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唐皇帝李治 >

第114章

大唐皇帝李治-第114章

小说: 大唐皇帝李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就让阿史那思云带领本部去为将军摘下那敌将首级*……”这时候从后阵中策马步出一员大将,李敬业、骆宾王一看。正是昔年投降过来的突厥将领,如今在大唐过得有滋有味。屡立战功,后来被踢出去了,没想到这小子挺忠心,不仅在薛延陀的攻击下没死,还巴巴的又逃回大唐,继续享受大唐的幸福生活来了。

此人虽没有多少智谋,但却是一员大大的猛将,领军冲阵,最适合不过了。

李敬业极其无赖的吊起眉角,不屑道:“我说阿史那思云啊,你可想好了,万一败了”陷入敌阵,可别指望本将救你啊”本将可没有万军丛中斩将夺旗的本事。”

阿史那思云睁大双眼,抱拳大喝道:“末将愿立军令状。”

“得得得,立什么狗屁军令状,没事和薛仁贵那小子学什么,快去快去,夺了薛延陀军旗,老子给你请功,让你升官大大的有*……”李敬业笑骂道,手中鞭子轻轻的给了阿史那思云一下子。

一听有官升,那还再说什么,阿史那思云当即呼啸一声,整理大队,冲了出去。

找了一个水浅只过人脚腕,没至马蹄的地方,和薛延陀对峙了起来。

“我说骖宾王,你说同为游牧民族,那些突厥人被我大唐灭了,为啥不向薛延陀投附,却一定要跑回长安去投我大唐呢,这是不是说明薛延陀的梯真达官老儿…………也实在太缺乏了一些吸引力*……”李敬业看着阿史那思云的战术砸了砸嘴,还不错,没有一股脑就冲上去,虽然水浅的可以忽略,但毕竟不能给别人半渡而击的机会嘛。

听了李敬业的话,骖宾王想了一下道:“准确说,应该是先皇御下控制能力太强之故。”

李敬业翻了翻白眼,不理骖宾王这个不懂风趣,只会冷幽默的家伙。

半响,李敬业才眯起眼喃喃低语道:“如今大军已经进深入草原很深了,后勤都很苦难,只能进军郁督军山了,希望薛仁贵还有老头子能够和俺想到一块儿,要不然孤军深入,可是兵家大忌。如今临时改变计划太麻烦了,但若是按原计划行动,自己跑到郁督军山去嘿咻嘿休的攻城打仗,老头子和薛仁贵那小子又没跟上,那时候,又很可能被薛延陀军抄了后路,趁机蹂躏俺……唉,这该怎么办捏?”

李敬业的低语声很小,别人没听见,但老冤家骖宾王非常那个凑巧听见了。

一听李敬业嘀咕完,骖宾王赶忙直起已经倾斜过去的身子,假装随意的牢李敬业道:“我们大唐将士都去郁督军山打薛延陀,哪怕只有孤军一路。薛延陀那群败军之将有胆子抄我等后路,来占便宜打我们?当然,前提是此次诺真河之战把他们打怕打残*……”

“对啊!”

李敬业猛地一拍手,侧头看着一副正经模样的骖宾王,眼神很是不屑,果然偷听了,和自己料想的不错,也是一个腹黑萎缩型的。

诺真河对面的薛延陀军,似乎被冲出来威武荡漾的大唐雄兵给吓住了,当然也可能是日夜赶路,弄的身体不好,抑或是被绝世高手震伤了内腑,总之在阿史那思云冲过去的过程中,薛延陀均一直没敢乱动乱放狠话。

不仅没有出兵袭击已经渡河的唐军,而且还一直往后退,很是井然有序的往后退,似乎是想学那深具骑士精神的宋襄公,空出一块儿地,和大唐来一个公率、公正、公开,充满友谊的交锋。

阿史那思云很奇怪,但脑子并不傻,过河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兵马,防范薛延陀大军的袭击,做好了防备薛延陀的举措,奇怪的是薛延陀竟然还在往后撤。

“奇怪,薛延陀可以到此为止了,这样往后退不会偷鸡不成蚀了把米,乱了阵形,还是那杨善游高看了自己的运气,也把本将军估量得太宽厚仁慈了。本将军日夜奔袭,正想找人出气迁怒,这次逮到了机会,非把你们打了化零八落不可。”李敬业虽然嘴上说的轻松,但神情却很是郑重,到现在他还搞不清楚薛延陀人葫芦里卖什么药呢,李敬业现在有点后悔仓促答应薛延陀的约战了。

突厥被灭后,阿史那思云还能混个将军,从这方面说,阿史那思云就不是个小白,此时看了许久也不见对方的拒马,二且如此宽阔的地面上,一眼可见,没什么埋伏啥的,当下放下心,大喝一声:“勇士们,随我冲啊,升官发财娶老婆,就在眼前,杀啊,呜啦啦啦。”

阿史那思云所率领的都是原突厥残部,此刻也随着阿史那思云“呜啦啦啦”的冲了上去。

隐于薛延陀部中的杨善游一直没有现出身形,哪怕帅旗下也没待,就怕唐军看到自己,会忍住进攻,此刻看到唐军不过两万人,过河的已有七八千,也很是满意,待到唐军冲到数百丈的时候,薛延陀部大队猛地策马冲了上去,以此距离来说,根本无法加速到巅峰。

但两军相距还有百丈的时候,数万铺展开来的薛延陀大军,竟在此时齐齐下马。

后面正在做猴子观海状的李敬业心中一颤,大吼道:“下马?薛延陀疯了………*……”

就在此时,一股箭雨猛地被抛上天空……

大唐皇帝李治。。。第十五章悲剧大汗,会师郁督军山

:2011…10…132:33:27本章字数:7905

薛延陀这一阵箭雨,可谓猝不及防,就这么漫天的漂泊而下,目标却不是一身铁甲的唐军,而是身下战马。

“射,使劲的射。”

杨善游此时蹦了出来,大声的叫嚷,看那样子,刚才憋在后阵是憋坏了。

刚一交战,唐军冲在前面的阿史那思云部突厥精骑,就被薛延陀的数万突然下马的步弓手给射得大乱,无数的战马被射中,嘶鸣声中,前蹄高高扬起,八千多骑兵,狠狠的挤压在一起,你撞我,我撞你,大乱。

“快,散开,快散开啊”阿史那思云**哭无泪,怎么薛延陀竟然突然来了这么一手,箭射的又快又疾,而且尽往大块头战马身上招呼,人没死几个,但战马却纷纷不停命令的转身调头乱窜。

阿史那思云不得已,只能下令散开。

前面的杨善游哈哈大笑,对着身后大喊道:“擂鼓,进攻,喊话。”

大阵后面的薛延陀勇士,光着膀子,大力的擂着鼓面,“轰隆隆”的声音,让习惯打顺风仗的薛延陀军个个精神的如同打了几百针鸡血,亢奋的能掀翻一个ji院的姑娘。

那些刚刚下马的薛延陀军,立马翻身上马,一边急追,还一边大叫着:“我们宰相问你们,降不降,降不降。”乱杂杂的声音,听的唐军心烦意乱的。

正在驱散队伍的阿史那思云大怒,回身大骂道:“薛延陀的孙子,叫喊什么啊,你孙子的,才刚刚占个上风就让老子投降,操。你母亲的,没见过这么打仗的,老子待会就砍了你们宰相的脑袋,到时候看谁降。”

阿史那思云不明白,但河对岸的李敬业、骆宾王明白了,在大唐军校里教科书上这种很是类似于“自我催眠”。

利用喊话,在薛延陀军心里面种下一个种子,那就是现在我们正在占上风,再挺一会儿,唐军就要降了。

这是杨善游耍的一个小手段,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手下,现在战场的一切主动都在自己一方手里握着呢,所以才能一次次的叫唐军投降。

唐军当然不会投降,但这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只有一样,要让士兵感觉,自己是强者。

正如先秦时,商鞅未入秦,穷秦硬是被吴起那个疯子率着五万魏武卒硬生生打败了五十万秦军,老秦人把河西之地全都丢了,差点国祚不保。

后来吴起走了,但魏国还有庞涓,庞涓虽然人品不咋滴,但人家也是鬼谷子的高徒,有才啊,照样压着秦军打。

为了生存,老秦人每次出战必喊“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雄?”,就是靠这种喊口号,自我催眠,倔强的如同野牛一般的老秦人,认为他们是无敌的,并且最终能够战胜对手,天下无敌,结果史实告诉我们,他们不仅真的崛起了,而且彻底的干翻了东方六国,创造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这样的丰功伟绩,不是自诩为文明君子的东方六国创造的,却是“天下鄙秦”的老秦人。

那些突厥兵本来就被突然的打击,弄得晕头转向,战马被射死了,人也成了步兵,在战马纵横的战场,散兵游勇的再提不起半点血勇,此时听了吆喝声,心中胡思乱想起来,更加玩命的跑了起来。

没说的,这就是薛延陀人此次大战的秘诀,一套新的战术,下马射箭。

不要小瞧了这个简单的“下马射箭”,薛延陀人也是从小玩到大的神射手,但不管再怎么神射,在颠簸的马背上,终究大大失了准头。

但一旦下马,这些薛延陀勇士的神射之术,可不是汉人或者骑在马上的突厥人能比的,利用步弓手比骑射手射程远、稳定性好的特点,此次薛延陀骑兵一接战就抢先下马布阵、先远程射杀对手的马匹……

突厥人早习惯了马上作战,坐骑一倒毙,他们只有惊慌失措转身逃命的份儿了,所以靠着这个战术,薛延陀竟是将唐军的先锋大队杀得狼奔兔脱。

但糟糕的是,这些突厥人逃命的时候,早忘乎所以竟然直往本阵冲去,看的后方的李敬业面色铁青,忍不住骂娘了起来。

然而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最能顶上的却还是这些汉兵……

叹气,不看汉唐史的话,后世的人们习惯了清戏,或者混乱的明末,恐怕都不相信汉人也曾经有那么强悍雄起的时候……

看着溃散下来的突厥人不断的朝大阵冲来,令的前方持弩的士兵不知如何是好,阵形稍有点乱,而在此时,薛延陀军更是一边大呼,一边抓紧时机故伎重施,又是下马万箭齐发,一个照面就把唐军不少的马匹射死了。

“将军?”骆宾王大惊失色,转头看着面色一片肃然的李敬业,可是李敬业只是皱着眉头,却一句话也不说。

“将军?”骆宾王心头愠怒,更大声的喊了一句。

李敬业这次还是没有理骆宾王,但却有了回应,策马上前,对着诸将大喝的下达将领道:“所有人一律弃马,换长矛马槊,快。”

旁边的诸将大惊失色,骑兵下马步战,这不是开玩笑吗?

见身边诸将发愣,李敬业立马发飙,朝着众将狂吼:“老子的话不顶用了吗,是不是不遵将令,都想找死不成,大唐军校的第一条军规怎么说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都给老子动作快点。”

诸将心中一惊,虽对李敬业的命令心有不忿,但值此紧要关头,不敢多言,马上传下将令。

这个时候就看出唐军的素质之强,面对如此近乎脑残的军令,不带丝毫疑虑的马上施行,所有唐军都下马持矛,同时取出挂在马背上的手盾,在校尉、持戟长的怒吼下面排成密集的阵形,迎着箭雨冲了上去……

兵荒马乱尘埃涨天的战场上,李敬业的命令传递执行得既迅速又准确,兵种临时更换有条不紊,眨眼间由一万多骑兵就变成了长矛步兵,列阵冲击过去,直接撞入了吆喝着“”还想再来几次的薛延陀军中……

随后大战开始了,令后面本担心不已的将军彻底放下了心,露出了笑容。

长枪兵肉搏弓兵原来是这结果,打过三国的都知道,两个字,屠杀。

那后阵本来叫的欢的杨善游也傻了,这可是他想了半夜才想出的计策,就这么被破了?

不过薛延陀十万大军也不是吃醋的,见下马射箭被破了,马上上的马来,又冲唐军冲过来,唐军不需要命令,你变我也变,你强我更强,那个明月照大江啊,也上马重新交战了起来,除了最开始被薛延陀射死了万匹良驹,唐军也没死多少人。

李敬业早就受不了了,此时对着身边诸将一阵低声吩咐,待诸将们们归队,自己也冲了过去。

唐军除了已经散了的,正在重整队形的八千多突厥兵,剩下一万多骑军分成了大小不等的三个方块。

在李敬业令旗一劈之下,便见三个方阵哗然散开,手持长矛马槊,也不大声喊杀,风驰电掣般冲向了三个方向

最大的一路便是李敬业,亲率六千铁骑,全力扑向了王旗所在。第二路三千铁骑,第三路三千铁骑,则是杀向了两翼所在。

薛延陀骑士正徜徉在胜利之中呢,士气正盛,虽然遭到唐军暴风骤雨般的铁骑冲杀,但却颇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感,较之那日长城脚下山崩地裂般恐惧混乱,截然不同。

但许多人还是因为刚才射击之时靠唐军太近,还没有策起战马便身首异处,及至人喊马嘶,那些脱离唐军长矛兵的骑士已经伤亡大半。

待到上马后,军营奔窜呐喊之时,李敬业所带领的六千铁骑便从后阵漫山遍野的冲了过来,看架势是要凿穿大阵了

便在此时,忽然远处尘头大起,似有数万人马杀奔前来,李敬业心头一惊,再一看,心知不妙,知道是杨善游亲自率人来救,所部必是精兵,当下指着大军的的左翼,喝道:“向这里冲”

竟抛开惊慌失措的正面,汇合那三千骑兵,成了一只九千人的洪流,割开了杨善游大军和主阵的联系,大军竟有朝薛延陀新任可汗拔灼的冲击的趋势。

杨善游原本见唐军冲来,正要指挥人马拦截,眼见唐军形成一道弧形目标正是拔灼,心中一动,立马止住了即将脱口而出的将令,转眼间,竟任由唐军冲了过去,隔绝了主阵。

那拔灼站在戎车上举目一望,见唐军隔开了杨善游的大队骑兵,直冲自己王旗,顿时想起了当日自己父王就是如此惨败的,心中大骇,叫道:“宰相,救本汗,快率兵就本汗,本汗不想死。”

那本来还待上去与唐军纠缠冲杀的将领,见自家大汗如此懦弱,想及一路上受到的苛待,顿时心中战心熄了大半,驱马悄悄的远离了王旗之下。

此时重新冲上来的阿史那思云高声道:“将军,那里是王旗所在,待末将将功赎罪,杀过去”

李敬业也不废话道:“好这一次可是最后一次,再败可是军法处置,来人,吹响号角,为将军助威”

一挥手,奔行中的数名牛角号手,已经一边策马,一边吹响了挂在胸前的牛角号。

牛角号声尖利的划破战场的厮杀声,阿史那思云高举铁矛,大吼一声给自己壮胆:“杀……”

一马冲出,却好似万马奔腾,雷霆般不要命的冲向王旗

拔灼见唐军铁骑从左翼漫山遍野冲杀下来,几乎只是一个冲锋浪潮,薛延陀主阵的骑兵便蜂拥溃败着向来路逃跑。

其中一将,更是冒着箭如疾雨,石如飞蝗,突阵而来。

诺真河杀声震天,薛延陀军仓皇奔逃,拔灼心中急躁,大声的指着阿史那思云惊吼道:“啊,来将是薛仁贵不成?快,快杀了他。”

本是一句猜想,但却让本来就已胆怯的薛延陀骑兵大骇,薛仁贵,那个杀不死的薛仁贵,顿时如潮水般溃逃,哪怕拔灼大声号令薛延陀骑兵迎敌,恐惧的兵士们竟都是全然不顾,只是一味尖叫着四散逃命,将拔灼的后军大阵冲得混乱不堪。

正在拔灼要下令戎车后退时,拼了老命的阿史那思云如怒龙般呼啸扑来。

戎车上有十名步兵,一则保护戎车,也就是大汗;二则保护王旗。

如今周围骑兵混乱夺路,戎车上的步兵也是一片骚乱,便成了阿史那思云的剑靶,但见锋利的闪烁着寒光的长戈,在黄昏的霞光下,霍霍的闪现七彩光芒,横扫步兵,然后矛头猛地一震,如电蛇一般刺向拔灼。

一声惨烈的嚎叫,响片诺真河,然后整个战场都静了下来

可爱的分界线

不到半个时辰,薛延陀大军便后退了十余里,无数骑兵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