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海魂 >

第977章

海魂-第977章

小说: 海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这么办,等我安排好了,我叫人来通知你,到时候,我们一起等消息。”

当天晚上,罗云冲就安排参谋军官负责拟定轰炸行动的方案。表面上,轰炸行动要比海战简单得多了,可实际上,策划轰炸行动的工作量并不少。首先是要确定有多少轰炸机能够出动,然后根据可以投入的力量来确定打击的目标范围,以及打击目标的方式,使用的弹药,每架轰炸机携带的弹药数量,乃至轰炸机群的编队方式。毕竟,数百架轰炸机不可能一起到达目标上空,投弹是有顺序的,而最可靠,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是将机群分成数个,或者是十几个由数十架轰炸机组成的小编队,各小编队按照一定的时间差进入,对目标实施数次反复轰炸,以确保能够彻底摧毁目标。

这种轰炸战术与战术轰炸有很大的区别,战略轰炸一般都是对付面目标,而战术轰炸一般对付的都是点目标。另外,还得确定沿途有哪些美军机场,高射炮阵地,这样才能够在设计飞行航线的时候,尽量避开高射炮阵地,同时远离美军的机场,延迟美军战斗机到达的时间。最重要的是,还得确定美军的面雷达站的位置,要尽量让轰炸机群远离雷达站,延迟被发现的时间,也就缩短了美军的准备与拦截时间,提高了轰炸机群的生还率。

这些工作都需要安排到位,因此,策划一次轰炸行动绝对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的!

第二十四卷 海上霸主 第七十一节 电子眼

轰炸行动的方案在二十二日上午确定了下来,为了确保这次轰炸行动获得成功,罗云冲还在二十一日的时候安排了好几十架轰炸机去执行侦察任务。当时,大部分的侦察机都被派到了杰克逊维尔去,以达到迷惑美军的目的。当然,迷惑手段有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种。真正起到作用的是那些前去探路的侦察机,其任务就是确定美军设在本土上的防空雷达站,以及高射炮阵地。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是当时罗云冲手下一支极为特殊的部队,也是帝国航空兵中第一支专业的电子侦察机部队。

电子侦察机的出现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随着雷达出现,并且很快就在战争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对付雷达,以及避免被雷达发现成为了当时一个新的战术问题。帝国是最最早研制雷达的国家,而且雷达技术也是最先进,也就最早意识到了对付雷达,以及避免被雷达发现的重要性。早在21年的时候,也就是在战争爆发前不久,帝国海陆两军开始大规模装备雷达的时候,当时帝国研制雷达最重要的南京电子研究所就启动了针对干扰雷达方面的初期理论研究工作了。

雷达本身的工作原理是相当简单的,主要利用的就是金属会反射电磁波的特点,即发出电磁波,电磁波在照射到金属上之后反射回来,再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从而判断出反射点的方位与距离。按照这个最基本的原理,要使雷达失效的话,就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物体不反射电磁波,二是让雷达接收不到反射的电磁波。

在当时的条件下,要使飞机不反射电磁波的话,那就要尽量少用金属材料。也许当初英国在研制“蚊”式轰炸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用木材制造的飞机不容易被雷达探测到。可实际上,“蚊”式轰炸机正是一种很难被雷达探测到地飞机。“蚊”式轰炸机只是一个特例,英国人用其证明了可以用木材制造出性能优秀的轰炸机,可问题是,不可能用木材制造出更先进的重型轰炸机,以及性能更好的战斗机,毕竟木材本身的结构强度是不可能超过金属的,特例也不能代表别的飞机都可以用木材制造。

当时。南京电子研究所在这方面的研究就主要集中在发明一种可以吸收雷达波地涂料,可是以当时的技术条件,特别是在没有足够的材料学的基础上,根本就不可能研制出能够吸收雷达拨的涂料,更不可能研制出可以满足作战飞机使用条件的吸波涂料。

走入死胡同之后,南京电子研究所将研究重点放到了另外一个方面,及让雷达接收不到飞机反射的电磁波,而这又有两个办法。一是制造大量的电磁波,使雷达无法判断处哪一个才是飞机发出来的,二是分散飞机发出的电碰波。降低电磁波地信号强度。使雷达上地电磁波接受器无法探测到。

后面一个办法因为涉及到了大量的数学工作,对飞机的外形设计有极为严格地要求,而当时的飞机设计师连完整的空气动力学理论都没有。更没有计算机,也没有电磁波实验室,所以这个方向上的研究也很快就走入了死胡同,直到数十年之后,在建立了基本的电碰波反射数学模型,空气动力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帝国建立了相关的电磁波实验室,并且拥有了性能先进的计算机之后,才造出了第一架利用分散反射电磁波,达到雷达隐身目的的飞机。当然。那已经是数十年之后的事情了,当时地飞机设计师恐怕根本就无法想像到造出来的飞机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研究工作很快就集中到了最后一条途径上,及干扰雷达,使雷达无法探测到飞机。到23年的时候,初步研究工作已经结束,南京电子研究所的工程师提出的办法相当简单,那就是在轰炸机的飞行航线前方,以后两侧撒布大量的金属物体,让敌人的雷达被这些金属物体反射的电磁波“填满”。从而就无法探测到轰炸机了。

23年底的时候,轰炸机部队在对日战略轰炸中首次采用了这干扰雷达的技术,为此还专门改装了几架轰炸机,携带那些装满了金属条的特种炸弹。实战证明,干扰效果相当理想,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轰炸机的战损率。可问题是,日本本来就没有什么先进的雷达,装备到部队的雷达更为有限,在日本发现雷达的重要性的时候,距离战败也就不远了。因此,在对日战略轰炸中,雷达干扰技术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应用。

很快,英国人也在干扰雷达的技术方面取得了进展,而且是最先投入大规模实战应用的。当时,英国皇家空军在对德进行战略轰炸的时候,就出动了大批电子干扰机,在轰炸机的航线上投下金属铂条,感到德国防空部队的雷达,以保护轰炸机,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果。而德国也很快向唐帝国求助,最早在欧洲战场上参战的帝国航空兵就是当时派去的十几架电子干扰机,而这些飞机为掩护德国空军的轰炸机立下了汗马功劳。

既然雷达干扰如此重要,那么就会有人想到让雷达不受到干扰。而这个工作也是由南京电子研究所负责的。而且正是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帝国的科学家首先发现了电磁波的一些基本特征,而这些发现也很快就被利用了起来。

用金属铂条干扰雷达有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条件,那就是金属铂条的几何尺寸与雷达发出的电碰波的波长有密切的关系,工程师首先发现波长比较长的雷达抗干扰的能力要强一点,随后就总结出了其中的规律。而当时各个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在进行,南京电子研究所几乎集中了帝国电子方面的所有高级人才,可以说,帝国海陆两军能够拥有比敌人更先进的雷达,南京电子研究所的工程师居功至伟。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与其性能有着直接关系,在其他条件一定地情况下,电磁波的波长越短,探测的精确度就越好。可是电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速度也越快,探测的距离就越近。相反,电磁波的波长越长,探测的精度就越差,探测的距离越远。再结合抗干扰方面地需要,在25年的时候,南京电子研究所的专家就向陆海两军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同时装备多部工作在不同波段雷达。或者是把多部雷达置于不同的位置上,从不同的方向探测敌机。

当时还没有出现变频技术,也就是一部雷达可以同时工作在多个波段上的技术,因此也就只能采用这种奔办法来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了。最先进行实战应用的就是德国的防空部队,而且很快就证实,这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手段。在同时部署多部不同雷达地情况下,发现英国轰炸机群的概率提高了数倍,而且拦截效率也提高了好几倍。当时,这还是一项绝密“技术”,为此。德国与唐帝国还专门组建保护雷达站的安全部队。德国的情报部门甚至不惜撒布一些假消息来迷惑英国人,以保证该“技术”不被英国人发现。

也正是随着对干扰雷达,以及反干扰的技术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与工程师逐渐掌握了雷达的一些重要性能,推动了电磁学的发展。而除了干扰雷达之外,怎么确定敌人雷达的准确位置,甚至是利用敌人雷达发出的电磁波进行压制性打击的研究工作也相继启动。

最早装备探测雷达的专用设备的就是帝国海军的战舰,随即工程师就发现,这种设备在战舰上的用途实际上并不是很大,如果双方接近到可以互相探测到对方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的距离的话,那么早就被侦察机给发现了。因此,工程师提出在飞机上安装类似的设备,用来在远距离上探测敌人的雷达。不管是战舰上的雷达,还是地面的雷达。

比起用金属铂条干扰雷达而言,要精确探测出敌雷达地位置,在技术就要困难得多了。而探测的原理也相当简单。雷达本身就像是一支手电筒一样,发出的电磁波在某个方向上最为集中,就如同手电筒发出的光线一样,而雷达本身就是“光源”,因此只要有可以测向的电碰波接收装置,就能够探测出电磁波信号的方向。而结合两个探测装置,利用三角法,就可以计算出电磁波发射源的位置了。

这只是纯理论上的办法,而实际操作起来肯定要麻烦得多。首先是探测装置的测向精确度要足够的高,这个还是小问题。最关键的是,两部探测器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这与用来截获敌电台发出的电磁波信号的装置一样,而当时为了提高探测精度,往往会利用多部监听电台探测到的电碰波信号进行计算,而且每部电台之间的距离少则数公里,多则数百公里。以当时的技术,别说在飞机上安装两部探测装置,就算是在同一艘战舰上安装两部装置,也难以保证探测的精度。

工程师的创造性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在飞机后面拖一根长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的绳索,在上面固定数个,甚至数十个小型探测器,然后在飞机的前端安装另外一部精确度更高的探测器,然后利用后面小型探测器探测到的综合结果,以及前方探测器探测到的结果,就能够大致计算出电磁波发射源的大概方位了。

27年初的时候,陆航首先改装了两架这样的电子侦察机,并且进行了测试,在测试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随后就又工程师进行解决。比如因为绳索在空中漂浮的时候极为不稳定,工程师就在探测器上加了一个水平方位陀螺仪,并且与电子信号反馈器并联,从而测量出在接收到电磁波信号时探测器的准确状态。

经过了大半年的测试与反复的改进,到27年底,第一架具有实用能力的电子侦察机正式交付陆军航空兵。这是一架由“狼鸠”改造的电子侦察机,通过多次测试,最终证明该侦察机能够对左右两侧100公里范围内的雷达进行定位,而定位精度在2度以内,也就是在100公里的距离上,误差大概在5公里范围之内。比起后来的电子侦察机,这个精度确实是差得让人无法忍受,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到28年初的时候,陆航已经接收了30多架电子侦察机,罗云冲为此成立了一个单独的电子侦察机大队,并且直接隶属于陆航司令部。当时这是一支绝密部队,外界知道该部队存在的人不会超过50个,而且飞行员都是秘密调集的,在到达该部队之前,飞行员甚至不知道他们要去干什么。

训练工作一直进行到了八月份,该部队才正式形成了战斗力。九月底,罗云冲抽调了十多架电子侦察机,组成一个独立的中队部署在了巴拿马。当时,罗云冲就想利用该中队为战略轰炸服务,只是在十月初的时候,罗云冲暂时终止了轰炸行动,所以该部队一直没有参加作战行动。直到十月二十一日,罗云冲决定恢复战略轰炸后,该部队才接到了命令,而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二十三日执行轰炸任务的机群探明航上线上的美军雷达分布情况,好让参谋制订出更合理的飞行航线,以确保机群的安全。

谈仁皓也是在这个时候才知道有这么一支部队存在的,而当时执行任务的轰炸机上都带了150公斤的炸药,所有的飞行员也都准备了一颗用来自杀的毒药,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如果被击落,绝不能让飞机落入敌人的手里,更不能被敌人俘虏!

第二十四卷 海上霸主 第七十二节 实战检验

二十二日夜,战略轰炸机部队的参谋军官根据电子侦察机提供的情报,对轰炸飞行航线做了最后的修改,由罗云冲最终确定之后,二十三日上午,作战任务下达到了各轰炸机部队。为了达到轰炸的突然性,以及保密方面的需要,当时轰炸机部队仍然部署在尤卡坦半岛的机场上,要到二十三日下午才会起飞前往古巴,然后在夜间再次起飞,执行轰炸行动。

保密可以说是战略轰炸的一大重点,真正期间,数个拥有战略轰炸机部队的国家都相当重视保密,以及针对战略轰炸的情报搜集工作。当时,英国的“政府密码学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判断德国与唐帝国远征航空兵的轰炸行动,然后及时的发出消息,好让将遭到轰炸的城市做好防御准备。而在所有的安全环节中,通信肯定是最容易泄密的。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电缆,而不是电台来下达作战命令,可是当时在前线地区是不可能用电缆联系各个机场的,无线电台仍然是最主要的通信工具。在无法确定敌人是否已经破解了通信密码的情况下,就必须得采用多重加密技术,即在基本密码的基础上,用代码来表达重要信息,或者是打乱各目标的代码,让敌人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比如在对英国的轰炸中,德国人就采用了二次加密技术,当时英国已经破译了德国的通信密码,可是却没有能够破译代码,结果错误的将考文垂判断为伦敦,导致考文垂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遭到了猛烈的轰炸,几乎被彻底的摧毁。

唐帝国陆海两军都有自己各自的密码系统,陆军航空兵还有一套单独的密码系统。当时为了保密,甚至采用了三次加密技术,即在使用代码的情况下,还打乱了代码地排列。而且每周会更换一次代码的排列顺序,如果没有最新的代码表,就不可能准确的翻译出电文内容,敌人也就不可能准确的破译密码了。

这些保密工作都是由情报人员负责的,从26年开始,在非一线战斗部队里,所有的电报收发工作都由情报人员承担,各部队不再安排单独的保密军官。指挥官只需要下达任务,作战部队也只能从情报人员手里获得任务。这些情报人员在人事上属于情报部门,在编制上则直接接受军队上级地指挥,属于双重编制。

各项准备工作迅速展开。二十三日上午,在战斗命令下达之后,地勤人员抓紧时间为参加轰炸行动的438架轰炸机进行了全面检查,以确保所有的轰炸机都能够飞起来。同时,各机场也组织飞行员掌握目标的具体情况,熟悉飞行路线,并且给每个中队(中型轰炸机部队12架为一个中队)安排了相应的任务。确定了领队长机的安排与任务。

当时机组数量要比轰炸机的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