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行三国-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追击董卓的命令而已,是不是看我兵力少就觉得我好欺负,哈哈哈,袁本初,你也就这点胆吗?
我孙文台敢对天发誓,若是我私藏玉玺的话,我必将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这总可以了吧,袁本初,我劝你做人收敛点,想给我安罪名,拿出点证据来啊。”
袁绍眯起眼睛盯着孙坚,这时候,看着孙坚还是这么狡辩,袁绍都恨不得直接就上来掐死他。
“好,孙文台,你要证据是吧。我就给你证据,让你心服口服的将玉玺交出来。”袁绍说完又对身后一名亲兵打扮的人说道:“胡亮,你过来,你告诉大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么亲兵上前摘下帽子后,孙坚一眼就认出这人是自己的一个手下,当日得到玉玺的时候,这人也在场。
这时,孙坚心里明白,绝对不能让这人把话说出口。
当即,孙坚立马拔刀出鞘朝这人看去,口中更是怒吼道:“好你哥叛徒,上次行刺我不成,现在又到盟主那里诬陷我,看我今日不斩杀了你。”
说时迟,那时快,袁绍也立马拔剑出鞘正好就当初了孙坚。不过,袁绍又怎么会是孙坚的对手,只不过他是盟主,孙坚是不能伤害他的,否则,孙坚还真可能走不出这个大帐。
看着孙坚还有杀人的意思,袁绍怒道:“够了,孙文台,还想自我面前杀人吗?这人是你的部下把,他当初就看到你捡到了玉玺,你还想杀人灭口不成。
也罢,今日只要你交出玉玺,我可以不与你计较,但是,今日你若是还是这么胡搅蛮缠的话,休怪我无情了。”
孙坚听了不仅不罢手,反而怒笑道:“好你个袁本初,找了这么个人就想诬陷我。
哈哈,你也太小瞧我孙坚了。此人因为强奸民女,被我处以重罚,当初要不是别人求情,我已经将他给砍头了。
本来,看在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我就放过了他,我也以为他会改过自新,谁知道此人人面兽心,竟然在战场上偷袭我,我这病,就是因为他而落下的。
今日看见他正好,我正好为民除害,你休要拦着我,否则,别怪我孙坚翻脸不认人。”
眼看两人就要打起来,其余诸侯又立马上前劝架。
有的全孙坚交出玉玺就没事,大家息事宁人,有的劝袁绍查清楚再说,不要冤枉了好人,再怎么说,孙坚这种毒誓都发了,他肯定是没有拿玉玺。
但是,有三批人却没有参与劝架,这第一,就是曹操,第二,就是袁术,至于第三嘛,当然就是公孙父子。
看着袁绍跟孙坚还在大眼瞪小眼,曹操只得提高嗓门吼道:“盟主,你若是真的只有这么个人证恐怕也不行吧,孙坚将军可是有功于国,怎么说也不能轻易定罪,要是盟主有其他证据不妨拿出来。”
众人也都点点头表示同意,这时,袁术的心里却闪过好多想法。
如果孙坚真的得到了玉玺那孙坚就不能拿出来。因为孙坚是他的部下,而且还在他的地盘上混,所以,只要孙坚将玉玺带回去的话,袁术就有办法将玉玺弄到手。
若是孙坚现在将玉玺拿出来的话,袁术知道,他时肯定没有份的,搞不好还会被人诬陷跟孙坚同谋,倒时候,所有的好处就都是袁绍的了,跟他袁术就没有半毛钱关系。
如果孙坚没有拿玉玺,那袁绍现在就纯粹是在欺负人了,打狗还要看主人。孙坚是袁术的部下,要是真就这么吃亏了,袁术的脸又该往哪放。
于是,袁术也冷笑道:“是啊,盟主,你该不会就想用这么个士兵给我这部下定罪吧。
要是孙坚真的私藏了玉玺,我第一个出兵将他斩杀,但是,若是他没有拿玉玺反而遭到你的诬陷的话,我淮南军也不是吃干饭的,再怎么说,孙坚也是有大功劳的,盟主不该怎么轻易给他定罪,这也太草率了吧。”
袁术这么一说,基本上就是站在了孙坚这一边,这时,袁绍的脸色就难看了,他还真拿不出什么证据,要不然也不会等到现在来这么一出啊。
众人都在僵持,唯有幽州军还在冷眼旁观,这时,孙策转头看着公孙续,他希望公孙续能帮忙说上几句话。
公孙续自然看到了孙策求救的眼神,但是,从这眼神中,公孙续还是发现了一丝愧疚的意思。
目前这情况,袁绍也确实坚持不下去了,公孙瓒在被公孙续推了一下后也提高嗓门问道:“盟主就拿出点更能说服人的证据吧,我幽州军可以主持这个公道。”
听公孙瓒这么一说,袁绍知道自己是没戏了。于是,袁绍冷哼一声放下宝剑。
孙坚也放下佩刀然后骂道:“自会盟以来,我和我麾下儿郎一直拼杀在最前线,到头来竟然换来这么个罪名。哈哈哈哈哈,这会盟,不来也罢。眼看董卓逃走却不追击,只知道诬陷自己人。
哼,诸位,我先走了,这里,我是呆不下去了。”
说完,孙坚就带人离开了大帐,看来,他是要率军回去了。
第144章 :各自结仇1
眼看孙坚就这么走出大帐,众人谁也没有上前阻拦。 袁绍倒是想阻拦来着,但是,现在这个情况,谁会站在他这边,谁又会帮助他呢?
原本最支持他的曹操,现在也变得对他不理不睬,更别说帮他去得罪孙坚。至于其他人,站在袁绍这边的说话基本都没有分量,所以,袁绍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到手的玉玺就这么跑掉。
幽州军这边虽然没有明摆着站在孙坚这边,但是,连实力强横的幽州军都没有说拦下孙坚,其他人更不会出这个风头。
其实,这件事情看起来很简单,暗地里,众人又是各有各自的心思。
袁术不想自己大哥就这么轻易得到玉玺,所以他才会阻拦袁绍,只要孙坚回了江东,玉玺多半是他的。
而曹操呢,在经历过这一系列的事情后,他也看清了袁绍的嘴脸,现在的袁绍,家大业大,名声又极好,如果这时候让袁绍得到玉玺的话,那就真是如虎添翼。所以,曹操也不愿看到玉玺落在袁绍手上。
更重要的是,只要玉玺不在袁绍手上,曹操相信,他就有机会将玉玺弄到手。
而公孙父子这边,他们一来不想看到袁绍壮大,而来又不想得罪孙坚,不管怎么说,孙坚的势力还是很弱小,就算有了玉玺也无济于事,最多也就是偏安一隅。
所以,倒不如现在卖孙坚一个人情,孙坚的领地跟幽州并州这边完全不搭边,两军暂时是不会有任何矛盾和冲突,反观袁绍就不一样了,袁绍现在正想将势力渗透到冀州,这就会跟幽州,并州接壤,利益冲突在所难免。
孙坚走了后,大帐里一下子冷清下来,刚刚那场闹剧已经将众人的性质搅和的半点不剩。尤其是袁绍。
自会盟以来,袁绍一直扮演着高高在上的盟主的角色,受众诸侯尊敬,万人敬仰。虽然这中间有那么几次,他的风头被公孙续和幽州军给盖了过去,但好在公孙续做事还有分寸,至少会顾及到不把事情做绝。
可是,孙坚这就不一样了。孙坚直接将摆明了要跟袁绍对着干,就算没有袁绍的允许,他也要撤军。袁绍的威信,直接就没有了,现在,要是袁绍发布个命令,也不知道会有几个人遵从。
眼看众人都不再说话,这时候,袁绍准备说几句话来缓和一下气氛,毕竟只有孙坚一个人走了,倒是还没有完全影响到大局。只要接下来的人听命令,袁绍就可以继续当他威风的盟主。
袁绍看着众人说道:“诸位,孙坚这贼子,不听号令,自视甚高,今日竟然私自退兵,完全不顾及讨董大业还没有完成。此人妄称忠良,我们不必在意,少了他孙坚一人,这讨董大业还是要继续。诸位觉得如何?”
眼看其他人不敢回话,这时候,公孙续站起来对袁绍行礼道:“启禀盟主,自会盟以来,我幽州将士一直厮杀在最前线,将士们忠心为国,都舍生忘死与敌军厮杀。
现今,我幽州军战损率极大,不少将士都已经受伤却没有得到妥善治疗。战马的损耗率也极高,纵使如此,我军也还是要继续跟董卓死磕到底。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也为了能保持我军的战斗力,我想将受伤的将士先遣送回并州,其他没有受伤的将士将留下来,我父子二人也会继续在这听从盟主号令。
但是,战死者和受伤者,我一定要将他们先遣送回去,这是我幽州军一向的习俗,恳请盟主允许。”
说完,公孙续就弯腰在行了一礼。这姿态,已经放的是相当的低了,如果袁绍不答应的话,恐怕公孙父子二人拍拍屁股说要走人的话,也没有谁敢说要阻拦一下。
袁绍自然明白,公孙续这明面上是请求,实际上确只是跟袁绍说一下,这还是公孙续顾及到了袁绍的面子。面对如此谦卑的公孙续,袁绍自然是很配合。
虽然内心还是有点不情愿,但袁绍还是很配合的回道:“幽州将士忠贞为国,战死者和受伤者理应得到妥善安排,骠骑将军这个请求并不为过,我同意了,具体事情,骠骑将军自行安排就是,若是粮草不足的话,直接去后将军那里提取就是。
务必要保证每个士兵都得到妥善安排,不能让天下人觉得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不得善终。”
公孙续再次行礼领命,果然不出公孙续所料,现在这情况,袁绍是能拉拢谁就尽量拉拢谁,尤其是几个重量级的诸侯,袁绍也学乖了,不会轻易去得罪谁了。
公孙续的事情解决后,曹操也上前提了一下相似的意见,他也要将战死者送回家乡,当然,其余人马,曹操还是会留下来的。
昨天曹操虽然说了了气话要离开,但是现在这情况,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除非曹操是准备像孙坚那样直接跟袁绍闹翻,但就目前这个情况,似乎没有必要,所以,曹操也就只能要求到这个地步了。
公孙续和曹操这两个大佬发话后,其余人没有谁再闹什么意见。孙坚走了其实对其他人倒是件好事,至少,孙坚在洛阳城内的地盘算是空了出来,其他诸侯有机会进来插上一脚,捞点好处。
众人的事情商议过后,袁绍照例庆功一番,同时,为了拉拢公孙续和曹操,袁绍自然是要对二人大加封赏的,不过,袁绍给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都是些空头衔。
比如公孙续,现在已经成了骠骑大将军,仅仅是加了个大字而已,其他什么粮草,黄金之类的奖赏,袁绍没有给出一丁点,至于曹操,也升官了,实质性的东西,恐怕得自己去抢才行。
这边的事情忙完后,众人饮酒到半夜后方才散去,曹操也学乖了,压根就不提继续讨伐董卓的事情,而公孙续,自然也没有将自己在并州的安排说出来,这里的人,也还没有谁知道刘辩已经被救下的事情。
众人散去后,公孙续第一时间找到太史慈要他准备拔营回并州,太史慈立马忙碌起来。
第二天清晨,其他诸侯还在自己的营帐内睡觉的时候,公孙续已经早早起床,他带着赵云张飞等将来到军营中。
太史慈已经集结好了兵力准备出发,他们都在等公孙续做最后的安排。
公孙续来到众人面前,他看了看太史慈跟关羽后说道:”云长,子义,这次得委屈你们了,押送这批书籍回去可是件苦差事,我能做的,就是尽量满足你们在粮草和军械方面的要求,至于兵力,连同受伤战死者在内,我也只能给你们一万。
但是,作为主公,我要求你们必须将这些书籍安全送到正方手上,当然,我这么说其实是将事情严重化了,这些书籍,说白了根本不值钱,没有谁会为这个跑来跟我幽州军结仇。
可是,除了**,你们还得防止天灾,我已经传来幽州那边修建藏书阁,恐怕得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行,所以,这批书籍会暂时停放在并州,等我把这边的事情解决后我会回并州跟你们回合。”
关羽,太史慈直接跪下领命道:“末将本该追随在主公身边保护主公的安全,但是,现在,末将等已经接受了主公的命令,如果连这等差事都不能完成的话,末将等就是辜负了主公的栽培。
请主公放心,这些书籍,都会完整的运送到并州,就算正方不拍民夫来帮忙,我等也会将书籍运到并州。”
公孙续听了点点头,然后笑道:“有你二人在,我自然是会放心的,当然,我也明白,你们恐怕到现在都还没有明白我为何会浪费这么大的人力财力来保护这些书籍。
甚至,为了能收集到更多的书籍,我军前段时间好不容易用战马换来的粮草都耗费掉了将近三层,我知道,你们现在心中都有疑惑,但是,请你们相信我,最多五年,你们就会知道,我们得到的,将会是今天所付出的千万倍。”
“末将自当领命,绝不质疑主公。”一万多将士以及所有将校和将军都跪下对公孙续回礼道。
一个时辰后,公孙续将关于太史慈的不对送出了二十里外后就率军回来了。他不能离开得太远,毕竟袁绍还在盯着幽州军这边,尤其是现在,幽州军只剩下五千骑兵。
看着被搬空的大营,公孙叹了口气,然后问赵云道:“信,送出去了吗?”
赵云点点头回道:“我已经派十名亲兵暗自混在云长的这支部队中,我相信,只要他们快马加鞭的话,还是能追上孙坚将军他们的,至于他们听不听劝,那我就无能为力了。”
公孙续点点头笑道:“我能做的就这么多了,其余的,听天由命吧。”
另外一边,袁绍大帐内,袁绍询问跪在下面的高览道:”如何?公孙续他们可有什么小动作。”
高览回道:“末将亲自乔装打扮跟出了二十里,然后又跟着骠骑大将军回来,他们没有什么别的动作。”
袁绍听了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第145章 :各自结仇2
高览跪在下面不敢乱动,因为袁绍还没有叫他起来,自从昨天孙坚惹怒了袁绍就拍拍屁股走人后,袁绍就变得异常暴怒,如果谁做了点让袁绍觉得不顺心的事情,袁绍立马拔剑杀人。。 。
所以,就算是袁绍麾下第一号大将的高览,这时候也不敢乱来。
沉默许久后,袁绍终于说道:“好了,你起来吧,在我面前不必如此,我又不会对你怎么样。”
高览站起来站在一边不说话,他知道,袁绍肯定还在等谁。
果然,没过一会,郭图没有经过禀报就直接走进来对袁绍说道:“主公,事情已经办妥了,孙坚这贼子必定不能安全回来江东,荆州刘表肯定不会允许他将玉玺带回去。”
袁绍这才站起来笑道:“哈哈哈哈,好,孙坚,你以为离开了就安然无恙了吗?哼,我在你回去的路上给你安排了份大餐,我就不信你能安然回去。
这一次,我就要你的命。”
郭图听了也笑道:“主公放心,这次,就算孙坚不死也会丢半条命,他的那些部下本就疲惫不堪,刘表以逸待劳,肯定会打孙坚一个措手不及,以前是他跟幽州军走的很近,我们才没有下手,现在,孙坚已经是违抗了盟主的命令私自撤退,就算我们对他下手,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袁绍听了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这就对了,孙坚,必须死,你派细作前往荆州,一定要将玉玺的消息给我带回来,玉玺,只能是我的。孙坚有什么资格拥有。
还有,必须秘密进行,不能让我那弟弟知道了,否则,他会抢先下手。”
郭图领命后下去办事了,留下高览跟袁绍在帐内不说话。高览虽然是袁绍的部将,但是,这时候,他内心也对孙坚有点小同情了,不得不说,袁绍的手段确实不怎么光明正大,孙坚这次,确实是被算计了。
袁绍这边的事情正在进行中,另外一边,诸侯其他部队中,也很不太平。
有句话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