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变成蟒 >

第88章

回到三国变成蟒-第88章

小说: 回到三国变成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礁石之处共有九处?海底漩涡共有六处?这里是什么?鲛鱼群?”

看到这份简单的地图,林北才知道崔兰他们这一次经历了什么,十几处都能导致船毁人亡的海域,只毁了一艘船并且平安归来当真是有福气,怪示得崔兰会说是托大人洪福,可能真是上天也在冥冥中照顾崔兰他们。

看着地图,卞吉喜道:“大人,有如此海域,何愁大蛮子敢来攻打?”

有这种海域在。只有望海城去打别人的份,没有别人来打望海城的,林北更道:“其实我从未担心过有人能从海里来攻打望海城。”

林北太有信心了,这个时代的船只普遍不大,就算几百条船来,林北照样能一一掀翻,来多少死多少,当主场是白说的么?在海里林北谁都不怕。哪怕是三国所有武将齐聚林北都能自己搞定。

卞吉几个都大喜,有林北这一保证。以后就只有他们打别人的份,别人只能被动挨打,这才是真正的进退自如。

随后,崔兰又在地图上用酒水点了几点,解释道:“大人,这些都是崔兰发现的小岛。崔兰未曾上去看过,这些小岛并不甚大,看着甚为荒凉,原本崔兰是准备请示大人,在这些小岛上修建哨塔。以做防备,如若海上有人攻来,便可点起狼烟,不过大人如此信心,崔巍兰倒是白费功夫了。”

林北看了看这些小岛,一共有十余座,随后又细细询问了一遍这些小岛的地形风貌,可有异常,崔兰一一回忆,随后想起一事:“大人,有个小岛倒真有异常,那里我等发现了一些海里怪兽。”

“哦?何等怪兽?”林北起了兴趣。

崔兰皱着眉头,慢慢形容道:“此兽若马一般,体躯约在一丈,依稀可见人面模样,我等发现它们之时它们半身在海里,半身在海边沙滩,数量甚众,可能数千有余,等我等军船行至,这些怪兽便进了海里,好像甚是胆小,它们的叫声也很古怪,崔兰从未听过如此叫声,哦对了,这些怪兽头上还有毛发,看着有些吓人,如若不是跟随大人日久,崔兰也有些胆子,说不得便不敢去看了。”

若马一般,身长一丈,人面模样?叫声奇异,还有毛发?林北在沉思了半天也没想出是何等海兽,难道是某种未曾发现过的海兽?林北便道:“可能画出此物是甚么模样?”

崔兰点了点头,慢慢了画了起来,崔兰的画功可不怎么样,不过大概的样子应该是差不多,等到崔兰画出了海兽胖胖的身躯,林北这才哦了一声,他知道这是什么海兽了,这是海牛。

海牛也叫儒艮,也就是传说中美人鱼的原型,海牛跟鲸鱼一样,同是海里的胎生动物,现代的海牛已经多被人捕杀掉,因为海牛的生活环境很容易跟人类接触。

它们主要生活在浅海,甚至江河里也能生活,一般只只海里的植物,胆小怕事,也是鲨鱼的猎物之一,这点有点像是海豚,不过海豚的繁殖力可比海牛要厉害得多,海牛每次只能产一个小海牛。

“此海兽为海牛,并无威胁,它们不会攻击人的,另外,海牛肉味美之极,可不比耕牛来得差。”

“如此,那便派军士前去捕杀一些可好?”

林北想了想,这个时代海牛应该是很多的,所以点了点头,捕杀一些也可以,只要不过度泛滥便可,一个族群几千只海牛,每年捕杀几十头海牛也不会造成灭绝。

另外,林北又吩咐卞吉,如果沼气池有沼气液要用来沤地,那么把沼气液也用船运到那个小岛附近,把沼气液抛下,这是为了给海下的水藻增肥,使海藻生长更快,如此一来,海牛的生活环境也会变得更好,长得也快,就像圈养一样。

这件事情决定下来后,林北又吩咐崔兰做别的事情,崔兰的任务是相当重的,也很繁忙,如今从交趾到日南的航道已开,但是望海城再往南的航道却还得探索,那边有后世的泰国湾,缅甸海以及孟加拉海,崔兰都需要亲自去跑上一趟,至少要把到孟加拉海这段海域探索出来,以便于林北以后弄可燃冰。

“崔兰,你去那边肯定会遇到一些蛮夷,如果这些蛮夷友好便罢,如果他们态度不好,那你可酌情行事,你的安全最重要,明白吗?”林北叮嘱道。

“崔兰明白。”崔兰先是感激,然后脸上浮起煞气,她可不是以前的崔兰了,几次大战,炼就了崔兰的铁石心肠。

林北点头,心说崔兰现在有点像是明朝的郑和,只不过郑和的手段要温和得多,如今附近的蛮夷未开教化,要用言语让他们服气是很难的,所以杀是一个很好的法子,总不能等他们强大了再来侵略华夏吧?

在林北他们正商讨这些事情之时,徐庶和孟获三人已经入了荆州,他们准备前往襄阳郡的儒家学舍,寻访大贤。

此刻的徐庶可不是当初逃难的徐庶了,临行前林北赠了他们两千金和数千钱,这些豪资足以让三人挥霍多时,所以此时的徐庶鲜衣怒马,一派翩翩公子哥的形象,而孟获身背狼牙棒,胯下雄壮白象,横眉竖目,看着像是徐庶的侍卫,祝融换成了女装,只不过脸上仍然乔装过,未露出她的本来容颜,扮成了徐庶的妹妹,三人是从益州赶过来的,此时已经到南阳郡内。

荆州自古都是富庶之地,如今中原战乱,荆州的黄巾却不甚众,显得详和安宁,荆州的郡治中心襄阳城的儒家学舍更是大名鼎鼎,名气并不次于颖川书院,如果历史并未偏差,徐庶仍然会来到儒家学舍求学。

“这荆州倒也详和,仿佛无甚战乱。”骑在马上,徐庶和孟获谈笑道。

孟获却有些不屑:“这些人体格嬴弱,想必贪逸享乐,如遇战乱,死得最快的便是这些人。”

徐庶笑骂道:“收敛你的煞气,我们此次是前来求学,学的是那治国之策,古人有语治大国若烹小鲜,这细微之处也不可放过。”

孟获闷哼一声:“你这些道理与那些酸儒去言,我到时候只管冲杀战场,杀人便是。”

徐庶哈哈大笑:“兄长确乃猛将之才,他日我若为帅,必以兄长为前锋大将,不过兄长,就算是前锋大将,也得通晓军事方可,今大人赠与我等钱资,可不光是为我徐庶,也是为了兄长,兄长可不能拂了大人好意。”

徐庶把林北提出来,孟获顿时焉了,”听你之言便是,休拿大人来唬我。。。”

徐庶暗自好笑,孟获脾性耿真暴烈,一路上因为蛮人身份引起了几次事情,孟获差点暴起杀人,孟获脾气上来,徐庶和祝融尽皆阻拦不住,只有提起大人才好使。

三人入了南阳,街上行人如织,三人皆是第一次来到此城,颇为新鲜,找了间驿馆先行歇下,又寻了间酒肆,准备用些饭食和打探消息,刚一坐下,便听边上有人言道:“听说德操先生已入襄阳,准备于近日在儒家学舍讲学?”

“然也,中原战乱,德操先生此来襄阳,是为避难,倒是我荆州的盛事,连庞德公前些时日也从鹿门山而下,星夜赶往襄阳,当世大贤,襄阳聚其二,真乃我荆州学子之福。”

徐庶和孟获对视一眼,这运气可真是好得不得了,刚到此处便能听到大贤的消息,而且正好是在儒家学舍。

ps:ps:三更到了,我还未吃饭呢。

第193章造纸术和活字印刷

在林北制定了大概的发展方针后,望海城开始进入大发展的时期。

望海城的地面建筑是最先完工的,跟原来的卢容县相比,望海城的面积扩大了最少四倍,林北仿照后世华夏帝京的结构,以城主府为中心,往外分成数环,以大街为环的起始,民居建在大街两旁,离城主府越远,环就越大,最后变成了望海城的三条环形长街。

另外,城方府的正东和正西有两条直街,一条直通码头,一条则通往城外,这两条大街是望海城最大的长街,分别被命为望海西街和望海东街。

这两条街之中有一条专为林北设计的道路,道路位于两街之中,通体以纯白色海石所铸,宽一丈半,名为大威龙王道,这条路只有林北才能行走,战时如果有急报,军士也可以骑马踏入,否则便只有节庆之时由林北发话,庶民才能入内,林北觉得很奢侈,不过安忠直和卞吉都坚持,言首领的尊严得无时无刻都需要体现出来,林北也说服不了,所以林北也只任其如此。

不过随后林北就觉得还可以,一条专为自己修的路,也不用林北会担心以后爬的时候能压到花花草草了。。。

另外,下水道正在建设当中,这项工程也很浩大,因为这需要在望海城下挖出能沟通全城的地道,不是一件易事,匠人们正在日夜赶工,饶是如此,要把下水道彻底完成,安忠直大概估算了一下,就算一切顺利,最少也得需要三个月以后,时间很长。不过所有人都等得起。

而第二项工程也开始了建造,这就是以前林北想弄出来的南越书院,因为此事,林北这些时日都在想着造纸术。

原本在西山乡的时候乡寨之所就是学堂的地趾,可惜地趾弄出来了却发生了战乱,那种时候西山乡自身难保。书院一事自然也就搁置了,现在望海城一切安好,战乱最起码得一年以后才会有,那么书院自然也得重新启动。

读书识字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奢侈的一件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嘛,另外,能读书识字的人很少,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有世族门阀的刻意压制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年代知识的传播途径很稀少。

这个年代的知识传播途径有哪些?想必大家都知晓。各种木简是记载书籍的主要工具,纸帛之类的太少太少了,而众所周知,木简相当的沉重,有一个关于蔡邕的故事,是说蔡邕辞官回家,他是当世大儒,存书很多。重达数千斤,以至于不得不用了好几辆马车。

另外。木简又存放不易,极易被虫子啮咬,为了保养木简,费用也相当的昂贵,这种种原因加起来导致了能学到知识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士子的地位才会这么高。

林北既然说过眼光要放长远。那么改造造纸术就成了必然,只有书籍广泛传播了,开启了民智后,社会才能更快的进步。

做为咱们华夏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蔡伦被认为是造纸术的创造者。事实上他只是一位改造者,在蔡伦以前也是有造纸术的,不过成本很高就是了,蔡伦把造纸术的成本大大降低了。

“夫子,你可蔡伦的造纸术?”林北问卞吉。

卞吉点头:“自然知晓。”不过随后却道:“难道大人想要造纸?”

“怎么?难道不行?”

“大人要造纸自然可以,只是因为这纸都是官府来造,所以卞吉一时未想到罢了。”

“这造纸术也归朝廷管?”

“自然,除了一些朝廷许可的世家大族外,旁人若要造纸,便会抓着杀头的。”

“在这里可没有朝廷了,那夫子,你专门组织匠人管这造纸之事。”

卞吉点头,随后又道:“那大人,这造纸之术?”

“什么?”

“大人得告知属下该以何物来造纸啊。。。。”

“你刚才不是言你知晓吗?”

“是啊,我是知晓蔡伦的造纸术,只是知晓这个事情,但是朝廷一直以来密而不宣此术,学生自然也不知晓该如何造纸。”

林北这才明白卞吉的意思,脑子里回忆了一下蔡伦的造纸术,林北还真晓得一些。

这造纸术其实真的挺简单的,甚至普通人也能搞定,当然,专门的工具却肯定要有,最基本的原材料则有树皮和植物两种,其中树皮用松树比较好,因为松树好找,植物最好找芦苇,如果有这两种材料,把它们先泡,用碱水来泡,然后捣碎成浆,则成纸浆,最后再把纸浆弄到一种名叫捞纸器的上面,形成纸一样厚度,等干燥后就成了纸了,当然,这种纸肯定不怎么样,最多能跟草纸差不多,但是也是能书写的,

林北把造纸术说了一遍,又对卞吉道:“这个方法应该能造出纸来,如果造不出来,让匠人们再仔细琢磨一下,争取把纸大量的造出来,然后夫子,把你的那些木简全部贡献出来,让匠人把木简上的知识印刷上去,呃,不对,活字印刷术你应该不知道吧?”

林北看到卞吉一头雾水的样子便晓得卞吉不知道活字印刷术,刚才他是犯二了,活字印刷术好像是宋朝才出现的。

“那我再跟你说说这活字印刷术。”

卞吉只能傻傻的看着林北。

林北前世还真未专门去了解活字印刷术,但是不去了解却并不代表林北不知道,相反,他相当清楚,而且现代人只要智商正常的应该也都能知道,印章都知道吧,印章刻的是反字,需要的时候沾一点墨水或是红泥便啪的就能印上,活字印刷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弄点泥巴刻好字烤干就可以了,需要的时候把要的字挑出来,排成一排,抹上墨汁往纸上一扣就ok了。

活字印刷术在现代人看来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但是它却仍然是华夏历史上的四大发明之一。

“懂了吗?”林北描述了一遍活字印刷术,问卞吉。

卞吉点头:“大人,这个方法甚是简单,为什么属下却从未想到过呢?”

林北心说你没想到就对了,如果他不说,还得好几百年后才会由一个叫毕升的三好同志想到这种方法。既然他现在提前说出来了,后世这位毕升同志估计就得默默无闻了。

“大人,这便是大人那名为‘科学’的仙法?”卞吉对这个名词儿还念念不忘。

林北只能点头,心中道:不光是科学,还是后世各种伟大人物的智慧结晶,对于盗用他们的成果,林北得说声对不起和谢谢。

卞吉沉吟良久,最后喟然一叹,朝着林北深深一躬:“大人。这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只要普及,不光是天下所有士子之幸,也是天下黎民百姓之幸事,大人之胸怀,卞吉叹服。”

卞吉自己是读书人,所以更加明白这两样东西对社会的巨大作用,一旦普及,到时候乡间小儿也能人手一书。有个形容词叫洛阳纸贵,但是以后估计这个词儿就没了。纸甚至会用来擦屁/股。。。

随后卞吉又道:“不过如此一来,那些世家大族可就对大人恨之入骨了,恐怕大人以后想要招揽人才都不可得。”

蔡伦早就把造纸术弄出来了,但是朝廷和世家大族却秘而不宣,显然是为了垄断知识的传播渠道,如今被林北弄出来。又弄出一个活字印刷,使得天下之人人人都能读书识字,人才的来源渠道就不只世家门口阀了,打破了垄断,世家门阀自然会恨林北。

林北笑笑:“随他们去吧。恨我才好呢,就算他们不恨我,以后我碰到这些人也得拿他们开刀。”

世家门阀的积弊在后世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林北对他们可没有丝毫的好感,以前也说了,林北又不准备去争夺天下,要那些人才何用?再说了,人才不也可以培养么?他就觉得卞吉并不比孔明差,至少现在卞吉可比孔明厉害多了,卞吉手下管着望海五万余人呢,孔明兄现在还光棍司令。

自从合浦县一事后,卞吉便知道林北对于那些世家豪强的态度了,所以林北此话卞吉一点都不意外,不招揽那些世家人才便不招揽吧,大人可是龙神下凡,可能在大人眼里,凡夫俗子都是一样的,没有人才不人才之分。

林北说完后,卞吉就匆匆的去召集匠人了,造纸术和活字印刷都简单之极,如今望海人正在砍伐树木,树皮之类的也是不缺的,卞吉当即就组织民夫把树皮用碱水浸泡,随后便捣成木浆。

捣出来的木浆呈黄色,林北看着这种木浆,估计着成纸的质量,应该比草纸都还不如,但是林北觉得还是能将就,不如就不如吧,只要成纸的速度快又量大便能接受。

有方法和没方法区别是相当大的,如果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