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国公 >

第332章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332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国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若舀出来说的事情太大了,牵涉的人官位也比较高的话,势必又会有麻烦。尤其是这件事情,张凡只不过是在背后为他出谋划策了,他并不打算站到人前来。所以说,这件事情之后出面的也就是张居正和冯宝两人而已。当然,张凡也并不会就一直站在张居正的背后,默默无闻下去,必要的时候,他也是会站出来说话的。

所以现在张凡也是在和张居正好好商量,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说服李太后才算合适。

想来想去,倒也真的是让张凡个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还记得上辈子上中学的时候,不论是政治还是物理方面,倒是都提出过一个问题,质量的问题。政治和物理化学看似毫无关系,不过其中的很多东西,倒是能够相互结合起来。

就如同现在这样,张凡建议张居正,要从小的事情开始。从各方调来卷宗,摘抄一些实力,一些地方上的实例,而且是距离如今越近的越好。而且张凡还特意对张居正说了,事情不需要太大,小一些的也行。

张凡的话让张居正有些闹不明白。刚才他们两人就对于小事情无法撼动李太后的决心才刚刚统一过意见,如今张凡却是又要他这么做。

看到张居正疑惑的表情,张凡则是笑了笑,对他说道:“老师,有些事情其实不要想得太过想当然了。就像请客喝酒一样,请来两三个人,摆上三五壶好酒,那就小酌,情趣相投。但是若是宴请来十几、几十人,摆上几坛子少稍差一些的酒,却怎么说也是大宴了。这酒水没有变好,反倒是差了些。但是这酒宴的称呼可就得改一改了。

“小宴怡情,但是人数也太少了些,即便来的都是高官厚爵,可是也影响也终究是小了很多,甚至有许多人都未必会知道。但是这大宴就不同了,酒水菜肴虽然可能比起小宴来说,没有那么精致。但是它胜在人多,就算是来的都是七品的知府,可是这规模那可能同日而语。这么一来,这消息也是能够传的更远,无论是朝廷大员还是民间百姓,想来都会知晓。”

“你的意思是……”听到张凡这么一说,张居正是开始了沉思。他这一项,还真是张凡所说的那么回子事。这人不在精,关键是人数要多。人数一多,影响力也自然就是要大了。

没有说话,张凡看着张居正点了点头。

张凡的意思非常的简单。倘若要是舀出的例子所关联的人太大了,那也不好。不管上面所牵涉到的人,如今还在不在朝中为官,那都是要有所震动的。一个不好,再弄得人心浮动,闹出什么大事来,那可就不好了。

而只是牵连小事的话,也未必就不能够成功。毕竟张居正他们首先要说动的是李太后,而对于李太后这种掌权的人来说,事情的大小

毕竟说到底,朝廷大员虽然是重要的很,但是朝廷的基础乃是百姓,乃是江山社稷。而那些下级官员们却是实实在在地关联着这些东西的,倘若他们那里出了什么问题的话,也就意味着这江山社稷的根基出了毛病了。根基乃是根本,岂可动摇。

如此一来的话,不仅仅李太后那里能够说得过去,让她同意下来。就算是将这些事情放到朝廷上去说的话,有了那么多的例子,朝中的大臣们即便是在想要反驳什么,也是无力还击了。

想到了这点,张居正对于张凡所想出来的这个办法,倒是有了些赞不绝口的意思。而且张凡所出的这个主意,如今也正正好是时候。因为想要例证,他们所舀出来的事情自然是要距离现在近一些的好。那些为时已远的老生常谈,还有一些早就已经是处理好了的事情,如今在舀出来说事也就没有什么说服力了。

而如今,正正好是个机会。去年,才是六年一次的“京察”进行过,而去年,个地方三年一次的“大计”也是在同年。虽然说因为朝廷的“老传统”,很多本来是有问题的官员都是逃过一劫,甚至很多人因为这件事情而是飞黄腾达,升官发财了。但是这并不意味这就没有人倒霉的,这些人正是张居正所需要的例子。

甚至于,那些个以为已经躲过一劫的,如今升了官的人,他们的事情朝中的人也并不是不知道,甚至可以说是全都心里面明白,嘴上不说罢了。这些事情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大学士自然是心里面清楚明白的很,如今他只要将这些事情整理出来,再凭借着他的一手好文笔,整理成一篇篇让人一看就觉得实在是太过恣意枉法的文章就可以了。

而在这件事情上面,张凡也是并没有闲下来。光是靠着张居正一个人来整理这些东西自然是不行,他也是要帮忙一番的。

而张凡的帮忙,就完全不是这么回子事情了。他身为锦衣卫的都指挥使,手中掌握着不同的大臣的许多“私密”的事情。毕竟是锦衣卫吗,监察大臣本来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毫不夸张的说,对于监察的大臣,干了哪些事情、贪赃了多少银两、娶了几房小妾,甚至就连第几房的小妾传什么颜色的肚兜都知道。当然,最后那个的确是夸张了一些。

不过这些,也从侧面证明了锦衣卫的实力,是多么大强大。

所以,张凡想要在这件事情上面对张居正有所帮助的话,那就不会仅仅局限于以前的事情、朝廷里的卷宗、或者是什么朝中百官们心中都知道的公开秘密了。他完全可以让手下经过一番调查,找出一些如今还没有被人发现的事情,然后放在张居正给李太后的文章当中。

比起那些已经过去的事情,或者是一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张凡这些还未被人们所广泛知晓、却也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事情,不管是对于李太后还是对于朝廷里的文武大臣们,那无疑是更加地具有说服力的。

甚至张凡都有些兴奋起来了。他已经是打定了主意,倘若有人敢指责他所说的事情乃是假的、蓄意编造的话,张凡都有可能亲自站出来反驳他。

甚至于张凡还明白,在这件事情上面,即便是之前和张居正之间闹了很多矛盾出来的葛守礼也会站到张居正的这边来说话。毕竟嘛,张居正所要做的乃是好事,而他葛守礼身为都察院的左都御史,这些事情本来就是他的本职工作。想来葛守礼自然是不会坐视不问的。

这就是张凡对于葛守礼的了解了,他明白葛守礼并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即便是之前和张居正闹的不愉快了,但是对于葛守礼来说,公私分明才是真理。

事情,就在两人积极的谋划下,慢慢完着。



第五百五十四章需要稳妥

“河南德安府应山县知县赵为广,去年大计之时,弄虚作假,为应付朝廷钦差,强令域下百姓修葺房屋,以沙土充作余粮,并且公然贿赂朝廷钦差。”

“湖南常德府武陵县知县刘铁山,去年大计之时,公然贿赂朝廷钦差之余,竟然向钦差进献美色,以图自己政绩,却是置之百姓于不问。”

“河北……”

“……”

又是一年夏季。张凡总觉得,自从自己来到这大明朝之后,这夏天倒是比之上辈子要两款了不少。不过张凡总是觉得,自打他进京做了官之后,这夏天是一年比一年的要热了。或许这些知识他的心理因素吧。

不过如今,张凡倒是凉爽了不少。

行宫之中,李太后正坐在椅子上,身后的宫女正在为她打着扇子,身边还放着一碗冰镇的汤水,张凡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不过这座行宫的地方倒是不小,而且空间也大得很,如今早朝刚刚过去,外头的太阳正是最为火辣的时候,这里却是凉爽的很。虽然说炎热依旧在,但是偶尔有一阵凉风袭来,倒也的确是让人觉得清爽了许多。尤其是张凡的眼前,正上演着一处让他非常有兴趣的戏,兴致正高的张凡也就顾不了那些炎热了,饶有兴趣地看着。

今天的这一切虽然张凡是早早地就知道了,但是在今天的早朝上,张凡还真就是一点都没有看出来有什么先兆的。一般来说朝中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大都是会有一些先兆之类的提示出现,就算是让人防不胜防,至少最起码能够让人在心思上面有所准备。

而如今,即便是张凡明白将会发生什么事情,甚至就是他也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角色,但是张凡在今天的早朝上却是丝毫都没有感觉到那种气氛。这种感觉不由得让张凡觉得有些诡异,想起来,每次要是有这种情况的话,在众人都没有察觉之下,将要发生什么事情的话,那必将是一场巨变。

而如今的情形,不管是从这种先兆上来说,还是张凡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来看,用巨变来形容,似乎都有些不足了。张居正只要提出了新政,也就是如今的第一步,改革吏治的话,不管他成不成功,也不管李太后同不同意,朝廷里也必将要掀起一场巨大的浪潮。

当然,参与了张居正很多谋划,并且为之出谋划策良多的张凡,心里面明白的很。并且张居正为了今天,也是准备再准备。倒不是说他们自大,但是他们有信心,李太后定然会同意他们的做法。

那么一来,所带来的影响,可就不是几个词汇就能够形容的了。到时候朝廷里会发生怎么样的争论和,谁都无法预料。

而如今,上完了早朝之后。张居正和张凡就联名上奏,要面见李太后。所以现在,他们都在这里,由张居正开口向李太后说话,而张凡只是站在一边。

朱翊钧也在场,他根本就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只是一副好奇的模样,坐在李太后的身边,打量着说话的张居正。时不时的,朱翊钧也会像站在一旁的张凡投去一对询问的眼神。不过张凡并没有理睬他,湣鹁透久挥锌醇谋砬橐话悖故钦驹谀抢锊谎圆挥铩U欧驳恼庵痔炔⒚挥腥弥祚淳醯媚张炊侨盟醯酶拥囊苫罅耍暇拐欧踩缃竦淖鞣缈刹幌袼酝茄�

即便是朱翊钧,到了现在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的他,但是他心里面却也明白,接下来的事情必然会相当“有趣”了。

而这么大的事情,冯宝作为和张居正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人,又怎么会不到场呢。不过如今,冯宝也是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张居正向李太后陈述着,丝毫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冯宝也是来旁听的。

实际上,冯宝到此的目的,和张凡是一模一样的,那就是他们要在必要的时候,开口说话,帮助张居正让李太后同意他的,不,应该说是他们的提议。

这段时间,张居正当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那日他听从了张凡的意见,对于张凡所说的,从小事情下手,靠着数量取胜,让李太后明白此中的利害关系。张居正当场就觉得,张凡所出的这个主意实在是太棒了。

从那天开始,张居正就一心放在这件事情上面。他让人从各部当中,找来很多的卷宗,并且都是他一个人逐个翻阅。找到那些距离现在不是太久远的事情,而且在选择上面也是要有所斟酌的。毕竟,事情太小了的话,恐怕就算是再多,也未必能够引起李太后的关注。但是若太大了,势必影响又不好,万一牵扯到朝中的什么高官,或者是什么皇室贵胄的话,不经麻烦的很,而且张居正所要遇到的阻碍势必会更加巨大。

张居正当然是不希望那种情况出现,所以他在挑选的时候,是更加的小心,挑出来的都是大小适中的案例。所牵涉到的人,最小的不过是知县而已,而最大的也不过是知府这一品级的官员。这种程度的案例,那是刚刚好,当真要是追究起来,也不会太过牵连到上头,乃至京城的大员们。但是这些可谓是实实在在的父母官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会实实在在地牵涉到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倘若官员们当真是一心为民,哪怕是偶尔犯些小错、收些贿赂倒也是无伤大雅的。但若是官员并不关心民生,只是一心想着自己升官发财的话,那么当地的老百姓可就算是遭殃了。横征暴敛不说,还有无数的农人失去自己的土地。

为何有明一朝会发生那么多的起义事件,这和官员的大批是分不开的。

张居正向李太后举出这些例子,的的确确是可以让李太后明白,她如今所掌握的这个大明王朝下面的确是有着很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看似微小,却是太过频繁了,倘若不治理的话,将来必然是会出问题的。

不过,张居正光是举出这些朝中已经有所记载的问题,似乎还不够。毕竟既然朝中有了卷宗记载了,那就意味着,这些事情,朝廷是已经知道的,而且大都是已经办过了的。

对于这些已经是有了定论和处罚的事情,虽然很多,但是张居正倘若只是单单舀这些来说事,似乎还是有些不够力度。就算李太后这里能通得过,将来放到朝廷上去议论的话,那些和这里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官员们也势必是会站出来反对的。

因此,张居正不能光是指靠这些东西,还要有些别的,有些新鲜的东西。

而这个时候,张凡和冯宝这两人就派上用场了。锦衣卫和东厂负责监察,手中掌握着很多东西。那些还蒙在鼓励一边继续做着升官发财的大梦,一边继续贪赃枉法的官员们,根本就不知道可以让他们立刻身败名裂的证据,早就已经是掌握在了这两个最让他们觉得恐怖的组织手中。

当然,暂时这些人是安全的,毕竟锦衣卫和东厂虽然名为监察,但是他们的性质也早就已经改变了。即便是掌握了这些消息,却也不会立刻就公开,然后抓人清算的。且不说这里面要牵涉到多少东西,毕竟敢于贪赃枉法的官员,肯定不会都是愣头青,只想着自己的,他上面也必然是有人在的。而且就算是那些敢自己单干的人,也未必要抓,毕竟勒索一番也是油水不少的。

不过如今,张凡和冯宝既然是都站在张居正这一边的,那么如今张居正既然要用到这些东西,他们自然是不会舍不得那一点点小利了。

最重要的是,让张居正呈给李太后的东西里面,不光是要有那些已经定案了的,也要有些还没有定案的例子在里面。说起来,张居正所举出的那些例子,只不过是为了做个铺垫而已,真正的杀招其实就是由张凡和冯宝所提供的这些消息。

这样一来,李太后才会真正感觉到如今的大明王朝是当真有问题的,而不是觉得虽然以前的问题不少,但是都已经是被解决了的。

其实这倒也不是因为李太后目光短浅,或者说她久居高位,早已经看不清下面的事实了。只不过是因为,她心中有着很多担心,她心里头明白,坐在这个位置上不能够想当然。前段时间朱翊钧想当然了一下,闹出了多大的祸事!所以如今,李太后的行事也是更加的谨慎了。

这一点张居正也是明白的。正是因为他明白,所以才要准备这些东西。

“湖北……”此时,张居正还在说着。

“张爱卿!”而这个时候,李太后倒是发话打断了张居正。实际上她听张居正说了这么多,心里面自然是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是她还不太确定而已,“你向哀家说这些到底要做什么?”

听李太后这么一说,张居正也是停了下来。他知道,自己应该进入正题了。



第五百五十五章需要证据

听到李太后这么说,张居正这才是停下了刚才就一直不停的嘴巴。

“你和哀家所说的这些事情,虽说哀家平日里并不过问朝政,但是有些事情哀家却也是知道的。”李太后见张居正停下了,这才是开口说道,“那些事情,哀家不敢说全都知道,但是大都也是听说过的。这些不都是已经有了定论的事情吗,朝廷中下了断绝,这些个贪赃枉法的官吏也都已经得到了报应。可是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