身乏术,便将这事交给吴王曾纪泽。

曾纪泽让曾广孝、刘铭传回来和森有礼谈判。

刘铭传打日本人还没打过瘾,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能像去年西乡从道攻打台湾一样,以土匪的名义先去打日本,胜利了再请吴王追认吗?”

曾广孝说:“我们几千淮军,去日本本土对付三万日本常备6军,没有胜算。而且,中国如果先对日本宣战,那就是我们不守国际法了,英国不会坐视不管。回去和谈也好,我给刘大哥当翻译,这次和谈,绝不再让日本人再占便宜。”

世界上什么事都有规矩,也就是规则。当时的外交游戏,有万国公法、日内瓦公约等国际规则,如果傻兮兮不懂,即便你很强大,如果与全世界为敌,直接开枪开炮或把人家外交人员抓起来凌迟,难免会被揍得鼻青脸肿,晚清在这方面吃的亏太多了,对此曾纪泽心知肚明。这一次,曾纪泽决定让曾广孝好好和森有礼讲讲“道理”。

“外交场合最讲政治,外交谈判的重要姓一点都不亚于战场,克劳塞维茨在世界名著战争论中开篇就说:战争不是目的,它不过是以剑代笔的政治。也就是说,两国的外交最终要在谈判桌上出成果。”曾纪泽和儿子细谈了一晚上,对日本可能提出的异议一一交待。

因为曾纪泽知道,二十八岁的森有礼,当然也不是等闲之辈,此人秃头,1847年出生于鹿儿岛,十八岁到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回国后痛感日本教育落后,出专著日本教育问题开启民智,按现在的标准,他的学问达到了博士水准。他还在美国华盛顿呆过三年,当驻美大使。森有礼这样的外交人才,在当时的大清国,没有敌手。

曾广孝见森有礼前,换了一件崭新的灰色长袍,就和刘铭传去南京的两江总督府,等着森有礼来较量。

森有礼带着一马车资料来了,还带了一个翻译,叫郑永宁,日本驻中国公使,他说起来是华裔日本人,先祖是明朝遗臣郑芝龙,福建泉州府土豪,他有个儿子,就是历史上巨著名的郑成功,可惜子孙不肖,当了日本人。

森有礼很狡猾,除了翻译,还邀请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等国的驻华公使或参赞旁听,搞得跟新闻布会似的,目的就是讲国际法,给中国施压。

森有礼那天脑门光亮,穿着黑色燕尾服,带着同样西装革履的郑永宁,跑来南京问罪。

谈判是在一个长桌上举行,森有礼、郑永宁与刘铭传、曾广孝对面而坐,其他国家的外交人员围观,两个书记员做笔录。

森有礼一上来就对刘铭传动了猛烈的攻势:“日本科考船去朝鲜,是符合国际法的,为什么会受朝鲜军队的攻击?”

刘铭传不懂科考船是什么东西,曾广孝说,科考船就是科学考察船。

刘铭传问:“什么是科学?”

在场的外交人员交头接耳,嘲笑刘铭传不懂科学。这场面让曾广孝也有点尴尬,他一时也不知怎么跟刘铭传解释什么叫科学,便说:“日本人说的科考船,就是去取淡水的船。”

刘铭传一拍桌子,道:“放他娘的狗屁,取淡水的船上还用得着安装三四门大口径火炮吗?”

郑永宁不知道“放他娘的狗屁”怎么翻译,正准备略过,曾广孝一笑,说:“就是八嘎他老母。”

森有礼说:“就算日本船是军舰,我们去朝鲜,关中国什么事?”

曾广孝说:“朝鲜是中国藩属国,国王都是中国皇帝封的,你说关不关我们的事?”

郑永宁咳嗽了两声,暗示森有礼,可以在中国和朝鲜缔结的条约漏洞上做文章。森有礼心领神会,拿出一份中国和朝鲜的约书说:“中国不管朝鲜的内政,和朝鲜的条约上,也没有明确注明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

曾广孝一听,问:“没有写明吗?”

郑永宁说:“我们研究了三天,这个真没有。”

曾广孝哈哈大笑,说:“那好办,下次我再去朝鲜,找他们补上,朝鲜人一定很乐意。”

森有礼哭笑不得,说:“日方船去朝鲜海边取淡水,朝鲜开炮攻击,日本人是被迫还击,朝鲜人愚昧无知,违反国际法。”

朝鲜是中国的小弟,攻击朝鲜就是打中国的脸,曾广孝反击道:“国际法我也有研究,即便日方军舰是去取海水,根据国际法,近岸十里之地都属于本国领土。朝鲜的火炮,在座的法国人和美国人应该知道,是明朝的装备,射程只有几百米,如果能打到日本军舰,那说明日本军舰先侵犯了朝鲜领土。”

森有礼哑口无言,便转移话题,拿琉球说事:“琉球属于番外之地,中国为何要帮他们?”

潮湿的海风带着丝丝热气,吹在一片满是棕榈树的海岛上,四周蔚蓝色的海水如梦如幻。这片海岛,星罗棋布,漂浮在东海之上,6地总面积三千多平方公里,约为台湾岛的十分之一,距上海、宁波、温州不到四百海里,离日本最近的九州岛有六百多海里,这便是风光秀丽的琉球群岛。

琉球刚开始有南山国、中山国等诸多小国,后来诞生了一位英雄人物,叫尚巴志,身高跟武大郎差不多,年轻时出岛游历,得到一柄绝世宝剑,然后,征战四方,统一琉球?真实的历史是:尚巴志把宝剑卖了,换了一船生铁,然后像中国农民一样,生铁铸犁,埋头春耕,结果天公作美,琉球一连好多年风调雨顺,粮食获大丰收,然后经过几十年积累,尚巴志家族就日渐强盛,最终灭了琉球诸国,定都里城,并得到大明册封。

到了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朱元璋赐三十六姓闽人入琉球群岛,经过大约五百年的繁衍生息,琉球大约有二十万原住民,大都皮肤黝黑,喝茶、抽旱烟、弹三弦、唱民歌,过着与世无争的农耕生活,每三年到五年派人去中国朝贡一次。

曾纪泽早就想把琉球收回中国,给了曾广孝一封信。于是曾广孝拿出一封信,给在座各国外交人员展示:“诸位请看,这是琉球国王尚泰给吴王的血书,上面的文字,全部是汉字,充分说明了琉球,也是中国的藩属国,里面的内容,字字是血,控诉了日本人如何不讲人权,侵略琉球。”

森有礼一听曾广孝还懂人权,彻底闷了,语无伦次:“中国击沉了英舰无畏号,理应赔白银1oo万两。”

曾广孝依然很淡定,买一艘“无畏号”估计也就六七十万两白银,日本人还真敢狮子大开口,于是问:“请问无畏号当时挂的是日本旗还是英国旗?”

森有礼说:“日本旗。但日本是租来用的,出了问题还得中国负责。”

曾广孝一笑,反问:“这么说来,如果各国租界上出了事,是不是也要中国负责?那我们很乐意负责,不知道在座的诸位公使怎么看?”

英国1845年就在中国上海设立了近代史上的第一块租界,到1875年,英国、美国和法国等都在上海、天津等地设立了多块租界,按日本人的逻辑,租界上的事还得中国人说了算,他们当然不干了,纷纷谴责日本人强词夺理。

谈了两个时辰,森有礼一点便宜都没占到,心里防线彻底崩溃了,起身一拍桌子,不谈了:“吾国民好战,到时候一旦开战,中国自食恶果。”

刘铭传一看,一拳头把三四寸厚的木桌砸出一个窟窿,“他娘的,我等的就是这句话!你小日本三万兵,我中国四万万人,一人一口唾沫就淹死你们。”

曾广孝也笑着说:“我们吴国正好要练兵,如果日本人愿意,可以和吴国先来一仗!”

日本人一点便宜也没占到,灰溜溜回国了,森有礼和郑永宁被罢免。

而曾广孝和刘铭传在战场和谈判桌上都大挫日本人的锐气,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罕见的胜利,慈禧太后一高兴,封李鸿章为“肃毅伯”,赏赐黄马褂一件,这是大清国很高的荣耀,朝中大臣趁机大拍李鸿章的马屁,茶余饭后无不拍手称赞李中堂。

李鸿章趁机向慈禧建议大清驻军朝鲜和琉球,将台湾改制成行省,和内6形成四角之势,即使不灭了日本,也会让日本寸步难行,李鸿章上奏朝廷,翁同龢那老头却又跳出反对,说日本人两次战败,肯定不敢再打台湾的主意,恭亲王也认为现在开台湾条件不成熟,日本这种弹丸小国,不是大清的主要对手,现在要集中军事力量对付西北的沙俄,驻军朝鲜和琉球没有必要。

加上英国人从中周旋,为了息事宁人,总理衙门竟然派大臣崇厚单独跟日本人签署了议和协议,崇厚在外交方面完全是猪一样的队友,混蛋加三级,竟然同意日本到朝鲜设立大使馆,在琉球是中国藩属国这样的原则姓问题上也含糊其词。

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听说后,忧心忡忡,对李鸿章说:“父亲,这次海战失败后,日本必然会大批购买军舰,琉球离日本太近,不驻军很快就会被日本武力占领。日本在朝鲜设立大使馆后,必然会干涉朝鲜内政,父亲应该和两宫太后再争取一下,千万不能让日本在朝鲜设立使馆,不然那些在朝鲜和琉球战死的淮军就白死了。”

李鸿章叹了一口气,道:“崇厚只是条约签署者,这可能是恭亲王的意思。自从同治皇帝死后,慈安太后很少管政事了,现在恭亲王和慈禧太后的意见越来越不一致,很多事下面不好说,更不好办。”

李鸿章很失望,即便是自己这样官居一品的朝廷大员,身在腐烂到根的官僚体制,办什么事也是带着镣铐跳舞,只能当裱糊匠。

腐朽的清廷没远见,吴王曾纪泽当机立断,派七艘军舰进驻台湾和琉球,并把琉球、钓鱼山等划归台湾省,从福建和浙江移民八十万人到台湾,派刘铭传当台湾巡抚,开台湾,从此台湾、琉球、钓鱼山都成为了中国的领土!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 统一南方

吴王曾纪泽当机立断,派七艘军舰占据台湾和琉球,并把琉球、钓鱼山等划归台湾省,派刘铭传到台湾当巡抚,从福建和浙江移民八十万人到台湾搞大开发,这让清廷很没面子,但又无可奈何。

1875年的中国,就像是一块大肥肉,英国在缅甸、法国在越南、俄国在西域、日本在东南沿海,都想咬一口,这也是曾纪泽头疼的地方,让他觉得统一中国的时机还不成熟,一旦和清廷内战,就便宜了列强,尤其是狼子野心的小日本,他决心先抵抗外辱,捍卫中国的领土完整,暂时和清廷维持表面的和平,等机会成熟了再一统中国。

此时,英法等国在打开中国沿海门户及长江后,又想打开内陆的“后门”,从19世纪60年代起,不断探测从缅甸、越南进入云南的通路。1874年,英国再次派出以柏郎上校为首的探路队,在近二百人的武装士兵护送下,探查缅滇陆路交通。英国驻华公使派出翻译马嘉理南下迎接,马嘉理到缅甸八莫与柏郎会合后,向云南边境进发,在云南腾越地区的蛮允附近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发生冲突,马嘉理与数名随行人员被打死,这即是“马嘉理事件”,或称“滇案”。

此时,法国人在越南也蠢蠢欲动。越南自古是中国的藩国。19世纪以前法国天主教势力已侵入越南。英法对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开始武力侵占越南南部,使越南南部六省沦为法国殖民地,接着就由西贡出发探测沿湄公河通往中国的航路,在发现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不适于航行后,即转向越南北部,企图利用红河作为入侵中国云南的通道。

1873年11月,法国派安邺率军百余人侵袭并攻陷河内及其附近各地。曾纪泽派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协助抵抗法军侵略,同年12月,黑旗军在河内城郊大败法军,击毙安邺,法军被迫退回越南南部。

1874年,越南在法国侵略者的压迫和讹诈下,在西贡签订了,即第二次,越南向法国开放红河,并给予法国在越南北部通商等多种权益。

1875年5月25日,法国照会清政府,通告该约内容,意在争取清政府的承认,从而排除在历史上形成已久的中国在越南的影响。

清政府虽然无能,但还是有点骨气的,复照对该条约不予承认,坚持越南是中国的势力范围。

曾纪泽为了防止英国获法国占领中国的越南和云南,迅速派兵三万攻下云南和贵州等西南领土,而此时,四川总督刘蓉也宣布正式归顺吴国。

早在咸丰十年,骆秉章打着“治蜀平乱”的旗号,带着刘蓉和一支不足万人的湘军入川,接任四川总督。他到四川后与太平军最为强悍的对手翼王石达开部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决战。

同治二年,石达开主力在与湘军激战时被曾与之结盟的彝族土司出卖,遭受重创,在大渡河南岸被困了40多天,仍无法突围,面临末路的绝境,迫不得已致函回应骆秉章的招降政策,坦陈“愿一人而自刎,全三军以投安”,希望“宥我将士,请免诛戮”。骆秉章接受石达开的请求,同意“投诚免死”。于是,石达开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湘军营帐,但是当6000余名太平军将士集体放下武器后,骆秉章却变卦了,他下令将200多名太平军将领和2000余名石达开的亲信士卒全部处死,其余4000多人尽数遣散,从此四川逐渐安宁。

骆秉章在刘蓉的辅佐下,在四川大力整顿吏治,不拘一格任用贤能,经他的举荐,一批有才能、有抱负的湖南官员得以快速升迁,如蒋益澧、萧启江、刘长佑等,他们日后大多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吏,控制了四川,他们命人详细考察各地的税收,防止贪官污吏私自增设税种盘剥百姓,看到民众因为连年遭遇战乱和起义暴动而十分清贫,压力巨大,骆秉章便减轻四川赋税。他对贫穷落后的城口、松潘、理番等23个州县免于捐输,深得民心。

骆秉章病逝后,曾纪泽的岳父刘蓉等湘军将领控制了四川,将近十年休养生息,元气恢复了不少,逐渐倒向吴国,清廷在北方自顾不暇,没有能力干涉四川事务。

到了1875年,吴王曾纪泽便宣布收回云南、贵州、四川,一统南方,但是没有向清廷宣战。

因为此时,西域也正值多事之秋,清廷已命令左宗棠西征以收复西域,由于担心英国会与俄国联合起来阴谋占据西域,威胁到大清国北方的统治。

当时,受北方捻军的影响,西域一带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并很快成立了几个脱离清政府统治的互不统属的封建政权。

在这种情况下,浩罕汗国的帕夏阿古柏,抓住西域割据王思的克借兵的有利时机,率虎狼之师侵入喀什噶尔地区。

阿古柏匪帮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将南疆全部据为己有,在公然成立“哲德莎尔”国不久,又兵发北疆。

觊觎西域许久的俄国见有机可凑,竟飞速出兵,先阿古柏一步,将北疆重要军事要地伊犁占领。

面对阿古柏与俄国的公然侵略,经年用兵的清政府因恐惧外强的船坚炮利,加之国库干涸,负债累累,根本没有能力也不敢动用武力收复失地,只能通过外交途径向侵略者提出严正交涉、强烈抗议。

阿古柏无视中国的外交抗议,依旧骑在西域各族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俄国则反复延宕,找出各种不能交还伊犁的理由;英国不仅继续承认阿古柏的伪汗国是西域唯一的合法政府,还明目张胆地在阿古柏的占领区设立了长驻机构。

侵略者的嚣张和朝廷的无能激怒了一大批有见识的爱国人士。以左宗棠为代表的边关大臣们纷纷站出来上折献言,坚决主张动用武力收复失地,顺应民心舆情,把侵略者赶出国门。

面对左宗棠等将领的要求和强大的舆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