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乱明 >

第296章

乱明-第296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龙武军南返,多尔衮和阿济格方才松了口气,与骠骑军在太行山山麓玩起了捉迷藏。令多尔衮和阿济格万万想不到的是,骠骑军对地理的熟悉程度远甚于他们,一个不小心,在涿州陷入了骠骑军的包围之中。

多尔衮和阿济格左冲右突,始终无法突出包围圈,正当两人万念俱灰,准备自刎之际,豪格和多铎率兵赶到,将两人救出了包围圈。

多尔衮出兵时,旌旗招展、人嘶马鸣,足足有五万余精锐,现在回头一看,只有不到三千余骑,且几乎人人带伤,忍不住放声大哭。

显然,现在还不是哭的时候,多尔衮听闻雄威军团在通州严阵以待后,擦着京师以西,经由昌平、密云,继续北上。

虽朱由检严令沿途官兵围剿,结果没有一人出战。孙应元、周遇吉倒是想出战,但是曹化淳一瞪眼,说了句:“京师东南有重兵威胁,安能出战?”

孙应元和周遇吉唯唯诺诺,遂打消了出战的计划。

山东的战局,并不仅仅局限于山东,而是牵扯着整个大明,其中就包括辽东。

通过战略欺骗,旅顺棱堡在完工至九成时,狄威下令大张旗鼓地进行祝贺,以此吸引鞑子来攻。

不知道皇太极没有认识到旅顺棱堡的威胁,还是被棱堡的坚固吓破胆,与或是纵欲过度没空理会旅顺,总之,皇太极对旅顺棱堡的筑成视而不见。

这让狄威、郑福林等人失望万分,日日派兵前出辽东半岛,四处劫掠。

当山东的战报传至旅顺时,旅顺陷入了欢乐的海洋之中。唯有窦石温气恼不已,恨恨道:“本指望鞑子进攻旅顺,一把吞下鞑子上万人,狗日的,鞑子吓破了胆,不敢来!后来又指望跑到蓟州打点秋风,哪想到,中原军和东南军太不够义气了,把鞑子全包圆了!晦气!”

也难怪窦石温如此失望,本来,按照林纯鸿的战略安排,一旦多尔衮、岳托大部逃离山东,则狄威率龙虎军团、金吾军在渤海湾登陆,前往昌平、密云一带,作为围剿鞑子的最后一道防线。

后来,鞑子所余人马不多,林纯鸿遂取消了登陆计划,转而令狄威大肆出兵辽东半岛,以牵扯皇太极兵力,防止其派兵接应多尔衮,为关辽兵围剿多尔衮创造机会。

狄威兵出复州,甚至跑到盖州耀武扬威,皇太极压根不理会,令济尔哈朗镇守沈阳,自己亲率兵马进攻锦州。

皇太极的判断显然是正确的,狄威担心皇太极骤然回师,断绝大军归路,兵马不敢离开海岸百里。关辽兵摄于皇太极兵马之威,不敢挪窝,以致多尔衮率领三千余兵马从容退回辽东。

看着凄凄惶惶的兵马,上上下下无不如丧考妣,痛哭流涕。不算汉军、蒙古人,单单女真壮丁损失两三万余人,占整个女真壮丁的五分之一强!

此时,皇太极的心在滴血,听到满耳的哭泣之声后,更是烦恼万分,忍不住厉声嘶吼道:“哭什么哭,太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开创了基业,难道是哭出来的?”

左右皆止住哭声,面色惊惶地拜伏于地请罪。

多尔衮更是膝行向前,凄然道:“大军之失,皆我之过也,还请皇上治罪!”

皇太极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就如没事人一般,抚慰道:“大军此次南下,一则为人口、财货,二则挑拨林纯鸿与明廷之间的关系,三则调动剿匪之兵力。后两者目标,皆已达到,没有想象的那么坏!”

说完,皇太极不再理会一帮跪伏于地的臣子,大声下令道:“收兵回盛京!”

……

回到沈阳后,皇太极枯坐宫内,细思此战之得失。

皇太极乃性坚之人,熬过最初的伤痛之后,骤然发现,现在的局势,并不比当初刚继位时更严峻。

努尔哈赤刚死,蒙古未平,朝鲜居身后,东江军镇时不时通过旅顺、朝鲜骚扰辽东。关辽一线,更有孙承宗、袁崇焕坐镇,将所有将士拧成一股绳,进取心十足,那时才真正是危急成亡之秋!

反观现在,蒙古、朝鲜早就被敲碎了脊梁,绝不敢作乱。而关辽一线在失去孙承宗、袁崇焕后,早已被祖氏、吴氏武将家族架空,无论是辽东巡抚还是辽东经略,皆指挥不动。去年年底时,高起潜虽统帅关辽大军,却不出战,至少有一半原因就是祖家、吴家不愿意在关内与大清骑兵硬拼。

至于林纯鸿窃取旅顺港口作为据点,不时骚扰辽东半岛,虽比当初毛文龙难缠,也不至于难以对付。

皇太极甚至有点希望旅顺口的荆州军进攻沈阳,给大清骑兵创造一次大范围机动截断补给的机会,狠狠地报一箭之仇。

至于关内,大明的境况比十年前还不如,据闻,陕西、河南大饥,陕西之兵又被调往北京附近,李自成隐隐有卷土重来之势,而且势头更猛。

而且,林纯鸿悍然派遣雄威军团屯驻通州,骠骑军更是夸张,屯驻武清,在天津卫至京师一带游弋,有威胁北京之势。

也就是说,挑拨林纯鸿与明廷之间的关系,给贼寇创造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两条目标完成得非常出色。

只是,女真精锐骤然损失五分之一,乃十年来未有之大败,朝鲜和蒙古很可能会蠢蠢欲动,这点不得不防。

还有,必须找到胜过精锐荆州军的办法,否则,所有的女真壮丁将不复有对阵荆州军的勇气。

“强势的水军、大量的预备队……”

从多尔衮、豪格等人口中,皇太极了解到此次失利的关键,不由得默念道,皇太极的眉头越皱越紧。

“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败亡之局啊!”

皇太极哀叹道。对荆州军所知甚少,就急于直撄其锋,不败才怪。反观荆州军,在选定的战场上,占据绝对主动,打了一场占尽优势的战争,这完全是处心积虑!

也就是说,林纯鸿早就对大清了如指掌,而大清对荆州军却是两眼一抹黑。

“传朕口谕,令索尼和范文程进宫!”

早在一月之前,皇太极听闻多尔衮陷入困境之后,就令索尼和范文程着力收集与林纯鸿和荆州相关的情报,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皇上,此次失利,主要原因就在于对荆州军知之甚少。奴才有负皇上重托,还请皇上治罪!”

索尼乃皇太极心腹中的心腹,负责监视亲王、贝勒,收集各路情报。得知战败后,一直惶恐不安,一上来就请罪道。

对于心腹,皇太极自然不会过于苛责,马上安慰道:“你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此次多尔衮南下,没有暗中的一条线,前期不会这么顺利。林纯鸿荆州军偏居荆州,我们知之不多,也属平常。你说说,荆州军实力到底如何?”

索尼深吸了口气,苦着脸说道:“陆上精锐兵力超过二十万,其中山东聚集十五万,旅顺万五,朝鲜济州岛万五……”

皇太极显然第一次听闻济州岛还有万五兵力,脸色突然大变,旋即又摇了摇头,叹气道:“都已经败了,还想这么多干什么!后手还真是多,即便多尔衮在山东不败,也非得败于蓟辽一线!你接着说吧……”

“广东惠州还有龙卫军约六千余人马,遥远的吕宋岛、爪哇岛,还有骁卫军团,兵力超过两万余……”

“吕宋岛?爪哇岛?”皇太极大吃一惊,“这是何地?”

范文程马上从怀中掏出一份舆图,平铺在案台上,手指一路往南,跨过大海,指在了天涯海角之处,说道:“据闻,这一片海域的所有岛屿,皆属于林纯鸿!”

皇太极突然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索尼和范文程未来之前,自己还信心满满地认为,局势不比十年前更差,现在看来,实属井底之蛙,坐井观天!

林纯鸿啊,林纯鸿,到底是什么妖孽,为何每深入了解一次,就让人感到心惊肉跳呢!

见皇太极不说话,索尼接着说道:“这些都是陆上兵力,水上兵力有长江水师掌控长江,兵力过万,蜈蚣船将近两百艘,上次睿亲王遇到的蜈蚣船,就是从长江水师中抽调的。”

“除了长江水师外,林纯鸿还拥有西洋舰队、东洋舰队、大白鲨舰队三支舰队,其中东洋舰队母港在双屿,兵力超过三万,拥有巨型战舰五十余艘,上次阿济格攻打皮岛时,遇到的巨型战舰,就隶属于东洋舰队。”

“西洋舰队母港在香港,八艘主力战舰皆隶属于西洋舰队,兵力超过八万,拥有巨型战舰超过百艘……大白鲨舰队甚少出现在南洋,兵力、战舰数目不详……”

索尼正说得口沫横飞,突然范文程拉了拉他的衣袖,索尼定睛一看,发现皇太极的脸色变得苍白,比白纸还要白……

第四百四十七章鲲鹏之略

?“厚积薄发……厚积薄发……可怜、可笑、可叹……”

皇太极木然半晌,突然状若疯狂,吐出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词组。网

范文程倒是明白了皇太极的意思,但他生性谨慎,皇太极不问,他不会妄语。

倒是索尼目瞪口呆,不知皇太极中了什么邪,慌忙磕头道:“皇上……”

皇太极并不理会索尼,只管说道:“败得一点都不冤!还筹谋着破关毁墙,可笑!就是占了北京城,还不是被荆州军赶回辽东?”

说完此话,皇太极又停顿下来,默然半晌,最终说道:“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范文程听了皇太极的话,情知皇太极想采取收缩战略,一时大急,顾不得谨慎,立即扣头道:“皇上,万万不可!”

范文程一向谨慎,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开口,现在如此惶急地反对皇太极的收缩战略,让皇太极和索尼惊愕万分。

皇太极问道:“范章京,为何不可?”

范文程深伏于地,先道了声罪,方才说道:“据奴才所知,林纯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去年九月,荆州入不敷出,向民间借债三百万大圆,到了十二月,又大举借债一千五百万……林纯鸿纠集十五万大军作战四五个月,所有物质均千里迢迢从江南、荆州转运,耗费钱粮不计其数,已经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有证据表明,林纯鸿正考虑加税,以缓解钱粮紧缺状态!”

皇太极听着听着,瞪了索尼一眼,表示了自己的不满。他的这个微不可查的动作,却把索尼和范文程均吓得心惊肉跳。索尼自然是担心皇太极怪罪他的情报工作不到位,疏漏了重大关节。

而范文程则悔得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一不小心,居然有可能得罪了皇太极最为信任之人。一时之间,心里不停地告诫自己:一定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乱说话。

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话已至此,绝不能顿口不言,于是范文程接着说道:“只要林纯鸿熬过了这段时间,奴才估计,明廷即便居正统之位,也难以制止林纯鸿觊觎国器,一旦林纯鸿入主北京,我大清该如何自处?”

皇太极听得心惊肉跳,心里暗骂自己不止:糊涂,一时激动,倒没想这么远,还不及一奴才!

范文程接着说道:“一千疮百孔之大明,正是我大清所需要之大明!目前林纯鸿实力强过明廷,我们就应该想法设法牵制林纯鸿,令双方一直争斗,我大清暗中积蓄实力,渔翁得利!”

皇太极起身,将范文程从地上扶起来,诚恳道:“非先生言,险些误了大事!朕想过了,大清当前方略,大致为鲲鹏之略,即壮其身、稳其翼、尖其喙……喙所指向,先生应该属意旅顺吧?”

范文程滚爬在地,道:“皇上英明……”

阳春三月,京杭大运河在沉寂了数月之后,一下子喧闹起来,南来北往的船只,如同过江之鲫一般,密布于运河之上。

作为长江运河的转运站,扬州码头异常繁忙,码头工人们加班加点,忙于装卸货物。

“快点,快点……”

船老板犹嫌工人们动作太慢,不停地催促。

工人们则累得跟驴似的,口中喘着粗气,不停地喊着口号,抬起沉重的货箱。

这段时间,不停地有军队路过扬州码头,在此休整,动不动就封锁码头,也难怪船老板们着急上火,惟恐军队过境,耽搁他们宝贵的时间。

“看,又是隆平侯的军队,我的娘啊,这么多船……”

一名闲汉吆喝一声,致使码头上的工人全部停住了手头的工作,怔怔地看着大规模船队发呆。

“呸……什么狗屁隆平侯,吃了败仗不说,还放跑了敌酋,丢江南人的脸……”

战报早已在江南各地传开,隆平侯的“战绩”,自然家喻户晓。

“管他什么军队,到了码头,就有我们休整的机会了……”

“隆平侯才几千人马,前后封锁码头足足有七天,要是荆州军过来,那不得封锁好几个月?我们只好去喝西北风了……”

一名工人刚担心地说了一句,旁边就有人啐了一口,不屑道:“荆州军自有瓜洲码头停泊,哪里会跑到这个小地方来?”

“扬州是小地方?”

“跟瓜洲比,可不是小地方?瓜洲那里挣钱机会多,我看,我们还不如到瓜洲去……”

“就你这小胳膊小腿,能被林总管看中?”

“咋不能?听说这次荆州军阵亡三四万人,估计还得大规模募兵,我还想去当兵呢!能在荆州军当兵,给我个秀才功名也不要……”

“哈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正说笑着,突然一名工人喊了一声:“哇……隆平侯后面还有军队……是神机军团的旗号……上面有神机二字呢……”

听闻荆州军抵达扬州,工人们呼地一声,全部涌了上去。一时间,码头上人头攒动,被挤得水泄不通。船老板急得跟什么似的,无论怎么呼唤工人,也没有一个工人回头。

看着远大于隆平侯的船只,工人们激动莫名,不停地评头论足:“这才是英雄的军队,以一军之师,足足抗住鞑子数千骑兵的冲锋……”

“据说,这个军最后只剩几百人?”

……

人群越说越激动,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声:“神机、神机,汉人之基……”

人群一听,紧随着口号,拼命狂呼:“神机、神机,汉人之基!”欢呼声,犹如山呼海啸一般,直冲云霄。

神机军团的将士们也激动莫名,纷纷钻出船舱,神情肃穆地侍立在甲板上,右手置于胸前,向着欢呼的百姓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百姓们更是激动,喊声愈来愈猛烈……

不停有工人流下激动的眼泪,就连船上的神机军团将士们,也热泪盈眶,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

“快看……快看……霹雳军团……”

……

“快看……快看……雄威军团……”

……

扬州城内,郑鸿逵正与堵胤锡在酒楼小酌,听闻雄威军团也自扬州通过后,堵胤锡吃了一惊,道:“雄威军团离开京师了?”

郑鸿逵道:“的确,京师附近,就留了骠骑军。”

堵胤锡显然不及郑鸿逵消息灵通,见郑鸿逵好像早已知晓了一般,眼睛里露出探询的神色。

郑鸿逵道:“东南军三军团,皆已南下,至于去哪里,尚不清楚。中原军除了虎啸军团分驻于聊城、临清和德州周边外,宣武、神卫军团及龙武军皆已返回南阳。”

堵胤锡大松了口气,道:“原来如此……”

郑鸿逵见堵胤锡放松下来,不由得冷笑道:“仲缄公担心林小三觊觎国器?现在见他重兵返回老巢,遂松了口气?”

堵胤锡苦笑着摇了摇头,一句话也不说。

郑鸿逵冷笑道:“仲缄公倒是白担心一场!林纯鸿即便有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岂不闻林纯鸿上蹿下跳,又是借债又是增税的,无他,荆州无力千里迢迢供给大军,只得将大军撤回老巢就食!”

堵胤锡眉头渐渐拧了起来,道:“以林纯鸿之能,待他聚敛年余,不知道大明将面临何等的狂风暴雨……哎……”

郑鸿逵笑道:“仲缄公不必担心。我家大帅倒是说过,狂风暴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