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国无疆 >

第715章

大国无疆-第715章

小说: 大国无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宇说得倒是轻松,可对于薛殿川俩人而言,主席的突然到来,不管来意如何都是必须看成是一次突击检查,不认真可不行,俩人一前一后的跟着张宇步入了专用电梯后,一直紧随在张宇左右的警卫这下倒是没有跟上来。

中亚战区司令部最为核心的指挥中心位于地下三十米,高速电梯并未耗时太久就将三人送入了指挥中心的大厅内,如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样,这个大厅最显眼的正前方便是一块块超大的液晶显示屏,而大厅中央则是一排接着一排整齐有序的操控台,大部分都是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屏,没有开机之下,都是黑漆漆的一片。

y4qjz系统从专业角度来讲,它其实不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涉及到人机交互的大型综合电子系统罢了,它的应用其实旨在于提高指挥、控制和通讯作战能力,主要用于陆、海、空、天作战,可覆盖预警指挥、侦查巡逻、部队指挥、电子对抗等多个方面,因而其核心思想总结起来倒是很简单——“主宰机动、精确打击、全面防护、集中后勤”。

环顾整个指挥中心大厅,便可以看到这个系统的主体构成元素只有两个——“计算机”和“光缆”,而集中在此的都是各个分系统的终端,因而在这个大厅之上和下面,还有该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各个子功能强大的子系统让整个系统形成了“搜索并发现目标、跟踪与监视目标、目标识别并决策、打击与战损评估”这么一整条作战链。

指挥中心大厅里只看到十几个穿着白色工作服的技术人员,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准备进行整个系统的运行测试,一个士兵都没有,站在一旁的薛殿川当即介绍了一下情况。

“原装配该基地的y4qjz系统已经完成拆换,新更换的战区级系统也已经各子系统的组装测试,预计四十八小时之内就能完成总系统的试运行测试,七十二小时之内,司令部就能开始灵活自如的运转起来!”

一行人并未逗留多久,三人便又走进电梯,这一次直接降到了地下最深处,高度自动化且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y4qjz系统,是建立在大型数据库系统和多机并行推理系统的主机结构之上;因而系统对不同的专业网络或综合业务网络以及连接、交换、中继、交链和传递不同传输介质链路的网络互通互操作能力务必强大。

因而作为整个地下基地最深处的核心地带,最底层的噪音是最大的,电梯门刚一打开,张宇就觉得自己的耳膜有些发胀,大功率涡轮风扇驱动的冷却风机正运行着,为这些安放在地下深处的超级计算机提供冷却,隔着厚厚的钢化玻璃,张宇看了看周围,在一个个划分清楚的分区内,伫立的都是一个个体型巨大的机柜,最靠近身旁的一排机库,隔着玻璃能够清晰看到里面的各种指示灯正不停的闪烁着。

“从最接近地表的通讯分系统到指挥控制系统,各个分系统尤其是情报分系统,运用各种手段获得的情报数据,都交由这里的大型数据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譬如敌人目标数量、种类、位置、番号、编成、武备等情报的收集,都是由许多侦查手段获得,再交由情报分析系统进行初步的处理后,会交由该中心进行数据融合与存储,上面的操作员需要什么情报,直接进行数据检索即可!”

这次担负解说任务的是胡广,三人所看到了也都是一排排因工作而发热机柜罢了,没看两眼便又转入电梯向上而去,紧邻数据处理中心的一层是计算机对抗中心,该中心除了担负计算机对抗之外,还有负责维护整个司令部计算机及各个网络安全运行的职责,当然也负责维护他们下面的数据处理中心的超级计算机群。

计算机对抗中心已经完成了测试并且早已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中,进入这个中心最大的感觉就是有些嘈杂,键盘的敲击声、滴滴的计算机警示声等,穿着共和国特种部队网络战部队制服的技术士官和军官们,正在紧张的工作中。

“根据惯例,为了确保司令部的计算机通讯安全,我们正组织一次对抗演练,对我们的计算机对抗能力进行系统化的测试!”

不用薛殿川多说,对计算机一点儿都不陌生的张宇自然能够看得多现场的技术能手们正忙着做什么,当共和国将计算机技术从军事机密转向民用推广之前,军队内部就进行了多次的辩驳和实验,其核心思想就是确保军方的计算机技术要领先于民用,至少确保军事机密不至于被民间骇客蓄意侵入而大规模泄露。

已经相当成熟的共和国计算机对抗,严格意义上可以分为四种,其一是基于物理空间的摧毁与反摧毁,即在战时使用精确制导弹药直接打击与反打击计算机系统,这种被硬性一锅端掉的可能性较低;其二是基于电磁频谱空间的能量干扰与反干扰,即计算机工作必定产生电磁辐射信号,该信号能够被激光致盲武器、电磁脉冲武器等灵敏武器捕捉并实施精确打击,所以对抗的另一方自然拼命想要降低辐射和被探测可能。

其三便是最为贴近实际、基于计算机网络空间的逻辑对抗,这种对抗是一种不见硝烟但是空前惨烈的鏖杀,双方利用各自的计算机知识,在计算机病毒、安全防护、管理密码、专用软件、核心资料等等方面展开搏杀,进攻方一旦占据主动优势,极有可能导致守方信息泄密、资料丢失、管理权限失去、数据篡改乃至网络瘫痪等悲剧后果,在1944年共和国陆海空三军组织的一次虚拟网络对抗中,技术强悍的空军代表甚至窜入了海军的数据库里为非作歹,瞎指挥海军的部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后果,好在当时是一次基于虚拟的对抗。

而最后一个方面倒是比较简单,是基于网络的宣传对抗。对于共和国各个专用军事计算机网络而言,被恶意入侵之后还被对方大肆宣扬各种反面信息,造成舆论攻势效果的可能性并不高,但也并非没有这种发生可能性,共和国特种部队网络战部队就曾在演习中“攻陷”过共和国国防部的官网,而且还在上面“公布”了大量虚假信息,气得国防部部长唐仁辉一天之内打了三通电话要挟特种部队司令林学文中将“老实点儿”。

事实上虽然战区级的y4qjz系统,没有装备于共和国北京西山战略指挥基地内的更高版本的战略级那么恐怖般的先进和完善,但也是凝聚了共和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以及上百个研究所,将近数万共和国计算机人才的心血,其计算机安全防护能力已经相当之强,就算德国买去了上百台家用电脑并研究进展迅速,要想具备攻克该系统安全防护策略也是概率性极低的。

计算机对抗已经不是第一次参观,眼前的不过是一次测试罢了,相当于是一台新的电脑安装之后,正加上了各种各样的应用部分,在即将转存进大量重要数据之前,对电脑的防火墙进行一次攻防测试罢了,张宇三人在一旁看了十分钟,“敌人”想尽了很多办法,都并未攻破y4qjz系统的主动防护系统,反倒是被防护系统自动发起的反侦测、反入侵等手段折磨得丢盔弃甲,在张宇看来,除非是整个特种部队下属的网络战部队全体出动,再加上从共和国各大高等院校抽调而来的计算机专家学者,估计也得耗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入侵进来。

没有看多久,张宇三人便再次乘坐电梯向上而去,进入了本次视察的真正重点——通讯中心。

“根据统计,自建国战争以来,历次战争我军的通信总量呈现急剧增长态势,中印婆罗洲军事冲突最为繁忙的交战头两日,南亚战区司令部通讯中心统计结果就显示,卫星电话、微波电话和有线电话的总数达35万次、电报11万份,日均管理通讯频率2。7万,快速、有效、保密的通讯确保了战役的顺利进行。”

薛殿川指了指大厅内的各种通讯终端,继续说道:“然而根据战区态势不同,中亚战区司令部或将作为我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沿指挥部,参战部队多、指挥调动频繁,因而必须要有更为强大的通讯能力。”

“为此,我们首先将y4qjz系统的通讯系统部分进行了技术扩容,即增加了两个自动通讯控制站,将实时通信容量扩展到了16000条线路,其次,我们提高了视频、语音、图像、文字、数据等数据信息的通讯带宽,将作战文件和报告进行数字化、加密化等处理,同时提高数据信息的传输率,最后,根据战略战役需求,我司令部将优先获得全球卫星通讯网络的通讯支持,随时可以获得每秒钟1500万比特的数据通信率的通讯能力补充。”

“当然,作为信息互联互通、协同作战根本的联合战术信息分布系统数据链、卫星通讯数据链、战术共享数据链、通用数据链等传输的数据信息率,我们也进行了专门的优化提高,还借鉴南亚战区司令部成功运用的窄带传输、极窄波束天线自动对准以及跳扩频技术经验,提高司令部的数据链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确保参战各部的数据信息不在我部内丢失、延迟。”

满意的参观完通讯中心,张宇这才在胡广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仓库区参观,这里存放着五个特殊的方舱,方舱长约15米,高和宽都接近3米,其貌不扬但内部却是别有洞天。

“这是我们司令部的战略预备通讯方舱,主要装备是数字通信分布式系统、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系统、情报加工工作站、作战参谋控制台等,在实际运用中,它可以轻松装入战术运输机机舱内,亦可以载入专业电子战机内,当然也可以地面机动,可有效完成通讯、情报、指挥等任务,是战区司令部与一线作战指挥部之间必要之时的沟通桥梁,也是司令部指挥能力的后备力量!”

“那它岂不是类似于大型空中指挥机咯?”张宇总于好奇的问了一句。

“和空中指挥机类似,但功能上,它更像是一个缩小版的战区司令部,倘若司令部主基地被袭,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空中、地面甚至航运的方式,保持指挥能力,因而得名‘空中指挥控制中心’!”

张宇听完,倒是更加好奇了,要是条件允许,他还真想看一看这小小方舱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构造,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奇观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它们所带来的战争杀伤能力也自然会让人难以相信。

—://。。

第二卷中国崛起第一三九章希特勒的好心情

更新时间:2012…11…3014:57:19本章字数:8105

全文字无广告第一三九章希特勒的好心情

“怎么,讨论了好几天,难道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吗?”

几天以来,希特勒还是第一次这气定闲神的看着参谋部部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或许人生气和郁闷都有一个过程和总量,时间一过,也就恢复正常了,之前再恼火的事儿,也不会导致心态失衡。全文字无广告

“这个……”

约德尔真不知道如何开说,到今天已经是1947年的1月12日了,德国最高统帅部内部会议开了很多次,其他军种内部的会议也是频繁的召开,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面对中国。

问题看似很简单,谁都能轻松理解透彻,可关键是如何解决问题,昔日在讨论如何灭亡波兰、进军挪威、横扫英法等作战事宜上都能侃侃而谈的人,如今都像是被灌了铅似的闭上了嘴巴,亦或者是意见高度不统一,吵得如同泼妇骂街一般也没有什么好结果。

追根究底,约德尔知道问题棘手的主因在于大部分人都产生了畏敌情绪,这就好比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术想法,可再怎么说,老师都是有学术权威的,因而如今的德国上下,无不觉得挑战“老师”是一件风险极大且高度刺激的事情,明知一旦成功收益颇丰,可谁都不愿意看到失败的概率是如此之高。

约德尔坐在希特勒办公桌对面,却感觉像是和元首隔着十万八千里似的,以前元首一言一句他都能心领神会,可现在看来……

“是这样的!”整理心情,深受俾斯麦铁血军事影响的约德尔还是开口说道:“根据多次会议探讨的结果,同时也是当前国际形势的必然趋势,中国是不允许帝国成为欧洲唯一超级强国的,因而她更加不允许我们灭亡苏联,其战略发展目标也和我们一样是成为世界新秩序的缔造者,所以,中德之战是避无可避!”

希特勒并未说出废话一词,而是颔首点头,示意自己同意这么一个观点,地球就这么大,德国要是称霸了欧洲还顺带把苏联给弄成了后花园,陆地面积本来就少的地球,岂不是没有了中国人称王称霸的扩张地盘?所以,中德双方目标一致,可“一山不容二虎,一球不容双霸”,双方战略利益发生冲突,能有的,自然是一决雌雄,用成王败寇的尸山血海,来书写新的历史传奇。

“从当前的战争形势来讲,毫无疑问,参战时间太长且始终主导战争主动的我军,对中国而言并无太多的秘密,因为就连我们引以为傲的aip不依赖空气推进的先进作战潜艇技术,都是源自于中国,我们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他们一清二楚!”

“而麻烦的是,我们并不了解中国,情报工作的不到位虽然是一大因由,但对方防谍反间的措施细致到位更是主因,我们到现在为止,能够洞悉对手军事战斗力的资料很有限!”

约德尔说到这里,终于把手中的报告递了出去,希特勒倒是很认真的快速浏览起来,可资料真如同约德尔所讲的那样,太少了,实在太少了。

“中日之间的一系列战争,包括琉球群岛冲突在内,我们通过日方了解到,中国人的空中实力远超日本,朝鲜半岛战争几乎一开始他们就牢牢掌握了制空权,整个半岛上空随时能见的都是中国人的飞机,且陆地战场因大部分都为歼灭战,倒是平壤之战日军反应中国陆军火力凶猛、装甲强大,而且是大量配置了直升机。”

“直升机?”希特勒眉头一皱。

德国陆军也有一支部队,是“黑骑士”航空师,该师是在中德正处于蜜月期之时,德国大举购入“力神”运输直升机和“夜鹰”武装直升机的基础上组建而来的神秘部队,该部队曾作为对英本土登陆战的战略预备部队中的一支王牌,但最终并未派上用场,反倒是在爱尔兰对英国散兵游勇的反游击战中,该部队粉墨登场便一发不可收,打得英国陆军的游击部队是哭爹喊娘的,效果好得出奇。

所以,约德尔一提及“直升机”,希特勒就神经反应似的想到那种嗡嗡声中,桨叶呼呼直转,像是一辆飞行坦克一般从空中掠过,然后六个武器挂架上的火箭发射巢、多管速射机枪、大口径机炮等疯狂向敌阵地、车队人员倾泻瓢泼弹雨的武装直升机,那强大的攻击能力甚至令曾参与过部队组建实验的古德里安吓得面色土灰,装甲部队真要是遭遇到了一群这么凶残的低空杀手,那么自己能剩下的,肯定是一坨坨废铁。

“是的,元首!”约德尔中肯的点头回应,接着讲道:“根据日本提供的交战电报记录显示,当时的平壤守军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猛烈而又精准的炮火、无可阻挡的装甲洪流、遮天蔽日的直升机机群呼啸,还有那冷不丁防就突然射杀的大量狙击手,所以我们根据日军的反馈消息,估算我们的对手是一支极其依靠综合国力的强大,不计成本达到战役战术目的的军队,这一点可以从后来的琉球群岛争夺战,中国人的海军特混舰队疯狂火力准备之下,日军阵地像是被犁了几遍似的就可以看出!”

“当然,最能直观形象的让我们了解到中国人的战争实力,是他们在历次海外突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