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江苏在手,张安乐的可用IC一下子从28涨到了40。IC可是生产能力,相信玩过钢铁雄心的读者都知道,对着**那可怜的5IC是多么的欲哭无泪。
正是因为有这等喜事,张安乐才有心情带着王淑仪和林徽因游大明湖。对于林徽因这个电灯泡,张安乐十分不爽,好好的留学生也不出国了,就算有病也该看好了吧。
这个电灯泡现在还不自觉的缠着王淑仪要听还珠格格的故事,据说还要写成小说。
你妹啊,还珠格格要是被林徽因写出来了这成啥了,琼瑶阿姨岂不是少了一部经典之作。张安乐一边无语,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转眼之间来到民国已经3年多了,对于现在这个乱世张安乐并没有多少清醒的认识,他一直在逃避这件事件,他不想知道自己后世所学究竟是真还是假,也不想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只能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张安乐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走到这一步,无论是前世无所事事的监管员,还是现在保定军校毕业的普通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掌握小半个中国的军阀,每天早上张安乐醒来都会看看自己是不是还呆着煤场的那个宿舍里面。
“老公,后来还珠格格怎么样了?”王淑仪开口问道,张安乐还沉浸在自己的思考里,没有听见。
“老公……”王淑仪摇了摇张安乐的胳膊,撒娇的叫了一声。
“怎么了?”张安乐这才回过神来,见王淑仪一脸的不满,林徽因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我刚才在想事情,没有听到。”说不得张安乐解释了一下。
“还珠格格后来怎么样了?”王淑仪没有像后世的野蛮女友一样抓着这事没放,继续说了一遍刚才的问题。
“后来,什么后来,他不是和五阿哥结婚了么?”张安乐很奇怪王淑仪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因为他已经把故事给她讲了一遍了。
“那后来呢?”
“他们结了婚不就是结局了,哪里还有后来。”其实是有后来的,还珠格格不是拍了三部么,只不过张安乐,没有看过第三部,所以不知道后来的故事是什么。
一时之间静了下来,三个人坐在船舱里都不知道说些什么。
偷得半日闲之后,张安乐继续忙碌了起来,江苏已经拿了下来,西北军也该出手了。
11月20日,张安乐下达了作战命令。西北军这头猛虎开始下山,奉军最后的一张底牌也打了出来。
按照原来的作战计划,西北局兵分三路,北路第三军从北向南进攻山西,作战目标是拿下重镇大同以及整个雁门道。
中路第一军渡过黄河,一部分主攻河东道,另一部分则进攻冀东道和第三军一起合击太原。
南路第二军也是兵分两路,北路出山阳经郧西过谷城直扑襄阳。南路则出白河过竹山、南下房、县、兴山目标是宜昌。最后的目标是两军合击汉口!
西北军却如猛虎下山,按照事先的计划,吴起仁的第一军兵分两路,
南路军的进展非常的顺利,湖北的部队本来就不多,他们又将大部分的兵力放在汉口四周。吴佩孚还分了一部分兵力去安徽抢地盘。
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南路军就达到了作战的目标。北路打到到了襄阳城下,南路则是兵临宜昌。吴佩孚现在真是急坏了,没有想到西北军这么猛,自己的部队根本就没有招架之力。面对襄阳、宜昌的求援电报,他也不知道怎么办。自己只有这么十万人的兵力,就是全部送到了襄阳、宜昌,也不够西北军打得。
吴佩孚只得给这两地的部队下命令,尽量的拖延西北军的行进速度,能守几天是几天,实在守不住那就撤吧。
这个命令一下就意味着襄阳、宜昌两地肯定守不长,现在的部队作战都以保存自己的实力为前提。下面的军官都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不是地盘,而是人马,有了人马地盘可以再打,要是人马都没有了就是菜板上的鱼肉,什么时候下锅只是时间问题。
接到吴佩孚的这个命令之后,两地的守军又怎么会拼死抵抗,也就是象征性的放了几枪,然后趁着黑天跑了。
西北军第二天准备进攻呢,结果发现城墙上早就没有了防守的士兵。
占领了襄阳、宜昌之后,第二军呆在那里休整,补充弹药,
相比第二军的顺利进军,中路军和北路军的进展那叫一个缓慢。因为和郭松龄、冯玉祥、李景林结为盟友,阎锡山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他早就调集重兵在黄河沿岸和大同附近布防,面对早就做好准备的晋军,西北军吃不到一点便宜。双方战斗非常激烈,激战数天也没有分出胜负。
晋军不管从军队的装备还是人员的训练都比之前西北的对手要强的多,一时之间山西的战局陷入了相持阶段。这个时候拼的就是谁先扛不住,不光是士兵扛不住,对双方的后勤补给,枪支弹药也是一个考验。
西北军进展的不是很顺利,东北方面,形势变得开始对张作霖有利。
首先是日本跳了出来此时,日本人发表了一个声明——为了表示中立,沿南满铁道二十华里以内,不准通过作战。日本人的做法表面上是中立的,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因为这样使得郭松龄的部队不能通过铁路来机动,而只能在寒风大雪中徒步行军。日本人却通过南满铁路,将在吉林和黑龙江的奉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辽宁。
当郭松龄休整部队的时候,张作霖没有任何的停歇,立即作出了新的部署,决定在新民巨流河一带构筑阵地,和郭松龄背水一战。
巨流河阵线奉军的部署如下:
左翼:第六军(吴俊升)——
步兵:十五旅(梁忠甲)、十一师(汤玉麟)、九师(汲金纯)
骑兵:十四师(穆春)、十三师(张九卿)、十七师(万福麟)
中央:第三军(张学良)——
步兵:预备军(朱继先)、二十七旅(王瑞华)、十二旅(富双英)、十九旅(张廷枢)
骑兵:骑兵八旅(于芷山)
右翼:第五军(张作相)——
步兵:二十六旅(李桂林)、十旅(李杜)、七旅(赵维祯)、热河姜向春师
骑兵:骑兵十旅(赵芷香)、骑兵十一团(陈锡九)
参加巨流河阻击的奉军兵力不过五、六万人,但这些人有一个特点,都是旧派将领也都是张作霖的嫡系部队,也都与郭松龄有矛盾。
这些部队都是身经百战之师,他们的战斗意志比较坚强,再加上张作霖是倾全力跟郭松龄决斗,只求打败郭军,不惜牺牲一切。所有士兵不但都发给新棉衣、皮大衣、面包、罐头、香烟等物质,所有的参战军官军衔晋升一级,士兵没人多发了两个月的兵饷,而且这次没有用军票,用的是全国通用的大洋。奉军上下团结一心,士气高涨。
郭松龄的部队在攻破连山防线以后,在锦州略作休整,随即兵分三路大举东进。
中央纵队:第一、第二、第三各军,沿北宁铁路东进,目标指向新民,突破巨流河后,直趋沈阳城。
右翼别力队:派第二军马忠成旅由沟帮子经盘山,目标指向营口。
左翼纵队:第四军霁云部由义、县经阜新直趋彰武,扫荡奉军背后,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就在这个时候,令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人的一个声明,直接决定了反奉战争的结局。
:不好意思,昨天跑去聚会,喝多了,难受的要死,早早的就睡了,结果半夜睡不着了,口渴的难受,就起来码了一章。真的不好意思……
更新完这张,今天应该还有两章更新,谢谢大家的支持,另外谢谢几位打赏的读者,我就不一一的提名感谢,真的非常谢谢你们。
—://。。
第四十一章李景林倒戈
更新时间:2012…10…419:49:25本章字数:3099
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李景林,李景林与张宗昌、郭松龄、姜登选和杨宇霆合称奉军五虎。他打仗最喜欢的就是投机取巧,坐山观虎斗。
第二次直奉战争,一开始他就抱着让张宗昌在前面当炮灰的打算,在攻打朝阳县城的时候出工不出力。战争开始之前,也是他说大家不要抢地盘,要完成战斗任务。结果也是他第一个占领了热河就裹足不前,自封热河都统(相当于督军)。听说张宗昌占领了滦州之后,他才带部队南下。趁乱占领了直隶地区,战后被张作霖封为直隶督军。
直隶就是现在的北京、天津和河北的部分地区,连接着关内和关外,处于咽喉要道。向北他可以攻打东北,向南可以攻打河南、山东,向西可以攻打山西。
当初冯玉祥和郭松龄要起兵,李景林必须争取过来,否则他在后面捣乱,谁都不会安生。冯玉祥许给了他热河、绥远、察哈尔等地,才把他给拉拢了过来。
李景林的倒戈,让冯玉祥、郭松龄、阎锡山没有后顾之忧,他们三个,冯玉祥可以放心的进攻山东,郭松龄可以放心向北攻打沈阳,阎锡山在阻挡陕西的西北军的同时不必担心背后有人捅刀子。可以这么说,如果李景林不加入反奉联盟,郭松龄未必敢起兵反奉。
这个想法非常的好,但是冯玉祥的贪心毁了这一切。反奉战争刚一打响,冯玉祥就攻占了大名道。那个时候,双方还是敌对关系,后来双方结盟签订密约,李景林派兵去收回大名,冯玉祥却不给了。这让李景林非常恼火,双方部下甚至交火打了起来。
冯玉祥给李景林写信指责他挑起事端,这让李景林很难接受,之前咱们是敌对关系,你占了我的地盘,现在咱们联盟了,你还霸着我的地盘不给是什么意思。
冯玉祥就说大名我已经占了,就是我的了。你的地盘已经给你分好了,热河、绥远、直隶、察哈尔都是你的。
李景林对此表示不能接受,现在这些地盘还在张安乐手里呢,什么时候你打下来什么时候再说吧。
双方互不相让,最后还是郭松龄出来说:现在这个时候,应该大局为重。你们两人各让一步,一个占领大名道的北部,一个占领大名道的南部。以后具体怎么弄,等打败了张作霖再说。
双方便接受了这种安排,战争打响之后,冯玉祥让李景林把部队北调,预防察哈尔方向的西北军突袭。本来这样的安排挺好,他们也都这样做了。虽然李景林对冯玉祥不是很放心,可是还是只留了一小部分部队在大名道,大部分的部队调到到张家口附近布防。
张宪的直隶第三混成旅就是留在大名道邯郸的一个旅,虽然之前和冯玉祥的部队打过两仗,但是现在两家已经和谈。张宪对部下的约束就松多了,不管是巡逻还是站岗放哨都没有以前那么多规矩了。
他不知道一场大的灾难正在向他袭来。
李景林的部队调走之后,按说冯玉祥应该趁现在张宗昌的精锐部队还在徐州,一举打到济南,一来可以围魏救赵,解除孙传芳的危机。二来拿下张宗昌,他们可以集中全力对付张安乐。
但是冯玉祥没有这么做,他调集了民国第三师和第十师,两个师的兵力包围了邯郸城,要求张宪缴械投降。
面对突然起来的围城之兵,张宪一面发电报给李景林报信,一面组织部队抵抗。
可是为时已晚,冯玉祥的这两个师可以说是最精锐的师。第三师师长是大名鼎鼎的杨虎城、第十师师长李虎臣。
杨虎城: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陆军上将。号虎臣。1910年在家乡组织以打富济贫为宗旨的中秋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率会众参加陕西民军与清军作战。1912年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1915年率众参加陕西护**,在华县、华阴等地截击袁世凯军。次年所部被编为陕西陆军第3混成团第1营,任营长。因与张学良发动“双十二事变”,后被蒋介石迫害致死。
李虎臣原名叫李秉信,字实生,后改名李云龙,字虎臣。陕西临潼房村(今属西安市阎良区)人。他是一个真正的刀客。武艺高强,仗义疏财,刚强勇敢,打仗经常身先示卒,他的部下几乎人手一把大刀,由他亲自教授刀法。
历史上他们俩人在刘镇华十万大军的包围下坚守西安城八个月,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八个月期间,西安被团团围住,完全与外界隔绝。城内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光了,从老鼠、麻雀到油渣、药铺里的药材甚至纸张,军人们的皮带、皮枪套连同鞋底都被主人煮吃光了(过去的生皮,不是现代的皮革)。城内除了原先的居民,还有为了逃难涌来的8、9万难民。围城后期,天天饿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无法安葬,天气又热,瘟疫横行,城内每天都哭声震天,但是始终没有人要投降。
历史仿佛给他们开了个玩笑,他们不再有坚守西安城的机会,但是却让他们联手包围邯郸城。
遗憾的是张宪并没能复制传奇,李虎臣和杨虎城两人,一个师围住邯郸城,另外一个师兵分两路阻击来邯郸支援的李景林的部队。
李景林派出去的援军被李虎臣拖住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坚守了两天的张宪因为坚守城墙,被炮弹炸死。张宪一死,城内部队士气低落,全部缴械了投了降。
得知张宪被炸死,第三混成旅被全歼之后。李景林气的吐了血,这不是形容词,而是真的吐了血。李景林转醒过来,第一句话就是“冯玉祥欺人太甚,我与他誓不两立!”
李景林没有想到冯玉祥居然会这么不要脸,前脚刚刚答应的事情,后脚接着撕毁协约,对盟友下手。就在这个时候李景林的母亲从奉天来了一封电报。电报中说,张大帅待人极好,以前没有对不起你,现在也没有为难我们。你不应该与大帅为敌,大帅表示可以既往不咎,希望你可以迷途知返。
这个时候李景林没有选择的再次归附张作霖,他发表了一个声明,说自己其实是故意和冯玉祥、郭松龄合盟。为的是保存自己的实力,等待时机。如今时机已到,他自然就回到大帅的麾下。
为了表示自己所言非虚,他郭松龄寄押在天津的四个师长赵恩臻高维岳、齐恩铭、裴春生也给释放了。
—://。。
第四十二章直奉联合
更新时间:2012…10…419:49:26本章字数:2969
李景林的中途变卦,使郭松龄失去了后方,对于粮弹等补给也受到极大影响(郭松龄部队的给养大多存放在天津,而天津此时正在李景林所辖的直隶范围内)。
冯玉祥也不得不从前线调来部队,防备着李景林的反扑。这样一来对山东的攻势,和对孙传芳的援助都变小了很多。
阎锡山也开始担心自己的后方出事,李景林可是随时都有可能从背后插自己一刀。冯玉祥又怎么会干出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来呢?他真的利令智昏了么?
按说这种事情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冯玉祥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干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来。可是偏偏他就做了,当然这不是正常现象,是张安乐却利用了游戏系统做到的。
玩过钢铁雄心的朋友都知道外交上有衡量两个势力之间友好度的东西,叫关系。打仗之前张安乐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西北军和民**之间的关系是-70,而不是-200。这让张安乐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一旦双方交战关系立刻变为200。
这是怎么回事呢?张安乐仔细一看才知道原因。张安乐自认为是奉系的一份子,可是系统不这么认为。系统将西北作为一个单独的而且是独立的势力,反奉战争反的是张作霖不是他张安乐,所以西北军和冯玉祥之间并不是交战状态,因为事实上双方并没有交战。
张安乐和奉系之间是盟友,冯玉祥虽然宣了奉系,但是没有宣张安乐。系统认定二者不是交战关系,这虽然有些奇怪但是也不很难理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