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国公-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到了嘉靖年间,这种情况也是更加让人担忧。李成梁之所以会被重用,也正是因为,从嘉靖晚期开始,一直到隆庆初年的时候,鞑靼插汉儿部族曾经多次入侵,进犯辽东一地。就是在这么十年都不到的时间里面,大明朝有三员镇守辽东的大将相继战死。
那个时候,整个辽东除了李成梁之外,没有比他更加有资格,更加了解辽东形势的将领了。若说是从外面调人过去,也不是没有办法,但是说实话,那些人的本事却是未必比过李成梁。。。而即便如此,当时的朝廷还是犹豫不决的模样,最后,甚至徐阶站出来说话,戚继光都上疏奏请中用李成梁,隆庆这才算是找到理由,撇去了那些嘈杂的声音,将李成梁提为总兵,总管整个辽东的防务之事。
而李成梁也是丝毫不辜负这些。他上任的时候,正是辽东守备废弛之时。而李成梁刚一莅任便是招募当地百姓,组成军队,抗击蒙古、女真各部的侵扰。而这一段故事,也正是李成梁一生传奇的开端。
到了后世,人人都知道,当时有谓“东南戚继光,东北李成梁”。然而,即便是戚继光剿倭有功,让大明东南沿海安全下来,倭寇不敢轻犯,名声响亮。。。但是实际上,那个时候,戚继光却还是比不过李成梁的威名。毕竟,能让蒙古、女真两方都不敢在辽东作乱,这本事可不是谁人都有的。
而之后,蒙古残部倒是安静了下来,虽然时不时还是回来滋扰一番,但是因为李成梁的原因,他们出动的人数非常少,而且专门挑选那种人少的地方。虽然或有损伤,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辽东一地的女真人却是真正安静下来了,几乎没有再做什么大动作,更有不少部族都是归顺了大明。
当然,这并不是真正的平定,李成梁很清楚,自重还有如王杲那样的人,以及子阿台部那样的部族等等,妄想着再次掀起叛乱。。。所以,这几年的功夫,李成梁都是在加紧准备,准备迎接那不知道何时回来,但是却定然会来的战斗。
而在这期间,李成梁也是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跟他多次上奏有关的了。李成梁明白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绝对不能够有任何差错。战场上,必须要胜利的时候,也必须要保证大胜。死伤是免不了的,这并不是个问题,问题是如果己方战死的人太多,那么将来就算是胜利了,却也还是要有人会找他的麻烦。
而这只是一方面,毕竟有关战场上的事情毕竟不是那些个只会吟诗作赋弄心机的文人所能够左右的,再加上如今的朝廷里也没有了那么多的纷纷扰扰,在这方面能够对李成梁造成麻烦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少了。。。
而那个时候,李成梁最为在意的一点,那就是百姓的伤亡。由于这种被动的情况,明明知道对方会打过来,但是却无法主动出击的情况。所以将来如果开战,那么必然是王杲率先率兵进犯。而那么一来,王杲就算是再过狂妄,他也不是个傻子。他不会第一时间去攻击大明的军队,而是会去攻陷城镇。
辽东的城镇都历时太久,难以抵御大队人马的进犯,更不要提一路之上还有那么多的县城、村子了。如果这个状况不改变,到时候王杲一旦
这就是李成梁担心的地方了。所以他从那个时候一直到现在,就是有个打算,想要扩筑辽东之地的宽甸等六堡。那么一来,不仅可以在王杲起兵之时,用作抵抗,更能接受大量当地的百姓,让他们免遭杀身之祸。
但是,这些都是需要人手和银子的。人手自然不是问题,别说李成梁用他总兵的身份下令了,就是光光知道此中的好处,当地的人,无论军民都会愿意去做。
可是这银子,却是个大问题了。辽东之地,因为战乱了多年,当地的情况并不好,又哪里会有哪么些闲钱呢。而且,李成梁虽然祖上到了大明就是做官,可是实际上,他们家也并没有什么钱财。。。当年,李成梁正式从他父亲那里袭职之时,实际上已经是穷困潦倒了。
所以,光是靠李成梁和辽东,扩筑六堡是绝对无法完成的。因此,李成梁必须要向朝廷求助。当然,所谓的求助,也就是要钱了。
而这就是汉人王朝的特点了。明明知道,辽东将来会战乱;明明知道战乱一开启,不论军民都必然会有所损伤;也明明知道李成梁当真是没钱,他要钱也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更甚的是,这么多年,李成梁上了这么多道奏折,但是一直到现在为止,他所要的钱数也都没有变化,只有那么区区的一百万两罢了。
一百万两白银,放在别的地方或许很多,但是在这种事情上面就实在是有些微乎其微了。。。然而即便是如此,朝廷却是一直,除了正常的军饷俸禄之外,都没有给过李成梁一两额外的银子。
若是说国库当真是困难,那倒还好说。但是实际上,自从嘉靖后期,一直到隆庆驾崩之时,大明朝的国库虽然不富裕,但是一百万两银子还是有的。
尤其是,通过张凡那明里暗中的努力之后,朝廷开始征收海商的税银,大明朝的国库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充盈了。但是即便是这样,朝廷却还是没有答复李成梁,还是没有拨给他一两扩筑六堡的银子。
如今,这件事情,李成梁又再一次上奏折了。。。而这一次却是不同,毕竟,辽东之地的战祸依然是有了迹象,若是再不做出什么回应的话,恐怕就太说不过去了。
然而……
“陛下,微臣觉得不可。”还是有人站出来反对,“以前,李成梁也是来信要钱。然而现在,虽然辽东之地已是有了开战的迹象,但是如今是女真内部自己相斗。到时候,他们就算是打过来,也只会更加虚弱。李成梁此时要钱,实在是没有什么道理。”
听听,这是多么混蛋的话。放眼朝中,没有人不知道,王杲此时这么做,是在扩大自己的力量,虽然是在内斗,但是将来等到王杲收编了女真各部再来犯的话,力量只会更大,又怎么会缩小呢?
可是即便是这么明显的事情,还是有人要睁着眼睛说瞎话,而且还有人站出来赞同这番话。
对于正站在一旁看着这些人的张凡来说,已经深明朝中各种利益的张凡再说,虽然客观上来看,这些话实在是太过混蛋,太过不可思议了。但是他心里却是觉得不必正常,甚至于在他看来,若是听不到这些话,那才有问题呢。
朝中是昨日接到李成梁的奏折的,那个时候,李太后过目之后,实际上她已经是同意了。但是她没有说,而是叫来朱翊钧让他来断决。而对于朱翊钧来说,实际上去年他就想要同意的。毕竟张凡也对他说过辽东的事情,他心中有数。只不过当时,因为朝廷很多人反对,而赞同的人却也不站出来说话,所以这件事情就搁置下去了。
现在,朱翊钧都已经打定主意拨银子了,而且如今国库充盈,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却还是有人站出来说这么一番话。
这一瞬间,朱翊钧笑了起来:“爱卿的意思是,还不给?”
很明显,这是反话,这是生气的前兆。
但是,还就有那种人,而且是堂堂正正地大声说道:“陛下说的对,微臣觉得,还是不能给。”
第八百二十六章个人来出
朱翊钧的这幅笑容,大堂之上是人人可见的。。、也同样,朱翊钧这幅笑容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在这朝堂上的人,哪怕只是那些护卫或者太监,也都是明白的。朱翊钧很明摆着地告诉他们,现在他很生气。
然而即便是这样,在场就是没有人会担心,也没有人会害怕。不仅仅是表面上,没有露出害怕表情的人,就算是心里面稍微担心一点的,也都是没有。这说起来很好笑,皇帝都发怒了,而且对象就是如今正站在下面的大臣。可是那几个人却是一点点害怕的意思都没有。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趣?不过却也很正常。毕竟,现在的朱翊钧只是坐拥着一个皇帝的头衔,却并没有皇帝的权利。而且,就算是他大怒至于,高喊这将这几个人拖下去,打上几大板,或者干脆摘取乌纱、脱下官服,也绝对会有人站出来阻止他的。。。
这并不是什么想不明白的事情,主要是这几个人敢站出来,并不仅仅是因为此事的朱翊钧没有权势。没有权势是一回事,恐怕更加重要的是,朱翊钧是想管都管不了。
“怎么,这么说这一次还是不给李成梁一文钱?”朱翊钧一副笑容满面的模样看着说话的那个大臣,问道,“这人都快要打到头上了,明明知道到时候战火一起,第一个受难的一定是大明的百姓。而现如今只是需要花些银子就能少死很多人。就这,还是不给?”显然,这一刻,朱翊钧当真是愤怒了,就连脸上那本来就不自然的笑容,如今都有些扭曲了。。。
但是,即便是朱翊钧已经这样了,下面却还是有人不肯答应。这不,又有人站出来了。这些都是平日里几乎不怎么说话的人,偏偏到了这么个节骨眼上,都是纷纷冒了出来。让人觉得讨厌的同时,却是又没有办法。毕竟,他们是臣子,如今站出来也是提意见的。既然如此,就算是他们说的再是没有道理,却也不能因为这样就责罚他们什么,甚至于,想要让他们住口都是非常困难的。
其实,这种事情并不罕见。既然这是朝堂之上,在场的除了皇帝以外就都是大臣了。一件朝议提出来了,那自然是要广开言路,不管站出来的人、说出来的话有多么的不合情理,甚至可以说是混蛋,只要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那就没有责罚他,或者不让他开口的理由。。。即便是皇帝也不可以。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不会说什么,有的还是会开口的。举个例子,如果是昏君就会。
如果坐在龙椅上的是个昏君的话,别说是这种还算不得什么的事情了,恐怕只是要稍稍有违圣意,恐怕就会小命难保。严重的拖累了一家人的情况也不是没有的。
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罢了,并不当真的。虽然说朱翊钧年纪还小,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昏君还是个未知数。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最起码他现在肯定不是。。。甚至于就算他想做昏君,也没有那个条件。
道理简单的很。只有有权力的皇帝做出了混蛋的决定之后,才能够被执行。而也只有在这种混蛋的决定被执行了之后,那个下命令的皇帝才会被称为昏君。
也就是说,关键的只有一点,就是看皇帝有没有实权在握了。若是皇帝手中没有实权的话,恐怕就算是他再暴怒,下得命令也不管是有没有道理,在旁人看来,都只不过是儿戏而已。
而如今,朱翊钧实际上就是面临着这么个问题。如今朝廷的大权全都握在他母亲李太后的手中,而他虽然有着皇帝的名头,但是他并没有实权。
所以,就算他此时说出来什么,也会被在场的人当成儿戏罢了。。。
当然,朱翊钧并非不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什么话都没有说。但是,什么都不说并不代表他什么都不会去想。而实际上,此刻的朱翊钧心中已经是下了决心,有朝一日,他必然要让这些看不起他的人付出代价。
而一直在一旁看着这些的张凡,心里面那是相当地纳闷,他根本就闹不清楚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不相信这一层的事情,他能够想得到,这些人就想不到。但是眼前这些人却是做着不一样的事情,难道他们就不明白,等到有朝一日,朱翊钧掌权之后,第一批倒霉的肯定是这些人。可是这些人却依然是在如此施为,简直就是在自掘坟墓。。。
不过这些人怎么样,老实说张凡并不怎么关心。对于这种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丝毫不管国家大义的人,老实说死了也没有人会觉得伤心。不过话又说回来,似乎这么说的话,用大意来压这些人,似乎有些不太妥当。那就换一种说法,这件事情不仅仅关系到国家大义,更加关系到辽东那么多百姓的安危。
总而言之,不管从那方面来说,辽东的事情不是仅仅靠着“不给钱”就能够过去的。尤其是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现在王杲正在积极准备着,即便是张凡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但是仅仅靠着那二十多人,若是说拖延一番倒是可以,但是说想要阻止他,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事情既然已经到眼前了,哪怕是临时抱佛脚,也得要做。更何况,不说别的,从张凡得知的消息来看,实际上李成梁早已经是万事准备妥当,扩筑六堡的人手也早就安排好了。万事俱备,只等银子一到就能动工。而且张凡找人算过,若是加紧的话,实际上用不了多长时间,快的话,三五个月就能完工。而且这个完工,可不是那种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是能够经得住战功考验的,毕竟那几个地方,本来就是修筑用于军事,用来抵挡外敌的。
而现在,不能光顾着这些人。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光是让这些人说话而没有反对的人站出来言语了。
而正当张凡想要亲自站出去的时候,却是被人抢先一步,有人先开口说话了。。。只不过这个说话的人,倒当真是让事情更加地复杂了。说话的人,正是朱翊钧本人。
“难道你们的意思是,死人都不要紧呢?”朱翊钧再一次看着那些人,反问道,“明明可以少死一些,你们非要看着尸横遍野是不是?”
“陛下,既然是打仗,那又岂有不死人的道理?”其中一人还是一副冷静的模样,说道,“若是死伤太多,只能说明那李成梁是徒有虚名,不值得担当辽东总兵一职。还是早日撤换的为好。当然,若是太过不利,即便是连那些不知教化的女真人都打不过,还不如现在就换了他的为好。。。”
“你……”朱翊钧指着他,说道,“朕可没说是战死的,朕说的是辽东的普通百姓。若是百姓有所死伤,那怎么办?如今李成梁所要办的事情,正是能让百姓少些伤亡。”
“就为了那种事情而花费如此之巨,微臣觉得此非良策。”又有人说话了。
“朕告诉你,若是钱能买来人命,不管多少钱,朕都愿意给。”这番话简直不像是那个爱财如命的朱翊钧会说出来的,“还有,这件事情,太后已经同意由朕定夺了。若是你们还不愿意,那就从朕的内库当中拨出这些银子。”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立刻,又有人开口了,“这毕竟是战事,若是从陛下内库当中拨银子,岂不是说我大明已经到了拮据之时。。。到时候对朝廷的声誉,实在是不好。”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朱翊钧站了起来,“难道说,明明能做,却是要朝廷守着这么些银子,看着那些本来能得救的百姓被卷进战祸而亡不成?”
“陛下……”下面似乎还有人想要说什么。
“陛下,微臣有话要说。”张凡没有给人说话的机会,自顾自地站出来开口了。
“太傅有话,但说无妨。”见张凡站出来了,朱翊钧不论是模样还是心情都缓和了不少。毕竟,张凡一直都能够为他解决麻烦。而这一次,在朱翊钧看来,张凡能站出来,必然是已经有主意了。
“既然朝廷不方便出这笔钱,而若是由陛下内库拨的话也的确是有失体统。”张凡说道,“微臣觉得是不是换个方法呢?”
“换个方法?太傅这是什么意思?”朱翊钧一时之间被张凡的话给弄糊涂了,他也的确是想不明白张凡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那几个一直是没事找茬的人,也都是用一副疑惑的模样看着张凡,显然,他们也是不明白张凡的意思。
而且张凡自己也都说了,国库不出钱,他也不会强求,而他本人也不赞同钱由朱翊钧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