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国色无双 >

第101章

国色无双-第101章

小说: 国色无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六哥哥,王哥哥你们听了什么风声,都说说!”

“嗨!”被唤作王哥的矮胖汉子倒也光棍,朝着众人一拱手,道:“我的确是只听了半截,就说这贵州好风光,一个个彝人娘们也都俊俏。还听了些,就是一帮子当官的事情,没仔细听明白。却觉得这贵州之乱啊,还很有新鲜东西。至于你们要听仔细的,小六兄弟,我也不抢你风头,说罢!”

见这矮胖汉子洒脱,被唤作小六兄弟的高瘦汉子点头,也是拱手朝着上下看官一礼,这才道:“《贵乱实录》开头一些,的确如王哥所言。是说了贵州好风光,夷家多情女的事情。但战乱一起,哪里有这么多好事情?亏得认些字,知道这战祸一起,生灵涂炭的灾难啊!”

“重庆陷落,满城百姓,被彝兵乱兵奸~淫抢掠者,无以数计。更有兵卒纵火为乐,数里楼台,尽数付之一炬。多少人家一辈子挣来的家当被这些畜生抢了去,人也杀了,儿子成了苦力奴,妻女成了营妓。多少人家一夜间家破人亡,悲惨难言?贵州之乱,更是悲惨更甚……”

“难道,当朝诸公,就没有一点动作吗?”如此悲惨之境遇,是寻常百姓根本无法得知的。

战争的阴影早就远去,更何况还是居于内陆,远离边镇之地。更是不知道,原来战争的威胁竟是这般恐怖,这般悲惨。

当下,便有人怒喝起来:“国家钱粮,就是这么让贵州上下文武浪费的吗?还要中枢,难道中枢对这些蠢蠢欲动,野心勃勃的土司毫无准备?”

“谁说没有?”被唤作小六哥的高瘦男子大大地叹息了一声:“据《贵乱实录》编者采访的贵州流民所言,这次,朝廷是真的派出了人手的。”

“是谁?”

“他干什么去了?”

“就是苏默!”小六哥沉声:“咱们湘江边上出来的好儿郎!”

“书院此次派发历练任务检验学子,上下百号人,全都选了府城、州城、江南郡县,名川繁城。只有苏默,去了西南,去了水西宣抚司面对安彦雄这大奸雄!之前,朝廷便有有识之士察觉到了西南右边,于是以苏默为礼部主事,身负皇命,到水西寻求力量,压制蠢蠢欲动的各部土司!”

“甚至,安彦雄造反之前,苏主事已经联合了安家上代宣抚使之女安梓,由此还得到不少彝人的支持。就在苏主事要联合各家彝人权贵压制安彦雄的时候……”

说到这里,小六哥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此刻,整个茶楼内齐齐紧张了起来,尽管小六哥讲故事的功底实在不咋地,但如此国事,如此湘江好男儿还是让他们纷纷吊起了心。

“小六哥,这上等碧螺春您润润嗓子,好好说,到底苏公子怎么了?”

“就是就是,苏主事可有降服那大魔头?”

……

小六哥喝完茶,重重叹息一声:“说来,还是苏主事太大意了!这安彦雄既然敢造反,怎么可能没有准备,甚至说不定还安插了汉奸在汉官里头。故而,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苏主事要对付安彦雄的事情竟然泄密了!有叛徒,将苏主事的情报告诉了安彦雄,竟是让安彦雄提前反应了过来,直接扯旗造反……数千兵马,重重合围苏主事所在府邸……最终……”

小六哥刚想要吊吊胃口,只是一看整个茶楼上,无数愤怒的目光,顿时迅速跟上:“一把大火,苏主事所在的府邸化为灰烬,朝廷差一点就能降服安彦雄这大贼,却因为内贼功亏一篑……”

“唉……”

满场唏嘘声,无数人不由为苏默这努力大大遗憾起来。但每个人心中对苏默的事迹,无不敬仰。

和平年代,敢于牺牲的人终究只是少数中的少数。

更何况还是为国事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那是真正的非能人,非贤人无法为的事情。

苏默能有如此心胸,如此胆魄,如此勇气去水西,以一己之力试图扭转乾坤。光是这番雄心,就折煞了不知多少人的心。

此刻,茶楼上一处雅间内,几个青衫儒袍的士子纷纷默然。

这些是府学学生,都是等待来年参加乡试的正宗士大夫,一个个都是过了院试的秀才。

此刻,一本《贵乱实录》拜在桌案之上。

第一章:士林清议

一名锦袍罗袖年轻些的士子,名作丘舒的感叹道:“苏默这一死,倒是捞足了名望。”

另一命老成些的蓝袍士子,名作尤冬的摇摇头:“这是苏默的功勋自己挣来的,谁都没法羡慕。换做你我,谁能在群敌环伺之下,还有如此伟力心性去周旋贼酋于敌巢中?苏默所为,我不吝一个服字!”

几人点头,他们都是看过《贵乱实录》的人。看文字叙述,的确不似作伪。西南之事,源源不断传入内地,大部分士子也都听闻。却并未有多少人深入了解。

尤其是苏默之前还被当做一个反派来宣讲。

“对了,苏默就是善化籍人吧。就在长沙府,隔着我们衡州倒是不远!”另外一名绿袍士子李当风出言:“不如,我们都过去看望一下苏默的家人吧。总归是同乡士子,若是有丧,去拜祭一下敬一敬他在天之灵吧!”

听了李当风的话,尤冬顿时愤愤不平起来:“苏家眼下情况艰难,根本不承认苏默会死。而且,你们之前没听说士林之中有人对苏默的说法,完全是另外一副说辞吗?我看,那些人分明就是居心不轨,仗着我们不了解情况,肆意污蔑苏默!”

“如此歹毒心肠,我辈圣人门徒,怎么能坐视不管?”蓝袍士子越说越是气氛:“诸位,可愿意随我去按察司申明?看看到底是谁在作祟,让真正的功臣身死险境,却连家小都保全不了?”

“我去!”

“同去!”

“都去!”

……

一干年轻士子,脸上竟是积极昂扬的蓬勃之气!

长沙城。

南京礼部给事中章道,南京都察院御史刘褚,丘舒、尤冬、李当风等长沙府秀才齐齐被失踪良久的苏浚请入了府衙。

南京虽说是陪都,但金陵王气犹在。更是各种在野党集聚的地方,其对朝中政事的影响很大,更是隐隐有代燕京管理南方事务的隐性权力。

尤其是南京的科道言官,那更是清流舆论的中心,也是东林书院的所在!

作为只差一步就可以迈入八大家的文家,文国权在东林书院里头的分量也是不浅。章道,这位被誉为南都清流四君子之一的科参言官,更是清流之中分量不浅的人物。

就是这么一人到了长沙府,苏浚当然没法再装哑巴下去。更何况,章道还带着都察院御史刘褚,以及一大帮子秀才过来。

第二个都察院御史且不说,就是后面那些秀才,也足够苏浚头疼的。

这年头终究是文人的天下,政治上文官掌握的趋势越发明朗。尤其在先帝试图全面掌握政权的努力失败后,整个官僚体系由下到上已经越发完善,自成体系。天子能够在其中操纵动手的份额被不断压缩,而年幼天子的政治天赋显然不足以面对一大帮子成熟狡猾的政客。

当然,事情也并非绝对。启兴帝在这个位置上,天然地就掌握了各种优势,其政治手腕更是在飞速地成长,尤其是北方人在政坛上渐渐抬头,各种对南方文官的挑战层出不穷后。朝廷的局势也越发混沌起来。

但无论天子怎么用人,他当下能够选择的,唯有文人。而文人的基础,就是这帮子秀才。

而这个年代,秀才不纳粮,不交税,对官不跪拜,游学天下官府助。尤其是读书人内部之中,结社,乡党,同窗情谊,朋友情谊,朋友的朋友的情谊……等等各种交织的网络让这个群体成了这个国度内最为显赫,也是最为得不起的存在。

哪怕是强盛的八大家,也不会去挑动文人这个阶层的敌对。

“章科参,刘御史,诸位同学!”苏浚的神色十分和善,举动之间,让人如沐春风:“暮云市巡检司之事,要说我不知情,这的确是自欺欺人。但要我去干涉,苏浚这里,却有难言之隐啊!”

章道目光严厉问:“哦?什么难言之隐,竟是让府尊面对如此有悖公益,士林寒心的事情都无动于衷?”

面对章道锐利的目光,苏浚神色不变。若说是换一个知府,比如说衡州府知府彭兴水。面对都察院给事中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度,只怕早就两股战战,心怯纳言了。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御史言官就更后世的中纪委一样。哪个官员碰上中纪委,不是两股战战,不能言语,莫不是吓得丢魂失魄一般。

而华朝的御史言官,比起后世的中纪委,不仅职权更加广泛,独立性更是十分强大。往往不受谁人左右,尤其是舆论嘴炮起来,谁碰上都要掉层皮。

若是彭兴水挨上,只怕早就认栽了。哪里能如苏浚这边,一如既往地平和,光是这份城府就令章道不敢小觑。这位,也是在中枢混过,差点就能进六部西府的人物。

只听苏浚依旧“诚恳”地道:“因为这是我苏家人,身为一族之人。插手其中,未免有失偏颇。为示公正,我自然应当避嫌。”

“难道就坐视烈士阵亡在前,家属在后方却要受难?一个区区巡检司就敢如此放肆,也未免太寒了天下士子为国报效之心!”刘褚愤然。

苏浚依旧平和:“这里是按察司下发的公文,是对苏氏此次涉嫌贩卖违禁军资扣押的许可,还有苏氏族人重伤工人的公文案本。诸位可以看看!”

“我辈儒生,为国赴难,那自然是值得嘉义褒奖的事情。但若是有人邀功自傲,以为能以此作为违法犯上之倚仗,本官却不敢苟同。哪怕某些人是我的亲属,我也绝不会容许这些人玷辱祖宗门楣!”说到这里,苏浚整个人气势一阵,让几个没见过场面的秀才都是心下一怯。

只有章道和刘褚不为所动。

章道直言:“看来,苏知府是觉得此次苏家是真的有罪,暮云市巡检司是真正为国执法喽?”

“本官不能确定谁有罪!”苏浚倒是没说死:“只是若想以人情关系来逃脱律法,我却不能答应!”

“那好!”章道也不讳言:“既然如此,本官身为礼部科参,带我宪院同僚汇集本县士子,彻查暮云市巡检司一事,苏知府可有教诲啊?”

苏浚当然不会大大咧咧应下这个教诲,虽说他的品级要远高于两个最大也就正七品的言官。但这些言官,尤其是这礼部科参,随便下放,最次也是一省参政!

章道此言,是暗讽苏浚明明知道苏家无辜,还假装正义,假惺惺地来一副大义灭亲的模样。

“都察院既然要查,地方亲民官自然不会阻拦。若是科参有何需要帮助的,府衙一定全程帮助!”苏浚依旧语气诚恳。

章道深深看了一眼苏浚,漫不经心地行礼道别。

刘褚等一干秀才,也是纷纷离去。

见几人离去,苏浚脸上的表情顿时松弛了下来。整个人窝在太师椅上,疲惫难掩。

这会,苏兰若从一名姬妾手中接过参茶,递过去轻轻唤苏浚喝了。

苏浚看着儿子捧着参茶,一抿唇,也知道躲不过,捏着鼻子一把喝完。

苏兰若脸上露出了一点笑容,坐在下首,看着老父,轻声道:“父亲,真的要和善化那里闹得这么僵吗?”

苏浚点点头,转而,又摇摇头。看着苏兰若,心中也是一阵宽慰。都说穷人孩子早当家,这环境还是真影响人。以往在善化小小的池子里,谁都卖苏浚的面子不敢为难苏兰若,更不敢对他最宠爱的小儿子说点重话,结果宠坏了小儿横死,也让苏兰若养出了骄娇之气。

眼下无论善化苏家,还是长沙苏家都每一天安生。危难之事,倒是让苏兰若迅速成长了起来。

这大半年里,苏兰若也开始接触家族生意,更将大部分心思用在了来年的乡试里。

而且性情也沉稳了下来,有了些大家之气。

对此,也许是苏浚这一年来里真正开心的事情了吧。

“都是一家人,我当然也不想做绝。但眼下这情况,他们还认不清状况。或者说,他们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这让我,还能怎么办?”苏浚说得有些含糊,但苏兰若不笨,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世家有世家的生存之道,比如在站队问题上。尤其是生死存亡,荣辱兴衰一念间的站队,那更是关键无比。

而对于一个世家,他们从来不会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当家族内部主导性力量主持甲方的时候,必然会有另外一方势力选择支持乙方。

尤其是在甲乙两方是零和关系时,世家内更会必然有一派去选择另外一方。为的,就是在战队错误以后,家族依旧有希望继续站起来,而不是一次性被灭掉。

眼下的苏家就是这么个情况。

在苏默极可能已经身死西南的情况下,苏家还有其他余地吗?

或者说,依着苏浚这点微末的力量,在陆家庞大的压力下,他能抵抗几个回合?

要知道,湖广三司整个上层,苏浚连一点支持都找不到。但武昌三司里头任何一个拉出来,都足够苏浚头疼欲裂,应对失据。

第二章:致命出击

“但我总是觉得,这次陆家的和解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了。实力对比如此悬殊之下,为何会轻易妥协?这完全不符合陆家以往的习惯。我觉得是……”苏兰若张张口,在苏军的鼓励的目光下,大胆道:“缓兵之计?还是父亲……您已经决定全面投入陆慷的怀抱?我听说,陕西布政使的空缺很是引起了不少人的觊觎……”

苏浚定定地看着苏兰若,长久没有说话。

的确,苏浚这副表现似乎的确是为了苏家的未来在做准备。但苏浚眼下连大房一系整个苏家七成的未来都可以用来当做筹码,牺牲抛弃。

那苏浚为了自己的仕途,会不会索性彻底卖身干净,连苏家未来的独立性也卖掉呢?

也许这样可以让苏浚顺利成为正三品一省民政长官,但这对于苏家,真的是好事吗?

一旦彻底依附陆家,又脱离了长沙府这片几十年经营的地方。失去独立性的苏家又能长久几年?

这个问题,苏浚终究没有回答苏兰若。

见此,苏兰若郑重一礼,拜别。

他选择了去善化。

苏浚没有拒绝,只是长长一叹。

“苏默找了个好姑娘啊!”苏浚的目光闪烁着,看着南方:“只可惜,声东击西这一招,从来就不是只许你苏默用的。这次别人用在你身上,就是不知道你得知后,是个什么心情!”

善化县。

由夏家斥资十万两,尹氏出人出关系开办的尹氏绸庄在善化一片飘摇的时候,迅速震惊了所有善化人。

“尹家……卷土重来了!”

当城外湘江河边牛头铺一个大围墙修筑起来的时候,整个善化,瞬间热闹了起来。

夏家,那是整个长沙府都有名,势力强盛的大家族。尤其是其官面上的能量,丝毫不弱苏浚。

此次几乎用最快的速度,数百工匠便在三日内将尹氏绸庄的作坊庄园建了个大概。

而门头上行,大大两字“招工”更是刺激了整个善化。

“普通工人,一月一两五银子。熟练工人三两银子……”苏二牛隔远了瞧着,大大叹了口气:“这就是跟着咱苏家庄园,银钱加了五成地抢人啊!”

苏二牛木讷憨厚的脸上,写满了惊讶。

“尹家人不是都跑光了吗?竟然还重新开了作坊……”苏二牛喃喃自语着:“这么高的价钱,工友们只怕都要跑过去了吧!”

苏二牛身边,一名相貌俏丽,面带几分狡黠还挺着肚子少妇一把拧住苏二牛的耳朵:“看什么看,觉得价钱高就想要叛出苏氏了?也不想想你这一身本事都是从哪里学的,不想想你我姓的是什么?几分臭银子,谁稀罕?”

老婆大人一发威,苏二牛登时就扭头过去,不敢看了。一边,还解释道:“娘子莫生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