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汉侯 >

第94章

汉侯-第94章

小说: 汉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点了点头,稍微用力推开陈珏为他擦拭伤口地手巾,和缓了语气道:“没什么大事,不用管它。”顿了顿。他声音又沉:“你去替朕把刘弃疾找来。”院中走一会路对您有好处。”

义神色温柔,王却不怎么领情,她笑了一笑,看了看义手中的又一碗药,道:“她们伺候我就成了,你忙了一夜,还是去歇歇吧。”

义看了那侍女一眼,顺从地将药碗交到她手中,径自离开。

午后的时辰,宗正刘弃疾带人到访,王心中顿时一乱,当年景帝未驾崩之前,奉窦太后命将她软禁在椒房殿的人便是刘弃疾,宗正,除了天子和窦太后任哪家再显贵都要忌惮三分。

刘弃疾仍旧是体弱的样子,他站在房门外,咳了几声,以怕把病气过到王身上为理由婉拒了入内,淡淡道:“臣奉天子之命,前来查访贡品御器失窃之事。王一时间摸不着头脑,狐疑的目光落在周遭的侍婢身上,难道是这里有人吃了雄心豹子胆,偷了什么东西不成?

刘弃疾惜言如金,说完这句话便退了出去,既不失礼数又疏远之意尽显,引得王一阵胸闷。

宗正来得快,去得也快,等到刘弃疾派出去的人一一回来对他点了点头,刘弃疾便依礼告退,留下满心疑惑地王百思不得其解。

不多时到了黄昏,婢女来报义和几个太医都已经在侧院歇下了,王这才松了口气,命侍女端一盏清水过来,那侍女动作极快,王方吩咐她退下,便带着笑意转身飞快地离开。

王揉了揉还发痛地头,从外院从枕边地小匣中取出几个纸包,狠狠心连着倒进嘴里两包,就着清水服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身子差了将来可以保养,失了这次机会就不知下次在何处了。

王服完,忍着倦意漱了漱口,迷蒙间仿佛看见英气勃勃地儿子一身朝服,亲自来迎接太后娘娘还朝,还要封她弟弟田做太尉,阿娇不见了,陈珏不见了,陈家和窦家也不见了,新的儿媳温婉贤惠,敬她又怕她,王再也不用担心家族富贵和权势……道:“没有异样的人?”

刘弃疾犹豫了一下,道:“也不是没有,臣的下属看见有人偷偷摸摸倒掉了什么,稍后他再过去时只闻到一股药味……”

刘彻拍了拍手,目光深沉地道:“不服药,病怎么会好?”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第一百六十四 如尘埃

刘彻前一句话来得古怪,刘弃疾一时间不明所以,只是在心中隐隐觉得不对,他按捺住喉咙中的难受和轻咳的冲动,站在原地沉默不语。

“母后身体怎么样?”刘彻问道。

刘弃疾回忆了一下,道:“娘娘似乎身体尚好。”

刘彻对王颇为孝顺,从他派韩嫣去为王修住处便可以看得出来,他也曾经多次以打猎为由到阳陵附近,只不过碍于守卫森严人言难禁,他不曾亲自和王见面罢了。

纵然比不得宫中锦衣玉食,王在阳陵再寒酸,总还不至于果真难捱到要倒卖首饰的境地。刘彻想到这里神色更黯,随后忍不住笑了一声:母后啊母后,你以为朕从不曾去看过你,这才特意派人去倒卖首饰,希望这件事传到朕耳中,好让朕接你回来吗?

刘彻的目光落在陈珏身上,正好将陈珏神色间的变化一一收入眼中,他清晰地看到陈珏深吸了一口气、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随后又皱着眉欲言又止。

刘彻心里没来由地一阵厌烦,皇帝真是一块人人都眼馋的肉,他这些亲人都同水蛭一样,期待他这个天子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富贵。想起王当年隐隐约约对阿娇的小动作,刘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炯炯的眼神落在陈珏身上不放,陈珏也一样吗?当了几年地天子。刘彻的心远比许多同龄的少年人成熟很多,王回宫,王田两家必然水涨船高。相对来讲陈家和窦家地局势就会更复杂些,这件事上陈珏会怎么说?

陈珏对刘弃疾使了个颜色,刘弃疾会意告退离开,陈珏才昂首道:“陛下,臣……”

殿中只余下陈珏和刘彻二人,刘彻一眼望进陈珏清明的双眼,心中忽地又安定下来,从小在一起读书习武。他太了解陈珏谨慎不张扬的性格,也太了解陈珏关心杂学、百工、兵事,唯独不贪权贪财的习惯,陈珏绝不是那种会为了滔天的富贵而把他这天子的利益放在脑后之人。

刘彻开口道:“这件事你知道的比宗正公清楚,你说说看,母后到底是怎么想的?”

“陛下。”陈珏微微垂下眼帘,道:“臣以为娘娘是思念陛下过甚,是一片慈母之

陈珏没有趁机劝他疏远王,亲近陈家,刘彻心下没来由地一松。连被王和田联手撺掇地怒气也散了半分。

“子瑜。”刘彻的声音明显柔和了许多,道:“你再辛苦替朕跑一趟阳陵,给母后送些上好的药材,义也多留在那里几日好了。”

陈珏笑道:“臣哪里敢言辛苦二字。”

刘彻点了点头,嘴角硬气的线条软了些,终于有了一个放心的微笑,这时杨得意的声音在殿外响起:“陛下,田大夫求见。”

刘彻眉心紧皱,喝道:“让他滚进来。”

陈珏看了门口一眼,探究地道:“陛下。臣不如……”

先行告退几个字还未出口,刘彻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颔首道:“你去罢,等你从那边回来了不必经别人。直接回报朕就行了。”

陈珏答应了一声,刘彻指了指御案上几封奏请迎太后回宫的奏表,哼了一声道:“待会出去时把这些带着,交给杨得意就行了。

陈珏心下了然,刘彻这是不想太过张扬,这才不通过小黄门的手。他上前简单整理了一番,一小摞奏表便落在陈珏手上,陈珏掂了掂分量不重不轻。最上面那封来自庄助。字迹端正公正,想必写奏表的时候费了不少工夫。

稍后。入殿地田和客串搬运工的陈珏擦肩而过,田忍不住狐疑地看了他一眼,得到的却只是陈珏一个友善的微笑,他皱了皱眉,想起刘陵信誓旦旦的保证,还是坚定地迈起向前的步伐。

刘彻才压下去的火气看见田之后立刻又冒了上来,他冷声道:“舅舅屈居太中大夫两年,一直无有升迁,是不是对朕这个外甥很不满?”

田惊道:“陛下何出此言?”

刘彻恨不得立刻抽一封奏表砸在田脸上,手一摸上空空如也的御案,不由有些后悔方才让陈珏把那些没用的东西带走,随手摸到一个墨砚,刘彻用力地掷出去。

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朝自己飞来,田流着冷汗勉强躲开,听见那墨砚砸在身后壁柱上破碎地声音,顿时一寒。

刘彻冷笑一声,惊魂未定的田看见刘彻用力之后的手上又渗出血丝,急忙道:“陛下这是怎地了?”

田毕竟是刘彻的舅舅,真关心还是有几分,刘彻闭了闭眼,道:“这样阴柔地主意不是你能想出来的,你趁早告诉朕,究竟是谁教唆你们对朕使计?”

田心头一跳,怎么也想不到刘彻竟然会发现不对,他拜倒挣扎道:“陛下,什么苦肉计,臣怎么听不懂呢?”

刘彻怒而拍案,指着田的鼻尖道:“你还敢狡辩,母后中的事根本就是假吧,或者只是轻微的小恙,你们就一味往重里说,就是要逼得朕惹皇祖母不高兴是不是?”

刘彻这时心里是真的生气,淮南王在京,《鸿烈》流传甚广,这位贤良王叔的威望几乎就要超过他这个天子,刘彻正是最需要窦太后不遗余力支持的时候,田和王却正好选在这个时候骗他,险些误了他地大事!

田嗫嚅着说不出话来,刘彻怀疑地目光落在他身上。心头忽地一震:田奉他之命,试探淮南王对列侯的态度,这段日子和刘安可没少混在一处。

“田大夫。朕给你地差事怎么样了?”刘彻沉声问道。

田猛地一抬头,磕巴着道:“陛下,臣……臣问过淮南王地态度,他说天下权柄皆在天子之手,若陛下有意遣列侯归国,他必定全力支持。”

刘彻不置可否地轻哼一声,他可是学乖了,淮南王到时候会不会支持他。谁能知道得清楚?

陈珏行出殿外,笑着将已经成为无意义废纸的几封奏表递给杨得意,杨得意处理这事似乎轻车熟路,不多时便打发小黄门去找掌管文书的尚书官。

刘彻交给他的差事还得办,太医和义就在那边还好说,药材倒是需要陈珏亲自吩咐下去,此时宫禁将关,今日送药材去阳陵怎么着也来不及。

陈珏把这件事吩咐下去,安排好明日再去阳陵的事,随意地坐在假山边的青石上。心中忽地就起了几分愧疚的情绪。

人非草木,正如这些年来陈珏已经把陈家人当做自己的亲人,刘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何尝不是他地朋友,陈珏这还是第一次真正对刘彻用心计演戏,目的还是算计他的母亲。

心情低落了一会,陈珏的心又坚定了起来,若任由田那种贪恋富贵权色小人任了高官丞相,说不定还会怎样祸害百姓。就是陈珏他自己,也不想过几年窦太后天年尽后,回宫的王太后对阿娇造成各种各样的威胁。这种后宫女子间的斗争,他着实不想再勉强自己将来继续算计下去,若能一劳永逸总是最好。

又过了一会,陈珏这才徐徐地走在青石路上。朝宣室殿的方向拐去。这时候田和刘彻大概已经说的差不多,不管他怎样解释,刘彻都不会相信他的话罢。

等到陈珏慢悠悠地走到宣室殿,方才还同他谈笑过几句地杨得意一脸哀容,擦了一把眼泪道:“陈侍中,王娘娘薨了!”

陈珏面色一变,提高了音量道:“你说什么?”

杨得意小声重复了一遍,又道:“哪敢在您面前说胡话。王娘娘是真的薨了。阳陵那边新来的消息,说娘娘不知什么时候就在榻上安静地薨了。”

陈珏来回走了几步。沉声道:“陛下怎么样?”

杨得意满脸愁容地道:“田大夫刚走,这信就来了。陈侍中放心,已经派小黄门去通知椒房殿和长乐宫了。”

陈珏轻轻颔首,杨得意看着陈珏眉头紧锁的样子心里也有些忐忑,这时换了一身素衣的阿娇姗姗来迟,她看见陈珏眼前一亮,快步行到他身前道:“阿弟,你也在这?”

陈珏点点头,在阿娇耳边叮嘱了一番,随后道:“你进去劝劝陛下罢,说话小心。”

阿娇用力地点了点头,便深吸了一口气走进宣室殿,陈珏在外面静静地听着,不多时,里间隐约传来了男子低沉压抑的哽咽声。

王死了,一个曾经叱诧未央宫的女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死在阳陵,接下来的几日中,平阳、南宫两位公主入住宫中,天子刘彻下旨急召隆虑侯陈和隆虑公主刘萍归还长安。

关于《鸿烈》的评赏暂时停止,长乐宫中的窦太后也并未对此提出什么疑议,就算王生前有再大地不好,天子的母亲薨了,终究还是长安城中的一件大事。

王的死因,公开地理由是守卫景帝陵寝,辛劳过甚,实际上刘彻已经在秘密下令详查王死因。宗正刘弃疾为人公正,陈珏的话刘彻更不会不信,所以刘彻坚定地认为身体状况还好的王不会无故死去,直在大汉上层的小范围内闹得沸沸扬扬。

天气晴好,旭日暖人。

陈珏坐在长乐宫中,全心考虑的是另外一件事:皇后太后的身份贵重,她们的死称得上一个“崩”字,后妃则可以用“薨”,王的死究竟该用哪个字,这才是一个新地小重点。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第一百六十七 如灯灭 一百六十八 死何由

“太皇太后娘娘。”陈珏恳切地道,“臣明白您的心情,然而王娘娘是先皇选定的人,当今陛下是先皇选定的天子。先皇英明,他晏驾前既然不曾留下什么交代,您母仪天下,又何苦同离世的王娘娘计较?”

母不是嫡母,子自然不是嫡子,景帝当年先封王为皇后,再立刘彻为太子的苦心便白费了。

窦太后皱了皱花白的眉,她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心里的那股别扭又怎么过得去,她看了看陈珏,敏锐地道:“皇帝还是担心淮南王在长安?”

陈珏侧了侧身,道:“淮南王身为外藩滞留长安已有数日之久,朝野间本就早有争议,只不过《鸿烈》书有利于教化,淮南王有大功于社稷,陛下才不曾命淮南王之国,臣以为这谈不上担

窦太后点了点头,道:“《鸿烈》确实是部好书。”

人死如灯灭,活着的时候再怎么光鲜耀眼,死后也不过如此,窦太后最大的心结便是刘彻会在她百年后整治窦家,如今最强势的威胁王死去,这个问题似乎便不需要再担心了。

想着想着,窦太后无神的眼温和地“看”向陈珏的方向,阿娇虽说性子有些娇蛮,但心地却善良得很,陈珏也一向是个老实本分的性子,窦家和陈家同气连枝,这些小辈的事她也可以安心。

窦太后徐徐开口道:“你回去替哀家问问皇帝。这么些年来,哀家这皇祖母在长乐宫中什么时候逆过他地意思?”

陈珏还来不及说什么,那边窦太后已经对长信詹事问道:“长乐宫中的帘幕都是什么颜色?”

长信詹事机灵地答道:“夏色尚朱。”

窦太后嗯了一声。淡淡道:“孝景皇后既然崩了,哀家这长乐宫里也不能一派喜庆,你酌情去安排罢。”

长信詹事躬身应诺,陈珏心中一喜,目送着他出门之后诚恳地道:“太皇太后用心良苦,陛下必定感怀在心。”

窦太后微微颔首,轻轻地叹了一声,道:“记得当年先帝在时。他和你阿母姊弟两个时常到长乐宫来陪伴哀家,有时候王氏也在,旁边就是皇帝、娇娇和你们几个小辈,那时何等的其乐融融啊!”

陈珏静静地听着,心中也有几分感慨,这时窦太后又唏嘘着道:“哀家亲历了几代皇帝,只不知这副老骨头还能活上多久。”

陈珏仔细看了看窦太后,她华服下地身躯较几年前显得更加伛偻了,眉发间早就白多乌少,他不由道:“太皇太后福寿安康。怎地就叫起老来?”

“哀家老了。”窦太后混不在意地道,她见多了生生死死,虽然重视黄老之学,但窦太后对于炼丹长生反而没有什么兴趣,连自己的寿命都顺其自然,“秦皇不过六十余岁,哀家一介后宫女流,已经不逊于他了。”

陈珏顺着她的话称是,随后道:“大汉承平,陛下纯孝。太皇太后正是应当尽享清福的时候,臣听说民间有百岁老翁之事,太皇太后必定更胜于他。”

窦太后笑呵呵地点了点头,奉承吉祥话她听多了。但同样的话由陈珏这个外孙说来,却比其他人所说讨她欢喜得多。

陈珏又同窦太后聊了几句轻松些的话题,直至窦太后微微觉得有几分倦意,她才道:“陈珏啊,皇帝那边正是不好受的时候,你还是去他身边帮他张罗着点。”

陈珏站起身离开坐席,朗声道:“臣谨遵太皇太后命。”

宫女们纷纷上前,准备着伺候窦太后歇息。陈珏躬身一礼便转身告退。临出门时差点同长信詹事撞上,长信詹事忙道:“对不住了。陈将军。”

陈珏抬眼一看,立刻看出面前的人脸上有几分喜色,他笑着摇了摇头,示意无碍,等长信詹事过去了,这才匀速走向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地阁道。

长信詹事的心里着实是高兴的,王摆在那里就是他心里的一根刺,哪日王回来了,这长乐宫中便不可能再是他一人之下的局面。如今皇帝皇后都还年轻,就算哪日窦太后山陵崩,他也可以靠着从前的功劳安宁富贵地度过一生。轻咳了一声,体虚力弱之人,最无奈的便是既怕热又畏冷,每至夏日,他便难免不好受数日。

宗正这官职不好做,号称主管皇族事,其实内里麻烦得很,查案本来是廷尉张欧的事情,天下刘彻一声令下,这桩涉及宗室内部事务的太后之死便落在了他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