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货不是马超-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有可能的是哪一家?刘表吗?”
“不,是你。”贾诩断然道,“你刚刚占了洛阳,逼迫得皇帝和百官仓惶逃窜,现在刘协又遭追击,不是你还有谁?”
“我草!这又是谁来陷害我?!”我破口大骂。
“据张辽的来信,这帮所谓的土匪远程射术不错,但几乎全为步卒,骑兵不多,他猜测大概是南方士兵。”贾诩摸出一张信纸递了过来。
“那就是刘表干的了!”我接过一扫,脱口而出。
“很有可能。”他表示赞同,“毕竟袁绍还没实力也没时间派遣大队人马深入我方身后活动。”
我搓了搓下巴:“不错,这两天先生在忙什么?”
“无非四件事情,”贾诩一项一项说道,“一是清点府库,二是向周围各郡购买粮食,三是招揽文武人才,四是征募士兵。”
“进行得怎么样了?”
“府库清点刚刚到了一半,要综合汇总起来至少还要十日;购粮可能不会太多,毕竟中原附近,近几年都欠丰收;”他微微摇头,不无遗憾,“至于招揽人才……效果还看不出来。”
我也很遗憾:“没人来吗?”
“有一些,但都不是成名的贤才,”贾诩道,“之前我曾亲自劝说过公子当年的属下,可除了韩暨、张既两人,其余人都没有留下。”
我叹了口气,不太理解:“大汉明明已经没有希望了吧?难道他们还幻想着这个朝廷能够再度复兴?!”
“汉室已不可兴,他们只是不太看好你而已。”他沉声道,“相比你来讲,他们更看好北面的袁绍罢了。”
“也对,”我点头,“袁绍现在的风头确实比我强一点。”毕竟人家可是直接艹翻了中央多路联军,我只是击败了袁绍小弟曹操手下的一路人马而已,“对了,还有征兵,情况怎么样了?”
“这项最为顺利,光河南、河东、河内三郡,有意向入伍的青壮便超过了两万人。”他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我已让徐晃、李典等人仔细挑选,加强各郡的力量。”
“两万……”我微微一惊,“想当兵的人还不少。”
贾诩微微抚须:“百姓的生活没有安全感,入伍只是无奈之选。”
面对这么沉重的答案,我默然无语。
陆仁在门外禀告:“主公,程先生求见。”
我微微打起精神:“快请进来。”
话声未落,程昱已经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有急事?”我从坐席上站起。
“不是什么急事,”程昱从袖中掏出一张信纸,“刚刚从徐晃收来了战报。”
“战报?”我心头不由一紧,“袁绍又有什么动作?”
“不是袁绍,是曹操,他意图对西河太守下手,走漏风声后西河太守据城抵抗,但只抵抗了两天,城破后此人不知所踪。”他将战报递给了我。
“西河郡?”我皱眉去看墙上悬挂的大幅地图,西河郡紧邻河东郡的北面,治所是离石城,“并州内斗?”
“据说是因为西河太守与主公有旧,曹操不放心。”程昱解释道。
“西河太守……是谁?”除了已经离开的皇甫固之外,我可不记得在并州有什么朋友。
“五原人李肃。”
8一份机密级别的会议记录
“李肃?”我简单回顾了一下李肃和我的旧交情,除了在长安短暂的相处之外,并没有从中发现太多的交集,“曹操是有些疑神疑鬼吧,我可是刚刚才知道李肃在那里当太守的,之前连一封信都没写过啊……”
“你没写过,我写过……”贾诩脸色凝重。
我不禁一呆。
“早在长安时,我与他的关系就算不错,只是他当时并不太看好马腾,而你年纪太小,他根本就没考虑,”贾诩缓缓说着,“这两年,我们偶尔也有书信来往。曹操若是想查,这些信件都是证据。只是没想到……他会下手这么快!”
我默然无语,只叹了口气。
贾诩也抚掌长叹道:“可惜了李肃,不然……他真能给你当个好郡守。”
好郡守李肃?
我想了想,实在不知道该露出什么表情。
“主公,王老先生求见!”厅外再次传来陆仁的通报之声。
我头也没抬:“快请!”
王烈迈着小步缓缓趋入大厅:“拜见主公。”
“虚礼就免了,”我摆手阻止了他弯腰作揖,“直说正事吧!”
他从袖中摸出一张信纸:“刚刚收到李典的快信。”
我顿时打起精神。
“汉廷南迁,张温已无力讨贼,洛阳又为我军所占,他只能绕道兖、豫二州,与皇军会师南阳。”
“张公终于肯退了。”我仰天叹了口气。
“大厦已倾,独木难支。”程昱客观冷静却又残忍,“何况张温兵法还不如皇甫嵩与卢植,再若不退,只怕死得更快。”
对于他的评价,我不能同意再多。
就在此时,我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一个我原本不应给忘记、但事实上被我忘得一干二净的人。
“小岱呢?”我终于想起自己的这位堂弟。
程昱看了我一眼:“老夫以为你早就知道了。马腾将军重伤,庞德也受伤不轻,只有令姐挺身而出稍稍稳住军心。马岱将军只能护着他们往南阳走了。”
“大姐?”我在营救马腾时似乎也没注意到大姐的存在。
两位大叔看着我。
我搓了搓下巴:“怎么?还有什么事情?”
“河南尹还没定。”贾诩轻声说道。
“河南尹……刘协都迁都了,也不能叫尹了吧?”别看我这样,我可是学富五车,“仲德先生先坐着吧。”
“好。”程昱倒是不客气。
“文和先生嘛……挂个司隶校尉吧?”我耸了耸肩,“不过我总觉得没有皇帝,这司隶校尉也名不正言不顺。”
“说道名分,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称王的事宜?”贾诩笑着向我建议。
我微微一怔,摆了摆手:“这事还不急,没这个必要。”
“主公在这件事上,还是有些眼光。”程昱很直接地表扬了我的决断。
“呵呵,”我谦逊地笑了笑,“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我还是懂一些的。”
两位大叔难得地同时露出了微笑。
“不过……”贾诩沉吟着说道,“确实有必要给公子找一个职位以方便称呼。”
“嗯,”程昱凝神思索了片刻,“车骑将军之类的?”
我首先否决了:“刘协可还活着,难道我的官职还要给他上书请求同意?”
“那就召集大家共同商讨一下吧。”贾诩抖了抖袖子。
-
类型:会议记录。
级别:机密。
时间:初平六年四月二十九日下午。
地点:洛阳城马超府议事大厅。
议题:关于马超等同志职务任免的会议。
主持:贾诩。
记录:马超。
出席:王烈、程昱、杜畿、卫觊、韩暨、华歆,秦阵、拓拔野、太史慈、杨奉、高顺、皇甫固、白发。
旁听:庞淯、吴石、程武、孙文、祖烈、陆仁、褚方、贾穆等。
内容及议程:
一、关于马超职务的讨论。
贾诩:“为进一步明确职责与分工,强化组织领导,提升政治号召力,扩大我军在天下的影响力,现就马超职务进行讨论。”
王烈:“拟任大将军。”
程昱:“同意大将军。”
杜畿:“或可冠号加大将军。”
卫觊:“可为司隶大将军。”
韩暨:“司隶有失片面,主公还辖有凉州。”
华歆:“或可冠以祖籍,为扶风大将军?”
秦阵:“境界太低,当为宇宙大将军。”
拓拔野:“俗不可耐,讨逆大将军。”
太史慈:“各位太过局限于大将军之称,个人以为称公也无不可。”
贾诩:“称公与大将军并不矛盾,可同时进行。”
马超:“称公,可称凉公,凉州的凉。”
众:“可。”
马超:“将军,则称天驱大将军,可乎?”
众:“此何典故?”
马超:“无特典,上天驱我得天下之意。”
众:“善,可。”
二、关于王烈、程昱、贾诩等人职务的任免。
马超:“提议,拟任王烈为治中从事,程昱为河南太守,贾诩为司隶校尉,两千石。”
众:“可。”
马超:“补梁山为河东太守,王邑为弘农太守,李典为河内太守,邴原为京兆太守,两千石。”
众:“可。”
马超:“补庞淯为凉州刺史,两千石。”
众:“可。”
马超:“杜畿为功曹从事,韩暨为兵曹从事,卫觊为簿曹从事,华歆为别驾从事,千五百石。”
众:“无此品秩。”
马超:“可设之。”
众:“可。”
三、关于秦阵、拓拔野等部队干部职务的任免。
马超:“为提升军队地位,改善将士待遇,我意,拟设部队军士职级。”
众:“愿闻之。”
马超:“部队之中,自下而上,设士、尉、将、帅四等,每一等分上、中、下三级,身份品轶各有别,以彰军功地位。”
众:“请细说之。”
马超:“士者,士官也,士兵之长,取入伍三五年且稍有人望之士兵为之,如虎豹飞军之队长、地方卫队之什长、都伯;尉者,如旅长、校尉;将者,如营长、将军;帅者,为全军诸将之首者,如大汉之车骑、大将军、太尉等,轻易不授人,授则号令三军,无所不往。”
众:“善,可。”
秦阵:“阵可为帅否?”
马超:“否,卿之军功,当为少将。”
程昱:“今少将者几人?”
马超:“各营长均可任,后各凭功绩升迁。”
程昱:“善。”
马超:“请程、贾、杜、韩及各营长共议各级品轶及所享待遇。”
众:“诺。”
马超:“散会。”
9休闲之时扩实力
既然一定做出决定,便要开始付诸实施。
首先是各种生活及办公建筑。
王烈按照我的构想将皇宫南宫东南角的一部分划成若干块,供各部办公使用。
庞淯、陈到等则负责为我的府邸重新打造牌匾,并赶制各类旗帜标志。
程昱、贾诩、杜畿、韩暨和几位营长则共同商讨各个级别军官的品轶和待遇。
这里要顺便说一句,我为几位文职——除程昱和贾诩外——提的官职基本上和职责关系不大,随口安排的而已。
王烈的指责类似于司徒,主管教书育人及礼仪风化,兼管对各级官员的评定;杜畿的功曹从事职责类似廷尉,主管司法诉讼,兼管纪检监察;韩暨类似卫尉或者执金吾,主管保卫及后勤保障,兼管战时兵力调配;卫觊类似尚书,主管机要文件;最后加入的华歆只能是个闲杂人等,负责处理我临时交代的其他任务。
闲杂人等华歆被我指派去承包一项重大的任务——设计军衔标志,以及批量化生产。
他在接到任务后毫无不悦之色——虽然只是服装配件的采购,但至少也是一件有油水的工作啊。
至于我自己,则开始探索最重要的任务——究竟什么制度才适合当下?
帝制这一选项早被我排除在外。
作为一名沐浴资本主义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光芒多年的青年,我对这种腐朽的东西嗤之以鼻。
但我渴望和谐民主,也渴望自由进步。
要让制度长久流传,要让国家稳固不乱,我要探索更新的东西。
我毕竟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青年。
他人笑我太疯癫。
-
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我深知如今时间的紧迫。
随着张温的撤退,已没有人可以阻挡河北双雄前进的步伐。
包括我在内——坐拥两州全境,却只有两万人马的我显然很难面对袁绍与曹操的联军。
所以,征募兵马尽快尽多地扩充兵力才是当务之急。
但所有人都知道,凉州的青壮年几乎被马腾消耗一空,司隶的适龄人口同样被皇军带走大半,我总不能做一些诸如强拉壮丁入伍之类的饮鸩止渴的事情。
就在此时,贾诩给了我一个建议:“请联络青州刺史孙坚。”
我眼前一亮:“与他结盟?”孙坚与我有旧交,而且我自认为对他相当不错,何况他的青州同样直面袁绍的兵锋,若能与他形成攻守相助的同盟,我自诩不会逊色于袁曹。
“为什么是结盟?”
我一怔:“先生什么意思?
贾诩眼中闪着光芒:“为何公子首先想到结盟,而不是如三辅、弘农、河东一样直接劝降?”
我陷入了短暂的思考之中。
是啊……为什么?
我在潜意识里就认为,孙坚和曹操、袁绍、刘备一样,肯定是自立之心多于依附他人,拉拢的难度要比皇甫固、王邑、梁山等人高太多。
“为什么不试一试?”贾诩在一旁煽风点火。
我不由不心动:“试一试?”
“可以在信中写得含蓄一些,未必要写透这个意思嘛。”他矜持地捋了捋须。
“那先生就这么写吧。”我同意了他的思路。
“对了,募兵一事,具体细节还要和公子商量一下。”贾诩从袖子中摸出一条竹简,“如今我们不比当年,要攻守兼备,只依靠一支来去如风的骑兵肯定是不够的,因此这次募兵,肯定以步卒为主。”
“这个道理我当然懂,”骑兵只能打野战,攻坚战和防守战必然要依靠步兵,“骑兵就以虎豹飞军为大框架,稍加扩充也就够了。”
“你总得说个数字。”
我低头想了想:“一营扩到六千人,其余各营,除了高顺所部,每个营扩到四千人吧。”
贾诩提起小笔,在竹简上飞快地记了下来。
一营是我的亲卫队,七营陷阵营营长高顺只同意扩充到一千人,而秦阵的二营、拓拔野的三营、褚燕的四营、太史慈的五营、杨奉的六营、甘宁的八营,本来未必都满三千,若扩充到四千,满编制的情况下,虎豹飞军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三万人。
“我怎么感觉……作为一支骑兵,而且是精锐轻骑兵,这个数字好像有些庞大——尤其是对于我的地盘来说。”我将我自己的感想直接告诉了岳父。
“三万骑兵……确实不算太少。”他笑着摇了摇头,“不过既然已经有了近两万的底子,就务必要保持这支部队,大不了在现阶段,步兵少征募一些。”
我点了点头:“步兵的话……凉州各郡总数不超过一万五千,司隶各郡不超过两万,不能再多了。”
这两个数字不是我闭着眼睛胡说的,凉州异族众多,小事不断,秋冬又有鲜卑匈奴扣边,因此虽然人口不多,但肯定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部队;而司隶地区虽然低处中原百战之地,但我的骑兵主力全在河南附近,反而没必要浪费太多的步兵——何况粮食还不够。
“也差不多到极限了。”贾诩笑了笑,又在竹简上添了两笔。
“对了,先生对华歆这个人有什么看法?”我想起来这个主动归附的文士。
“华歆?”他侧头想了想,“这几日事务繁忙,与他接触还不太多,不过听说仲德老哥说他人品不错,酒品更好。”
“哦?”我微微有些惊讶,能让程昱称赞人品的人……想必不会太差。
但是……我从小就学过的课文里,华歆可绝对是个贪图名利的势利之徒啊……
“能得到老程的肯定,想必也没有问题,”贾诩笑着从坐席上站起,伸手掸了掸袍摆,“毕竟华子鱼在山东颇有名声,也是士人代表,公子就算不想用他,也不能冷了他的心。”
“当然,”我陪着他站起,送他往厅外走去,“等我稍微了解他之后,自然会重用他。”
“那就好。”他收起竹简,拢起袖子,“就别送了,两步路而已。”
我刚想客气两句,就看见一匹快马飞驰而来。
能在我院子里纵马狂奔的人物虽然不少,但无一不是有急事汇报。
“是你家木头啊?”我纵目眺望,确实是贾诩的长子贾穆。
“跑得也太快了吧?”贾诩伸长了脖子喃喃道。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