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宋-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月。即道监察御史陈天祥等人弹劾。中书右丞相安童、翰林学士赵孟传等也都反对他地措施。忽必烈诛卢世荣。应当说。这是太子真金及其汉法派地又一次胜利。但这时汉法派对形势估计得过于乐观。认为真金威望日高。忽略了与“理财”权臣派斗争地复杂性和艰巨性。
阿合马极其余党答即古阿散等。找到了一个搞垮皇太子真金地绝好机会。在此以前。南台御史曾封章上言:“帝春秋高。宜禅位于皇太子。皇后不宜外预。”真金深知忽必烈不愿禅位。闻知此事后甚为恐惧。御史台因秘其章不发。但此事为答即古阿散等得知。遂于忽必烈前奏请收内外百司吏案。以大索天下埋没钞粮为名。而实欲揭露此事。乃悉拘封御史台吏案。
不出所料。忽必烈听到居然有人要他提前让位给太子。大发雷霆。但是丞相安童带头率先请罪说:“臣等无所逃罪。但此辈名载刑书。此举动摇人心
重臣为之长。庶靖纷扰”。忽必烈怒气稍解。形势。后答即古阿散等坐奸赃论死。其同伙分别被诛杀、流放或没为奴。虽然如此。真金竟因此而忧惧成疾。在忽必烈不知道儿子满怀心事地情况之下。又连番责难。以至于连生病也不敢向忽必烈说一声。直到快死了。宫官害怕担负不起这么大地责任。才来向皇上呈报。但是已经晚了。
忽必烈也只能见真金最后一面。甚至真金连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就散手而去。真金毙后。忽必烈才想起这个儿子地号出来。不由大悲。真金有三子。长子甘麻剌。出镇漠北。镇漠北祖宗根本之地。守太祖大斡耳朵;次子答剌麻八剌。第三子即铁穆耳。
于是忽必烈按中原传统制度仪礼册立铁穆耳为太子,因为真金太子虽然他在继位前就去世,但他的子孙也应该被视为元朝皇位的正统继承人。
下令丞相安童主持太子的葬礼之后,忽必烈心力交瘁的再也不想出宫门,只是将诸事交与南必皇后转呈给自己大臣们都不想见了。终日沉醉在酒海之中。
内政交与南必皇后和丞相安童解决,外事诸如西北平叛、乃颜之乱交与伯颜全权署理。自己却是忘了江南和四川交代之事,一时间,朝政陷入了混乱的状态。
不过安西王相辉和商挺接到忽必烈之前所下诏令时欣喜若狂,按照自己的原定计划开始执行起来。
张钰挂帅出征的本意,就~|用张钰在西南一带的威望,来收复西南八番为大宋所用,自从他离开钓鱼城领军出征之后,钓鱼城就交与了王立打理。张钰又奏请政事堂让王立代理重庆知府,所以王立的防御重心由钓鱼城转到重庆府来。
张钰在时,立一直不敢再提熊耳夫人的事情,也不是张钰知道而是自己心虚而已,不过等张钰入住政事堂,将注意力由一州之地转移到全国的时候,王立那颗骚动的心又有些不安分起来,熊耳夫人的美貌对于常年征战的他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生活上的调味剂有她的存在,虽然不至于吃不进去饭,但总觉得有的食不知味的感觉。
于是,当张钰确定要领兵西南援助缅甸的时候,王立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熊耳夫人从钓鱼城接到了重庆府中始了二人的暧昧生活。
这个时候,熊耳夫人已经接到了其兄李德辉的秘密传书,说是要借此机会让其说动王立,趁机举事相应大元号召,彻底颠覆大宋在四川的势力料,这一切早就被受命坚持熊耳夫人的赵无极和公子鹰留意上了。
原来耳夫向王立诉说了她和李德辉的关系和过去的一些事情之后。其实已经得到了王立的一些认同,只是在张钰的回归之后直不是他做主而已,凭借张钰的威信全可以无视于其的存在,所以在几年的日子里,也倒是安分守己的为大宋东拼西杀,但是王立确实有些厌倦了,虽然在最近的几年中,大宋的形势越来越好。但是对于深陷在四川的钓鱼城和重庆来说,曙光也太遥远了一些。
说一句心里话,虽然王立比坚决的执行了张钰的所有命令,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对于彻底战胜蒙古大军,还是保持了怀疑的态度。在加上熊耳夫人的那些话,以及在四川蒙军中汉人的地位逐渐加重,使他真的有了结束四川战事的想法。特别是熊耳夫人那一番话,仍然经常响在他的脑海中。
所以王立待到张钰带着亲兵和人马一走,就随即展开了接熊耳夫人来重庆的事情,他叫人通知手下李兴、张鸽来府衙密商要事。叫来手下人一起商量如何行事。
因为他叫人去请熊耳夫人来重庆的事情被其拒绝了,熊耳夫人闭门不出,不领王立的情面,无论怎样呼唤熊耳夫人,她总是不露面,熊耳夫人肯定对王立最近的冷落生气。李兴、张鸽看见这种状况不知究竟,王立当着手下的面也不好发作,心烦意乱的对两人布置任务,要两人各领斥候分别前往成都西川府去走一趟,去干什么他也说不清楚。
等了一会,李兴、张鸽看见王立还座在那里发呆,只好主动向王立拱手报告说:“我们前往成都刺探情报,一定完成任务,尽快赶回来”。手下把成都之行理解为刺探情报,王立觉得这很好,以便下一步相机行事,就挥挥手让他们离去。
李张二人走不同的路线,还没有到达成都就分别被元军俘获,李德辉得到消息叫人把李张等人押往成都,并没有加害人于他们,而是专门为王立书写了一封劝降书要李张他们送给重庆府的王立。劝降书仍然是过去写给张珏的内容,只是情意更深,用词更切。
李德辉兄妹二人虽然多年没有见面,但是
王立做同样一件事:“劝降”。
看到王立付诸于行动,所以在李张两人离开的日子,王立与熊耳夫人已经和好如初,在战乱时代,男欢女爱不需要那么多过场。王立拿着李德辉的劝降书匆匆的到熊耳夫人房内去商量如何向西川军投降的事情。
终于决定按照熊耳夫人的方式选择投降是最好的结果。于是,由王立口述,熊耳夫人起草了一份降书。投降书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是投降在开封的顺昌宋王朝不是投降蒙古。二是保证守城将士和百姓不受屠戳。而且不改变建制。
为了使安西王相确信,也为了给表哥传递信息,熊耳夫人还按从前为李德辉做鞋的样式做了一双新鞋,附上家书一封,然后用蜡丸将降书和家书一并密封,王立派儒生杨獬带往成都川西行院。
李德辉看见王立的降书非常高兴,李德辉为杨獬发放一个特别的文书,让他立即回重庆告诉王立,完全同意他的要求面作准备动身到合州钓鱼城受降。
但是那有那么单的事情呢?杨獬在蒙古军的控制区之内畅通无阻,但是一到了重庆、合州的地界,就被赵无极和公子鹰的人控制了起来。原来自从王立任重庆知府之后,钓鱼城由于姜明的缘故,就交与了二人打理,平时熊耳夫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二人的坚持之下这次王立的突然决定,赵无极和公子鹰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的慌,在前几年的战争动荡中,你决定要投靠蒙古人,来保全百姓性命,这一点大家都可以理解。
但是现在形势对于大宋极为有利可以说是大宋近几十年来形势最为好转的一段时光了,这个时候王立却要遂了元军的意,不由的不佩服姜明的眼光,这个熊耳夫人也真的很不简单,可以左右一个统帅的想法。
得到儒生獬之后当下不敢怠慢,扣押下之后边飞报南京城朝廷所在,一边通知州守将和钓鱼城一起做好防范的措施防止王立得知杨獬落入钓鱼城的手中,从而铤而走险。
不但赵无极和公子鹰在里做好各种的防范连是元军那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问题就出在了驻扎在前线防御泸州、合州和重庆宋军的东川行院主帅汪良臣身上。
汪氏一家三代为蒙古人的兴起鞍马后,在蒙哥任大汗的时候一直是御前先锋,威风凛凛,到了忽必烈登基做了大汗,又开创了大元帝国时代,汪氏家族再也没有过去的风光,在以前攻打重庆的战斗中处处受到节制,内心憋着一口气才一直坚守在前沿阵地。想要报当年的杀父之仇,现在李德辉又跑来插手,汪良臣再也忍耐不住,断然拒绝李德辉的要求。
汪良臣讥讽辉说道:“几年前在攻打重庆的时候,你说要劝降张珏,结果扫兴而归,大家是给了你面子的,重庆最后还是依靠武力来解决。王立是张珏的心腹,比张珏更狡猾,承认投降,不过是引诱你西川军过来和我们东川军引发内乱好乘机行事,以求得芶延残喘,岂可轻信”。
李德辉拿出王立的降书让良臣看,说道:“现在四川诸地落入我大元手中已经很久,在这几个地区的将士已经陷入了疲惫厌战当中,现在正是依靠怀柔来收复的时候,过了这一段,待到张钰回来,恐怕事情又会难办了很多”。
但汪良臣觉得是战是降由东川行院决定,与你西川行院无关,安西王相李德辉现在插手干预,这样行事完全是为了夺人之功。
直到李德辉针锋相对拿出忽必烈的诏书,汪良臣才无话可说。但是还是表现出了不配合的姿态。不过是再不情愿也不敢明目张胆的阻拦了,只好放按照既定的计划行事。
但是只是过了一个多月,小心谨慎的王立发现杨獬还没有回来,知道事情有一点点不对,赶快找到了熊耳夫人和亲信心腹商议事情的起因,大家都觉得可能是杨獬出了问题,但是由于赵无极和公子鹰做事比较沉稳周密,扣押杨獬的事情又没有透出风声去,再加上汪良臣的元军一直是戒备森严,丝毫让他们感觉不到有受降的迹象,所以只能暗暗的着急,却没有一点办法。
而消息传到南京,却是让陆秀夫等人慌乱了一下,因为对于重庆之地,大宋还是显得鞭长莫及了一些,最近的扶翼军也距离有千里之遥。更不要说再去派官员镇压了,所不定等到了地方,王立已经开始投降了。
无奈之下,只好命令赵无极和公子鹰严守钓鱼城和泸州,暂时不要计较重庆府的得失,一切的机缘,就要靠王立本人的觉悟,还有大宋的运气了。(—://。。)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一百四十三章十年(七)
实最近一段时间,大宋在政事堂和军事堂的主理之下有放松对于周围地区的收复,除了对于长江北岸,甚至连襄樊之地也没有想到去抢夺,无非是按照姜明的既定策略去执行的。
在这个时候,大宋虽然还没有力量来收复江北失地,但是对于元朝的河南江北行省,做到大力的骚扰还是可以的,至少可以让元朝无力生产,可是在姜明的坚持之下,最后这个议题不了了之。最后随着姜明淡出了政事堂,这件事也被侯强和文天祥等人坚持了下来。
姜明的意思就是,必须要留下一块土地让忽必烈芶延残喘,有力量对付海都和乃颜等人的叛乱,让元朝的国力不断的消耗在内斗之中。而自己却是一直在稳定自己的内部局势,比如说对江南之地的残余元军和一切自以为罪孽深重而不敢投靠大宋之人的清剿工作。
这次变成了一次复投大宋的军队演出的一场表示忠心之战。张已经配合张钰的援助缅甸而率领二十万众进至湖广后,兵分两路分别向云南行省梁王施加压力,但是并不出动。一路由黄去疾领兵五万万,作势要经永宁南下取乌撒。一路由张率主力十五万,作势要经辰州、州,去攻占普定,后直趋云南。
而吕文焕和程鹏飞、陈奕等人,也率领着本部的人马,对于江南各地展开了排查的工作,对于负隅顽抗的人,给其坚决的打击,让本来为数不多的反抗势力,得到了又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中兴五年,留镇、汉的扶翼军守护鄂州,奉政事堂之令,协助程鹏飞分兵南下。围攻静江府。这是指向广西强朝廷的军事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留驻在静江的是元将畏儿人亦黑迷失。这位可能已经成不了元朝杰出航海家的畏吾儿人。在逃到静江府的时候,被任命为参政知事领镇南王府事,并主持远征安南的军事行动。虽然是兵败,但也算是升迁了一把。
可是在静江只有为数不多的元军,在亦黑迷失看来,那是不堪一击的。所以起初亦黑迷失甚至想往云南行省逃避。但是由于张钰的突然援助缅甸,被逼无奈的情况之下,脱欢命令他镇守静江府没有给他派来任何的援兵。让亦黑迷失的嘴里充满着苦水,但又不知道向谁诉说。
静江府不能丢失,亦黑迷失这一是知道的,丢失了静江,那么宜州、南宁的守军更加是不堪一击因为精兵骨干都被阿里海牙带走了。
将宋军射进城内的劝:信丢掷一旁,不予理睬。开始布置静江府的防务起来,他心里明白在大宋打仗已经是十分的顺手了,百胜之师现在的确是很难抵挡,但是这更加激起了亦黑迷失死守的决心。因为毕竟是员有勇有谋的将领,他知道现在的大宋已经被外族之人侵犯太久对不会容下他这个畏吾儿人,虽说他不是蒙古人,但是在大宋人的眼里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他还记的江南人的圣贤书上还写着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就充分的表示了这些汉人的排他性格。所以他不能投降,投降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负责围困静江府地正是程飞明白这亦黑迷失是不好对付地。他没有莽撞地让兵士们硬攻。而是细心地研究静江地特点极少伤亡地夺城方式。他在绕城视察之后。得出了将给他们攻城造成困难地是:水。
静江城四周有又宽又深地护城。这对没有水军地他为攻城地最大难题。经过认真地调查。程鹏飞发现这些护城河地水。是从大阳江和小榕江注入地。于是他派部队在大阳、小榕两江之上筑起高高地堤坝。将流入护城河地水堵住。同时又在地势低洼地东、南面。将护城河地河堤挖开。把水放干。使静江城失去了屏障。这时。宋军才发起进攻。
进攻是极猛烈地。戴罪立功又兼立功心切地宋军蚁涌般地扑向守军极少地静江城。很快就将外城攻破了。亦黑迷失退入内城之后。一面指挥士兵在城墙上与爬城地宋军对杀。一面组织几批敢死地蒙古士卒。准备应付随时出现地不测。求战心切地宋军又将内城攻破了。亦黑迷失便率领敢死队退到街里。与宋军展开巷战。
亦黑迷失自己也知道。只有将自己地生死置之度外。才能有一线地生机。
巷战是对他们有利地。宋军再多。拥进巷里地。也只能基本上跟他们对等。
这是他们最能发挥蒙古士卒杀伤力地时机。那些平日安静至极地潮湿、窄小地街巷里。此刻杀声震天。钢铁碰撞发出地刺耳地金属声、人们拼力厮杀地喘息声、尸体笨重倒地地钝响。极其阴森、刺耳地响彻静江城地上空。给静江笼罩着一层浓厚地悲惨气氛。
程鹏飞满以为这一下整个静江城已落
中了。可是他没高兴多久,就有人来报:城外月城仍在顽强抵抗。程鹏飞听罢,只是眉毛稍稍扬了一下。他没把这当一回事。他想,月城,不就是围在城门外的一道半月形小城吗?
“是不是马上攻打?”部将这么问。程鹏飞心想,那还用攻吗?便微微一笑,说:“何必去攻?只围上十多天,就把他们饿降了!”
守在月城里的,是亦黑迷失亲自率领的二百五十多人。在饿了大概十余天之后,无奈之下,亦黑迷失率众投降,遂被按照惯例,主将押往南京城,手下被发往各地挖矿以为其在江南所犯的过错恕罪。
然后,程鹏飞和吕文焕等人,分成数路,往宜州、钦州和浔州、梧州方向南下,坚决肃清在江南的残敌,大兵直逼云南。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