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龙腾1856 >

第28章

龙腾1856-第28章

小说: 龙腾185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艹ぶ淮乒鼙ǖ牡艿芰醢⒈仓懒醢⒈杏挛弈保岩园谄嚼挤脊母鞔笫屏Γ庋焕此亩恿趿凉俸团跣憷季兔蝗苏展耍炊O樟恕A偎狼埃馐兜矫宋蕹#挥邪严M耐性谂跣憷己驮驮蟮恼瘟錾希蚜醢⒈热苏俚酱睬埃⒘艘胖龊蟊愎懒恕�

那天,刘阿兵派心腹将曾纪泽请到了东万律大统制府的内堂。大统制府还是老样子,那道两人多高的青砖墙,严严实实地围住了府内几十间楼房。城墙以内,幽深的院落款曲相连,重叠的瓦檐错落有致,房屋顶脊处狮、虎、豹、马、猴等动物砖雕和四角饰有龙纹兽尖高耸的屋檐,在半空中庄严肃穆。

曾纪泽和刘永福到了内堂,只见那屋里光线昏暗,堂上大厅挂着一幅有年头的年画,但画中一只额头斑白的老虎两眼炯炯有神,惟妙惟肖,仿若活物。

不一会,布帘被揭开,从内屋里走出一人。那人中等身材,头缠白布,浓眉大眼,外貌端正,看起来心胸宽厚。他一脸愁云,眼中含泪,正是刘阿兵。他对曾纪泽说:“总长已伤重过世了,你跟我进来,有要事商量,里边请。”

曾纪泽朝刘阿兵一拱拳,跟着他进了里屋,还没进门,他隐约听到里屋有呜咽的哭声传出。刘永福“蹬蹬”在后面紧跟曾纪泽,他神情严肃,一句话也没说,箭步上前,手中拳头握紧。

进了里屋,曾纪泽环顾四周,空荡荡的屋里一片安静,只剩白烛淡蓝的火焰不时摇晃。里屋里面还有暗房,进入暗房子里,曾纪泽感觉里面阴冷,他发现里面一张雕花大床上躺着一人,正是兰芳总长刘阿生,他面色发白,双目紧闭,已经没有了呼吸。

刘阿生的儿子刘亮官和女儿刘秀兰都头戴孝纱,跪在地上,头和地面贴得紧,整个身子几乎扑在地面。刘家上下几十口人在场,他们大多头戴白孝帽,上身穿白孝褂子,下身穿白孝裤子,脚上白孝鞋,外罩白孝袍,腰系白孝带。这种情况,在当时是家族重要人物去世才有的场面。

曾纪泽进里屋后,刘秀兰给他送来了白色孝服和白孝带,帮他整理好。

曾纪泽这才确定,刘阿生是真的已经去世了。一阵冷风吹来,他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这夏日的风,在里屋竟然也如此阴冷。

曾纪泽两只眼珠轱辘般转着,扫视四周,屋内还有二十多个汉子个个带着兵刃,应该是兰芳国的高级将领。

这时,刘阿兵面带忧伤,宣布了刘阿生的遗嘱,说:“家兄有遗命,打败荷兰人、为他报仇雪恨者,继承兰芳总长大位。今龙少不辱使命,大败荷兰人,将荷兰人赶出婆罗洲,我等遵从大哥遗命,公推你继承兰芳总长之位,誓死效忠。”

“呃,这个……”曾纪泽心里犯难,他很清楚在传统社会尊卑有序,他一个外人,而且不到二十岁,论资历什么的都不够,“我也不是兰芳会的人。听说要进入兰芳公司的领导层,必须先加入兰芳会。”

“你不是兰芳会的人没关系,四海之内皆兄弟,我来当介绍人,办一个加入仪式就可以了。至于堂内兄弟嘛,家兄遗命,大家肯定会支持你的,况且黑旗军的战斗力,南洋的华人有目共睹。在下也极为佩服。”刘阿兵说:“再说,你娶了秀兰,就是我们刘家的人了。”

曾纪泽对这样的提议当时没有表态,脸色平静。刘秀兰这时咬着牙,真恨不得自己是男儿身,她既是因为丧父,又有点担心曾纪泽不愿娶她,双眸眼泪汪汪,快掉下来。

见曾纪泽还在犹豫,刘阿兵扑通一声跪在地下,声泪俱下:“请龙少万勿推辞。家兄一生光明磊落,不料突然遭此横祸,你若不肯帮他完成遗愿,匡扶兰芳国,他必定死不瞑目。”

刘阿兵一跪,屋内的人瞬间都跪成一片,请曾纪泽:“完成总长遗愿!”

这突然的场面让曾纪泽措手不及,他心里想,当兰芳总长,统一婆罗洲,这对以后的大业,不是坏事,关键现在要收服华人心,他略一沉思,对众人说道:“也罢,我若再推迟,就有负众望了。但有一事我需事先说明,我并非贪恋兰芳总长大位。我当总长之后,堂内大小事务,还请刘阿兵和各位多担待。”

“我们即刻为龙老弟举办入兰芳会仪式,请借一步到结义堂说话。”刘阿兵办事干净利落,他怕曾纪泽反悔,马上拉着他直奔兰芳统制府的结义堂。

曾纪泽跟着刘阿兵等人来到结义堂,只见那里气氛肃穆,结义堂中央挂着一块镀金的大匾,上面写着“结义堂”三个金色大字。匾额正下方是一尊三国关羽的金身塑像,浓黑的长髯格外醒目。在塑像两旁分别立着“忠”、“义”两面绣着龙腾图案的锦旗。一尊青铜香鼎矗立堂前,一大两小的三炷香插在其中,白色的烟雾缭绕,在空气中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香堂之上还供奉着许多牌位,都是兰芳国的创始人和历届总长牌位,比如罗芳伯、江戌伯等人。

兰芳会继承了天地会比较系统完整的纲领和仪式,入会仪式跟天地会差不多:一名手执白纸扇的黑衣大汉手执“三把半”清香,喊了一声“恭请坛主”,刘阿兵上前接过黑衣大汉手中燃着的清香,递给曾纪泽一枝,剩余的插在香鼎上。堂下的人都跪成一片,曾纪泽见状跟着跪了下去,把清香高举过头。

这时,一名执事红棍提上来一只活蹦乱跳的公鸡,叽里呱啦念了一通类似经文的东西。念毕,手起刀落,鸡头咔嚓一声被砍断,带着腥味的鸡血哗啦啦流到装有白酒的青花瓷碗里。曾纪泽学着刘阿兵的样子,用手指头沾了点鸡血,这种生鸡血的臊味直让他想吐。曾纪泽强忍着把沾有鸡血的手指在口中一啜,然后跟着众人一起开始念兰芳会的会规:大大小小共计三十六条,加上不得作奸掳掠等十大戒律,念完之后,曾纪泽只觉得口干舌燥。最后众人一起同声发愿:“立誓传来有奸忠,四海兄弟一般同,忠心义气公候位,奸臣反骨刀下终。”

入会仪式结束以后,刘阿兵走过来拍拍曾纪泽的肩膀:“此后我们都是一家人,我即刻召集兰芳国在南洋的所有同袍,定好日期召开大会,宣布我大哥的遗命。在这之前,还希望你能跟秀兰把完婚的婚礼办了。”

古人讲究先成家后立业,当时,曾纪泽已经虚岁二十,也确实需要和兰芳刘氏家族结盟,他点点头,说:“一切听刘大哥安排。”

就任兰芳国总长之后,华人武装清除了所有反对势力,控制了婆罗洲整个岛屿,曾纪泽找刘永福、刘阿兵等人商议,以婆罗洲为主要根据地,建立新大汉国,团结所有南洋地区的华人。

刘阿兵刚开始有点犹豫,说:“当年兰芳伯等人一直不敢称王,就是怕清廷举兵讨伐,或者为难我们在内陆的族人。现在我们的族人基本上来兰芳了。但如果我们成立新大汉国,传回内地的话,我们岂不还是不忠君爱国了么?”

曾纪泽笑道:“忠君爱国不等于爱满清朝廷!我们要爱的是那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大汉国,这样的国家才是我们要爱的国,现在没有,我们就创造一个!至于清廷征讨,这更是笑话,现在清廷被太平长毛一反,风雨飘摇,东南半壁江山不保,听说连两广总督叶名琛都被英法联军捋走了。我们成立新大汉国,正好挖挖清廷的墙角,到两广、江浙等地带一些移民来开发到婆罗洲,壮大我们的势力!整个婆罗洲的国土面积相当于20个台湾岛,容纳几千万人都不成问题。到时候我们国力强盛了,就杀回故土,夺回汉人的江山!”

第五十一章 大汉国思想

大汉国要在婆罗洲建国的消息传开后,沙捞越华人,蒙脱拉度华人等都归顺了新大汉国。曾纪泽也没有动他们的利益,让他们暂时自治。曾纪泽知道,新建立一个国家,需要大量人才通力合作。而用枪炮得婆罗洲,却难以用枪炮建设婆罗洲,除了继续提高军事实力,必须靠办工商实业兴国,特别需要大批商人帮助。于是在建国前,他在南洋地区重金广纳贤才,组建一个建国大业的智囊团。南洋地区很多华人对“新大汉国”很感兴趣,纷纷去投奔,五十三岁的泉州华侨陈金声就是其中之一。

陈金声,号巨川,清嘉庆十年(1805)出生于马六甲,是当地一位传奇人物。他的祖父陈臣留,于乾隆年间到马六甲谋生。初到时,为当地苏丹打杂工。适苏丹夫人患乳痈,当地巫医治疗无效,他用传统的青草药为她敷治,竟得痊愈。苏丹划出大片山巴供其垦植,于是陈臣留辛勤开发,渐具规模,就在马六甲成家立业,并携款回乡招募族亲成批到马六甲安家,垦荒种植。他的父亲陈瑞布,除继承祖业经营农垦外,还开设来兴号店铺兼营商业,因以致富。

嘉庆二十四年,陈金声从马六甲到新加坡,购置丰兴号轮船,开展海外贸易。数年后,又在马六甲和上海开设分公司,从此富甲一方,成为马六甲一带福建帮的领袖。陈金声很爱国,在新加坡天福宫右畔兴建崇文阁,作为华侨青年学习中文的场所,又捐资购地创办萃英书院,供华侨子女免费入学。他还捐款支持由华侨陈笃生创办的医院。

新加坡居民解决饮水困难的问题。早期,新加坡居民饮水,多靠当地马来人用牛车从外地运入,广大居民无力购水,生活极为困苦。咸丰七年,金声捐款1。3万英镑,敦促英国殖民政府兴建麦里兰自来水库,由武吉智马河引水。但殖民当局不关心人民的疾苦,迟迟不予办理,这让陈金声很失望。

陈金声这时听说曾纪泽招揽人才,“要把南洋地区的华人团结起来,欲组建勤俭高效、廉洁奉公的政府,最终打造出为全球瞩目的现代华人国家”。他深深为曾纪泽这个梦想所打动,于是去投奔,他也想漂泊海外的华人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

陈金声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掌握了中、英、马来土著语等,是个难得的人才,曾纪泽和他相见恨晚,彻夜畅谈,坦露心声,他希望将新大汉国建设成一个工业发达、社会井然有序的华人掌权国家。

陈金声说:“要实现这样的国家,就必须从思想上建国,先集中国家权力,还要立规矩,在社会管理上法纪严明,这对于治理种族多元、文化散漫的南洋地区十分必要,长期严格的社会管理会塑造一流的国民。”

曾纪泽对陈金声的想法深以为然,说:“陈先生说得对,何为国家?应该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建设美好的家园,国民要对国家有信仰,否则国将不国!那种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的国家,迟早会灭亡!就像历史上南洋地区的诸多华人国家!治国,不是管理一个家庭,不是带一支军队,想到哪出就上演哪出,要在思想上让多数国民形成共识,在南洋要生存,除了发展军事力量,要首先建立强政府,立法治规矩!陈先生有何高见,不妨知无不言,我全力支持。”

陈金声说:“龙总长,观泰西列强,国民要有信仰,国家才强大,不妨先谈一谈你治国理政的思想。”

“我们黑旗军在南洋建国,不是为了自己享乐!不是为了贪图南洋的金矿!而是为了数十万华人同胞能更好生存!”曾纪泽知道陈金声在试探自己,便说:“治国,不只是儒家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简单,不然现在中国也不至于处处被动挨打。治国如同种一棵参天大树,无论多少茂盛的枝叶多么粗壮的树干,都得根基牢固,这个根基就是治国思想。古希腊有柏拉图的‘哲学王治国’及亚里士多德的‘法治’,近代有英格兰的君主立宪、美利坚的‘共和宪治’。神权、君权、民权依次登台,乃是社会大潮。中国文化和治国思想其实算是早熟的,从最初殷商西周到春秋战国,各种治国思想不断演化,先秦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争奇斗艳,威武如大秦,强盛如汉唐,富裕如大宋,如今清廷孱弱,绵延千年一朝不如一朝,一代不如一代,究其原因,上层统治者只知道愚弄百姓,不开民智,下层百姓只求本能地生存下去,原本强民建国的治理变得一味奉君愚民,使越来越多汉民文不能目不识丁,武不能上阵杀敌,只能做一守份的奴才愚民,国将不国民将不民,吾以为,当代强国富民之道,乃在于办洋务强工商之本,练新兵强天下之势,兴教育启万民之智,变旧法成天下之治。”

曾纪泽对陈金声侃侃而谈,表示作为大汉国的国民,第一件事,要新风气,应该剪辫子,再蓄发,换上汉服,恢复汉人的精气神,这看似小事,但对一国之认同,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曾纪泽超越同时代人的地方,在于他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外部世界的深闭固拒和僵化反应,导致中国近代严重的民族生存危机。中国与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与环境条件存在着“东西二化,绝然悬殊,人心风俗,不可卒变”的巨大差异,并且,他正是在这一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力求最终寻找实现民权政治。他表示,“忠勇爱国”、“守法”、“保护私产”、“孝顺”、“科学”、“诚信守约”、“礼义廉耻”这些基本的思想共识,继承了中国文化传统,又吸收了西方文明的思想成果,应该形成共识,成为大汉国的新思想。

“龙总长英明!国无思想不立!”听到这,陈金声“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曾纪泽佩服之至,开了口,道:“吾亦以为,新大汉国可效仿先秦儒家思想,以仁、智、礼、义、孝为中心,摒弃宋朱文理后的扭曲后儒,倡导对民仁、对长孝、对子亲、对友义,博爱、厚生,诚实、守信,革故、鼎新,走法治之道。在教育部门开办新式学校、技校、夜校,培养应用人才。”

治国思想确定下来了,剩下无非是辅之治民政策。

陈金声继续说:“管理数十万甚至上百上千万的人民,与管理数百人的公司或几千人的军队不同,也得讲究方法。纵观中国古代治民,无非分民为士农工商四民,不妨法律规定,华人中四民皆平等,政府稳定农业发展,推广以先进技术解放农业劳动力,促进产业工人的转变,改变工匠的奇淫技巧地位,引导自由商业经济,培养有责任心的工商实业家。我愿意效力,将南洋地区的华侨商人团结到新大汉国,很多华侨都热衷捐款捐物给殖民者,不过是为了建设一个美好家园,现在大汉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家!”

曾纪泽说:“这样太好了,有了陈公和诸位华商的帮助,大汉国一定能在南洋地区立稳脚跟,发展壮大!”

第五十二章 枪杆子出政权

确立建国思想之后,曾纪泽还对大汉国的国民进行了深入了解,此时在南洋地区的华人,主要是经商的,矿工,多数为流民,都是目不识丁的劳动力,原本都是受人欺负的猪仔,对比以前的生活,所有华人都期待有一个新的政权能让他们翻身,过上好日子。曾纪泽能感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希望,他和陈金声能人谋划的新政推行,估计也会顺利,不过以当时大汉国的城市规模和人口结构,共和新政和工商立国的政策无法全面推行,曾纪泽必须要未雨绸缪,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军事改革,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时的社会,在一个人拥有巨大财富后,又没有强大的武力保护,很容易遭到外人窥探和掠夺,一个国家也是一样的。更不用说处于“全球抢劫”的殖民时代,当婆罗洲是一片原始森林时,没有任何经财富价值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