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器-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快?”杨影十分惊讶。
“我说,要有足够的人。死牢里的死囚,犯重罪要被砍掉肢体的罪犯,战俘,犯军法者,地痞无赖,山贼匪寇,再不够,就拉壮丁。”
“需要多少人?”杨影问道。
“当初闵化为了建立这支部队不知用了多少心血。将这些刑徒、罪犯、俘虏、壮丁以二十人为一组,令其相互死斗,不死不休,最后生还的那个,就是‘破头子’的合格士兵。要成为‘破头子’的军官则需要更加高强的本领,面对更加残酷的选拔,可以称得起是千里挑一。因为对军官的选拔,除了需要高于普通士兵们的蛮勇之外,还需要兼备指挥和战术技巧。兵精将勇,所以‘破头子’才如此骁锐。”杨恭侃侃而谈,看不出来他人长得如同邪神再世,脑子却是相当精细。
“这样……”杨影有点犹豫了,这样的选拔太过于残酷野蛮,难怪“破头子”战斗力这么强大,一次就几乎毁了他所有的精锐部队。而若非他想方设法鼓舞起他们的斗志,这些所谓精锐,面对“破头子”官兵的时候,真的就如童稚一般不堪一击。以他的经验,“破头子”官兵的战斗力似乎还在阮香麾下最精锐的“虎卫军”之上。
“主公可知道闵化组成这支三千人的‘破头子’,先后毁了多少好男儿的性命!”杨恭有点献宝似的道。他伸出一个巨大的手掌,攥成拳头,提高了声调道:“十万人!十万人的鲜血打造成这样一支部队!”
杨影皱眉道:“他哪里找这许多死囚壮丁!再说若这般残酷野蛮地练兵,必难躲过朝廷耳目,为何以前毫无耳闻?”
杨恭道:“主公有所不知,闵化治下所有死囚罪犯加起来也没有几千。但他在南疆可以只手遮天。他麾下的边防军辖地宽广,和南蛮互市获利巨大,又不用缴税,所以相当殷富。他一面派人在辖地内抽丁,一面不断出关攻掠南蛮蛮部,抄掠人口,又挑唆蛮部之间互斗,他用金钱赎买双方战俘,充实自己的军伍,多方筹措,不止一年,才练出这样一支精兵。所以‘破头子’官兵中有大半倒不是周人,而是南蛮的勇士。不想这样一支精兵,竟毁在主公手上。”
杨影听了这话,不知是应该感叹自己幸运还是不幸,居然与这样一支部队遭遇交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就算多给他一倍的兵力,他再也不想和这样一支部队作战了。
“你还没有说,我要练这样一支精兵,需要多少人?先说好,你就算杀了我,我也没有十万人给你。”杨影半开玩笑地道。
“其实不用那么多人牺牲的,先前的挑选方法也不过是闵化的一种尝试,一直以来我都在想这事,我想一定有付出更小的代价就练成精兵的方法。主公若是信得过,先给我一万人,何妨一试?”杨恭笑笑道。
和杨恭交谈越多,杨影越发现,自己可能真的是拣到了一个宝贝。这杨恭真是应了一句老话——人不可貌相。此人心思之缜密,头脑之聪明,反应之敏捷和他粗犷的外貌截然相反,看来他能做到这“破头子”的首领的确是凭着真材实料的。他心中一动,因问道:“日间作战时,好像看到你们有三人指挥,另外两人呢?”
提起这个,杨恭神色有些黯淡,道:“那两人是象我一样的高级军官,我们兄弟相称,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论武艺和智慧他们并不在我之下,可惜……”
“难道都阵亡了?”杨影听得不胜懊悔。
“我亲眼瞧着他们死去的。军人战死沙场原本就是宿命,死在主公手里,他们也算死得其所了。”杨恭淡淡道。
“你就一点恨意都没有?”
“刀剑无眼,如果我们胜了,主公的下场未必很好吧?”杨恭的表情波澜不惊。
“难得你这样看得开,倒是我过虑了。”杨影笑笑道,心思一转,就将阵前以军法杀李药儿的事情说了,问杨恭如何看此事。
杨恭沉吟道:“要说这李药儿死得是有些冤枉……”没有理会杨影阴郁的目光,他自顾说道:“我道开州官军怎么一下子变得这样有种敢拼命。原来是这件事把他们那点胆子给逼出来的。其实这李药儿死得也不算冤了,如果没有他的死,现在主公您的项上人头都不知在哪里呢。既然他救过您一次,就当又救了您一次吧。而且这一次他救了更多的袍泽,应该死也瞑目了。主公是为这件事而自责么?其实大可不必。主公与李药儿之义乃是小义,主公志在匡扶天下,才是大义。古人道得好,行大事而不拘小节,区区一李药儿,为了军心士气,即便果系屈杀之又有何妨?大不了给他增些死后的哀荣罢了。这不是奉承,若有这样的好事,只要杀一人就足以激励三军士气,哪怕是我亲爷老子我也敢下手!”
杨影良久不语,杨恭所言其实暗合他的心意,但此事终究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一片阴霾,始终难以释怀。他再开口说话,却转到了别的事情上,嘱咐杨恭道:“唐忠死在你手上,他的令郎唐岚势必不会善罢甘休,你要小心在意。”
杨恭自信地笑道:“主公放心,谅他一个毛孩子,能奈我何!比他狠十倍的我都不放在眼里的。”
“你看这云霞,多美。”杨影没有再提这事,将目光投向了远方,悠悠地说道。
两人静静地站着,看日出。朝阳从翻滚的云海中跳脱出来,放射出万丈金黄耀眼的光芒。
“今后我的军旗,就用日月星辰。”杨影似乎不禁意地道。
“主公的光辉,必如这太阳一般。”杨恭道。
“哈呀!”杨影没有理会杨恭,双腿一夹,战马如箭一般迎着太阳奔去。
望着疾驰而去的杨影的背影,杨恭慢慢跪倒在地,双手和头脸都埋入鲜血染红的土地中,他感到他的眼窝中有温热的泪水汹涌流下,“这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所要追寻的人,这才是我要誓死效忠的人……”
山石发出低沉的啸叫,丛林响起沙沙的低语,起风了。
第八节陵原
木蓝河谷-烽鼓山一役,闵军“破头子”战死两千五百五十人,被俘四百零五人。开州军杨影部战死六千九百人,轻重伤者六千余,杨影、唐忠亲军营伤亡比例都超过了九成,骑兵建制从杨影部中消失。这样惨重的伤亡比例为开州开战以来首见。
凭借着全歼了闵部“破头子”的辉煌战绩,杨影在开州的声望上升到惊人的地步,而战死的唐忠、唐忠之子唐岚,甚至只是担任牵制任务的唐贵等唐氏诸将也广为人知。失去了“破头子”的闵化仿佛被抽了筋的蛟龙,再怎么扑腾都显得有气无力。烽鼓山一战,击碎了他的胆气和傲气。闵化原本对拿下归化势在必得,现在却狐疑起来,不知道杨影究竟隐藏了多大的实力。而开州受到这消息的鼓舞,反攻的动作更加大胆和频繁,闵化不得不将进攻归化的日期一推再推,终于不了了之。
事实上经历了这一役,杨影的主力部队完全被打残了,东拼西凑,部下能战之士也不过数千人,要防守归化这样的大城实在是捉襟见肘,假如闵军继续攻击的话,杨影本来都打算弃城了。此消彼长,战争的天枰逐渐向着开州官军的方向倾斜过来。杨影当之无愧地成为唐琪之外开州最有号召力的领袖人物。但叛军和开州军仍然死死缠在一起,短期内是无法分出胜负了,对开州各部来说,仗还有得打的。
圣武二六八年,八月,泸州。
方略率清河军围攻连城已经半月,他并没有尽全力去进攻仅有五千驻军的连城。因为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占领这座城市。如果真的攻克这里,他又要分兵把守,三万兵马在泸州不算多,他已经留下了五千人维持自己和归城之间的交通线,从归城获得部分补给之后,三万人是清河水师所能支持的补给上限。方略所有的考虑都要以达成战略目的为第一优先。围攻连城,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皋城,只要赵扬从雁云关抽调兵力,清河军就有把握切断皋城方向与雁云关的联系,从而完成合围。若能取下皋城,则这次战役第一阶段就算完成了。是否扩展战果要看清河的后勤补给能力能延伸多远。
这个方案执行到现在显然有了困难,赵扬看穿了这个计谋,稳稳地待在雁云关,不肯发兵救援,反倒是泸州城正在迅速集结大量军队,一旦集结完毕,恐怕很快就会出现在清河军面前。方略甚至可以料到敌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一部取归城,断掉清河军的归路,一部向连城攻击,与守军内外夹击清河军主力。
方略现在准备修正一下计划。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上午,清河军井然有序地从连城撤军。因为兵力不足,守将赵潭没敢追击。方略没有忘记派出小分队将周围泸州军的游骑哨清理一番,大队人马很快就消失在泸州军队的视野之中。
方略围攻连城的时候,赵扬并不着急,但方略忽然这样迅捷地撤走,这让赵扬猜不到他下一步要做什么。不过很快地方略就用行动给了他答案。
八月,正是泸州主要粮食作物春小麦的成熟期,玉米、水稻、大豆等还在生长中。方略新的打击目标放在了泸州的粮田上。清河骑兵以归城为中心,千人为一队,迅速散了出去。取得的战果如何,全看这些军官们的临场指挥和判断能力了。方略这也是一次冒险。这些派出去的部队肯定不会都回来。方略做好了牺牲一半以上的部队的心理准备。如果能将泸州这一季的粮食全都毁在田里,那么至少一年之内清河军将完全掌握对泸州的战争主动权。这个计策的阴险毒辣让宁雁这善出绝计的人都叹为观止。
蝗虫一样的清河军所过之处可以称得上寸草不留,他们很少在村庄逗留,也不去碰有城墙卫护的县城,能收割的粮食都带走,带不走的全数放火烧毁。掌握着水面的水师是这些袭击部队最好的帮手。一时间西到冀城,北至辽城,以泸水两岸最富饶的粮食产区为主,泸州境内四处都是滚滚的浓烟。
这下子不但赵明坐不住,赵扬也没法坐视不理。赵明不顾泸州空虚的危险,除了留下一万兵马守城,其他兵马全都撒了出去,与清河军作战。泸州铁骑名不虚传,以同样的数量也能和精锐的清河骑兵打得平分秋色。一个月内,大小战斗发生了数百次,清河和泸州军互有胜负,但泸州军占有数量上的优势,地利人心都对他们有利,同样的情况下,清河军往往不敌。但泸州的粮田,不管是成熟的麦子还是没有成熟的其他粮食作物,已经被清河军毁了六七成。
看这情势,皋城得失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赵扬从雁云关亲自领兵北上。没有和小股的清河军骑兵纠缠,赵扬目标直指清河军在泸州最重要的据点归城。方略都不禁赞叹赵扬眼光的准和狠。但方略对此是有充分准备的。占领归城的这些日子里,他一点都没有闲着,首先做的就是加固城防,疏浚护城河,引归水入城。这些工作一靠清河军强大的工程兵部队,第二就要靠归城数万百姓来做了。运河工程为清河军锻炼了大量熟练的工程部队,对于修造各种攻防工事、器械也都驾轻就熟。但泸州百姓们显然不愿意为敌人所驱使,因此皮鞭和全副武装的清河士兵一直是工地上扎眼的风景。等到赵扬兵临城下之时,归城防卫已经相当完备。对于一座不算太大的城而言,一万人用来守卫还算够用。因为背靠归水,所以泸州军队没办法完成合围,清河水师可以随时为守军提供支援。
面对归城三米多高的城墙,赵扬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发泄他的愤怒的地方。泸州精锐第一次向清河军展示了他们强悍的攻坚能力。泸州军队缺乏威力强大的攻城器械,武器铠甲也比不上清河军的精良,但他们的斗志相当旺盛,勇气弥补了装备上的不足。
第一天攻城,赵扬就投入了自己的亲军营,他们犀利的攻击力几乎赶得上虎卫军了。这给了方略极大的压力。泸州其他部队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也相当可观,几天的攻城战显示,泸州军并非以往传说的那样只擅长骑兵作战,他们的步兵同样有强劲的攻击力。他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显示了良好的军事素养。再加上赵扬这样优秀的统帅的话,的确有和清河军争雄的本钱。方略现在觉得,阮香的判断力远比他来得准确和富有远见。至少阮香知道,现在他们真正的威胁来自哪里。不是优柔寡断的刘向,不是忙着东征西讨的张静斋,而是这个北方的强大邻居。
根据方略的估计,泸州可动员的兵力总数超过了三十万,战争潜力大得超乎想像。而要完全征服这片土地,方略自己粗略估计得五十万以上的兵力,至少要用两年的时间。现在阮香显然不具备这个实力。
水师不断将各处战报传送给方略。苏中已经从凤来城方向撤军,正火速赶回泸州,不过也有传言称苏中将进驻雁云关,代替赵扬主持皋城战事。
方略还得知,阮香已经将攻击皋城的兵力增加到了十五万,阮香手里有多少兵方略还是很清楚的。这场战争清河动员的军队超过了二十万,不顾后方空虚的危险,从西、南各城都抽调了大量兵力。这表示,阮香是下定决心拔掉皋城这个钉子了。
九月,阮香亲自到达皋城前线指挥清河军作战。十月初,皇甫德、于成龙、沈月等清河将领率清河军八万迂回切断皋城与雁云关之间的联系,苏中闻讯,率领泸州军队七万五千出雁云关,增援皋城。双方的先头部队在皋城、雁云关之间的陵原遭遇,随即展开激战。随着双方主力部队相继投入战场,战斗很快升级成为一场规模巨大的会战。
陵原会战中,清河方面元帅为皇甫德,参战部队分别有于成龙、沈月、黄猛、吕孝纥、张汉生、云铁、胡一廉、彭落子等八个师。泸州以苏中为帅,部下耶律清远、耶律清涟、赵绶、赵固、上官兰、米秀等泸州将领。
陵原地貌是以南陵、北陵两座相隔约两千米的小山为中心的缓坡地,一条宽两米多深半米许的溪流,从北方流过来,绕过北陵流往南面,在南陵山脚冲出一个小水潭,然后折往西面。溪流两岸是裸露的卵石地。两山之间是阡陌纵横的小片田地,西面一望无际是大片的麦田,离两山差不多远的东面一千五百米处,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十月十五日晨,风向西北偏西,风力小。天气干燥凉爽。
首先遭遇的是吕孝纥部的先头营一千人和耶律清远部三千人的先头部队。泸州骑兵部队占据了上风,很快就将清河军这个营逐退,并且一路追击下来。得知遭遇敌军的消息,吕孝纥部立即兼程赶路,在中午时候,将全师兵力投入战场。耶律清远以六千人的骑兵对吕孝纥师发动了一次冲击。吕孝纥两个步兵营被击溃,但在这段时间内,他用一个营成功抢占了南陵山顶。留下两个营担任阻击,吕孝纥亲自率领剩下的部队沿小溪迅速向北陵方向运动。
发现了敌人抢占高地的企图,耶律清远当即放弃了与吕孝纥步兵营的纠缠,转而攻击其本队。凭借速度上的优势,耶律清远在吕孝纥之前赶到了北陵山脚,但这个地形不利于骑兵活动。耶律清远命一半的骑兵下马变成步兵,双方在溪流两岸缠斗一下午,天黑时候,耶律清涟部赶到战场,泸州部队控制北陵,击退吕孝纥部。兵力上已经处于劣势,吕孝纥只好放弃了争夺北陵的打算,后退至南陵,依山下寨。
当夜耶律清远部攻击吕孝纥部正面,耶律清涟部以五千骑兵从西边迂回攻击侧翼,不料却与刚刚赶到的云铁师相遇。两军激战竟夜,天明各自收兵。
十六日,晴,风向西。天气晴。
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