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进士-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够让这些人一起变脸色,恐怕也唯有陕西了,他们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现在对于满清朝廷而言,陕西就是一个禁忌的话题,因为提到陕西就会牵扯到多铎身上,那两万死去的满清精锐更是绕不过去的话题,所以,为了避免得罪多尔衮跟多铎兄弟们,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不在提前关于陕西的一切。
看到众人的反应,多尔衮心中也暗自一叹,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次兵败居然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想到从自己父汗起家到现在几十年间,满清八旗就是不败的代名词,即使偶有挫折,可也很快就能够扭转局面,唯有这陕西之地,让他感到即无奈有愤怒,无奈的是满清现在势力强大,却无法拿下陕西,而愤怒的是满清几十年的荣誉居然在自己手中损落了,如果不能够改变这个局面的话,满清的将来也将岌岌可危了。
“大家都说说吧,诸位千万不要有什么顾忌,诸位都是朝廷的重臣,应该知道,朝廷的事情重于泰山,所以,大家今天畅所欲言,即使说错了,本王也不会怪罪大家的。”无奈之下,多尔衮只得开口勉励众人道。
要说在坐的人中间,最应该开口的是范文程,可因为这件事关系到陕西,而如果提到陕西的话,就一定要提到多铎,在加上范文程本身就跟多铎中间有矛盾,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是坚决不会开口的,同样不愿意开口的是洪承畴,善于谋身的洪大人更加不会无缘无故的做得罪人的事情。
因此,大厅中沉寂了半天之后,还是索尼先开口了,“王爷,诸位大人,其实依本官看来,这件事应该算是一件好事,要知道,如果弘光小儿,一直躲在陕西的话,我们碍于形式,还不能拿他怎么样,可现在他既然已经出来了,出兵的地方还是在广阔宽大的河南之地,这正是我们出兵剿灭他们的好时候,相信凭借着我们八旗勇士强悍的战斗能力,剿灭他们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索尼的话一说完,就有一些将领开口附和,其中以阿济格最热烈,甚至向多尔衮提出了要亲自领兵前往河南剿灭那些前明余孽,为多铎跟那两万八旗士兵报仇雪恨。
可惜,他们的热情很快就被多尔衮给打消了,当他们知道陕西大军已经跟大顺军的余部汇合到了一起之后,他们就不在说话了,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在战争史上面也是如此,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事情,可一方想要攻入另一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带路党,也就是所谓的奸细或者内应,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攻入的一番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情报或者物质,从而拥有获胜的把握。
满人将领虽然自信,可他们却还是不认为自己能够在敌人熟悉的地方获得胜利,一时间,大厅中重新陷入了沉寂。
对于满人的反应,坐在一边的吴三桂却并不关心,他在听到大顺军的残余在这么快就被陕西给招募了之后,就万分好奇,想着陕西那个石磊到底是什么人物,居然屡屡有如此惊人的举动,做成别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然了,他不会想到,造成大顺军投奔陕西的原因,就是他自己。
吴三桂的好奇是有原因的,在以前的时候,他虽然不认为自己是大明第一战将,也是大明朝廷数一数二的将领,可即使这样,如果自己面对两万满清大军的攻击,还有数百门火炮的攻击,恐怕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更何谈还趁机剿灭了这两万精锐。
每每想起这件事,吴三桂就佩服不已,甚至升起了想要见见创造了这一切的人,要知道,当初他驻守在山海关的时候,也没有面对过这么满清这么强大的攻势,满清即使攻打山海关也只是出于一定的目的,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攻击,如果当时将驻守潼关的人换成吴三桂的话,他肯定是坚守不下来的,而这也是他好奇的地方。
236满清出兵
多尔衮召集众多满汉大臣,满怀信心的讨论如何应对陕西的弘光朝廷,出兵河南的事情,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平时论起这些事都是分外热烈的重臣,今天却一反常态的沉默起来,如此诡异的情况,让多尔衮顿时感到一阵无奈。
幸好,主忧臣辱,看到主子的为难,一个多尔衮的心腹首先说道“王爷,其实这件事无可商量,即使在艰难,我们也一定要出兵,要知道,河南之地,华夏之腹心所在,战略要地也,得之而可威加四海,如果就这么拱手让给弘光朝廷的话,那么将会对我们造成非常巨大的威胁,先不说从河南之地,向北而来,只需要短短几日就可到达京畿之地,并且一路路途顺畅,而向东可迅速攻下徐州等地,从而断绝我们跟南方的联系,对我们将来平定南方,有着不可避免的威胁。
最重要的是,陕西之地,原本就非常贫瘠,在加上这么多年灾荒战乱,导致十室九空,人口已经非常稀少了,而河南之地却大不一样,人口密集,百姓繁多,如果被弘光朝廷得到河南的话,那么弘光朝廷的实力将会迅速的提高,从而对我们大清造成更多的威胁。”说话的人就是在做的那几个穿着便装的人之一,正是多尔衮的心腹何洛会,虽然何洛会已经在多尔衮掌控满清朝廷之后,得到了官衔,可他平时出现在多尔衮面前的时候,都是穿着便装的,已是自己的不忘本。
何洛会的话说完,众多满汉大臣都禁不住点头称是,可虽然众人都赞同他的观点,可却没有人敢主动请缨领兵前往河南,汉官就不说了,即使他们求战,多尔衮也不会同意的,而满官的话,却都知道,这一仗不好打,如果一不小心变成了多铎第二的话,他们可没有一个当摄政王的哥哥给他们撑腰,到时候,自己身死倒是小事,连累了整个家族,那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正当大厅中又要恢复原本的沉寂的时候,猛地听到一人开口说道“启禀摄政王,河南之事并不难办,据微臣所知,在平西王剿灭大顺军,诛杀李自成之后,大顺军已经迅速的溃散了,而原本那些被他们给控制的关城大邑,许多已经纷纷脱离了大顺军的控制,虽然他们还打着大明的旗帜,可据微臣了解,他们却并没有投靠陕西的弘光朝廷,而是各自独立于外,很可能是待价而沽,如果我大清能够给他们一些承诺的话,相信他们一定会有一个明智的选择的。”说话的人正是刚刚从前线返回的洪承畴。
跟别人不一样,洪承畴虽然是文官,可在崇祯朝的时候,领兵外出,就非常注意情报的收集,后来在松锦大战的时候,他也早就已经探到了满清的一些异动,从而几次上书崇祯皇帝,希望能够放弃行动,从而保全明军的实力,可没有想到的是,崇祯皇帝听从了朝中一些大臣的蛊惑,认为大军压境之下,满清肯定能够一战而下,从而严令他继续进攻,最后导致他兵败松锦城,几十万精锐明军一战而亡,而原本遏制满清存在的松锦防线彻底崩溃,整个辽东尽数归属于满清,这也是洪承畴最后原因投降的原因。
而自从满清入关,而他得到多尔衮的信任,再次领兵之后,更是加大了情报的收集,对于跟自己紧紧连着的河南之地的情况,那收集的是更加的详细。
果然,听到洪承畴的话,多尔衮那原本忧愁的脸上顿时大放光芒,急切的问道“洪大人此言当真。”虽然多尔衮知道洪承畴不会也不敢欺骗他,可他还是要再次确认一下,同时也是平复一下心中的情绪。
“千真万确,此乃微臣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得到的情报,绝对不会有假。”洪承畴说道。
“好,好,太好了,只要他们不归顺陕西,愿意投效我大清的话,本王一定不会亏待他们的,王侯之位,官职金银,只要他们想要的,本王都能够满足他们。”跟历史上别的一些帝王不一样的是,多尔衮并不像中原之地的那些势力,对于这些爵位看的那么重要,对于封官加爵,那是一点都不心疼的,反正对于他来说,这些什么官爵都是虚的,你如果想要的话,我就给你,只要你能给我带来好处,就像曾经的孔友德,耿仲明,还有现在的吴三桂,那上来就是封王,至于其他的汉人将领给予爵位,官职的更是数不胜数。
这也是为什么在原本的历史上,满清入关之后,能够迅速的击败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势力,而自己本身却毫无损伤,甚至还越来越强大,跟多尔衮的这种大肆封赏官爵的手段是有一定联系的。
“王爷,以微臣看来,洪大人说的非常在理,可我们还是要有一定的准备,毕竟即使这些人真的愿意投靠我们大清,可如果到时候被陕西的大军一吓,心中胆怯之下,开城投降,那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我们还是要派遣一支大军,一面以一员能言善辩之士,说服这些地方,一方面以大军作为后盾,如此情况下,相信只要不是太过迂腐之人,肯定会做出最好的选择。”宁完我开口说道。
“不知道诸位爱卿,那位愿意作为担此重任。”听到宁完我的话,多尔衮看着众人开口说道,虽然看起来是向众人问话,可他的眼睛却一直盯在提出这个建议的洪承畴身上。
看到多尔衮的这个动作,洪承畴心中一笑,随即站起来说道“微臣愿往,说起来微臣跟河南之地几座大城的主官都还有过几面之缘,相信一定能够说服他们的,可是,不知道王爷想要派谁领兵跟微臣一起前往。”
看到洪承畴如此自觉,多尔衮也轻松了下来,对于洪承畴的能力,多尔衮还是非常清楚的,只要他愿意出马的事情,还没有搞不定的,因此,听到洪承畴的问话之后,多尔衮一时高兴,就开口问道“这件事既然交由洪爱卿办理了,那么不知道洪爱卿可有好的人选推荐。”能够问洪承畴,也算是多尔衮对洪承畴的一个变相的奖励了,意思就是,既然这件事是你去做的,那么你就推荐一个自己人吧,到时候有了功劳,也好让他得些好处。
“微臣推荐平西王吴三桂作为这次领兵的人选。”听到多尔衮的话,洪承畴就开口说道。
原本还带着笑脸的多尔衮,一听到洪承畴提起吴三桂,脸上就不由自主的变了神情,说实话,并不是吴三桂不合适,要知道,满清现在占据地盘广大,可真正实力强悍的除了满清的八旗军队之外,剩下的就要数多尔衮的关宁铁骑了,其他的军队,虽然还有几十万,可跟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比起来,那相差的也是非常巨大的。
可八旗军队虽然战力强大,人数却过于稀少了,总共十万人左右,前段时间还被多铎葬送了两万在潼关城下,其他的八万人马,被阿济格带走了三万驻守在徐州,而剩下的五万却全部都驻守在北京城附近,为的就是保证整个京畿地区跟皇帝和满清贵族们的安全,这些都是丝毫不能移动的。
这么算下来,真正能够出兵河南,还能够跟陕西大军一争高下的也就唯有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了,可每次看到吴三桂多尔衮心中总是非常不舒服的,多尔衮非常了解吴三桂,他知道这是一个喂不熟的白眼狼,脖子上的链子要时刻仅仅的抓在手里,如果有一丝的松懈,他说不定就会开口咬人。
多尔衮虽然明知道吴三桂是不好驾驭的,可他却还是狠不下心将他彻底消灭,不为别的,那就是吴三桂确实有他有用的地方,就像这次剿灭大顺军,杀了李自成一样,吴三桂就显出了他的巨大利用价值,也正是因此,多尔衮对于吴三桂的感觉一直是犹豫不决的。
想到如果这次让吴三桂出兵河南的话,吴三桂会不会趁机脱离自己的控制,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那么自己恐怕就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不仅没有解决陕西的威胁,还会多了一个吴三桂,可想了想之后,多尔衮一咬牙,还是决定同意了洪承畴的这个建议,首先他知道,既然洪承畴提出了这个建议,那么肯定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了,再说了,他也相信吴三桂在没有足够的把握之前,是不敢彻底的脱离满清朝廷的。
“好,既然是洪大人的建议,本王就准许了,就由平西王带领手下五万大军跟随洪爱卿一起前往河南,希望两位爱卿一定不要辜负朝廷跟本王对你们的信任,尽快拿下河南,从而彻底打断陕西余孽的想法,为我大清早日一统天下,建立功勋。”多尔衮脸上又重新带着笑容的说道。
237夜惊
就在河南之地重启战火,大战即将到来的时候,富庶的江南之地,暗地里也有一股波澜在发生。
南京城中,兵部尚书府中,虽然已经深夜了,可书房中的灯火却一直没有熄灭,兵部尚书吕大器还在废寝忘食的处理着公务。
自从史可法被弘光朝廷一张圣旨给调走了之后,整个江南之地,所有的事情就都落到了吕大器的身上,论起文采来,江南之地胜过北方太多,可论起打仗,不说江南的士兵都是炮灰,可也是屡战屡败的典范。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最近街面上面突然出现了许多留言,那就是,现在在陕西登基的弘光皇帝并不是先帝崇祯皇帝的亲生子,而是被权臣石磊所扶植的傀儡而已。
这个留言出现之后,在江南之地迅速的流传,不说人尽皆知,也是到处有人议论,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名流清议之人,因为对于陕西朝廷有所不满,所以在这些留言流传开来之后,更是肆无忌惮的到处诉说,面对这些人,吕大器也不好直接动手,要不然就更加无法解释清楚了。
再加上满清朝廷屯兵于徐州之后,整个江南压力巨大,虽然前面还有黄得功跟高杰等人领兵驻守,可吕大器对于这些人表面看似官兵,实际跟军阀一般的势力根本就不报一点希望,他还是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自己身上,这段时间他积极整军备战,为的就是保证江南之地的安全。
“砰砰砰”
就在此时,原本紧闭的大门,猛地被人给敲响了,听到那急促的敲门声,看门的门子,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从床上爬起来,然后打开了大门,大门一打开,他还没有看清楚来人的长相。就被来人给推倒在地,随即就看到那个人快速的向着院子中间闯去,这一下,让原本还有些睡意的门子。顿时惊慌起来,正当他想要呼喊的时候,却看到闻声而来的管家跟那个人接上了头,随即就看到管家带着那人快速向着后院走去,看到此处。门子也只能无奈的暗暗骂了一声,才又回去接着睡去了。
当吕府的管家将那个闯入吕家的人带到吕大器的书房之后,就看到原本正在处理公务的吕大器满脸都是惊讶的神情。
来者吕大器是见过的,虽然不熟,可他知道这可是朝廷中的人。
“咦,郑大人,您怎么会来这里的,莫非陕西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吗?”来着正是曾经来江南传旨的柱子,原名郑天柱,来了江南之后。柱子就听从了石磊的命令,留在了江南,当然了,这是肯定不会让别人知道的,为的就是打探江南的情报。
“吕大人,这是朝廷刚刚传来的情报,事情紧急,小人就不多说什么了,还请大人迅速做好准备,离开这里。否则的话,恐怕等一会就来不及了。”柱子焦急的说道。
听到柱子的话,结果他手中的信笺,一目十行的很快就看完了信中的内容。随即就看到他满脸神情变得狰狞,一拳重重的打在桌子上,大声喊道“大逆不道,值此乱世,这些人不知道团结一心,对抗外敌。还在这里争权夺利,真是该杀,这些狗贼居然敢如此行事,就不怕让鞑子趁虚而入,将他们全部给剿灭吗?”
听到吕大器的话,柱子开口说道“吕大人,您为这种人生气根本就不值得,现在向这种人难道好少吗?像是洪承畴,吴三桂这些人,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