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71章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71章

小说: 武帝之天龙八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赵孝锡这次,将秦州做为后方大本营,从来这里组织指挥此次的反劫掠战役。原因也是此地做为秦凤路军事重镇,拥有比较完备的城防跟后勤补给。

做为一个即需要应付西夏南下,还要提防吐蕃作乱的军事重镇,秦州也是秦凤路通远军的大本营。

有这支大军做为愰子,赵孝锡能尽可能保证,骑军北上的行动不被两国哨探所得知。要不然,他也用不着一路这么小心的过来了!

吩咐火字营跟亲卫营原地扎营,上千的人马就在这处山谷中安静休息。赵孝锡却将通远军的情况,在重新在脑海中调阅了一遍。以期尽可能,做到对这支即将归属于他,指挥的边军情况给了解清楚。

通远军做为驻守边境的常备兵种,其人数战斗力比内陆的厢军,也是要强上几分。只是看着这支人数达到二万多人的边军中,骑兵数量不到二千人。

这几乎十比一的步骑比率,在如今的北宋厢军之中还是比较多的。要应付若大一个防区番邦游骑的袭扰,二支千人骑兵队,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呢?

相比内陆的厢军,这支通远军中不少骑兵,都不是汉籍而是转迁至此地。归附于宋朝的番邦子弟,这些番邦子弟兵也是通辽军骑兵中,实力比较排前的精兵。

除了通辽军这支朝廷常备军,为了应对特殊时节的敌情,秦凤路治下各城。也有不少州城组建了团练营,一些由边民青壮组成的后备军。

这些团练营在遇到州城情况危急时,也会被拉到城墙上充当防御之兵。但拉他们到野外跟番邦骑兵作战,基本没多大可能性,反倒有可能拖累正规军。

每到这种深秋时节,各城的团练也会进行集结,放下平时使用的农具。转而学习一些射箭砍杀之术,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番邦袭扰。

近几年西夏跟吐蕃,围绕着秦凤路治下一些边城,也进行过不少争夺。只是相比国与国之间的大战,这几年还是没有发生过。

一到这个时候,边境地区的边民,大多入住一些结寨而自保的镇甸中。期盼着大雪的到来,将这个世界归附于雪白一片,尽早结束他们提心吊胆的日子。

除此之外,一些边关的城池,也同样严阵以待。城防军跟团练军,大多都披甲上城楼。不间断的盯着城池所在地,面对番邦的方面。

一旦看到边关的堡垒哨卡,升起浓浓的狼烟柱,则意味着有番邦骑兵入境。狼烟数量的多少,也将决定他们防御措施的规格。

这种在赵孝锡看来,更多都是出于被动防御的策略,很大原因就是宋朝的骑兵稀少。这些来去如风般的番邦骑兵,一旦出现在某个地方。

就算附近的城池派出部队打算围剿,等待他们的也只是一堆人马过后的狼藉场面。那些番邦骑兵,早就不知去向。

如果派遣骑兵去追击围剿,则要做好被番邦骑兵全歼的心理准备。这对每个都将骑兵,意为心尖肉的统兵将领而言,那敢随便派出骑兵追击呢?

正是这种除非朝廷下令,集结重兵跟对方打一次大仗,依靠人多势众的情况下,步兵才敢出城与番邦骑兵野*战。不然,应对这种入冬前的危机,边境也只能采取固守的策略。

只要保证城池不失,定居于城外的边民损失,各城的官员也只能望而兴叹。这也导致,一到这个时节,不少边民都会选择离开家园。

携家带口躲进深山老林,或到有重兵把守的城池居住,等到大雪纷飞之时,感觉危机解除他们才会重返家园。

这种一年可能需要逃两次难的生活,让不少饱受番邦骑兵骚扰的边民,渐渐也产生了远离家园的想法。边境地带的良田,也因无人打理而荒废了下来。

正是看到这种情况,加上从布衣阁收集到的情报,赫连铁树在回到西夏已然进驻到,与秦凤路非常近的西凉府骑兵大营。

那么他们道先攻略的地方,肯定就是秦凤路靠近西凉的几个州府城池。这种以往跟以往西夏只是派遣骑兵,选派一些千人队进入宋朝打秋风的不同准备。

让赵孝锡敏锐的感觉到,此次西夏人只怕不单单满足于入境骚扰,抢劫人口跟物资。搞不好,他们怕是对一些边境重城动了坏心思。

虽然不敢攻击一些军事重镇,但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一旦得手之后,会把这些军事重镇拱手让出。这就意味着一次小小的意外,或许都会引起两国大动干戈的大战!

第一百二十六章被中断的议事

当赵孝锡待在秦州城外山谷休息之时,远在秦州城的秦州知府,同样召集秦州的文臣武将议事。布置如何安全渡过,这个一年之中,他们这些文武官员最为艰难的时期。

这种类似于军政联席式的会议,总体归纳起来就是分果果的会议。每到这个时候,平时不怎么受重的军队,在这个时节也成为优先考虑的对象。

在场这些平时瞧不起武官将领的文官都清楚,到了这个时候能保他们一命的。只能依靠这些武将,跟他们所统领的手下将士。

以往生怕进城的兵力过多,让各城负担加重。可到这个时节,各城的官员都巴不得,自己城里能多布置一些军队。只要城里有了大军驻扎,才能感觉到安全有保障。

每次召开这种军政会议,武将们都只会选择旁观,看着这些文官为争夺,进驻兵力多少而据理力争。等兵力分配人数定好之后,才轮到他们这些武领开口,索要军队的物资补给。

一年之中,这个时节是文官最难熬的日子,却是他们这些武将扬眉吐气的日子。身为驻扎在秦州附近最大的武将,通辽军指挥使吕大忠,则想着这次要替手下要些什么。

平时这些文官一个个扣门的很,只有这个时候,为了保住顶上的官帽。他们都会表现的很大方,对于这种文武之间的权力搏奕,吕大忠心里再清楚不过。

望着这位知府到了这个时候,为了安抚手下这些官员,也忙的焦头烂额。吕大忠觉得这个时候,比打了一个胜仗还舒服。

平时总提防他们这些武将,到了这个时候又安抚。这还真是要的时候,把他们当成宝。不需要的时候,直接甩到脑后无人问冿。

就在秦州知府李浩,也觉得有些头大这些守城官们,一到这个时候都争的面红耳赤。但总算做出了,一个大概的分配选择权。

现在就轮到他跟这些守城文官们,跟这些武将商议。需要提供军队什么物资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又演变成文武交锋之时,每次还都是他们文官更落下风。

相比各城的团练跟城防军,他们这些文官大多都有调动之权。可对通辽军这样的边军,任何大规模的调动,都必须得到朝廷的同意。

唯有文武官员都达成一致意见,他们今年的防御作战计划,才有可能得到朝廷的批复。这就意味着,他们跟这些拥有统兵权的武将。必须达成一定的协议。

就在李浩准备跟吕大忠商量,今年需要他们这些地方,提供多少武器跟粮饷以做资助时。知府衙门外却奔来几个骑士,下马之后直接出示了一块禁军的腰牌。

听到是有紧急军务传达,知府的侍卫官很快将几个武士打扮的禁军骑兵,带到了衙门正堂让人端茶先招待着。这边赶紧去通知正在议事的知府李浩!

望着侍卫官走进议事厅,在他耳边说了几句,李浩心中一紧道:“你看清楚了。那些人出示的是皇城禁军令牌?”

皇城的禁军,在这种时候出现在秦州。是福是祸还真的难以预料。就在吕大忠听到禁军也为之一愣时,侍卫官很快道:“吕将军,来人让小人请将军一起过去,有紧急军务通禀。”

同时召集一州城的文武最高官员,足以说明事情肯定小不了。知府李浩赶紧道:“既然是皇城禁军到来,那我们的议事暂时停一下。本官与吕将军先去见过来人再议!”

两人一同离开议事厅。来到衙门正常见到了几位武士打扮的禁军。这些禁军首先出示了令牌,确认他们的真实身份之后。又让两人屏退左右,宣读了朝廷给予赵孝锡的圣旨。

得知朝廷此次派来一位钦差大臣,秘密带领一支骑兵进入秦风路。这两个平时也算对手的文武官员,眼神都显得有些凝重。

看过那张圣旨秘令。领头的禁军又道:“李知府,吕将军,郡王爷如今已经到达秦州城外。首支骑兵也已抵达,其余骑兵会在两日后全部进驻秦州通远军大营。

有关此次郡王抵达的消息,郡王爷派我等过来通禀之时,已经严令除两位外。暂时不得对任何人透露,以防导致消息外泄。

另外郡王爷让小人传达第一个将令,通远军从即刻起进入战时状态。所有通远军将士,一律不许外出。还请吕将军,即刻执行这条命令,随我等去见郡王爷。

至于李知府,郡王爷同样交待,还烦请大人腾出城中的官库。接下来,朝廷会陆续补充一批武器粮食抵达秦州,希望知府大人也能尽快安排。”

这两个即刻传达的命令,让吕大忠跟李浩心中骤然一紧。两人都可谓一方大臣,很明白这封营跟启用官库,大多意味着这里怕是有一场大战来临。

相比以前朝廷每次大战,大多都是由知州下达战备动员令。此次这个钦差大臣,却反其道而行之,先偷偷摸摸进驻到秦州城外不说,还将秘密保守的如此严密。

其用意何在,两位官员自然心中有数。只是这样一来,他们此次惯例的军政议事,只怕没有举行下去的必要。真要大战一场,整个秦凤路都会动起来。

更何况,这位钦差大臣即是朝廷的郡王爷,又拥有节制秦凤路跟永兴军路的军政大权。别说他们这些一城的文官守将,就连上面的知州跟节度使们,此次也难免要听从这位郡王爷的调令。

想到这两个方向更多针对的番邦,吕大忠有种感觉,朝廷今年怕是要对西夏动手了。只是前段时间,西夏刚派出一支使团进京,怎么转眼就要大战了呢?

越想越觉得糊涂的吕大忠,相比表情有些凝重的李浩,他则知道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以往每年面对番邦骑兵入境劫掠,他们更多只能据城于守。

此次朝廷终于要动手,意味着他们这些统兵将领,就有机会建功立业。若是能取得一些大胜,单单功劳跟赏赐都能让他们,这些边军将领享用一段时间了。

当然要是战败,他们这些将领还是要承担责任。不过,习惯富贵险中求的武官们,都渴望上阵杀敌,而非躲在城里看那帮番邦骑兵祸害边城。

清楚这些传达密令的禁军,还在等着自己同行前往,去会见那个钦差大臣。吕大忠很快返回议事厅,直接将有资格出席此次议事的武官全部带走。

至于其它觉得事情还没谈完的官员,也不明白这些武官将领,怎么都离开了?可看到回来的知府,一脸无动于衷的表情,就知道秦州将有大事发生。

可到底会发生什么大事,这些官员却一无所知。已然被下达了禁口令的李浩,自然不敢随意将这种军机大事给泄露出去。若是因为一时口快,导致钦差有理由处理他,那真的太冤枉了。

那怕身处边境重城,李浩多少还是听过一些有关这位巴蜀郡王的事情。前次江南官场地震,主导的就是这位深受两宫宠爱的郡王爷。

此次皇帝赵煦不但给予其节制,调动两路文武官员的大权,还赐其先斩后奏的大权。若是不想落个被先斩后奏的下场,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做事少说话。

相比其它大臣担任钦差大臣,他们这些同样有后台的文官,还可以对钦差大臣形成一定的牵制。碰到这种皇室郡王,还是受两宫宠爱的那种皇族成员。

真被对方找到理由,将他们先斩后奏,只怕死了也就白死了。这种直接体现到生命上的威胁,岂是李浩这种知府敢随便无视的?

而且从那些禁军带来的两道命令,李浩深知这是一场大战来临前的准备。至于要对那里实施作战,看这情形怕是西夏无疑。

这个只有狠狠打一次,才会长教训老实的番邦,在李浩看来狠狠收拾一下也好。省的每年,这帮西夏人也跟着吐蕃凑热闹,搞的整个秦凤路边境风声鹤唳。

做为接壤两个番邦之国的秦州,一直以来也是深受游牧骑兵南下的重灾区。导致朝廷在此设立的茶马司,一到深秋时节都生意清淡。

这对依赖茶马交易收取税收的李浩而言,自然希望边境越稳定越好。只有边境稳定,来此做生意的商贩才会多,他这位知府所能收到的税银也会多。

衙门有了钱才能好办事,而且这也是考核官员政绩的一项标准。虽然他现在贵为一城知府,可他还是想着,有机会的话升迁到知事州的官位上。

到那时,才是真正的一方封彊大吏,而不是现在这种,还需要受上官跟朝廷双重,节制的知事府官员啊!

望着一众文官期待的眼神,李浩很平静的道:“吕将军有紧急军务需要处理,此次议事暂时就到这里。各位回去,好好整顿城防,有事本府会再召诸位过来议事的。”

端起身边的茶杯不再说话的李浩,很快就看着这些满头雾水的文官们,一个个请辞离开。

至于出城的吕太忠,将封营令下达之后,就带着身边的亲随。跟着那几名传达命令的禁军骑兵,快速的向城外奔驰而去。

第一百二十七章巡边遇敌侦骑

随着五支千人骑兵队,陆续进驻处于高度戒备的通远军大营。除了通远军大营的将士,知道这是钦差大人带来的骑兵队之外,其它百姓跟普通官员,并不清楚通远军中,多了近五千名实力不弱的骑兵。

在进驻通远军大营之后,赵孝锡还特意让吕大忠这位边军指挥使,将手下的两支骑兵千人队。拉到校场扮演番邦骑兵,轮流跟五支骑兵队过过招。

面对这种紧张的战前训练,吕大忠跟一从通远军将士,看着这些骑军营的将士。在大营只训练了一天,随后就进入了高强度的适应性训练。

无论是上马进行骑战训练,还是普通的体能训练,这种训练的强度都让通远军将士。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两支可谓由老兵组成的骑兵。

除了刚开始,在这些菜鸟骑兵身上讨到便宜之后。随着演练次数据增多,通远军的两支骑兵千人队,也渐渐感受到了压力。

清楚这支骑军是朝廷做为,未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主力骑兵来训练的。吕大忠也能从几个千人骑将的名字,知道这支骑军可谓集结了,大宋武勋家的优秀子弟。

这样一支骑军,一旦人数跟技战术成熟起来。以后面对番邦的骑兵,也许大宋的边军们,终于不用天天窝在城里。等待着这些番邦骑兵来攻城掠地吧!

随着骑军的入住,通远军将士最直接的一个体会就是,他们的食物得到了改善。每天一批批赶进军营的畜牲,让以往很少能见到肉食的边军。这次也算沾了骑军的光,伙食方面改善了不少。

只是随着伙食方面的提高,通远军也加大了战前训练。尤其是弓箭射击训练。一天下来,很多士兵都觉得,手肿的都拾不起筷子吃那些大鱼大肉。

为了应对此次西夏,有可能出现万人骑入境的猜测,赵孝锡在后面五支骑兵队。能跟通远军两支老骑兵,战的不分高低之后。

亲自担任骑军主将。指挥了七支千人队骑兵的联手作战,第一次在这些骑兵里面,安排了一支由折知刚统领,五百人规模的重装骑兵。

随着时间在不经意间流失,秦风路边境也显得慢慢紧张了起来。在与吐蕃跟西夏接壤的边境地区,已然看到十人规模的番邦游骑哨。

这些游骑哨的出现,意味着番邦一年一度的劫掠盛宴,即将拉开序幕。为了让骑军感受一些战争的气氛,韩安康将五支千人骑兵队。以夜晚行军的方式。

进住了边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