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一品公卿 >

第107章

一品公卿-第107章

小说: 一品公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桃所作出的成绩背后自然少不了林三洪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可更多的还是她本人的努力。这样一个明显不适合执掌丰隆昌的少女,一造出了今天的绳丝霸主,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多少心血,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林三洪轻轻拍打着春桃的脊背,就好似小时候哄春桃一样柔声说道:“哥哥我知道你辛苦了,我知道的。

“我不想做了,我不想再支撑丰隆昌了,哥哥你找别人吧。”春桃用象个无知的孩子一样用袖子抹了抹脸上的泪水:“我恐怕已经坚持不下去了,三洪哥哥别叫我做这个了”辉煌的成绩背后是难为人知的巨大付出,付出和成镂永远成正比。尤其是春桃这样的人,能把丰隆昌打造成今天的局面,更加需要付出几倍的努力,,

在最辉煌的时候要退下来,在美好的前景已经触手可得之时抽身,这不是什么急流勇退,更不是功吨引“而是春桃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再不想讨众种艰辛的丁六

春桃最希望过的是那种衣食丰足无忧无虑的日子,这也是一个”人物的理想生活,或许可以说是胸无大志,也可以说消磨时光,可春桃最适合的还是那种生漆

林三洪没有想到春桃会在这个关键时刻产生这种想法,一时间还真的就愣住了,过了好大一会才说道:“妹妹,不行啊,现在你还不能退下来。我知道你辛苦了,可哥哥我的大事还需要你的帮助。丰隆昌能赚多少我真的不是很在意,只要能经营下去就行。哥哥我从来也没有对你说过胸中的抱负,今日也该让你知道一些了。这个世道

“我不听”春桃使劲的摇晃着脑袋。就好像十几年在林三洪面前撒娇的小娃娃一样:“我不想听这些大道理,也不想知道三洪哥哥要做什么,我只想过安安稳稳平平和和的日子。”

伟大的抱负,美好的理想,对于春桃来说,完全就是多余的东西,她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也不想做什么时代的英雄,只想好好的过日子,小人物的那种平淡生活。

强把一个不是英雄的小人物来上历史的大舞台,就算塑造出一个英雄,也是个悲剧英雄!

可林三洪实在没有别的人手可以一用,而这个强丝作坊太重要了,放弃不得。

“妹子,既然你不想知道我要做的是什么,那我也不废话了。你哥哥我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步,需要你的帮助,你就是我的左膀右臂,这个时候,你可不能退呀。”林三洪正色道:“我知道委屈你了,可就算是为了哥哥我。你也要帮我把作坊办起来,”

“办起来,,办起来,,可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现在的丰隆昌已经足够强大了,至少在沿江一带已经是不可动摇的绳丝霸主,难道三洪哥哥要垒断全天下的生丝生产?这个目标太大了,大到春桃不敢去想的地步!“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头,能到世间为人一遭,总要做点事情。至于能不能做成,也不全是因为能力,还需要机会和时间”林三洪本想要春桃再坚持十年八年,可转念一想,这样显然是不成的,十年八年之后,春桃的年纪已经太大了。若是一直在作坊里做事情,青春也就耽误了,这一辈子永远也过不上她最喜欢的那种日子!

这很不公平。

自幼年开始就生活在一起,到现在眼看着青梅竹马的哥哥成家立业,娇妻美妾。而自己还是孑然一身,这种滋味儿一直煎熬着春桃。

尤其是阿娘到扬州来以后,老家就剩下春桃一个人,好像整个世界都已经离她而去了,除了用心打理丰隆昌以外,根本就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林三洪知道春桃想得到的是什么!是一个美好温馨的家,是一个最终的归宿。

“我这一任扬州知府也快到头了,等任期一过,朝廷应该会给我加官,说不定还会调离扬州。到时候我就娶你进门”

若是两年以前,春桃听到林三洪亲口说出“娶你进门”这样的话语,一定会欢喜的哭出来。可现在的春桃已非吴下阿蒙,早已成熟了许多,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三洪哥哥你能这么说给我听,我就很高兴了,哪怕是哥哥哄我开心也好,我也很喜欢春桃微微摇头说道:“可我知道月娘嫂子一定不会同意,这是一定的

月娘并不反对林三洪纳妾,但是娶春桃进门,绝对没有半点可能。在这个时代,在纳妾这种事情上,妻拥有绝对无可置疑的一票否决权。

月娘不同意,林三洪再怎么真心实意也没有用!“我”我”我,”一连说了三个我字。春桃忽然破涕为笑:“三洪哥哥你也别为难了,这是我的命数,是老天早就注定的,谁也改不了。既然如此,我也不多想了,免得自寻烦恼。好的,以后我会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作坊里,做哥哥你的臂膀,不管三洪哥哥的梦想是什么,我都会帮你实现的,”

林三洪轻轻拍了拍春桃的脊背,想安慰几句,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到了这种地步,不管再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只能徒增烦恼。

春桃努力做出笑脸来给林三洪看,林三洪知道笑脸背后的艰辛和无奈,却无法改变现状,只有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着:“妹子,我知道你辛苦了,我知道你不容易

“说这些做什么?”春桃做出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拍了拍身子说道:“好了,我也就不去给阿娘问安了,急着回去呢,要是再晚就找不到船了,我先走了亦 “走?这么快就要走?宿在这里吧,晚上和母亲说说话,母亲常常念叨起你呢,”

“算了,我这个出息,见了阿娘肯定会大哭的,还是不见了吧。”春桃努力做出小孩子的灿烂笑容:“作坊里的事情多的很。催这人呢,不回去不行。现在我也是作坊的大股东了,是给自己赚银子呢,怎么好偷懒呢?”

春桃越是笑的灿烂,林三洪心里就越不是个滋味儿:“好吧,那你就回去吧,我送你去码头

“别,府台大人日理万机,哪有闲工夫送我这样的一个小丫头?还是我自己回去吧,”一直剪意扮出笑脸的春桃再也忍耐不住。哇的一声哭出来,断断续续的说道:“三洪哥哥别送我了,要不然,要不然我会后悔的,我一定会后悔的,我这就走了,”走了,”

春桃带着一溜哭泣之声,飞快的跑出门去,”

林三洪赶紧追了出去,集了后门只来得及看见春桃的一个背影。

背影越跑越远,很快就消失在华灯初上的繁华夜色之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 心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45章 进退不得

畏看着又是场寒冬。吊然刚刚过了小雪,可天与凡经 办圳川以冻死狗了。

每年从这个时候开始,扬州城内就会66续续的出现一些冻饿而死之人,这些人多流浪无家的乞丐。或者是肢体不健全的残疾人。扬州府台衙门专门修建了两所很简陋的棚屋。城里的富户也开设了粥棚,专门赈济这些无家可归之人。

给义学的棉衣、薪炭等福利已经弃始放,自然惹得那些贫寒的教书先生和孩童们大声叫好,盛赞府台大人开了善举。

而富户们开始清闲下来。围炉热酒的冬季,一般的百姓之家则琢磨着去打几天的短工,赚点零散的工钱贴补家用。

沿运河的工程已经收尾,已不再需要很多的人力。可是如今的扬州和以前不一样了,繁华形胜了很多。新开的商铺多如牛毛,运河上无数商船往来穿梭,北边过来的生意人也在忙碌。只要有把子力气,找个活儿干赚几个小钱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酒馆茶楼等服务行业就进入了一年之中的旺季。可是几年的旺冬季节似乎不那么明显了。

因为现在大家手匕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儿钱,平日里的消费也就不那么拮据了,再也不必象往常一样精打细算恨不得把一文钱掰成两半来花销。家里缺什么平日里就可以去买,不需要再等到冬天有了收入才去消费。所以旺冬季节就不那么明显了。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服务行业的整东都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当然四月节前后是整个,扬州的黄金时期。不管哪个行业都会狠赚一笔。这就要另算了。

因为工作的机会很多,可以轻易赚到钱,所以老百姓们也就不再如以前那样节俭。很多人家。尤其是那些年轻人。辛辛苦苦忙碌一天,立玄就钻到酒馆饭馆当中大肆消费。点几个带着荤腥的好菜,再要两壶不错的美酒,高兴起来,还能叫过卖唱的艺人唱几段小曲儿,打赏下几个铜钱。就是天色很晚的时候,这些人也不着急回家,而是继续流连酒馆茶楼等行所,甚至揣着几个钱去赌场逛一逛也不算什么稀罕的事情了。

这些人和他们的父兄不一样,虽然都是同样辛苦的赚钱,却不怎么很在意平日里的积蓄。认为自己这么辛苦的干活,就是为了消费,要不然赚那么些钱做什么?

这些年轻人吆五喝六的让扬州的夜生活更加繁荣,只要腰包里的钱还没有花完,他们就不准备回家。甚至经常喝的酷丽大醉之后一脑袋扎在酒桌上呼呼大睡。所以在清晨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年轻力壮的后生打着酒嗝从酒馆里跑出来,匆匆忙忙的去赶往各处去干活,赚了几个钱之后,在夜色降临之时,就又一次毫不吝惜的把这些辛苦钱扔给酒保,或者干脆就去赌场青楼这些的方寻欢作乐彻夜不归,,

面对这些改变。很多人都会出世风日下的感慨。

就是府台大人林三洪,也说不清晨这种改变到底是好还是坏。

当初的本意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实现一定程度的财富再分配。这个目标可以说是实现了,但同时也带来了某些方面不同程度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当初始料不及的。

很多年轻人,甚至包括不在少数的中年人,很快就放弃了以前勤俭持家的传统,有点过分的追求享乐。这自然带动了许多个行业的展,促进了整体经济的繁荣,可对于单一的家庭而言,未必就全都是好事!

以奢治扬州确确实实的林三洪的手段,当初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实现财富的转移和分配,虽然也想到过普通百姓的生活。可勤俭持家崇尚积蓄是农业社会几千年来的传统,已经根深蒂固,那些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习惯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变化,是林三洪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

自林三洪上任以来,已经给扬州带来了很多变化,尤其是民间风气的改变,是好是坏一时间还说不清楚,就是朝堂之上也有人在考据研究。争论着“扬州现象”权衡着蕴含其中的利弊二字。

还有约莫半年的时光。林三洪的任期就算满了。按照林三洪在扬州的所作所为,且不去说有没有功劳,光是在皇上亲征的时候报效两百万这样的大手笔,就是一笔谁都抹不去功劳。还有开办义学,惠及各地贫寒子弟,这也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好事。至于繁荣工商兴办佛节这些反而显得有点暗淡了。

能在一任之内把扬州治理成天下最为繁盛之地,这就是本事,这就是功劳。集借着这些,林三洪的仕途一片光明。

虽然到任期结束还有一段时间,可通常情况下,也应该给自己跑跑官路了。

如林三洪这种官吏,有功劳有政绩的,一般都有两种安排:

其一是继续留在地方,或是升任为三品,或是为布政使的副手,先在地方上历练一下。熬一定的年头之后极有可能成为开府建衙的封疆大吏。

其二就是调到中枢做个京官。

如果真能做京官的话,品级方面肯定就不会升的太快,有可能在从四品和正四品之间,表面上看是没有升官,其实已经是升了。

京官的品级和地方官不大一样。要高出一大截去。若是能做个正四品的京官,已经可以参与国家的政策制定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朝局。京官和地方官之间,也不能完全按照品级来区分高下。譬如三品,在地方上就是巡抚或者是集台这样级别的,虽然大明朝的巡抚和巡抚之间也有很大区别,但是区别也仅仅的表现在所管辖的地方大小这个层面,在管辖区域之内,基本就是土皇帝。权限很大,可以威福地方,相对比较自由。

同样是三品的京官,相当于侍郎这个级别,虽然仅仅是副部级的官吏。在很多事情上都无法单独做主。可毕竟可以参与全国的政策制

儿崔度上来讲。可以影响到仓然这个影响力不是特 斗胜在范围广阔。

所以说,京官和地方官也不能单纯看级别的高低,内里还是各有年秋的。

虽然很多老百姓希望林府台能够留在扬州,继续干他的知府本行,虽然留一任甚至是留几任,在地方上都是一种常态,可名眼人都可以看出来,扬州已经留不住林府台了。

不管林三洪是不是一个清正廉洁的青天大老爷,也不管他是不是贪了扬州的银钱,最关键是林府台有本事有能力,能给百姓带来好处,这才是老百姓们希望林三洪留任的根本原因。

若林三洪是一个只会刮地皮的贪官,百姓们早就期盼着他赶紧滚蛋了。

可官老爷哪个不愿意升迁?若是有加官进爵的机会,谁还可能留任?能够做到巡抚的话,谁他娘还稀罕一个知府?

尤其是在这个月初,远在前线的永乐皇帝亲自指定了一个官员来到扬州,成为扬州府的同知,也就是林三洪的副手,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空降的副知府。到了这个时候。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出林三洪肯定会离开扬州了。

一般情况下,正职的官员才会空降下来,作为副手的同知有辅助知府的职责,这就需要同知大人熟悉地方民情官情,要不然如何辅助府台大人治理地方?

偏偏朱林就指定了一个同知下来,其用心已经明显的不能再明显:这是钦定的接班人,是来顶替林三洪的。

新来的同知已经五十八岁,姓甘名霜字雨声,从洪武年间开始就在翰林院供职,一直熬到了翰林学士在翰林院就是翰林学士这种说法是一个误区,只有翰林院的主官才会有这个称呼,翰林院这个正式的名称也是朱元璋定下来的。读者知道甘翰林是翰林院的主官就可以了。的位子上。也算是三朝元老了。

甘翰林不愧是大学士出身,言行举止为人做事都依足了规矩,说话也文绉绉的,动辄就是典故动辄就是圣人教诲,很有点迂腐的样子。

须花白年过半百的甘翰林做了林三洪的副手,言语之中对林三洪颇为恭敬,丝毫也没有钦点大臣的架子。甚至经常使用“您老大人。这种不伦不类的称呼。

“甘同知,千万不要再这个称呼了。我这么年轻

“您老大人差亦,学无先后达者为师。”甘同知捻着花白的胡须认真的象个面对先生的学生一样。正经八百的说道:“您老大人能将扬州治理的如此繁华,为皇上嘉奖。必然是深谙治政之道。下官半生行走于翰林院,虽精于笔墨却属于政事。治理地方从来就无小事,稍有不慎则会走上岔道。下官到扬州上任之前,曾蒙皇上召见。皇上每每提及您老大人,都会赞誉有加,这次奉旨为扬州同知,其实也就是为了学习您老大人治理地方的诀窍

从赴任以来,甘同知基本就是什么事情都不管,什么事情都不理,就知道围绕着林三洪打转转,真的摆出一副认真学习的样子来。

按照朱林的说法,扬州并非什么真正的富庶之地,无论农桑耕织还是工商百业,和江南的那些州府相比。其实还要稍逊一筹。可是自从林三洪上任以来,采用种种匪夷所思的手段,似乎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打造出了一个,“宇内形胜。的扬州府。百姓富足财政盈余,吏治清明杜绝贪墨,能一下子报效百万,更是震动天下。这些事情在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