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铁血骠骑 >

第284章

铁血骠骑-第284章

小说: 铁血骠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高级指挥官,周卫先与马占山进行了沟通,这次会面也是两人头一次见面,马占山对周卫这位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曾任黄埔军校区队长的北伐名将,还是很尊重的。

周卫5岁时抱着“从军出头”的理想进入滇军第一师教导营当学兵,在“靖国护法”战争由于作战勇敢,升任排长、连长、副营长,并被选送到云南6军讲武堂工兵科学习,9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十九师五十六团上尉参谋,在次攻打南昌的战斗因身先士卒,指挥有方,被任命为五十六团副团长;进攻南京时升任五十六团团长,率部担任攻坚牛头山、雨花台的战斗任务,再后来甚至升任第六军的副师长,被评价为:“在大革命的激流屡立战功”。

97年老蒋动“四一二”政变后,在红色革命最困难、大批**员惨遭屠杀的时刻,周卫毅然加入了国**,随后被派往s联**劳动大学学习,年回到东北抗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拉起了一支响当当的抗联二路军,一直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威震敌胆。

这个硬汉曾三次负重伤,攻打宁安县城时,双方战斗处于胶着状态,他亲自组织了“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终于攻入城内,但是一颗子弹击了他的小腿,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背着周卫到了指挥部,经检查现那颗子弹卡在了他的小腿两根骨头间。但当时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治疗,周卫却说:‘干脆点,用刀子挖,拿钳子夹!’就这样,子弹被硬生生地从他的腿骨间拔了出来。

这件事在救**传开以后,两句顺口溜让他蜚声东北抗日战场———刮骨取弹真英雄,胜过昔日关云长。

马占山显然也对周卫的事迹了解过一些,拉住周卫的手很高兴也很欣慰。

“周师长能来,真是让我喜出望外,我们联手小日本子就有的苦头吃了。”

周卫身材亦很高大,是一个很严肃不苟言笑的人,但他见到马占山后却也表现出少有的谈性和微微的激动。

“马老将军,你是我很佩服的人,能见到你我也很高兴。你知不知道当年你江桥抗战引起了多大的轰动,我就是打着“援马团”的旗号到的东北,可惜好景不长,等我到东北的时候您老人家假投降了,我那时可不知道您老假投降,还把你好一顿骂呢,没辙了找不到你,我只好自己拉队伍,哈哈哈……我等了十年才见到你,终于还了我的愿望。”

第505章牵一发动全身

更新时间:2011…8…2219:54:55本章字数:2978

雅克山的会议完满结束了。与会的三支大军的团级以上干部共o余人本着合作、合作、还是合作的真诚态度,在会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家都是戎马多年的指挥官,都是凭借着军功一级一级升迁上来,有一些真本事的军人,深知兵凶战危来不得半点滑头,会上大家基本上都是直言不讳,直击议题心。

如何在本地站住脚,如何在本地建立起人心所向的战略后方,各级指挥官们着实做了不少深思熟虑后的言,有意思的是,马占山系统的军官着重阐述了军事进攻与军事防御,而抗联系统的指挥官则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动群众上面。

正所谓军队是鱼,民众是水,鱼离开了水,个头再大也免不了死亡的下场。抗联将士们感同身受,他们知道要想取得抗战的胜利,光凭军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军政军民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完全彻底的胜利。

会议还决定,对兴安东省辖区内的布特哈旗、阿荣旗、莫力达瓦旗、巴彦旗、喜扎嘎尔旗五旗。除布特哈旗(省公署所在地)、阿荣旗旗县治所暂不攻击外,对其余三县立刻展开攻击。

周卫与马迁安明白马占山如此安排的深意,给兴安东省伪政府保留两个主要的县治所,主要目的还是在于保护包云尉,利于其继续坚持“战斗”在省长这个重要的位置上。

会议过后,联军各司其职很快行动起来。以东铁路为分界线,马占山部占据兴安东省西部地区,抗联及贾永根率领的暂编第三旅占据兴安东省东边半部。马占山部先系统的炸毁了东铁路扎兰屯附近的所有大大小小的隧道与桥梁,抗联则以队大队为单位分散占领了东半部的大大小小的居民聚集点,随即开展起轰轰烈烈的动民众工作。

联军提出了废除日伪一切法统,废除“出荷粮”等一切强加在民众头上的绞索法令等口号,并在建立地方政权过程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军政纪律,很快赢得了普通群众的热烈欢迎,建立政权的过程出乎预料的顺利。

民众是朴实的,他们对**队的要求很简单,打R本、打R本还是打R本,只要他们觉这支国人的部队是真心打R本的,他们几乎不假思索的倒向了自己的军队,往往抗联前脚刚刚打下一个较大的集镇,后脚就要接待附近的居民点派出的代表,代表们拍着胸脯表示愿意服从抗联的领导,提供家仅有的物资粮食等支援自己的子弟兵,一些胆大不怕死的青壮甚至泡在抗联基层政府办公处要求参军。

马占山与抗联的联合行动像一团燃烧着的烈焰,轰的一声将整个兴安东省点燃,引得伪满洲国官府上下一片惊惶。

小兴安岭上的抗联还未剿灭,大兴安岭地区的反日力量又突然崛起,两股力量遥相呼应,像两把闪亮的钢刀时刻威胁着松嫩平原地带,又像两只卧在高岗上的猛虎,随时都能纵身扑下噬人而食。

马占山与抗联的行动给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越来越多的报告摆上了他的案头。梅津美治郎还未从“满洲国建国十周年”庆典的欢乐回过神来,就被抗联占领兴安东省这个坏消息消灭了好心情。

马占山重新出兵与抗联一部从包围圈破围这两件事都很重大,也不是前线“剿匪”的野副昌德所能控制住的,梅津美治郎没有把责任推给下属,而是自己揽上了肩头。

兴安东省人口虽少,但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东铁路从其腹地穿过,这块地盘一旦失守,他所损失的不仅仅是山岭的一点点资源这么简单,铁路被掐断,他会失去对满洲里与海拉尔这两个重要城市的直接支援,这样一来,驻守在海拉尔的第8o边境守备旅团将在无后援的情况下,直接面临s联后贝加尔军区的威胁,原本的前进基地不仅不能再起到威胁s联人的作用,反而会成为一个累赘,进不得退不得,时刻处在苏军与抗联的两面夹击风险之。

这个地方实在是太重要了啊!梅津美治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半天,对着墙上的地图终于出了一声无奈的叹息。这个地方比小兴安岭重要得多,小兴安岭几乎荒无人烟,也从来不是大规模交战的重要通道,但大兴安岭则不同了,这个地方一失去就丧失了对苏俄西伯利亚地区的军事压力,史大岭就可以从容抽调一部分兵力进入苏德战场,这样一来对盟友德国大大不利,而一旦德国方面压力加大战败的话,那对R本又有什么好处呢?没有好处,一点好处都没有!

梅津美治郎的眼光放得很远,他的思维远远越了大本营那帮“愚蠢的家伙”。

必须消灭马占山与大兴安岭地区抗联,而要消灭他们除了派重兵围剿外,还要断绝其一切补给通道和后勤基地,马占山的后勤基地在外蒙,梅津美治郎是知道这个情况的,而为什么外蒙同意给马占山建立后勤基地,梅津美治郎也是知道的。

大本营那帮蠢货在《苏日停战条约》签订以后,一看苏军果真遵照条约撤出了在外蒙的驻军,感觉到机会来了,就拼命骚扰试探外蒙的态度,期望外蒙内乱倒向R本,但这种手段纯属撩骚儿,属于不想大付出就想收获的一厢情愿的愚蠢做法。

要消灭马占山的后勤基地,摧毁其练兵机构,断绝其补给通道,就必须再次入侵外蒙地界,派的兵少了根本达不到目标,派的兵多了就会引起外蒙方面的严重反弹,最后大规模的战争不可避免。

梅津美治郎是敢打的,他知道如果s联人不参与的话,以自己的军力,只需三个师团即可横扫整个漠北,消灭蒙军及马占山的基地,但是大本营那边敢不敢下这个决心呢?不打外蒙,马占山与抗联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补给,想要消灭他们就难了。而要是打外蒙,s联那边再有强烈反应怎么办?真是头痛!

梅津美治郎忍着头痛,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洁白上好的信纸,又亲自研好墨,随后提起小狼毫在信纸上小心翼翼的写下了:相阁下!东条吾弟!今满洲事态惊变,为确保满洲大后方的安定,完全彻底消灭枝那抵抗军,兄有一方案可供吾弟斟酌……,若对此方案有所认同,请回电,吾将飞回东京详细阐述。

写好信,梅津美治郎闭目假寐少许,这封信到底要不要马上给东京?还是不?自己这个提议一旦被大本营采纳,将引起不可预知的后果。斟酌半晌之后终于拿起通往电讯室的电话,待对方接听后出声命令道:“大岛吗?过来一下。”

第506章处理移民(1)

更新时间:2011…8…2219:54:56本章字数:4380

要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使民众归心,仅凭口头宣传还不够,群众们从心底里愿意支持抗联打鬼子,要归结为行动上则是出钱出物出人,但现在群众真的很穷,他们在日伪的统治下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生产和生活资料,再让他们把仅有的一点种子粮和口粮拿出来支援抗联,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也是马迁安所竭力反对的。

关键的问题是恢复群众的生产力水平,先就要理顺本地的生产关系,要使群众重新富裕,使其增加拥有生活消耗之外的物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使其重新拥有生产资料,并扶持他们重新全力投入到生产去,解决其贫困与物资匮乏的现象。所幸的是这种生产关系的理顺不算什么难事。

土地,这是农民与牧民的命根子,他们原本拥有自己辛苦开垦出来的土地,原本充满希望梦想过上凭劳动而富足的生活,但自从日本人来了之后,自从什么满蒙开拓团来了之后,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就被R本人以极低的价钱或无偿拿走,强取豪夺之后,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们只能被迫租种“开拓团”的土地苦苦谋生。

先就要清理那些被开拓团强占去的土地,并将之重新分配给失地农民,在这点上抗联的干部们都取得共识,一致同意没收开拓团的土地及财物,这本来就是我们国人的土地,开拓团成员所取得的财物也基本是在国土地上获得的孽生物,没收有其法理上的根据。次要的是如何处理那些被俘的开拓团成员的问题,有干部建议全部杀之,有干部建议不分青红皂白一律驱赶出根据地,对这两种意见马迁安都表示了反对。

全杀?那怎么可以呢?我们的政策向来是恶必惩胁从不问,将R本开拓团平民成员全部杀掉,那得多魔王才能做的事呢?鬼子正愁找不到具体事例妖魔化抗联,我们可不能给他们提供攻击我们政策的子弹。

而一个不杀全部驱逐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近两天马迁安听到好几起R本开拓团成员横行霸道的事例,其甚至牵扯到数条无辜百姓的性命,都是被某些开拓团成员以各种借**活暴打死亡的,这些手上沾满国人鲜血的家伙,马迁安无论如何也不想放过他们。

近期被俘获的开拓团成员多达千余人,他们被6续集在莫力达瓦旗县城北5o公里最大的一个屯子诺敏屯,由抗联战士严密看守起来,等待落。

诺敏屯坐落在大兴安岭诺敏河畔,这是一块长约o公里宽约公里的平坦的河谷,土地肥沃,风景优美。R本人为达到永久占领东北的企图,数年前就开始向这里移民,共有开拓团移民数百人,现在诺敏屯已成本地本地最大的移民点,加上其他开拓团的移民被集到此地,诺敏屯的R本人达到了空前的一千余人。

被圈禁起来的R本移民不知道这些面孔严肃的抗联将要如何对付他们,成日里惶惶不可终日,盼望日军解救盼的两眼蓝也未见其一根毛出现,绝望之终于在经过私密串联后,推举了移民的“最德高望重”的教师三好木信出头交涉。

三好木信6o岁,担任移民点小学校长,头雪白面孔清翟,留着在国人看来可笑的仁丹胡,架着一副金边眼镜,身材削瘦,身穿宽大的和服,走起路来显得款摆儒雅,典型的R本知识分子打扮。

找到看守他们的抗联军官说明来意,抗联军官只是冷冷的对视其面孔大声呵斥其不要脸,竟敢跟抗联讲条件,要不是上边传下话来甄别审判你们,老子早就突突你们了,还讲条件?啊呸!

三好木信不服,吵吵嚷嚷指责抗联残暴对待R本移民,妄图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是土匪,是坏的军队,又言明这些移民都是“满洲国”臣民,五族共和共建“满洲国”的普通百姓,与汉人满人没什么区别。

抗联的小军官没有三好木信那般牙尖嘴利,一时竟然辩不过他,急的满脸通红破口大骂三好木信歪理邪说。但只是干骂却说不出什么有力的话语针锋相对,人人都知道三好木信说的不对,但就是驳不到点子上,三好木信抬出“满洲国”的移民法令,证明这些R本人好像真的是正常的移民,是遵纪守法的“满洲国”的子民,而抗联则是土匪恶霸,是违反国家法令啸聚起来的非法武装,说的理直气壮。

周围聚集的开拓团成员和一些抗联官兵也参与了大辩论,越辩越乱。

马迁安的司令部设在诺敏屯,这场越吵越大的争论很快被人报告给了马迁安。马迁安闻言立刻前往生事地点,站在外围听了一会儿,越听越觉得这个三好木信狡猾大大的,我靠!这不是玩偷换概念吗?不错,按照“满洲国”的法律,开拓团是合法移民,应视为“满洲国”的百姓,和族百姓嘛,按“满洲国”法令说抗联是匪也没错。

但你他妈唬谁啊!谁跟你玩什么“满洲国”法律,在我们眼这个什么鸟满洲国就是不合法的秧子货,我们打的就是非法的“满洲国”,你还跟我来这套,滚犊子吧!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看我把你的皮去了。

马迁安终于失去了耐心,吩咐身边警卫员,“把这个嘴角冒唾沫星子的老头带到司令部,我来会会他。”

在原开拓团村落里最大的一间房间里,马迁安接待了被带来的三好木信。一些感到好奇的抗联官兵涌进了大房间,观摩司令“审讯”这个鬼子辩手。

马迁安坐在桌子后面,目不转睛的看着昂挺胸气咻咻来到房间的三好木信,看到三好木信竭力装出来的自信,不禁莞尔一笑。

“三好木信先生,你之所以还能站在这里跟我说话,是因为据群众反映你还没有坏透腔,手上没有人命官司,平时还能对国孩子施以小恩小惠,时常给他们一支铅笔一个本子等等,对你的这种行为我理解为假惺惺,目的还是为了维护你们R本人对我们的统治,为了减少国民众的反抗,你从我们的孩子入手,给他们点小甜头,培养他们亲善你们,承认你们统治的一种手段而已,停!我不需要你的诡辩,我们来点直接的吧。”

马迁安伸手阻止三好木信即将开始的反驳,“我问你,你刚才在外边说自己的“满洲国”臣民对不对?你真的把自己当成“满洲国”的臣民吗?”

三好木信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眼前坐着的这个年轻人什么来头?看样子是个头目,那好,今天我非要与他争个事理明白不成。

三好木信一撇嘴答道:“我已经说过了,我确实那样认为的,我们是普通百姓,如果你自认自己不是匪,那就要遵守法令放下你们的刀枪归顺政府,我可以不追究你们扰民的行为。”

旁边旁听的战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