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267章

华夏海权-第267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吨。在生铁方面;德国人是1480万吨;而英国人是1020万吨!而到了1913年德国的钢铁产量更是超越了英法的总和;在这一年中德国人生产了1933万吨的生铁和1930万吨的钢!如此强大的生产能力只有美国可以匹敌!

这仅仅是初级工业品之间的较量;让我们再看看德国在机械加工和化工电器和光学三个新兴产业的能力吧。在1907年德国的工业制造在欧洲已经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程度!如果非要用数字来表示的话;那么德国工业可以用112万台机床来形容!而在化工产业;在1907年德国的化工工业已经有27万名员工;世界上90以上的染料都是德国出品!西门子电器在这一年的员工总数也达到了14。2万人。世界上50以上的电子产品出自西门子!而在光学方面。1战前的德国光学产品更是独步世界。“madeingermany”遍布世界。更是品质的保证!

一个国家的工业如果强大起来的话;那么对原料的需求和对海外市场的渴望将会极端膨胀;原因很简单;如此多的工业产品根本不是自己可以消化的了得!为了不让产品积压。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德国人唯一可以做的即使出口、出口、再出口!同时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德国还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初级产品和原料!为此;德国人组建了世界第二的商船队;在国内强大的工业和商船队的支持下;德国人在1913年的进口总额达到了107。7亿马克。而出口总额达到了100。97亿马克!德国当年贸易额占世界的13;仅次于英国的15。和英国人争抢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英国人能忍才怪!

在英国人看来;一个各方面都已经隐隐压了大英帝国一头的国家处于距离大英帝国如此近的位置本来就已经让英国人感到相当的不安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此时的德国已经让英国人有了想动手的冲动和理由。20世纪初的世界完全遵循一个丛林法则的原理;大家都在争夺有限的资源;根本没有考虑过是否需要合作共赢;他们想的只是如何打倒对手确定自己的地位;即使德国人不那么锋芒毕露。英国人都会忌惮不已;更何况德国做的几件事情狠狠的刺激了英国人脆弱的神经!

德国公海舰队的扩张以及执意修建到巴格达的铁路这两件事情让英德两国不可避免的走到了对立!如果说国力市惩资源的问题让英德两国已经成为了潜在的对手;那么这两件事情就已经让英德两国动手成为了必然!你和英国人抢市场抢资源也就罢了;还要建立一支足够威胁英国的海军!

这已经挑战了英国人的底线;英国人的双强计划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要动真格的!英国人想把英德两国的主力舰吨位比定位2比1;但是德国人表示必须是16比10;结果没谈拢怎么办?双方都不退让的结果那就是大家一起造舰玩军备竞赛!

而在巴格达铁路方面造成的影响其实一点不比海军军备竞赛差!在徐杰那个年代;人们想起中东的第一反应那就是中东是个好地方啊;石油到处冒;挖个坑就可以赚钱!在20实际初;虽然中东的石油还没有像后世那么风靡世界;但是当时人们也知道了这个地方是有石油的!英国人和法国人早就对现在的伊拉克沙特阿拉伯这些地方垂涎三尺了;如果单纯面对一个已经衰败的土耳其帝国;那么用不了多少力气就可以搞定。

结果呢;就在英法两国准备宰这只肥羊的时候;德国人表示自己不能旁观;果断的加入了盛宴!德国人对土耳其表示我可以帮助你训练陆军;可以帮助你修建铁路;这个诱惑可比英法的生抢要大多了。土耳其政府开始倒向德国;进而导致双方关系升温;给德国的好处也越来越大!而这不可避免的就得罪了英国。

更为重要的是;土耳其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之处;如果英国人想要和自己在远东的东南亚殖民地以及南亚的殖民地进行联系;那最捷径的道路肯定是跨域印度洋;穿过红海进入地中海再从大西洋来到英国。但是如果德国一旦在中东站稳了脚跟;你走印度洋也许还能避开;但是你要是过红海的话能避开吗?英国人费心费力的搞定了苏伊士运河不就白弄了?还要绕非洲之角!这对于英国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当德国表现出对海权以及中东地区的兴趣后;英国人表示;“酗;不用多说了;准备亮兵器吧!”而德国人也对自己信心爆棚;有了几个月打垮法国的经历后;威廉二世表示在1年之内德国士兵就可以回到家乡!甚至在战争前就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而且越早开战越对自己有利;当双方都准备进行战争的时候;那么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而英国人之所以决定忍了俄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英国看来;只要能锁死俄国人进入远东的道路;不对自己的海权和殖民地构成威胁即可;而现在;海参崴已经成了华夏共和国的领土;俄国人在远东连一个港口都没有;更别说角逐太平洋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英国人的目的已经差不多达到了;如果这次俄国再输了的话;那目的就彻底达到了!

至于第二个原因就是俄国人和德国人的矛盾其实也是不可调和。一方面是因为德国对俄国一种本身的恐惧和不信任;在普法战争之前;俄国人给欧洲的印象就是一个虽然落后但是武力强盛的国家;欧洲压路机可不是白叫的!再加上和法国结盟;这让德国人本身就感到一种不安全。

另一方面是俄国现阶段推行的泛斯拉夫主义!这不仅仅是给想要侵占巴尔干地区的奥匈添堵;更是给德国人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当年德国奥匈和俄国曾经做过一件事情;那就是三家把波兰给瓜分了;但是波兰人其实也是斯拉夫人;当俄国人祭其泛斯拉夫主意这杆大旗后;本身就对德国占领下的波兰人有一定影响;再加上俄国人对巴尔干领土的觊觎;让德国在三思后;不得不中止三皇同盟;进而坚定的站在奥匈帝国一边。

而在欧洲逐渐分成两大敌视的同盟后;其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欧洲;更是逐渐向世界扩展;而敌对华夏共和国产生的结果则不是徐杰想要看到的!

感谢书友新生活开始的打赏~~~。十分感谢~~~。

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方算计

有一句话叫城门时候殃及池鱼;而现在;徐杰终于深切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伴随着英法两国在利益划分和共同对付德国方面达成一致;这两大世界级别的强国巨大的外交动作已经不可避免的对远东的局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徐杰终于明白了英法两国为何提前三年形成对德同盟。其中还少不了自己这个穿越者的功劳!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因为徐杰的干预让无畏舰这个一战时期的海上霸主提前出现。而且这次;捷足先登开启引领历史的潮流的国家不是英国而是华夏;甚至连德国都在船型选择上比英国人领先那么一些;伴随着无畏舰的出现;英国人庞大的前无畏舰队迅速贬值!同时也让德国海军有了追赶英国海军的机会;面对这个情况;英国人果断的采取了行动;选择趁早和法国人和解以便能腾出手来对抗德国。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和华夏共和国有关;因为;在英国人看来华夏共和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弟和对付俄国人的工具了。华夏共和国所表现的力量已经让这个老牌帝国感到了一丝不安!英国人对付俄国人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俄国人染指大英帝国的海权;这个目的其实不仅仅是针对俄国人的;而是针对任何一个有力量有想法的强国的。双强标准是干嘛的;就是为了保证即使在同时有排名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三的海军强国同时挑战英国皇家海军;英国人依然有能力取得战争的胜利!

英国人在1战的海权战略完全是对事不对人!;不管是谁;只要妨碍了大英帝国的海权;那么就没得说;直接抄家伙就行了。而现在;英国人突然发现如果华夏海军打败了俄国海军后在远东;还真就没有一支可靠的力量能够去遏制华夏海军了!这支舰队将横行在北到库页岛南到荷属东印度东到夏威夷的辽阔海域中。西太平洋将成为华夏海军的内海。大英帝国在远东霸权的最坚固的基地新加坡将直接暴露在华夏舰队的炮口之下。

华夏海军并不打算直接和英国人发生正面冲突;徐杰也没有计划和德国人结成战略同盟;虽然经过自己的介入。这个位面的德国的海军和工业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前者是因为德国采用了更激进更先进的设计;主力舰编队再也没有火力不够的问题;而在时间上更是提前进入了无畏时代。攻击性也更强。至于后者则是因为和华夏共和国的互惠贸易;庞大而统一的华夏共和国吸收了德国大量的工业品和军火;这更急刺激了德国的工业发展。

但是尽管如此;徐杰依然没有打算和德国真正联手;原因很简单;英法背后开了一个叫“美帝”的挂!单纯英法俄;德奥意三国可以立于不败。但是加上美帝这个砝码。德奥意可就情况不妙了。即使现在的德国比原来的那个位面的德国更强!

但是英国人不管这些;英国人对海权的敏感绝对不是大陆国家可以想象的到的。英国只要知道如果华夏海军在运动这惩俄国人的决战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那么英国在远东的霸主地位即将不保那就够了夏不是日本;华夏共和国有远超日本的人口和国土面积。一旦在一个统一开明的政府领导下;所爆发出来的力量绝对不是东面那个岛国可以比拟的;现在的华夏具有发展成一个超级强国所需要的一切条件;而且华夏也有极强的意愿去拓展自己的战略边疆;而这是英国人不想看到的!

所以;伴随着英国和法国在一系列问题上达成妥协;如果在遏制俄国的同时也削弱华夏共和国就提上了英国人的议事日程;驱狼吞虎之计英国人玩的烂熟;当年对抗拿破仑的时候就是英国在背后给钱给枪让其它国家来对付法国。而现在;英国人打算将这手用在华夏身上!

不过这与当时面对拿破仑时的情况有些不同;当时英国人需要的是彻底击败法兰西第一帝国!而现在英国人需要的是华夏和俄国在这场战争中拼的两败俱伤;没有能力再去争夺远东霸权。以便让英国可以安心的将精力放在欧洲解决德国这个心腹大患。所以这就决定了英国人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去帮助俄国人;最多也就是在给华夏的贷款和军火等方面做一些手脚。减缓华夏共和国的备战和发展速度!

但是就仅仅是物资和资金上的减少。对于华夏共和国的影响就已经相当大了!在现在;华夏共和国正在大力发展工业和整备军队;所需要的资金和机械设备根本不是本国可以提供的;大量的机械设备需要进口;众多工程需要资金支持;就算华夏共和国刚刚从东北收复的失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去开发;英国人的所作所为显然等于从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当年两国的合作基础;华夏出人出兵对抗俄国;而英国人出钱出装备。为了这些钱和工业设备;华夏不仅仅要和俄国人拼个你死我活;还要给英国的产品一些优惠!

而现在;华夏的努力等来的却是英国人的釜底抽薪!“这是背叛!这是毁约!”徐杰的咆哮声响彻整个办公室。虽然徐杰知道;从来没有什么条约是永远继续下去的;但是在这种双方还有合作基础的情况下;英国人的举动显然已经超出了华夏所能忍受的极限!徐杰真的没有打算对英国的霸权怎么样;自己对荷属东印度的计划也会顾及英国人的感受而有明确的底线;但是现在;英国人却在华俄战争结束不到2年的时间后就已经考虑对华夏留一手;这让徐杰无法接受。

英国人用各种理由推脱本来应该按时拨付的贷款和提供的设备已经极大的影响了华夏共和国的发展;对此;徐杰根本没有时间派遣外交官去远赴英伦和英国人进行一场马拉松式的谈判;他需要迅速寻找可以接替英国人的国家和集团来填补这个空白。短时间里;徐杰还可以通过银行的周转和盖琳身后的犹太财团来弥补资金空缺;各种机械设备的短缺也可以通过从意大利和德国进口来解决。但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那些二等强国和团体的力量与英国的资金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这个问题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感谢书友翱翔于宇宙的星群的打赏和月票支持;感谢书友0将臣0的月票支持~~~。

第五百五十四章 德国人的谋划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英国决定和法国妥协时;双方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不可能不透出一戌声;而在英法两国达成协议后;双方又必须按照协议作出一些外交和军事上的调整与调动。而这更是让几乎所有的欧洲政治家意识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历来奉行“光荣孤立”主意的英国决定自己亲自上阵直接干涉欧洲各国的事务了!这种情况只在对付当年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出现过。而这次;英国人却和关系一直不怎么好的法国联手来对付更具威胁性的德国!

如果说英国人对华夏政策的改变;完全可以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来形容;那德国就是这场国际变局的正主了;连华夏都因为英国政策的改变而发生了很大的问题;那么作为德国;这次英法联手的目标;政府高层不作出一番应对和准备反而是不可能的!1901年7月;就在柏林再次确定了英法同盟已经初步形成后;在柏林郊外的一座宫殿中;第二帝国的高层云集;为今后的国运和国际形势而齐聚一堂。

说实话;德国政府高层和威廉二世从内心深处还是想极力避免和英国人的正面对抗。即使德国公海舰队之父提尔皮茨元帅也只是说公海舰队是一支风险舰队;只是让英国人感到压力;进而能“倾听”德国在海洋和殖民地问题上的诉求;而不是说真和大英帝国大舰队拼个你死我活;而在开战的时候;更是直接选择了防守北海自己一边;同时保证对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封锁。

至于陆军方面;德国人曾经计划过用4到6周的时间扫掉法国;然后集中主力东进;在半年之内击败俄国。但是至于登陆英国的想法;德国总参谋部连想都没想过。当年将整个欧洲都踩着脚下的拿破仑皇帝没有办成的事情;威廉二世同样办不到!只要能在取得大陆战局胜利后;可以凭借相对完整的公海舰队让英国人低头就可以了。这就是当年德国人心中最完美的结局。至于说灭掉英国;德国人可是连想都没想过。

这不仅仅是因为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窄窄的英吉利海峡;也不单纯因为那支在1战期间举世无双的大舰队;英国作为当时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实力本身不弱;同时英国不是一家在作战;在英联邦旗下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以及广袤的殖民地;为大英帝国提逛足的兵员、武器和资源。德国虽强;但是在农业自给方面以及资源方面还是无法和世界第一大殖民强国相比。

当得知英法两国最终决定站在一起对付自己后;德国高层就必须为国家的未来进行一番谋划。于是。德皇威廉二世、首相冯卡普里维、陆军总参谋长施里芬和海军大臣提尔皮茨齐聚一堂为了德意志帝国的未来出谋划策。现在情况已经很明白了。英法的结盟已经是事实。既然这两个强国走到了一起;那么俄国加入这个同盟还会远吗?要知道;法国人自从普法战争失败后就开始筹划报仇;其中拉拢俄国就是最重要的一步。现在俄国人醉心于远东;如果远东的战况有了结果;无论是胜负;俄国的重心都将重新转回欧洲。

“陛下;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法国人得到了英国人的支持后;在海上和殖民地方面没有了后顾之忧;毫无疑问;法国人会将主要精力放在陆军方面。我们在西线的压力将会增加。”施里芬字斟句酌的说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