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赝医 >

第453章

赝医-第453章

小说: 赝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博智笑道:“这样啊,那好,那便由我进去禀报一声,还请秣封你在这里等一下。”说着,他向府里走去,因为身上带伤,所以走得挺慢。

看着李博智的背影,李秣封几乎急得跳脚,他真想直接进去见李重九,可又怕李重九怪罪,毕竟他并不是个受宠的大臣。甚至连大臣都算不上,所以只能被别人欺负了,他现在都能想明白,李博智进去之后,必定是先去见靖德郡王,然后才会去见李重九的,而见到李重九之后,靖德郡王还会陪在旁边,对他的功劳指手划脚一番,最后分去一半功劳。甚至更多。

他的那个家丁,看着他的表情,小心翼翼地问道:“少爷,这个信筒可不能给刚才那位小王爷啊,要不然咱们可就白忙乎了,人也白死了,到现在为止,连尸首都没能找回来呢!”

李秣封嗯了声,道:“你都能看得出来的问题。我岂有看不出来之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家丁叹了口气,谁让自己家的少爷没啥爵位呢,身份太低。要是身份高些,也没有人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欺负他了!

李博智进了留守府后,就象是李秣封估计的那样,他真的是先去找了祖父靖德郡王。这两天靖德郡王天天都是大清早就来,三更半夜才走,竭尽全力地向李重九表现自己。一口一个皇上地叫着,叫得李重九“龙颜大悦”,马屁拍到十足。

靖德郡王见孙子来找自己,说李秣封回来了,还拿着一个信筒,靖德郡王便奇道:“看来这家伙的运气当真是好啊,每次出去都能立些功劳回来,如果这次能拿到重要的书信,那他岂不是成了福将了么!”

李博智道:“祖父,那他手里的那个信筒怎么办?看他的样子,是不肯交给我的!”

靖德郡王嘿了声,道:“这个简单,咱们和他一起去见皇上就行了,你在一旁看着,祖父是如何说他有功有劳,却无赏的!”

李博智嗯嗯答应,他又到了门口,对着李秣封道:“进去吧,你就随着我祖父一同去面见……太子殿下,到时候好让我祖父多为你讨些赏赐!”

说着一摆手,在头前带路,让李秣封跟着他一起进留守府,并没有管李秣封要他手里的信筒。李博智心中暗道:“刚才给你下了个套儿,你就等着倒霉吧你!”

他刚才还是管李重九叫太子殿下,虽然现在李重九身边的人都叫起了皇上,可毕竟只是小范围的叫,并没有扩散出去,而且李重九是很在意这个称呼的,如果他身边的人有谁不管他叫皇上,那么他就会生气,就算不会当场发作,但这个不长眼力价儿的人,以后也别想受到什么宠爱了!

李博智故意当着李秣封的面,还叫李重九为太子殿下,就是要让李秣封上个当,如果李秣封见了李重九之后,还叫李重九为太子殿下,那他就完蛋了,立啥功劳都是个白费!

李秣封却不知道李博智在算计他,他心里还不爽呢,果然是由靖德郡王领着自己去见太子殿下,靖德郡王那个老家伙一定会抢自己的功劳的,自己这次一定不能再放手了,绝不退让!

李秣封在心里暗暗发誓,可当他进了留守府的后院,见靖德郡王一脸阴沉地站在那里,他心里一哆嗦,心想:“这老家伙很不好惹,如果非要抢我的功劳……那,那我也不要太计较了,就稍稍地让出一些好了!”

对自己的懦弱,李秣封感到很羞愧,但没办法,他就是这么个性格,只敢在心里发狠,可实际却不敢表现出来,谁让他没什么大本事呢,就是运气好一些罢了。

靖德郡王对着李秣封点了点头,道:“秣封,你回来了,这次回来得好快,想必是得到了很重要的消息,来吧,本王带你去见……太子殿下!”说到太子殿下这四个字时,他也顿了顿,但不明真相的人听了这话,却是绝对不会多想什么的。

李秣封并不知道已经对李重九叫起皇上了,所以他便没往这方面想,跟着靖德郡王一起进了李重九住的院子,这时候李重九正在院子里面看地图呢!

李重九低头看着地图,只感这东西太难理解了,上面又是条条,又是圈圈的,根本看不懂,普通地图他还凑合着能看,可对于军事地图来讲,他实在搞不清楚了。

吴有仁也在一旁看着,正在说道:“燕军要是到来,一定是在北门,只有这里的护城河浅一些,燕军仓促来战,不会有太多的攻城器械。所以必需要选择……”

李重九忽然一抬头,他看到了李秣封,咦了声,道:“李秣封,你怎么来了?”

事实上,他连李秣封被派去侦查燕军大营的事都不知道,那是诚亲王和靖德郡王私下里决定的事。

不过,李重九是很看不上李秣封的,一个在再三嘱咐不能泄密的情况下,还是把秘密给泄漏出去的人。能有什么用处?任何重要的决定都不能让他知道,而不能参与重要决定的人,会是一个重要人物吗?

李秣封倒是没有看懂李重九脸上的表情,他还以为是李重九见他这么早回来,所以很吃惊呢,不过,越是吃惊越好,这就说明自己把任务完成得更成功!

可没等李秣封表功呢,靖德郡王便说道:“是臣让他去燕军大营打探消息的。这么快就回来了,看来是得到了重要的消息,不过,什么消息臣倒是不知道。还没有来得及问!”

李重九哦了声,看向李秣封,李秣封连忙跪倒,道:“太子殿下。臣这次去了燕军大营附近,伏击了一个长安来的信使,得到了这个信筒。不敢耽误时间,特地快马加鞭地回来,呈给太子殿下!”说着,他把信筒高高举起,献给李重九。

可李重九的脸色就在李秣封叫出那声太子殿下之时,就变得难看起来,他是很在意别人称呼他什么的,这两天尽是听皇上皇上这种称呼了,现在李秣封一张嘴,就把他又给打回了原形,把他变成太子殿下了,他哪可能高兴得起来。

吴有仁却没这么多的想法,李重九说白了还只是一个贵族纨绔而已,而且还是一个不怎么成功的纨绔,可他却是一个颇算是老奸巨滑的人了。

吴有仁伸手拿过信筒,道:“做得好,你叫李秣封是吧,本官很看好你!”

说着,他打开了信筒,从里面取出一幅锦书,这道锦书上面写满了字,他嗯了声,道:“看样子长安给燕军交待了不少的事,这么多的字,用蜡丸传书肯定是不行的!”

他把锦书放在桌子上铺平,看了起来,只不过看了几眼,他的表情就大变,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而且看得时间越长,脸色就越黑,而且表情就越愤怒!

李重九本来还在生气,虽然他也对锦书上的内容感兴趣,但他相信吴有仁看完之后,会总结出来结果,然后说给他听的,所以他也不着急看,可见吴有仁这般激动,他忍不住也走了过去,看向了锦书,同样也是看了几眼,便同样脸色大变!

靖德郡王忍耐住了,他就算再好奇,可也不会在没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去看那幅锦书的,要是万一上面的内容,是李重九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结果他知道了,那岂不是惹人讨厌。

李重九和吴有仁看完锦书之后,两个抬起头,互视一眼,同时发现了对方脸上的惊骇,吴有仁说道:“皇上,咱们必须立即召集人来开会,把这件事搞清楚,制定出反制之法来,要是再晚一些,怕是万事皆休了!”

李重九点了点头,道:“不错,不错,得赶紧想出应对的办法来!”他一说话才发现,只不过短短的时间,他的嗓子就沙哑了,他现在只感口干舌燥,难受之极。

吴有仁对着靖德郡王身后的李博智道:“麻烦小王爷出去找人,要桂将军,还有诚亲王一起来,越快越好!”

李博智答应一声,立即就往外走去,李秣封心想:“找人这种小事儿,就应该让他去,而我却是要留下来开会的,这幅锦书可是我拿回来的,不过,上面到底写了什么呀?”

可这时候,李重九却挥手道:“李秣封,你下去吧,回去好好休息,有事朕会再找你的!”说着不耐烦地挥手,打发李秣封赶紧离开。

李秣封就在这一刻,如坠冰窟,他现在是彻底明白了,在李重九的眼里,他可能连一条狗都不如,就算是一条狗,对着主人摇尾巴,主人也得给块骨头啃啃吧,可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任务,什么奖赏都没得到,别说跟着开会了,连去叫别人来开会的资格都没有,还只能是被挥手打发!

李重九对他的态度,其实在这种情况下,还算正常,任谁看了锦书上的内容,都会焦躁之极的,他现在的心情就是差到了极点,而李重九认为李秣封喜欢泄密,所以不能留下来开会,那么让他离开就更正常了,只不过他用的方法太让人心凉了,直接挥手打发,当然让他这时候微笑着,说几句勉励的话,然后再打发李秣封走,这个他确实是做不到的。

吴有仁这时候又再看锦书,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李秣封这样的小人物,当然就算是注意到了,他也没心情去安慰了,锦书上说的事情,实在是太过重大了!

李秣封在靖德郡王嘲讽的目光中,灰溜溜地出了屋子,当房门关上时,他几乎产生了要再闯进去,拿刀子把屋子里所有的人全都给捅死的念头。

这些日子他饱受痛苦,被燕兵拖在马后,在大营里吓得屎尿齐流,回来后得不到休息,又再去打探消息,还差点儿被信使给杀掉,可他却始终得不到信任,被诚亲王耍,被靖德郡王鄙视,还被李重九象打发狗一样打发走,心中一直憋着的乖戾之气,真是再也压制不住了。

李秣封狠狠地看了房门一眼,心想:“今日你们瞧我不起,改日我叫你们后悔不及,燕军那里势力还很强大,也不见得你们一定会赢。当然,你们要是赢了,我也只能接着当狗,可你们要是输了,等着吧,我非要了你们这群人的命不可!”

李秣封用尽全身的力气,压制住了想杀人的念头,默默地转身离开,可心中的怨恨,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消失了,包括李重九在内,他都想杀掉!

李重九在屋子里等了一会儿,诚亲王和杜大下巴便到了,进了屋子,关上门后,吴有仁脸色极难看地道:“刚刚截获的消息,长安的太上皇要立万岁公主为皇太女了,就在三天之后,那时只要消息一公开,天下百姓皆知,我们要是再在太原拥立皇上登基,怕也不会有多少太原军民,会接着支持我们了!”

诚亲王和靖德郡王听了,两人大惊失色,这下子事情可严重了,三天之后万岁公主就要成为皇太女,那岂不是废掉李重九的诏书,明后两天就会到嘛,那时接不接旨?

杜大下巴当然也要装出惊讶的表情,他心想:“总算是要动手了!”可他却说道:“那不如皇上就抢在万岁公主被立为皇太女之前,还有在废掉皇上太子之位之前,咱们就行动起来吧,拥立皇上登基,昭告天下!”

第七百一十六章开始行动

杜大下巴这个建议,其实是屋里所有人的想法,可却只有他一个人说出来了!当然,大家还是要装出一副惊讶的表情,这样才能显示出时间仓促,万一登基大典没有想象中的隆重,那可不要怪他们啊,看李重九的样子,是一个小心眼儿,别当时心里不痛快,事后给人穿小鞋,那谁受得了啊!

吴有仁早有这个想法,当他看到那道锦书时,就知道要想解决这个难题,也就唯有抢先登基了,要不然李重九被废掉的消息一传出去,别说太原的百姓不会再支持,军队估计立即就得翻脸,而太原的大小贵族,以他们墙头草的性格,估计也得集体反水,没准儿还得把李重九给抓起来,送去长安,以便向现在的万岁公主,以后的皇太女,再以后的女皇二世邀功请赏!

吴有仁咬了咬牙,他道:“要么不做,要做就得趁早,不能等消息传出去后再做,那样就完蛋了!”

李重九满脸的惊讶,他有心想说要不要派人回去向父皇和母后哭述一下,可他又不敢,因为父皇要废掉他的理由,本来就是真实的,而且既然已经决定废掉他了,那就是早已掌握了具体的证据,虽然不知证据是什么,但他也知道辩解没用的。

吴有仁看向李重九,见李重九面带茫然,他道:“皇上,太上皇和皇太后想要废掉皇上你,这已说明父子母子亲情已尽,至少在太上皇和皇太后那里是这样的,但臣认为,皇上却必不会斩断亲情,宁可父母无情,但做儿子的皇上你,却仍然要孝顺两位老人家!”

这话说的,简直是明目张胆的挑拨离间了。要是放在平常时候,这种挑拨天家骨肉亲情的话,一旦说出来,吴有仁就得被凌迟处死,然后满门抄斩,可现在他说出来,屋里的人都默不作声,一个反对的声音都没有出现。

甚至,诚亲王和靖德郡王还认为这话说得太对了,本来就是这么回事嘛。别说反对了,还差点儿叫出好来。

李重九嘴巴张了张,没有说话,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可他总不好说出来,那毕竟是太不孝了,虽然他是真的不怎么孝顺,但面子上总得过得去吧,不能明说。

吴有仁又道:“臣以为。如果让万岁公主得逞了,那么必会害死太上皇和皇太后,所以皇上应当极早登基,如此才能击败万岁公主的阴谋。救太上皇和皇太后于水火之中,要不然他们两位老人家必会被万岁公主害死!”

说着,他跪了下来,道:“为了太上皇和皇太后。为了天下苍生,臣恳请皇上极早登基!”

诚亲王和靖德郡王也一起跪下,都叫道:“臣恳请皇上极早登基!”

杜大下巴更是干脆。他不但大叫让李重九极早登基,还补充道:“皇上,你难道真的忍心看着太上皇和皇太后被害吗,真的忍心看着生灵涂……什么的,还有老百姓都死了吗?”

他有心说句成语,可惜肚子里面的词儿太少,没说出来,但他表情最夸张,又是鼻涕,又是眼泪的,似乎李重九要是再不答应登基,那天下就完蛋了,而他也要完蛋了。

李重九心里这才舒服了些,要是有这么个大理由存在,那他就可以登基了,仓促就仓促些吧,反正如果一旦夺权成功,挥军返回长安,那么再补办一场登基大典,也是完全可以的。

而且远的不说,就说他父皇李晏登基,那不也是简陋之极的大典么,还不是把皇位坐得好好的,谁也不能说他父皇李晏因为登基时马虎了些,就不能做天下之主了。

李重九重重地一点头,道:“就依各位爱卿所言,朕决定以太上皇和皇太后的安危为己任,为了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即刻登基。吴爱卿,就由你来撰写登基诏书,宣告天下吧!”

吴有仁立即答应,起身提笔,刷刷地就写了份诏书,写完之后,将诏书交给诚亲王,说道:“便由老王爷你亲自出马,今晚便召集太原城里所有的皇族,还有文官武将,向他们宣读诏书,等天一亮,便贴出告示,向全城百姓公布皇上登基之事,当太阳升起之时,便敲响城中所有的钟鼓,皇上在此处正堂,举行登基大典!”

诚亲王连忙答应,他心里其实也挺忐忑的,他刚刚把所有的儿孙都叫回来,现在却出现了这种事,本来以为稳稳当当扶着李重九登基的好事,却出现了意外,万一失败,那岂不是他的家族成员,一个都跑不掉么,他现在也只能对着苍天祈祷,一定要成功啊,李重九可千万不要倒台!

他捧着诏书出去了,对于召集城中的大小爵爷们开会,他还是很有办法的,保证不出一个时辰,大家就全都会来,一起冲着李重九山呼万岁。

交待完了这些,吴有仁又对杜大下巴道:“杜将军,便由你带着金乌军,现在去太原的驻军当中,召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