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战国-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321章秦国不能亡
鲁仲连是齐国少有的天纵奇才,且不说他年仅二十五六年纪,就已经在山河榜十大高手榜位居第二位,实力直逼各大圣地的圣主、太上长老,年轻一辈中,除了‘南昭云,北慕雨’外,少有敌手。
抛开武功,就是文论学术,他的才华,更是当世少有,相传鲁仲连少年成名,十三岁时候,被师傅徐劫带来稷下学宫听取士子们的论战,每逢开春,总有很多的名士前来论辩。
当年有一位齐东名士田巴,学问博杂,自称“天下书无不通读,无不精熟!”更兼见解奇异,辩才过人,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折服了上千人的诘难,连续战胜了稷下学宫士子的轮番挑战,涉及学问竟是无所不包,从三皇五帝到三王五伯,从离坚白到合同异,举凡百家学问,竟是无一人问倒田巴。
所有士子都被折服之后,唯独鲁仲连不以为然,一声响亮童音:“我有难题,请教先生!”
士子们闻声侧目,却发现挑战者,竟是个长发少年,不由便满场大笑,一片掌声中便喝出了长长的一声:“彩——!”
此时此地,这却分明是一声倒彩;偏是田巴却没有笑,对着这个布衣少年肃然一拱手:“才无老幼,敢请赐教。”
稷下士子见田巴此等风范,自感方才有失浅薄,竟是立即肃静了下来。
少年鲁仲连冷冷一笑,竟是一脸肃然之色,昂昂高声道:“尝闻厅堂未扫,不除郊草。白刃加胸,不救流矢;生死存亡之际,不可问玄妙空灵之事!先生以为然否?”
田巴一怔,顿时收敛笑容:“愿闻下文。”
鲁仲连伸手直指田巴:“目下秦国虎视眈眈,楚国背盟进逼,赵国西面蚕食,齐国面临三面压力,国内贫富差距巨大,邦国危在旦夕,请问先生有何良策?”激昂稚嫩之音竟是响彻全场。
田巴大是尴尬:“此等经世之策,我却素无揣摩……”一时竟是无言以对。
少年鲁仲连冷笑:“燃眉之急,生死之危,先生束手无策,却要论争五帝三王之道,空谈坚白之分,辨析合同之异,醉心马之颜色、鸡之脚趾、鸟之卵蛋,远离民生国计,竞日空谈不休,不觉无趣么?劝先生为苍生谋国,莫以此等无用空话蛊惑国人!”
田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终于深深一躬,坦诚认输:“一个少年,尚知邦国忧患庶民生计,田巴汗颜无以自容也。今日受教,田巴终身不复空谈也。”说罢对着台下数千士子一躬,竟是红着脸匆匆去了。
稷下学宫的士子们大觉尴尬,没有一个人说话,偌大的论战堂竟是静得唯闻喘息之声,从此鲁仲连一战成名,天下皆知。
后来他修习经世之学,文武兼修,成非凡,奔走列国,遇到诸侯不公事,便会慷慨出手,不遗余力,颇有墨者的风范,但他从不任官,无论各国君王如何抛出橄榄枝,他都不心动,隐居山郊,品性高洁。
凌紫雪松开坐骑缰绳,身子轻轻一展,飞跃而起,飘然闪过了冰湖,蜻蜓点水般,飘逸地落在了石亭前,对着鲁仲连浅笑道:“紫雪见过鲁兄!”
“原来是凤舞门的圣女到了,早就听闻,凤舞门广收女徒,个个惊才艳绝,本领出众,样貌倾城,今日得见一佳人,竟是所言非虚。”
“鲁兄见笑了,这些只是旁人对凤舞门的理解,外在形式,天下人有多少真正了解凤舞门的内在经学呢?”
“哦,凤凰门经学?并未听闻,是那种治世之学?”
“呵呵,敢问鲁兄,修习又是那种治世之学?”凌紫雪不答反问。
鲁仲连一脸淡然,并不因为对方仙子气息而有任何失态,外相空相,唯心真知,开口道:“百家学派,各有所长,我所学并没有定数,而是驳杂取精,为我所用!”
凌紫雪优雅道:“天下学派,无根不生,但治世之论,却如同涓泉,天下大势,瞬息万变岂有谁家之学能治?可反过来,没有一家之所长,专业之攻关,如果人人都泛泛,谁又在默默去专攻一事?经世大才,固然要博学多才,但却定有一家之所长!”
鲁仲连为之一愕,点了点头:“如此,鲁某倒要垂听凤舞门的学问了。”
凌紫雪淡然道:“凤舞门,都是清一色女弟子,修炼之学,乃是修自然大道,模仿古之凤凰涅磐,追求脱胎换骨,走上神秘莫测的天道之路,但凤舞门同样关心民生,研习历史大势,有意向选择明君,完成统一大业,东周礼制崩坏,他的王道治国已经被社会抛弃,新的社会整体即将到来,必须以武止武,完成统一诸侯大业,这样社会才能真正安定,否则征战数百年,黎民百姓受苦,同时凤舞门还立志解救天下女性,让女子的地位能脱离这种附庸,让男女能平等对待!”
鲁仲连皱起眉头,这些话,虽然有些超前,不符合实际,但是却很有见地,在战国,新潮思想,往往能引领社会新的发展,哪一国的子民越是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国力越强盛,越有活力。
“难行,不知凤舞门看准哪一个诸侯国?”
“秦国!”凌紫雪说的很坚定。
鲁仲连颇为意外道:“秦国?将要灭国之邦,谈何统一诸侯?”
“世上都说鲁仲连高洁之士,少年成名,怎么却看不起秦国?”
“秦国经过孝公、商鞅变法,三十年变法图强,的确后起之秀,位居三甲,但是如今秦国被封堵在潼关里,外有五国盟军,内患争权,三年之内都不会安宁,恢复元气,只要五国盟军能穷追猛打,秦国难道不能亡国吗?”鲁仲连试探问道。
凌紫雪摇头道:“非也,秦国强于六国,在于变法后根基站稳,机制比六国先进有效,旧贵不能左右政令,这次虽失利,却因几场战力失败,却非政体腐朽,老秦人热血仍在,精兵尚存,未尝不能回头痛击五国!”
“二是战争之利,仅在于魏国出了一个怪才青年辰凌,屡次偷袭成功,属于阴谋诡计,并非阳谋强攻,这样的成功,并非能长久有效,秦军坚守潼关,五国军即使强攻一年,未必能攻克,但是五国各怀鬼心,开春若不能攻下潼关,就会动摇军心,五国的君王就会寻思退兵了。”
鲁仲连紧按琴弦,对于这些诸侯国朝政,他都有了解,很明白对话的话意,秦国即使兵败,但是国力仍在,几乎没有损失多少,国土丢失,可以夺回,但是西秦的体制却超过所有诸侯国,假以时日,还能重振往昔强国的风范,而魏国那位小将,河西一战已经被秦军围击,下落不明了,能对秦国造成威胁的人并不多。
凌紫雪叹道:“秦国不能亡,因为他抵抗着西部戎狄,以及西域诸国,让这些番邦和戎狄难以冲入中原,如果秦国被消灭了,五国难以在西秦立足,很容易使义渠等数十个老西戎重新复燃,卷回中原来,破坏中原文明,再没有任何诸侯国能代替它之前,秦国必须要扛住西部大门……”
第0322章大国吞小国
凌紫雪的一番言论,让鲁仲连陷入了沉思,抛开诸侯国子民的立场,放眼大天下,这需要一定的胸襟和远见,大学问者,并不局限于地域,考虑中原的安危,华夏的文明传承。
秦国居住在河西,边陲之地戎狄部族有三十四支,聚居在泾渭上游六百里的河谷山原。
自先祖穆公平定西戎以来,戎狄部族除部分逃向阴山以外,大部成为秦国臣民。
自那时起,老秦人逐步迁到了渭水平川,将泾渭上游河谷全部让给了戎狄部族定居,两百多年来,西部戎狄一直没有滋生大的事端。
秦厉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代一百余年,荒疏了对西部戎狄的镇抚约束。献公二十年,又忙于和三晋大战,也无暇顾及西部戎狄事务,又将驻守陇西的三万精兵东调栎阳。
如此一来,西戎各部族和国府就有所淡漠疏远,但赋税兵员年年依旧,并无缺少,秦国数十万大军中,戎狄子弟占有三成,从根本上说,戎狄部族不至于全部大乱,但是一旦诸侯国消灭了秦国,使秦地祸乱,而五国鞭长莫及,根本无心在秦地驻守,绝不会派出大军在那里死守,很可能占据一时之快,十年后,戎狄就能成气候反扑入中原。
鲁仲连皱眉道:“秦国目前最活跃的戎狄部落还有那些,实力较为强大?”
凌紫雪幽声道:“阴戎、北戎、大驼、义渠、红发几族,所居地区在洮水夏水流经的临洮、抱罕、狄道这一片,加起来,部落人马不少,因此秦国不能就这样被毁灭,当然秦国仍有足够的力量自保,紫雪在这里,只是阐述一种大势,这次来,想与鲁兄联手,迫使五个盟国转移目光,放弃继续攻打潼关,撤兵回来!”
“哦,原来凌姑娘来此,是为秦国当说客来了。”
凌紫雪莞尔一笑,轻捋发丝,道:“谈不上说客,五大盟国早有异心,盟约不会长久,开春后攻不下潼关,却同样会退兵!”
鲁仲连看着眼前这位淡雅如仙的圣女,总感觉这女子很不简单,不论是才学见识,还是武功剑术,透着一股神秘莫测,而且他隐隐觉得,凤舞门出世并不那么简单。
“十大圣地不是有约定,不会干涉各诸侯国内政吗?”鲁仲连试探问道。
“此一时彼一时,战国即将风云变动,大争之世到来,在未来几十年间,必然有一国,会吞并所有的大小诸侯国,统一天下,一些圣地的圣人都推算了出来,顺应天理,革鼎人道,能辅助一国完成此等大业,莫大功德,那才是真正治世学问!”凌紫雪很冷静地说道。
鲁仲连站起身,魁梧挺拔,丰姿如玉,一身长衣,潇洒翩翩,剑目冷芒,微微颔首,道:“想我如何帮你?”
“燕国为了稳住国内外形势,会派出苏秦奔走五国,宣扬‘瓜分河西,战者有份’‘大国吞小国’的理论,想促成五国罢兵瓜分河西后,各自调兵吞掉大国身边的小国,各划范围,互不干涉,我希望齐国能响应这一策略,五国收回目光,秦国就能恢复元气了!”
鲁仲连目光一惊,暗想这一招太狠了,五国正强势,如果掉过头对付小国,不但把‘攻秦伐燕’的战略避开,而且让五大国兵戈不断,吞掉小国,看似有利,但是征战会消耗国力,而且这些宋鲁卫小国,是各大战国的缓冲带,一旦被拔掉,后面七雄争霸,再也没有缓冲,不是你死,就是他亡,动辄就是亡国之战了。
如此一来,为天下统一,扫清了绊脚石,日后将会是七雄混战,逐鹿中原,争夺天下霸主的时候,是秦韩魏?是赵楚齐?或者是弱燕?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
燕国向列国发出求贤令后,储君辰凌先让人在襄平城建立了一个国士府,用来供奔燕的士子临时下榻。
从燕境边关,易水长城开始,就陆续设了关卡,沿途护送入燕的士子安全。
一时间,大地苍茫,积雪皑皑,入燕使者和商旅几乎绝迹,但倒是可见一些士子身影,投奔燕国方向,看看能否找到施展才华的地方。
由于燕国襄平距离中原各国路途遥远,纵使快马狂奔,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也得数日,这些士子大多没有好马,还有一些骑驴的,并不快行,沿途游历,十多日后,才有第一批士子过了易水长城,进入燕境。
这时已经过了正月,二月二这天,燕国在衍水畔,举行祭春大典,祈福上苍,庇佑社稷,同时储君正式登基为王,号燕昭王。
辰凌登基后,传口谕,请国匠打造一块庞大‘国耻石碑’立于蓟城,让所有燕国人都知道,子之乱国,暴齐侵略这些事实。
激励国人,奋发图强,洗雪耻辱!
这一手有些效仿秦孝公之嫌,但是它的效果却也巨大,老燕人热血激昂,那股东北土地上豪放彪悍的性格,被重新点燃了。
“看来这燕国新君,还真的要效仿秦孝公,准备大干一场了!”
“国耻碑、求贤令,有一个明君要诞生了不成?”
“小小燕国,能与秦国相比吗?”
“你别忘了,当年的秦国贫穷落后,一贫如洗,还比不上老燕国呢。”
“……”
各地士子议论纷纷,再次把目光投向燕国,都在观望,燕国的新君,到底是何等人物,是真有君王才能,还是沽名钓誉?
辰凌却不管世人如何猜想,他找来苏秦,商议着如何策划五国盟军,能实施‘大国吞小国’的策略,把目光从燕地挪开,而且秦国还不能彻底覆灭,唇亡齿寒,秦地被彻底攻克,下一个目标很可能会是弱小的燕国,七国鼎力的局面,暂时还不能被打破!
第0323章咸阳政变
秦国,咸阳城。
在夕阳下,城池淡黑色调显得古朴、大气、沧桑!
咸阳令府邸,也是赢壮平日办公的场所,如今已调动重兵把守,院内甲士林立,兵刃寒光涌动,随时都能调兵出击。
赢壮找来了部下的诸将,以及几位旧贵老臣,还有两位胞兄弟,把当前的形势详细说了一遍。
“什么,赢稷已经在咸阳城外调兵了,距离咸阳城如此近,一旦攻城,后果不堪设想!”一位老臣担忧道。
赢壮冷笑道:“无妨,本王子已经掌控了咸阳戍卫军,并持有王城虎符,能调动王城人马和侍卫军,足有三万人,城外目前只有两万从前线败退下来逃兵,敌弱我强,不能让他们继续在外面调动了,如果调来潼关和武关的守军,咸阳则危险。”
“秦王眼下正在城外,但是甘茂却拒绝任何去探望,简直大逆不道,有谋反之心!”
“哼,这些人利用秦王受伤昏迷,竟然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简直是罪该万死,狼子野心!”
“请公子下令,末将带兵出咸阳,擒获甘茂,救出秦王,斩杀一切乱臣贼子。”这些将领首当其冲,先给甘茂等人扣一个大帽子,说的天经地义,实际就是要以王师夺权。
秦国兵符分为三等:最高等黑鹰兵符,为国君亲掌,大战前授予上将军或统兵大将,每次可调兵十万;
第二等龙形兵符,每次调兵三到五万,寻常授予要塞守将或小战将领;
第三等便是这虎形兵符,每次调兵不超过两万,多授予特使出行或国中机密公干。
商鞅变法后秦国私兵废除,新军统由国君掌控,军法臻于完善。但凡出兵,须左右兵符勘合,并向全体奉命将士公示,方得出发。军营掌兵将领自千夫长始,以职位高低,人各一尊虎形或龙形右符。
战时统帅执国君授予的左符,当全体将领与右符勘合,方得升帐行令。战事结束,左符立即交回国君。任何环节不符,调兵都难以成行。
虽则如此,战国却是大战连绵,各国都是举国同心,国君与统兵大将也级少龌龊,大将经常是连续作战,但有威望卓著的名将,便经常性地持有兵符,也常有不堪合兵符而调动大军者,但这都是浴血奋战将士同心时的特例。
赢壮身上的虎形兵符只是禁卫军的,但咸阳城门与城外戍卫军,不少是他的直系部将,即使没有兵符,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自然都站在他这一边。
“不能再等了,这些日子已经部署差不多,今晚就动手!”
“赢宇、姜琅、丁士琦听令,亥时一刻,带领五千骑兵,五千甲士,从正门杀向河岸的章台密林!”
“遵命!”
“车浩、曲涛、孙谋听令,你三人带领东西北三方位将士,在城外聚集,绕过渭水,包抄章台甘茂的军营!”
“遵命——!”几大将领抱拳复命,身上甲片铿锵作响。
这时赢离站起来,叹道:“城外的人马,算我一份吧,亲自统领!”
“大哥,你不必去涉险了。”
赢离苦笑:“我若不去,始终放心不下,擒获甘茂,诛杀夺权者,救驾秦王!”他的眼神很古怪,深深地看着赢壮,暗示他一些秘辛。
赢壮瞬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