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夺天下 >

第343章

夺天下-第343章

小说: 夺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话,孩子愣了一下,好一会儿说道:“佛说,天下人就是我的家人,我爱我的家人,就是说。我要爱天下人,要将天下人当成我的家人来爱。”

楚风笑了,佛家的博爱么?仁慈之爱。这个孩子到底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呢?他伸手想要去摸这个孩子的头,可是最终还是停了下来,他低声说道:“我也爱我的家人。我爱我的子民,我希望天下的百姓都过上好的生活。你们佛家的思想,有一大部分我是喜欢的,却有一小部分,我不喜欢。”

“我听黄尚大师说过,关于你们回纥的国教就是佛教的事情。也知道,你们的佛教和我们中土的佛教不太一样。我想对你说的是,如果你要将你们回纥的佛教的一套完全搬到我们中土来,就算不是我们中土,你到别的地方,也不能够完全搬来。”

孩子不太明白楚风的意思,而是用他那双大眼睛盯着楚风看。

楚风从旁边拿过一个柑橘,然后把柑橘打开了,把剥好的柑橘递给孩子说道:“你试一试这个柑橘,也许这种水果在你们回纥,你还没有吃过。不过,在淮南这一代,我们经常有的吃,你吃了看看,这味道好不好?”

孩子接过了楚风的柑橘,吃了起来。这柑橘很甜,很好吃。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吃这种水果,可是还是第一次吃到那么新鲜那么美味的柑橘,他忍不住点了点头。

楚风笑着说道:“有一个成语叫做淮橘为枳。”

这个孩子毕竟不是中原人,有些不明白楚风的话,就算他懂得中原的话,所学还是有限的。他用他那双清澈的眼睛盯着楚风在看,似乎要将楚风的内心看穿了一般。

楚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一方的水土养育一方的生灵,在你们回纥这样的小部落里,自然也有着自己的水土,自然也有着你们独有的文化,同样的,在我们中土,也有种我们历史悠久的文化,每一种文化能够走到今天,能够保留到今天,自然有着它们独有的优势,能够被人接受的独到之处。”

“这文化和思想,就像是你吃的这个柑橘,它在我们中土或者很盛行,生长的很好,可是一到别的地方,就未必会适应别的地方的风俗人情,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孩子沉默了。

楚风看到孩子沉默,自然明白他在思考着什么。不过,能够被人称为活佛的人,他肯定有他独有的慧根,和特殊的智慧思维,楚风觉得他会领会自己这话的意思的。因此也没有强迫他,而是说道:“我今天就暂时说到这里。先告辞了。等明天,我再来和你聊天。莫顿。”楚风说完拍了拍莫顿的肩膀,然后离开了。

楚风离开莫顿所住的院子的时候,刚好看到那两个番僧,这两个番僧的穿着第一眼就让楚风想到了喇嘛,楚风见到他们不由合手对他们行礼,他们赶紧还礼。

楚风离开了之后,那两个番僧赶紧跑到莫顿所在的房间去了。

“活佛,你说服太子殿下了吗?他同样让我们在这里建立寺庙了吗?”年长的僧人问道。他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他们自从被甘泉寺的那些酒肉和尚骗了之后,就开始担心他们的命运了。

要知道,这一路来,难得看到一个安定的地方,就算看到安定的地方,上位者都对他们不理不睬,甚至是驱逐的。如今难得有一个太子收留了他们,并且让他们住进了太子府,这样的好机会,他们又怎么可以轻易的放过呢?

更何况,佛主的指引,说佛家的大运在东方,他们现在想要迫切地知道结果。

这个时候,中年僧人拉了拉年长僧人的衣服,摇了摇头,他低声说道:“活佛正在冥思,我们不要打扰他。”

年长的僧人想要说什么,可是看到中年的僧人摇头,他只好不再多说什么了。

“出去!”

两个人出去了之后,年长的僧人说道:“难得这个人不是我们要找的人吗?”

“活佛会明白该怎么做的,他说过这个人是他的太阳,我想是不会错的。”中年的僧人说道,“方才我见了那个人,他的容貌和表现出来的睿智,都告诉我们,他将是太阳一般的人物。”

“但愿,他会是我们要找的太阳。”

楚风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沉思了起来。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置这三个人,尤其是这个叫做莫顿的孩子,他是活佛,或者对别人来说,这是莫大的积功德,行善的机缘,可是对楚风来说,这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他不可能会让人为这三个番僧建立寺庙的,再者说,在淮南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寺庙。

如今百姓才刚刚安宁,就马上让人建立寺庙,这多少有一种尊佛家的感觉,那么他必然会受到儒家、道家、法家的人看不起的,只怕墨家的人也会觉得自己尊佛轻墨了。这好不容易让他建立起来的,这百家争鸣的局面又要消散了。

中原人的思想,可以有外来者,可是不能够占据主导地位,必须要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拿好的东西,抛弃坏的东西。

这个时候,丫环走了进来,为楚风添加木炭之后,低声说道:“太子殿下,蓝姑娘说她有事先回义舍去了。她说若是有什么事情的解决不了的话,可以派人去找她。”

楚风点了点头,然后挥手示意这个丫环可以出去了。

丫环出去没有一会儿,祝安进来了,他进来看到楚风躺在长椅上,闭着眼睛,一副眉头紧锁的样子,似乎是遇到了什么难题,他不想打扰楚风,就想要出去了,可是却被楚风叫住了。

楚风睁开眼睛看向祝安说道:“祝安,有什么事情,就直说。”

第四十七章:太阳在东方(三)

“祝安见过主公,主公……”祝安走了过来,躬身站在楚风的身边低声说道:“是这样的,主公去徐州的时候,青州来了一位叫做知名不具的先生,要求见主公,因为主公当时不在,祝安就私自做主,将他安排到了偏院。如今主公回来了,祝安就想来问主公,什么时候见这个人。”

听到这话,楚风不由皱眉头,他说道:“知名不具。”真是一个好名字,看来这个家伙是想要见到自己的面,才告诉自己他的名字。。

祝安说道:“这人的年纪大概在三十左右,是一个青年公子,穿着十分的朴素,身边就带来一个童,不过似乎是懂武之人。卑职问他所谓何事,他不肯说,但说见了主公你才能够相告。”

楚风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你安排一下,今天晚上我和他见面。”

祝安听了不由说道:“是,卑职这就去办。”他说着就转身出去了。

祝安走后,楚风不由闭上眼睛继续小憩。虽然他的眼睛在休息,可是脑子却飞快地运转,他脑子里快速地回放了有关青州,他所知道的一切的信息。包括青州刺史孔琳年纪,为人,子女家庭,还有他最信任什么人,最喜欢做什么事情,青州百姓的生活情况,青州的几个世家门阀是什么样子的,内幕是什么……

回想完这些,楚风似乎有些猜得出来。来人是什么人了。想到这里。楚风不由睁开了眼睛,然后走到了桌边,仔细地端看了一番青州的地图。最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喝了一口茶水之后,楚风才继续回到长椅上,闭上了眼睛,打算好好地睡上一小会。不过他才小眯了一会儿,就听到外面有人的争吵声。楚风被这争吵声弄醒了,不由皱眉头,仔细地听了起来。

“佛家会什么,就是让人出家为僧。整天就会念经,什么事情也不做。什么佛主保佑,哼,什么佛主保佑。佛主保佑能够让天上掉下食物来吗?不劳不作,能够有饭吃吗?如果主公真的信佛,我就辞官,这司农少卿就不做了。”

“易大人,你不要生气,只是来了三个番僧,你着急什么?太子殿下不是那种只问鬼神不问苍生的人。”

“你们儒家难道就能够容忍这佛家的人?”

……

楚风听到这话,不由摇头,果然是怕什么就来什么,这两个人可都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如今竟然吵了起来了。他对外面的小厮说道:“是什么人在争吵?”

小厮跑了进来,禀报道:“启禀太子殿下,争吵的人是司农少卿易耿大人和寿春太守史翎大人。”

“把他们叫进来,然后去将徐军师也请来。”楚风说道。

那个小厮听了之后,抱拳说道:“是!”

当这两个人被请进来了之后,这两个人看到楚风卧在长椅上,一副睡眼稀松的样子,他们两个就知道他们方才的争吵惊扰了楚风的睡眠,心里颇有些尴尬。实际上,他们知道楚风昨天晚上深夜了才回到寿春城。再看着桌案上放着的朱砂笔,还有那一叠又一叠的军报和政务的文案,就知道楚风肯定是昨天晚上熬夜看了一宿这些东西。

仔细想来,他们的主公真的是一个勤勤恳恳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是脚踏实地的。而且对下属又是极其的信任,他们真的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就算主公真的为这三个番僧建什么庙宇。这样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毕竟历朝历代的皇帝或者是太子,甚至是那些达官贵人,没有一个不出钱建庙宇或者修道观的。

不过正是因为主公太好了,他们不想让自己这个完美的主公犯下这些每一个上位者都喜欢犯的错误,他们才会忍不住出言阻止的。甚至,有些下属,还生出了冒死觐见的那种决心。

易耿第一个跪了下来,他跪下之后,就给楚风磕了一个头,然后说道:“主公,微臣恳求主公不要兴建庙宇,更不要花费无数的金钱和人力在兴建庙宇上。我们唐国国力薄弱,还需发展,这个时候不是兴建大兴土木的好时候,更不是鼓励年轻人出家的好时候。还请主公三思!”

看到易耿这郑重的一跪,史翎也忍不住跟着跪了下来,他说道:“主公,微臣也不赞同佛家的理论。微臣认为佛家理论都是诓骗百姓的无稽之谈!里面教唆世人斩断七情六欲,四大皆空,但真是可笑至极。人若无情,无义,又和禽兽畜生有什么区别。还请主公莫要受佛家的那些什么六道轮回的蛊惑。”

楚风不说话,他闭着眼睛,听着这两个人言辞剧烈地对佛教的声讨。

实际上,佛家在此刻的中土谈不上是兴旺的,不过也算是小小的兴旺的,可是因为是外来物,所以每每面对佛教,中原的其他流派都会忍不住联合起来,对付这个外来物,因为它上面的许多的学说都和中原的正统学说“黄老”学说相违背,因此引得了众家的声讨。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教在中原这么多年,一直不太兴旺的原因了。

楚风不发表任何的意见,只是听他们的声讨。

易耿见楚风不说话,只以为楚风心里在想着怎么说服他们,他心里更是担心了。这个时候,他忍不住说道:“主公,佛家学说不只是蛊惑人心,且占用资源无数,影响国势发展。微臣提议,捣毁所有淮南,乃至唐国的佛寺,捣毁佛像,回收所有寺院占有的田地,让所有僧人还俗。佛像统统融化铸钱,这样一来可以缓解我国出现的经济压力;同时可以将寺院的那些肥沃的田地分发还百姓,安抚民心,增加粮食产量,使得我国粮食更加的充沛。至于还俗僧人,让他们务农也好,从商也罢,实在不行,就让他们到军队里来,无论他们做什么都比做僧人要强。”

这时候,徐苏来了。他看到地上跪着的这两个人,再听他们言辞剧烈地提出来要清剿整个淮南一带,甚至整个唐国的佛寺,要将佛教赶出唐国,不由吃了一惊。

他连忙说道:“两位大人,你们不要太过剧烈了。这佛教在我们唐国也不算盛行,两位大人何必一定要铲除佛教呢?”

楚风看到徐苏来了,不由睁开眼睛,然后说道:“呵呵,徐苏先生,你来得正好,这两位大人担心我在淮南大兴土木建造佛寺,如今正在劝阻我呢!”

听到楚风这话,这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似乎有些明白了,感情他们都误会了,原来自家主公没有这一个打算啊。他们两个人不由齐声埋怨道:“主公,你既然没有这个打算,为何不早说,害我们白白浪费了这许多的口舌。”

徐苏也忍不住捂住笑了。他和楚风相处了这几年早就知道楚风是什么样性子的人了,楚风绝不可能在淮南兴修什么佛寺的,对自家的主公来说,与其花钱星宿佛寺,不让花钱用来建设院,教导那些孩子们呢!

“那是因为你们两个不了解我们的主公,白白冤枉了主公。”徐苏不由说道。

楚风说道:“好了,你们也不用埋怨我了。我若是不这样做,我怎么知道你们是如何看待佛家的,没想到你们对佛家这般的排斥。”

史翎忍不住说道:“这不是我们排斥佛教。而是文侯林青曾经在他的《蛊惑》上说过了,那些外来的宗教都带着严重的蛊惑,迷惑百姓当中那些妇孺老人,让他们成为他们的信徒,好控制人心。从而密谋造反。”

易耿也说道:“没错。在夏国这六百年前,就曾经有过一个叫做摩尼教的邪教,他们的教主就曾经蛊惑百姓造反。不过很快就被平定了。”

楚风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没错,确实有些居心叵测的人,借着宗教的幌子来蛊惑人心,从而达到控制人心的目的。不过,佛教却不是那种邪教,因此你们不必担心这个了。好了,虽然佛教不是邪教,可是你们也放心好了,我不会兴修土木尊佛的。”

楚风这话说完,每一个人的心都松了一口气。

楚风看向徐苏问道:“徐军师,我想知道,在我淮南,到底有多少间佛寺,到底有多少出家的僧人,你可以替我查一下吗?”

徐苏说道:“主公,查这些东西,得非不少时间,估计要旬日的时间。”

楚风说道:“不着急。我只需要知道结果就可以了。顺便,也查一下,这些佛寺财产如何。”

“微臣知道。”徐苏感觉到自家的主公叫人去查这些,肯定是有目的的,虽然谈不上什么目的,可是肯定不是什么好的目的,一定有什么阴谋诡计的。自家的主公的性子,自家太了解了。

而那易耿和史翎两个人也隐隐地感觉到了什么,他们相互看了一眼,就想要告辞,却被楚风叫住了。

楚风说道:“两位大人,慢走。我叫徐军师来这里,还有两位大人进来,不只是为了佛家的事情,我们还有事情要商议的。是关于军粮的事情。”

“是……”

第四十八章:筹谋青州

军粮。

不过是两个字,可是却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也是决定一支军队乃至一个国家命运的关键。所以兵法就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楚风在淮南一驻扎就是三年,三年的时间里,他内修德政,对外通商,广积钱粮。不过,淮南在楚风接手之前就是一个烂摊子,而且还要收容北方的难民,所以在前一年还是要靠荆州的钱粮支持,要靠打劫淮南的那些富得流油的世家来维持。后面两年,淮南的经济可以说是勉强的自给自足。。

此刻青州来人,虽然有和平拿下青州的趋势,可是楚风是什么人?是一位智者也是一个上位者,上位者就必须有着最坏的打算的准备,那就是用武力来征服青州,要使用武力的话,就必须要知道自家的钱粮有多少。

楚风看向易耿说道:“易大人,你是司农少卿,你说说,今年淮南这一片粮食收入大概多少?除去百姓和我们日常的开支,府库里能够有多少粮食作为军粮?”

易耿是农家的传人,这三年来,在他的治理之下,淮南一片的水利和农业也算得上是恢复了鼎盛时期的淮南农事的三分之二了。

他来这里之前,早就做了计算,如今听到楚风这么问,他自然就将自己的计算一一告诉了楚风。

如今能够用的粮草也只有两万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