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第8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敢于开拓的勇武之士世代封疆吗?”
这番话说得吉香和石满强神情激动,而孙传庭却愈发慎重,以他的性子,当然不会被这些话激荡心情,而是慎重思考,看看到底有没有可行性。
赵进这些话乍一听好似天方夜谭,可细琢磨下来却极有道理,孙传庭和晋商打交道很多,自然听商人们说过,再向北走,再向西走,的确有沙漠戈壁等绝域,可再过去,那真有不逊于大明的沃土。
而且商人们说得很多,明军过去或许打不赢,但蒙古骑兵在那里却可以作威作福,以新军的能力自然可以横行。
商人们偶尔发流露的意思让孙传庭有些厌恶,甚至有点不寒而栗,尽管他们靠着贸易获利,但也很想着直接去抢劫掠夺,彻底霸占,当然,这样能拿到的财富的确会更多,但这么做的话,死人怎么办,杀戮怎么办,邦交怎么办?却没想到今日里赵进又说了同样的事情,而且说得更加赤裸裸。
“闻所未闻,闻所未闻,若这么下去,岂不是穷兵黩武,民不聊生,赵公,慎重,这可是亡国之策!”孙传庭虽然说得郑重,可语气虚弱无力,好像自己都不信自己说的。
赵进停下脚步,盯着孙传庭说道:“我听身边人讲述治乱,自战国到如今,天下总是大治和大乱,休养生息,天下太平,然后就是彻底的大乱大祸,人死的差不多了,再这么周而复始,有人说是气数,有人说是天命,还有人说什么当政日久,骄奢淫逸,没了当年的进取之心。”
“有人和赵公说这些大义言语,天下之幸。”孙传庭口不对心的说道。
赵进摆摆手,肃声说道:“我觉得没那么多玄乎的道道,归根到底很简单,人多地少,每当大乱过后,死的人足够多,田地足够多,粮食交过税赋之后足够用,吃饱后安居乐业,自然就是向上的盛世,可安居乐业生孩子能养活,越来越多,田地一代代分下去,逐渐不够吃,还要缴纳税赋,养活不了自己,就要出乱子了,你说这些年天灾,可难道前些年就没有天灾了吗?无非那个时候能忍过去,现在忍不了只能饿死了!”
孙传庭张张嘴,想要说话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端坐静听,站在门前的孙大林侧身向里看了眼,然后继续站在门外。
“人多地少,人心惶惶,国家纷乱,四周的蛮夷看到机会,趁势而起,国家为了应付,只能加派粮饷,征发兵卒劳役,却让本就脆弱支撑不下去的民生彻底崩溃,然后就是恶性循环,不必说远,这些年的加征粮饷造了怎样的孽,孙兄你看不到吗?”
孙传庭只是长叹一声,朝廷的加征粮饷,繁重劳役,当真是民不聊生,要说谁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建州女真其实不算什么,这加征粮饷倒真的是了,可再觉得有害,也没办法止住,因为四处漏风,四处用兵,必须要粮饷支撑,明知是毒酒,也要为了解渴喝下去。
“人多地少,那怎么办,我们难道能挡住百姓生孩子,难道我华夏子民多些不是好事,难道只让蛮夷鞑虏多生,让他们来杀戮我们的百姓子民,让他们来侵占我们的田园沃土吗?”
赵进说得有些激动,不断的比划手势,却没有人觉得可笑,每个人都是肃然倾听,觉得赵进在说一件重要无比的大事。
“人多地少,那就去抢别人的地盘,总是蒙古人南下,我们为什么不能北上,总是女真西来,我们为什么不能东去,总是倭寇洋夷渡海而来,我们为什么不能渡海过去,光我知道的,北边有河套这样的沃土,关外有白山黑水这样的平原,那土壤都可以出油,倭国也有良田万顷,南洋西域更是无边无际,为什么不能用这些田地养活我们华夏子民!”
“进爷所说,当真……当真……”孙传庭连念叨了几句,却不知道怎么接话。
赵进走到茶几跟前,拿起已经凉掉的茶水一饮而尽,转身又是开口说道:“有人说慈悲之心,有人说少造杀孽,非我华夏之人那就不是人,形同畜类,何必跟他们说什么慈悲,人可会同虎狼谈慈悲,可会同猪羊谈慈悲,虎狼可会同人谈慈悲,猪羊可会同人谈仁恕,且不说这些玄学经义,我常听人说大同那边对蒙古讲仁义,可蒙古对大同讲过吗?”
听到这里的孙传庭只是苦笑,但脸上却不是无奈,而是想要反驳,可张开嘴想要说什么,最后还是苦笑,他觉得赵进所说的不对,和世上的道理,和圣贤书中的义理完全背离,甚至有些大逆不道的意思,可细想下来,却又没办法反驳,所以只能苦笑了。
赵进说得激动起来:“当今之世,弱肉强食,物竞天择,孙兄你久在北方,对海外之事了解不多,那些洋人番鬼乘坐大船,航行万里来到天竺和南洋等地,靠着船坚炮利,靠着铁甲火铳,就可以占地为王,使用土著为奴,他们袭扰广东,诈占澳门,图谋台湾,如果不是华夏体量巨大,恐怕早就沦落成南洋土著一般的模样。”
“这台湾是?”在这个时代,台湾还不叫这个名字,好在赵进对这个也做过功课,立刻回答说道:“就是三国时候的夷州,澎湖巡检司再向东的那个大岛。”
“此处倒是知晓,不过那边瘴气极重,不宜人居……”孙传庭念叨了两句,不过大概意思已经很明白。
孙传庭到这时完全被带入了赵进的谈话,他轻捋胡须,沉吟着说道:“赵公所说有理,草原蒙古才多少人,男女老幼全算起来,恐怕也不过百万之众,建州女真多少人,怕是不会过三十万,这些人数不过我大明一府的人口,偏偏却能以少兵临大国,成为心腹大患,甚至入主中原,那些外洋番鬼,恐怕也是如此样子,说起来也是古怪,这些蛮夷鞑虏,为何不愿意行圣人的仁恕之道,却只知杀戮抢夺,遭殃的却是我华夏子民。”
不知不觉之间,孙传庭的用词也有了变化,不再说什么大明徐州,而是用范围更大的“华夏”。
“仁恕慈悲是对内讲的,只有华夏之民才能值得上这个仁义慈悲,但我们对外不能讲这个做这个,只有对外弱肉强食,物竞天择,才能让华夏百姓子民能一直讲这个仁义慈悲,所以我们要扩张,要夺取更多的土地,让我们的武人在域外一展所长,不要被什么腐儒礼法束缚。”
“为我华夏缴纳赋税,当兵服役的子民,我华夏当护佑终生,无论在这大陆疆土,还是在外洋外海,受了委屈,必当得到伸张!”
这几乎是个演说,说到这里,赵进停住,自失的笑了笑,沉默一会摆摆手说道:“真是说多了,我现在手里所有的还不过两省之地,不过十万的兵马,居然谈到了这么大的前景,让孙兄见笑。”
孙传庭坐在那里沉默,似乎在思索赵进方才所讲,过了会才抬头说道:“赵公说的都是闻所未闻,但细想起来却有道理。”
他说得很慢,停顿沉吟片刻,笑着说道:“若是别人说这些,在下只当他们疯了,远远避开,绝不与他们为伍,不过赵公所说,却有几分可信,赵公这等兵马,说是前无古人倒也不尽然,那蒙元太祖的铁骑强军,横扫中原,远征域外,他能做到的,赵公未必就做不到。”
孙传庭说得缓慢,拿起手边的茶碗,送到嘴边却发现茶碗盖没有取下,他失笑了声,却没有喝,直接将茶碗放下,又是开口说道:“赵公方才所说的话语,乍一听煞气深重,可细想下来却有大慈悲在,若真能如此,我华夏万幸,我华夏百姓万幸,自古以来,文武便不能平衡,也只有强汉才能文武不分,出将入相,后来若武强则国家纷乱,杀戮不休,若文强或许太平些年景,终究免不得异族入侵,社稷崩坏的下场,只有赵公这个法子,才是长治久安之策,我华夏布武四海,域外皆是华夏,那就不必担心什么异族了,不必担心什么文武不平,武在开疆拓土,文在治理安定,各司所职。”
第1426章大慈悲
他们两个人在这里滔滔不绝的讨论,边上的吉香和石满强开始面无表情听着,听到后来却是眉飞色舞,赵进很少和他们说过这些,却没想到自家大哥心里装着的不仅是天下,不仅是草原和关外,还有更大更广阔的天地。
他们不是没想过等到天下平定后自己要做什么,他们也听身边人议论过,无非是把兵权交卸了,安享太平富贵,过过骄奢淫逸的荒唐日子,可这么多年铁血沙场,想想会那样闲下来,总觉得不甘心。
可石满强和吉香也知道,如果不那么做,真可能到时候做不成兄弟,要刀兵相见了,所以偶尔想到那个时候,总觉得那时恐怕会很无趣,但赵进刚才这番话却让他们豁然开朗,原来天地这么宽,原来自己可以走这么远。
不光是他们眉飞色舞,就连外面的孙大林都是满脸激动,赵进的话让他们感觉到了一片新天地。
但孙传庭这边也没说完,他摇头补充了句:“即便普天之下全是华夏子民,可华夏子民自己也要打的,自古至今,内战可曾少了,彼此厮杀可曾少了。”
“肉烂在自己锅里,杀华夏子民的只有华夏子民自己,绝不能让鞑虏蛮夷动手,更不可能在我们自相残杀之后,被鞑虏蛮夷趁虚而入,只有厮杀之后,再由我华夏子民进入,周而复始。”赵进回答的很简洁。
“是这个道理。”孙传庭长叹一声,叹息之后,他又看了看赵进,点头说道:“从古至今,历代开国太祖,得天下坐天下时候都已经老朽,只有赵公年轻,天命果然在赵公啊!”
年龄就是优势,赵进现在才二十出头,以赵家军的强势,平定天下又能需要多久,而且天下人都知道赵进活得很简单,酒色享受都不怎么碰触,这样的人必然是长寿,有足够的时间,自然就可以做前人做不到或者来不及做的事情。
自春秋战国到明,开国之君最好的情况也是壮年,再接下来耗费精力理顺这天下,最多一步也不过是驱逐鞑虏,然后就无力做的更多。
可赵进这边不同,他时间足够,当然,前面那些开国之君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赵进同样会遇到,但以赵进掌握的力量和方法来说,这些困难和问题都算不得什么,而且看现在的赵家军,掌握的力量,动员的效率,都要远远大于前朝,稍微看明白其中关节的,都会觉得赵进无可阻挡。
很多开辟局面的雄杰,在起家壮大的时候,手中掌握着一支强大的文武力量,不过随着地盘扩大,他实力的确跟着变强,可他掌握的那支精干力量也不断的被摊薄稀释,因为他必须要拿出自己的力量控制地盘,当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之后,扩张和增强也会停止,他依旧有力量,甚至有更大的力量,但效率和行动力却未必有从前高了。
不过在赵家军的体制下看不到这一点,徐州的体制像是个怪兽,吞下田地,人口,然后变成强大的财力和军力,看不到一丝的边际衰减。
别家扩张军力,总会因为兵源不同,财力有限,带兵的武将不同,变成不一样的军队,占领的地盘也是如此,因为这些不同就有空隙,就有可乘之机,就有腾挪的可能,就有衰减,可赵家军不同,他一支支军队扩张,地盘在扩大,产业在增多,可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恐怖之处就在这里了。
其他雄杰可以看到限度和尽头,赵家军这边却看不到,这才是大明掌握军权的核心人物们这么快下决定的原因。
说起来好像神奇,其实也并不奇怪,赵进所用的是领先这个时代的理念和体制,并且又和这个时代的条件完美契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没可能不膨胀,没可能不强大。
赵进刚才说得太多,孙传庭需要消化,吉香和石满强也在思考,甚至连赵进自己都要消化,因为这是第一次说出他的理念,军国、扩张、华夏至上,有些是一直有的理念,而有些则是在和孙传庭交谈中被带出来的。
就这么安静了会,外面的孙大林安排人换了热茶,还送上几份点心,孙传庭赶路来到后还没有吃什么东西。
抿了几口茶水的赵进看了看屋中诸人,看看若有所思的孙传庭,却是禁不住自嘲的笑了笑,放慢语速说道:“孙兄,我还是年轻了,不管我说的怎样,你代表的诸位也不会立刻决定,他们还要等辽东那一战的结果,陈昇的胜败出来,你们才会真正下决心。”
“即便陈将军败了,朝廷也没什么机会,不过也请赵公谅解,这是大事,即便是大家看的通透,也要报几分侥幸。”孙传庭回答的很实在。
气氛到这时候变得轻松不少,赵进只是点点头,开口说道:“我不想这天下太乱,但乱起来,对徐州大有好处,你们若想着少流血,那就自己好好把握!”
“请赵公放心,若不是为此,朝中诸公也不必让孙某来谈这些,顺应天意岂不是更好!”孙传庭很郑重的回答道。
谁都知道这次对谈只是达成一个意向,这样的和谈归附细节千头万绪,还要相关人等过来一条条的敲定,当然,任谁也都能想到,接下来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动,还要随机应变的处理。
到这个时候,彼此该说些闲话,然后设宴款待,或者谈论下将来对孙传庭的安排,若是常规就该如此,不过孙传庭也知道,赵进行事从来不按照常规走。
赵进沉默了会,闷声说道:“孙兄,你我都知道,杀人是免不了的,而且还要死很多人,还要流很多血,我的体制前无古人,而如今有实力者大都和我这个体制不相容,即便被实力威慑一时低头,将来还是要闹事的,不杀个干净,天下不得太平。”
孙传庭想要反驳,张嘴却又犹豫,最后叹了口气,他知道赵进说得是实话。
赵进笑了笑,悠然说道:“你我之间对谈,也不必做太多粉饰遮盖,现在天下各处虽然难过,可还没到撑不下去的地步,这时候徐州出手接管,其实早了些,大家还会念着先前的好处,日后一有不如意,立刻闹将起来,若是等朝廷继续这么胡作非为下去,大家煎熬难受,徐州一到,众望所归,那时肯定比现在少很多杀伐纠缠,大家也会觉得我赵家军救民于水火之中。”
“赵公心中倒是有大慈悲了。”孙传庭回了句。
“谈不上有大慈悲,我只是懒得继续耽误,从起家到如今,一步步走得太稳,可现在突然觉得时间不够,我不会长生不老,可天下间还有那么多的疆域等着我去打下来,还有那么多要做的事情没有做,所以要急些,快些,即便仓促也顾不得了。”赵进慨叹说道。
这次换孙传庭沉默许久,然后开口说道:“做事先正名位,若社稷更迭,赵公登上大位,名位确定,天下间臣服的人会多,妄动的人总会少,等他们被赵公的体制驯服,也就没太多妄想,不敢去冒什么凶险了,少死几个总归是好的。”
赵进微笑着点点头,话说到这里,彼此才算达成了共识,说到了最坏的后果,既然这个大家都能接受,那么其他的事情自然可以执行下去。
“孙先生,你怎么看我家大哥?”到这个时候,达成结论,吉香忍不住发问。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讨论,倒不如说期待对方夸赞,赞美赵进就等于赞美整个赵家军这个团体,自家也觉得身有荣焉。
孙传庭瞥了眼赵进,看到赵进脸上的苦笑无奈,他这才对赵进兄弟几个的情谊有更深了解,在这样的场合下,吉香居然敢这么插言,不过这其中的小心思倒是符合他们这个年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总是希望听到别人的赞美,特别是有份量人物的赞美。
虽然这件事好笑,不过孙传庭的确有些话要讲。
“在孙某心中,先前是将赵公视作曹操的,是乱世的奸雄,是篡汉的大贼,自然是势不两立的。”
到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