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

第129章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129章

小说: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巽一听,顿时脸色一变,刘备竟然如此信任诸葛亮,甚至这般重大的决定都交由诸葛亮来抉择,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远超一般君臣。

诸葛亮谦卑拱手作揖,先谢刘备,随后带着一抹淡笑向傅巽缓缓说道:“傅曹掾不妨随亮同来,即时便知我主降是不降!”

傅巽见诸葛亮这般神秘,心里一紧,正是犹豫间,诸葛亮已踏步而出,傅巽见状,连忙追随而去,诸葛亮带着傅巽来到县衙门前,忽然手执鼓锤,猛击号鼓。

“咚~!咚~~!!咚~~!!!”

如此节奏,通鼓三番,少顷,无数百姓闻声而来,聚于县衙门外,纷纷眺目相望,傅巽见门外人头汹涌,又是惊异,诸葛亮凝了凝神,扯着嗓子大喝道。

“诸位乡亲父老!前番我军虽击败蔡将军大军,但蔡将军尚有六万兵马,若其倾覆来攻,夏口城大多会被蔡将军大军踏破,夷为平地,即时,诸位乡亲父老必遭灭顶大祸,我主刘皇叔岂能眼观百姓受害,家破人亡,而无动于衷!”

“恰好,蔡将军派傅曹掾来说降,令言,若刘皇叔降之,免罪赐爵,若是不降,军民共戮,玉石俱焚!”

“亮幸蒙刘皇叔信赖,降与不降,交付于亮,亮知皇叔,一心所向尽是为民,亮便交付诸位,由诸位抉择!”

诸葛亮话音一落,顿时四周一片哗然,傅巽更是诧异得目瞪口呆,待他回过神来,顿时发觉无数道犀利且充满怒火的视线射了过来,傅巽只觉得仿佛遭到万箭穿心。

随即很快一声吼声喊起:“刘皇叔乃仁义之主!我等宁死不降,愿以皇叔共存亡!!”

“我等宁死不降,愿以皇叔共存亡!!!”

“我等宁死不降,愿以皇叔共存亡!!!”

只见一个青年汉子举臂忿然大喝,很快他身旁的数十个百姓,立马随声应和,嘶声大吼起来。

一阵声浪落毕,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吹胡子瞪眼地喝道:“刘皇叔善待百姓,乃当世明主,老夫一生得见得这般仁义君主,虽老夫年迈,但亦愿付之残躯,为皇叔守住夏口城!”

老头话毕,声浪更盛,直袭傅巽全身,震得其耳朵发鸣,这时又有一个驼背老妇,以杖击地叫道。

“还请诸葛先生不必顾虑我等百姓,只要能追随皇叔,我等百姓纵使上刀山下火海,亦愿相随!”

随即又有纷纷喝言一连暴起。

“皇叔乃天下义士,那蔡瑁暴虐叛逆,乃当世恶贼!”

“若荆州落入此人之手,我等宁愿一死!”

“蔡瑁冷酷无情,视百姓如草芥,这等奸贼暴徒,必遭天谴!皇叔仁义无双,若苍天有眼,必助皇叔!!”

一时间,百姓的喝声,如同一片浪潮扑涌而来,傅巽脸色大变,这面前的情景竟逼得连连后退,一连失态。

诸葛亮见势,鹅毛扇轻摆,顿时百姓纷纷止声,诸葛亮浑身猝然爆发出一股迫人的浩然正气,直逼傅巽。

傅巽不知为何,羞愧之色,难以遮掩,听着诸葛亮凝声喝道:“诸位乡亲父老,竟愿与皇叔同生共死,共赴正义!诸葛亮有言在此,若蔡瑁当真敢犯我夏口城,我必随夏口城共存亡!”

“随夏口城共存亡!”

“随夏口城共存亡!!”

“随夏口城共存亡!!!”

又是一阵声浪袭来,此时的傅巽,只觉自己背负万般罪恶,猝然间,诸葛亮骤然转身,目光坦荡,凝视傅巽。

傅巽不敢与其相视,低头避开,诸葛亮一字一字在傅巽耳边说道:“还请傅曹掾回禀那奸贼蔡瑁,我等夏口城军民宁死不降!”

诸葛亮字音如同轰雷击落,傅巽双腿一抖,竟然跪了下来,两条泪痕,即在傅巽脸上显现,傅巽泣声而道。

“蔡瑁使我至此,根本无招降容纳皇叔之意,他忌惮公之谋略,知公乃爱民之士,乃欲离间皇叔与公!”

傅巽此言一出,那随傅巽而来的蔡氏族人顿时脸色大变,正欲呵斥傅巽,这时,早就准备在旁的刘军兵士,立马一拥而上,将其尽数擒住。

四周百姓闻言皆起怒色,纷纷出言怒喝傅巽,诸葛亮把鹅毛扇一招,向众百姓开解道。

“诸位且听亮一言,傅曹掾家中老小,尽在襄阳,受蔡氏所监控,时下,他不顾家小安危,竟愿告之蔡瑁意图,足可见其亦乃忠义之士!”

“此事诸位但且保密,莫要走漏半点风声,否则非但害了傅曹掾家小,亦害了皇叔大事,还望诸位谨记!”

诸葛亮说罢,众百姓对傅巽的怨恨迅疾褪去不少,傅巽拜礼而谢,诸葛亮即散去一众百姓,带着傅巽回入县衙。

刘备在内早听得事态如何,当即迎向傅巽,谢过其揭发蔡瑁歹心之义举。

之后,刘备、诸葛亮还有傅巽三人在县衙内密谈了约半个时辰,诸葛亮向傅巽多有计策教付。

傅巽谨记在心,后在刘备安排下,在驿馆歇息一夜,次日立即起身离开夏口城。

傅巽不知与诸葛亮有何秘密协定,受命而行,回见蔡瑁,蔡瑁见傅巽一脸狼狈,双眼内尽是惊慌之色,又见其独身回来,就知事态不妙,连忙相问。

傅巽伏地而告,言刘备根本无投降之意,诸葛亮更是发觉了他此行之意,乃是欲使离间之计。

刘备大怒,将随他而去的从人尽数斩首,特留他一命,回报蔡瑁,告之其宁死不降,不畏强势,玉石俱焚之决意!

蔡瑁听言,大发雷霆,即令兵士赶往襄阳,准备重聚大军踏破夏口城。

蔡瑁领残军正往襄阳而去,却不知此时襄阳已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巨变。

话说就在蔡瑁从荆州出兵的半月前,在襄阳郡内,邓县,县令乃王粲之友,名叫赵信。

此人学识过人,通古博今,且重情重义,怀有一颗忠国爱民之心。

赵信年少时,常与王粲结伴而行,两人谈论治国安邦之计,每每谈起便是一天一夜,赵信才学虽高,但比起王粲却显黯淡。

王粲很快就因其名而得刘表召见,得到重用,后来赵信亦受人所荐,成为了邓县县令,从此之后,两人便少有来往,不过却常以书信联系。

这边荆州大变,刘表逝世,二公子刘琮在蔡瑁的拥立下,成为荆州之主的消息传至邓县,赵信便觉其中大有不妥,同时又为刘表废长立幼的遗命,为荆州的未来,感到深深的忧虑。

不久后,赵信忽然得知,蔡瑁欲出兵征伐正于夏口的刘皇叔,而其好友王粲多番进谏,惹怒了蔡瑁,王粲惨遭蔡瑁毒手,王粲一家连同其家中食客尽被所斩,为王粲而哭的友人,亦尽被蔡瑁所杀。

蔡瑁如此暴虐,犹如暴秦时期,秦二世胡亥身旁之赵高,赵信怒恨无比,却怎奈势单力薄,无法反抗蔡瑁。

就在此时,早受诸葛亮命令,暗中潜伏在邓县的孙乾秘密来见赵信,赵信素来敬重刘皇叔之仁义,亦知在此等情势之下,孙乾来见必有大事。

赵信当即引孙乾到家中密室,两人礼毕,孙乾取下头上黑纱草帽露出其面容,急言道:“赵县令,蔡瑁擅改刘荆州之遗嘱,废长立幼,独揽大权,残害忠臣,其所做之恶,实令人发指!”

“我主刘皇叔不忍刘荆州基业,尽毁于此人之手,欲与其对抗到底,剿灭恶贼,恢复正统,辅佐大公子刘琦接领荆州之主之位!口说无凭,此乃大公子刘琦与蒯子柔、蒯异度亲笔所写文书,还请高县令过目!”

孙乾说毕,从衣袖中拿出一封文书递向赵信,赵信接过文书,拆开便看,只见赵信双目越看瞪得越大,观毕,浑身怒火不禁爆发,怒声大喝。

“蔡瑁竟敢如此欺辱先主!!故主有灵,必当诛灭逆贼!!!”

蒯氏兄弟乃荆州文臣之首,且两人字迹别具一格,无人能模仿,赵信看出信确乃蒯氏兄弟字迹,当即信了孙乾口中所说之事!

第二百二十一章 孔明初显威(四)

先前王粲惨死于蔡瑁手下,赵信已有反抗蔡氏之心,时下再得知蔡瑁之恶行,赵信反蔡之心更为坚定。

只见赵信神色一凝,当即拱手作揖而拜道:“先生此次前来,必是刘皇叔有所交付,赵某虽不才,但亦知忠义二字!只要能推翻蔡氏伪政,赵某愿赴汤蹈火,肝胆涂地,在所不辞!!!”

孙乾见赵信果然如诸葛亮所说,愿鼎立相助,心中顿时大喜,向赵信作礼拜道:“赵县令如此大义,实乃荆州百姓之幸也!我家军师早有妙计,只要赵县令愿听计行事,大事济也!”

“卧龙先生已是有计?赵某曾听闻,‘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可安天下’!今日虽未见得卧龙尊荣,但其计策早定,卧龙先生未料先知,果真是当世奇才也!”

“只是,赵某听闻眼下蔡瑁已在荆州征集八万大军,不久便要挥兵杀向江夏,江夏危在旦夕,卧龙先生岂有空暇顾及此处之事?”

赵信先是大惊失色,随即又皱起眉头,眼中多有忧虑之色,孙乾听言灿然一笑,轻声而道。

“赵县令不必多虑,我家军师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蔡瑁虽兵强马壮,但在我家军师眼内犹如土鸡瓦犬耳,破敌良策早定,谈笑间即能将其击败!”

赵信听得诧异不止,却见孙乾胸有成竹,仿佛是在言已生之事一般。

赵信沉吟一阵,先稳住心中惊骇,凝声又问:“那不知卧龙先生有何妙计!?”

孙乾即在赵信耳边低声说道如此如此,赵信听计又是一连失态,心里连连惊呼计妙。

少顷,赵信带着几分狂喜之色再问:“卧龙先生计策实在妙不可言,只是若想万无一失,还需一员悍将统兵方可!”

“呵呵。。。赵县令此言甚是!我家军师早有准备,不知赵县令可有听闻皇叔义弟关云长之名呼?”

“力斩颜良之关云长?!若有此人统兵,大事济也!!!”

赵信顿时心中大定,之后又与孙乾将计策细节商议一阵后,便准备依计行事。

在襄阳郡内,各县把守的兵马,皆是刘表昔日心腹部众,而在邓县之内,虽然城内兵马被蔡氏宗亲夺权分领,但军内兵士大多对蔡氏多有怨言。

某日,赵信将城内数十员忠义将校据于一堂,尽告蔡瑁恶行,这些将校闻言皆气愤不已,就在此时,忽然后堂内两人踏步走出。

一人丹凤眼、卧蚕眉,身躯魁梧,浑身尽是威煞之气,另一人谦谦有礼,笑容可掬。

赵信随即为众将引见二人,当这二人名头报出时,众将皆是大惊失色,此二人可大有来头,一人乃那仁义无双的刘皇叔麾下谋士孙乾,另一人则是其结拜兄弟,关云长!

一夜过去,次日夜里三更,邓县忽起暴动,关羽统领各将,将蔡氏宗族之人,尽数诛杀。

城内兵士听闻关羽身份,还有从赵信口中得知蔡瑁恶行,皆愿随关羽起事。

于此关羽仅靠着刘备的仁义名头,轻而易举地取得邓县,并得城内三千兵士投诚。

之后一连十几日,赵信与孙乾远走周遭临近城县,说服县中令守,又得三县大小将士近八千人相赴,同时间,孙乾联合襄阳城内二蒯,以作内应。

襄阳城内,约有三万余兵马把守,其中兵力分布,有一万五千余人是蔡氏心腹之兵,近六千乃是忠诚于刘表之兵,剩余皆是自江夏带回的刘备统领之兵。

二蒯暗中联合那些忠诚于刘表的将领,吩咐完毕。

某夜,镇守于襄阳城内的守将,乃是蔡氏族人,名叫蔡旦,副将乃是其弟,名叫蔡正,两人皆生得孔武有力,武艺高强。

蔡旦面粗心细,蔡正悍勇胆大,兄弟二人镇守襄阳重地,蔡瑁亦是安心。

眼下,蔡旦暗暗察觉到襄阳城内多有变故,军心不定,当夜,蔡旦聚集城内蔡氏将领私下商议。

“近日那蒯氏兄弟与城内其余将士多有接触,定是有所图谋,诸位定要谨慎提防莫要坏了族长大事!!”

“哥哥!何必这般小心,小弟我这就领兵将那蒯氏兄弟捉拿,然后再严加拷问,我就不信揪不出这些反贼!”

蔡正一听,立马大声吼道,蔡旦眉头一皱,刚欲张口,忽有兵士赶来急报,说城中起火,蔡氏部属皆受到偷袭。

同时城内南、北二门守将皆被人所杀,此时二门大开,城外正有两支兵马正火速朝南、北二门火速杀来!

此报一落,顿时一众蔡氏将领皆面色剧变,蔡旦赶出楼台,望向城内,只见城内四处火焰张天,起火之处,皆是其部署安置之处。

同时城外南、北方向,喊杀声震天裂地,震得人心惊胆跳。

“不好!那蒯氏兄弟果真要造反!!诸位快快赶回其部,指挥兵士抵挡反贼,二弟你与我各领一军,抵挡城外敌军!!!”

蔡旦疾言厉色迅速做好安排,蔡氏诸将领命而去,蔡旦、蔡正急上马匹,赶往起火之处。

此时城内校场,蒯氏兄弟正指挥兵士袭击蔡氏部属,蔡氏部属受到偷袭,四周火势正猛,被蒯氏兄弟所引兵马杀得手无足措,纷纷逃散。

少时,忽然间逃散而去的蔡氏兵马在一道厉声喊叫声下,迅速地集聚起来,蒯氏兄弟神色一凝,正见人潮之内,蔡旦骑一匹快马,正火速杀来。

蒯氏兄弟深知蔡旦厉害,不敢正面抵挡,拨马就逃,蔡旦引军厮杀一阵,震住局势,随即点齐五千兵马,杀向南门而去。

与此同时,关羽引三千兵士,已冲至南门,刚入襄阳城内,远处巷子传来一阵马嘶兵戈震动之声,关羽丹凤眼一眯,立即纵马冲去,扯声大吼。

“杀呐!!!”

蔡旦正急引兵冲来,猝然间只觉一声暴吼声在耳边炸开,心神剧荡,蔡旦定眼一望,只见一员身穿鹦哥袍的威猛将领提着一把八尺长刀飙飞而来。

蔡旦吃了一惊,连忙提刀迎住,电光火之间,两马相冲,青龙偃月刀挥起,奋力扫向蔡旦,蔡旦急持刀挡住。

‘钪’的一声巨响,蔡旦虎口震裂,脸色大变,暗付这红脸汉字端得厉害!

关羽凝神聚气,第二刀又是迅飞而去,蔡旦又是挥刀直挡,又是‘钪’的一声暴响,蔡旦手中兵器霎时被震飞,其还未回过神来,关羽第三刀又至。

‘噗哧~!’蔡旦头颅应声而落,蔡旦一死,那些蔡氏兵士立即士气骤落,战意尽失,慌乱逃去。

关羽引军冲杀,径直杀入襄阳城内,正好遇着蒯氏兄弟被数员蔡氏将领率军围杀。

关羽暴喝一声,即挥军杀去,关羽首当其冲,冲得最快,两个蔡氏将领措手不及,皆被关羽砍落马下。

关羽如同虎入羊群,拧刀策马,快速地击杀一个个蔡氏兵士,不久围杀蒯氏兄弟的蔡氏部众,皆被关羽杀散逃去。

关羽救了蒯氏兄弟后,听到北门边喊杀声最是激烈,关羽丹凤眼暴射两道凌厉杀光,遂向北门杀往而去。

却说,孙乾、赵信领军冲到北门,蔡正已领军杀至,孙乾忙指挥兵士作战,奈何蔡正勇猛,前去抵挡的兵士皆被杀破。

孙乾、赵信拼死抵挡,眼见蔡正将要杀到孙乾面前,就在此时,又是一声雷霆般的暴喝轰起。

“解良关云长来也!!!!”

人的名树的影,关羽名号一报,蔡正顿时吃了一惊,孙乾趁机逃开,此时又有一部残兵赶来,告之蔡正,其兄蔡旦已被关羽所杀。

蔡正一听其兄被关羽杀死,顿时双目冲血,竭斯底里地暴吼一声,状若疯狂地朝关羽杀去。

关羽见蔡正迎来,冷然一笑,加鞭而行,如同一根巨大的脱弦之箭飙飞向蔡正。

蔡正全身尽是怒恨之火,亦连拍马匹,眼见两人相近,蔡正大锤一起,立马打向关羽面门。

关羽持刀格挡,蔡正那足有三十多斤的大锤竟无法荡动关羽青龙偃月刀一丝。

蔡正脸色不禁涌起惊异,关羽脸上那抹冷笑更胜,奋力持刀一劈,那巨大的力量,令蔡正手中大锤顿时失去控制。

就在此时,关羽青龙偃月刀迅疾而出,蔡正刚止住大锤的冲势,稍定神时,却发现关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