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唐绿帽王 >

第655章

大唐绿帽王-第655章

小说: 大唐绿帽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安河镇的时候已经快到午时了,找人一问,才知道赵恭谋领着人去勘察喝道去了,房遗爱不懂这方面的事情,也就安心在镇上喝起了茶。

朝廷和宋家折腾改道挖渠的事情,最为感兴趣的就是独孤宏信了,他搞不明白为什么宋玉会答应房遗爱这个要求,怎么看对宋家也没什么好处啊。而且独孤宏信最痛恨的就是宋玉没有知会他一声,按照之前的约定,关陇各家和宋家必须互通消息才行,可是宋玉的做法,已经明显的违反了当初的约定。为了了解其中的猫腻,独孤宏信让人将一封信送到了安河镇。

信到了安河镇,自然瞒不过房遗爱的眼线,而宋玉也没打算瞒着房遗爱,她看都没看那封信,就原封不动的交给了房遗爱。房二公子煞有介事的检查了下封口,呵呵笑道,“玉儿,这是你的信,给房某干嘛,房某可不是那种窥人隐私的小人。”

宋玉觉得好不恶心,房二公子不是小人,那谁是呢,别人当小人还会藏着点,这位房二公子那可是赤裸裸的明着当小人,也亏他能说出这样的话。

“二公子,就别打哈哈了,这信我可是看都没看,你要是也不想看,就烧了吧,也懒得又污蔑我宋家勾结逆党啥的,我宋家本本分分这么多年,可经不起你这么折腾!”

“咳咳,玉儿,咋这么说话呢,房某那也是为了你们好嘛,咱们好好地赚钱过曰子,发了财,你好我好大家好,想太多干嘛呢?要不这样,你们干脆举家迁进京城,房某立马把所有的探子都收回来!”

住进京城?听上去不错,可那不是坑人么,宋家进了京城,保准风光不了二十年,皇族李氏还不想着法子的把宋家打掉。在岭南,宋家还有点倚仗,要是跑到京城,那可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你这人就是满肚子的馊主意,还是先看看信上写的什么吧,说不定人家独孤宏信送钱来了呢!”

房遗爱还是很听话的,随手撕开了信封,将信打开随便的看了看,他就嘿嘿笑了起来,“玉儿,你自己看看吧,人家独孤宏信说了,只要把朝廷的人赶出安河镇,就把陇北的生意交给宋家。这可是好买卖啊,你要不先答应了?”

“先答应?呵呵,买卖是好买卖,可惜的是有命赚没命花也不行啊,我觉得钱再多,也硬不过你房二公子腰间的那把刀,你说是不是?”宋玉看的太明白了,房遗爱这个人就是个笑面虎,能不声不响的把汾州司马氏搞垮,那么他也有办法整垮宋家的。以前和关陇世家连成一线的做法必须做出改变了,跟着关陇世家走下去,是不会有未来的。

房遗爱尴尬的笑了笑,让人明明白白的说出来,还是挺不好意思的,“玉儿,你这说的哪里话,本公子对谁下手,也舍不得对你下手啊,咱们的关系,那可是老天爷给的!”房二公子说着,一对眼就瞄了起来,宋玉哪受得了这种赤裸裸的眼神,气的脸一红就转过了身,“你这人疯言疯语的,不与你说了,总之,你想做什么,我一定会配合你的,就是别对我宋家起坏心思。”

房遗爱边点头边嘀咕,不起坏心思才见鬼呢,宋家家大业大的,是个人都会眼红,只不过能对宋家下手的人不多而已。

独孤宏信一直在等着宋玉的回信,可是等了半天送来的却是房遗爱的信,看着纸上歪七扭八的破字,独孤宏信骂娘的心都有了,什么混账玩意,还想跟他独孤家筹钱修河渠,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独孤宏信找到了王博,老王博却早已没了先前的豪气,他把信丢给独孤宏信后,皱着白眉苦笑道,“宏信啊,这些曰子安分些吧,莫要让房遗爱抓到把柄了,这个时候咱们只能先忍着了!”

老王博说的也是老成之法,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不像司马家那样垮掉,就不用太过害怕。只可惜王博不知道独孤宏信做过什么,如果他知道独孤宏信已经走上一条不归路的话,他一定会离独孤家远远的。(未完待续。)

第1048章 发丘中郎将

第1048章发丘中郎将

在安河镇也没待太久,疏通河渠的事情自然有赵恭谋担着,房遗爱也只是催促宋玉不让乡民闹事罢了,等着沙邦渠开始开凿后,房遗爱就返回了京城。也怪了,房遗爱不留在安河镇那是因为没留下的必要,宋玉却也跟着离开安河镇,那可就有点出人意料了。

“你怎么不留在镇上,就不怕朝廷收了你家的地?”房二公子笑着问了问,宋玉就莞尔回道,“盯着又有什么用,想来你房二公子也做不出那种出尔反尔的事情吧?”

也不知道实在夸人还是在损人,他房某人出尔反尔的事情好像做过不少了吧?如今二月天,天气已经有点转暖的迹象了,朦胧间,似乎已经闻到了青草的气息,春天赶紧来吧,隆冬没人会喜欢,生命也只有在春天里才能旺盛的绽放。

回到京城后,房遗爱显得很老实,整曰里把自己关在西跨院里,搞得一帮子纨绔都以为房二公子改姓子了呢。

桌子上,房遗爱拿着支毛笔不断地划拉着,面前摆着的是一张江南的地图,他希望能在这上边找到点线索,只可惜已经找了两天了,依旧没找到什么跟宏文有关的地方。院里房惜雪玩的有些累了,武曌就领着她进了屋,一进屋,房惜雪就跑到了房遗爱身边,“大将军,大将军,明天二姨要领小雪去放风筝呢!”

“呵呵,去吧,赶明让人给你弄个大大的风筝!”一把抱起房惜雪,房遗爱在她圆润的小脸上亲了一下,惹得小妮子咯咯直笑。

武曌绕过来,从房遗爱手中接过了房惜雪,见一张地图都已经被划拉烂了,她不禁蹙着眉头苦笑道,“姐夫,还没找到什么线索么?”

“没!媚娘,你在扬州待了这么久,就没听说过哪个地方跟宏文二字有关系么?”房遗爱心中已经有些猜测了,关于那个丑字,还有那所谓的“摇光所指”,只是至今他还参不透这“宏文”二字的含义。

武曌却是轻轻地摇了摇头,如果知道的话,她一定能想起来的,“姐夫,你问过莫新华了么,他一直在江南盯着,应该知道一些的。”

“没用,早就问过了,那家伙也是一问三不知,真是邪门了,难道所有的事情跟江南没有关系么?”说到这里,房遗爱自己也摇了摇头,怎么可能呢,如果前隋宝藏不在江南,杨广何必去江都?

武曌也想帮帮房遗爱,可是这里边的事情她一点都不知情,又如何帮呢,“姐夫,不如先不要多想了,说不定不经意的时候就能想通呢!”

武二娘子说的也对,房遗爱伸了伸胳膊,活动了下筋骨,趴桌上都半天了,脖子都有点发酸了。随着武曌陪房惜雪玩了一会儿,院里就来了一位客人,准确的说,萧慕儿也不算什么客人了,引着萧慕儿进了屋,房遗爱就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萧慕儿却没有坐下,而是看着桌上的地图研究了起来,“房俊,你这是搞什么鬼,好好的一张地图,让你弄成了这幅样子。”

听萧慕儿如此问,房遗爱心中一动,起身问道,“这事一会儿再跟你说,问你个事,你可知道江都附近有没有什么跟宏文有关系的东西或者地名?”

“宏文?”萧慕儿轻轻地蹙起了眉头,她好像对这两个字有些印象的,可又不知道何时听说过,“房俊,你好好的问这个做什么?”

房遗爱也没打算瞒着萧慕儿,便一五一十的将其中的关键详细的说了一遍,听了房遗爱的叙述,萧慕儿也不禁认真的思索了起来,想了许久后,她方小声说道,“我记得好像在家族记事上瞧到过这两个字,可当时我还小,到现在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在古时,各大家族除了有一本记录家族起源的族谱外,还会有一本家族记事,两本书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家族观念也慢慢的淡薄了,后来家族记事存留的很少了,到后世,连家谱都没多少人去续了。

萧慕儿本为南梁皇族,起于兰陵萧氏,这样的大家族自然会有着自己的家族记事,所以萧慕儿小时候看过家族记事也不奇怪。忙活了这么久,总算找到点线索了,房二公子怎能不高兴呢,他拉着萧慕儿的手就往外走,嘴里还催促道,“慕儿,带我去瞧瞧你家的家族记事,总算找到点线索了!”

“房俊,你这人,我还没喝口水呢!”萧慕儿气的直跺脚,可惜房二公子没听心里去,犹自拉着她往外走。

一直到上了马车,萧慕儿还没消气呢,她掐掐房遗爱的胳膊,没好气的责难道,“房俊,你说你这么急做什么,那家族记事就在书架子上放着,又跑不了!”

“嘿嘿,这不是激动了嘛?”房二公子只能尴尬的笑笑了,按照规矩家族记事也只有本家重要的人才能看的,房遗爱还真没资格去看萧家的家族记事,不过房二公子一向不守什么规矩,只要萧慕儿不拒绝就行了。至于萧瑀老头,他要是拒绝,那房二公子就敢派来把萧家的家族记事偷出来看。

来到萧府,萧慕儿领着房遗爱往祠堂走去,也亏得现在萧瑀不在,如果他看到自家女儿这么做一定会发飙的,那祠堂可是萧家最神圣的地方,哪能让个外人进去。还别说,萧家的祠堂还是很庄重气派的,至少比房府的气派多了,再看灵牌,不是这皇帝就是那皇帝,老萧家就是血统高贵啊。论出身,萧家真不比别人差,只可惜现在是李唐的江山,兰陵萧氏就是再风光,那也是过去了,至少现在萧氏得夹着尾巴做人。

祠堂上边就是萧家存放书籍的地方了,这可不是萧瑀的书房,而是整个萧氏存放家族记录的地方。兰陵萧氏传承上千年,所留下的记录自然是非常多的,看着那连城一排的书架,房二公子整个头都大了,若是一本本找过来,那还不得找到猴年马月啊。

书架上放着的不光只有书,还有着竹简,最下边一排,竟然还放着一对龟壳,房二公子拿起一片龟壳研究了半天,愣是没看懂上边写的啥意思。

正史上都说兰陵萧氏崛起于汉代萧何,当年萧何的子孙迁居兰陵郡,才有了后世兰陵萧氏的风光无限。不过正史也并非全是对了,其实在萧何子孙迁居兰陵之前,兰陵萧氏已经很风光了,只是没有后世更风光而已。萧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之时了,当时的萧氏是生活与鲁国南部的,后因为齐鲁大地战乱纷争想,萧氏南下移到楚国,后大楚大夫屈原改次室为兰陵,这才有了后世的兰陵萧氏。

看着手中的龟壳,也不得不感叹下萧氏家族的底蕴,底蕴是什么,那就是一种古老的气息,那就是一种千年不变的传承。房遗爱诟病大唐朝的世家大族,可又不得不赞叹一下世族的能量,这种传承带给子孙的荣耀,是很难被人取代的。

“慕儿,这可怎么办,总不能一本本的找吧,你可记得在哪个书架上看的?”房二公子可不想一本本的翻着看,书籍还好,可那些竹简怎么弄,估计把手扒拉疼了,也看不完这里的竹简。

萧慕儿正烦呢,见房二公子催促个没完,伸脚蹬了他一下,“你就不能安静点,没看我正想着呢?”

思虑了好久,萧慕儿慢慢的走到了第三个书架前,她手指放在厚厚的书籍上一本本的摸着,待看到一本有点泛黑的书后,她眉头一松伸手将书拿了出来。萧慕儿仔细的翻着书页,房遗爱也不敢再打扰,只好在一旁挑别的书看了起来。房遗爱随手拿了一本,就发现这竟然是南北朝时期的记事,上边记录的非常清楚,时间地点,甚至连时辰也记录在册,看来一个家族能延续下来,也绝不是偶然啊。就凭着萧氏族人这份耐心,兰陵萧氏不风光,谁能风光呢?仅仅南北朝时期,萧氏一门就出了三十多个宰相,这份能耐可真够让人羡慕的。

房遗爱也不知道自己看了多久,就在他看的入神的时候,就感觉到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扭过头,看到萧慕儿正蹙着眉头朝他晃动手里的书呢,“找到了,你自己看看吧!”

接过萧慕儿手里的书,房遗爱仔细的看了起来,当看了第一眼,他就有点诧异了。这记录的而是东汉末年的一件事情,从年代上来看没什么稀奇的,问题是这件事太让人奇怪了。

东汉末年,三分天下,建安十三年曹艹携北方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当时曹艹表面上看似风光无限,可实际上曰子也不好过,大军连年大战,中原之地又灾患不断,为了筹集足够的军饷,曹艹就想了个阴损主意,那就是盗墓取宝,这就有了后来的盗墓军之说,至于后世所说的发丘校尉、摸金校尉等都是出于此处。当时盗墓军中有一个非常的厉害人,名曰何不空,此人身为曹艹手下最得力的盗墓者,也当上了唯一的发丘中郎将之职。当时曹艹二十三万大军驻扎襄阳乌林渡口,看上去大军只要南下就能吞掉孙刘联军,可是曹艹心中想的并不只有孙刘联军,在大军南下的前一夜他就找到了何不空。

由于曹艹已经深知盗墓的好处,一个梁帝之墓就能让他支撑起十万大军半年的耗费,所以他就想对大楚的墓穴动手,当年楚庄王死后,可是有着大量的陪葬品的,若能将这处宝穴挖出来,其好处可想而知了。

得了曹艹的命令,何不空就领人离开了大军,不得不说何不空确实厉害,没多久就让他找到了楚庄王的墓穴,可是还没来得及请示曹艹,就听到了赤壁兵败的消息。当时何不空已经开始六神无主了,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叫萧馈的人找到了他,至于萧馈是如何说服何不空的,记载的并不清楚,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何不空改名换姓进了萧家,从此当上了萧家的大管家。

曹艹兵败赤壁,大军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他心里光担心后边该怎么抵挡孙刘联军的反扑了,又哪还顾得上何不空。就这样,何不空在萧家安稳了下来,直到他死的时候,才又发生一件奇怪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1049章 风水之局

第1049章风水之局

何不空也算是长寿了,在那个年代能活到七十岁,也算是非常少见了,有句话说得好,人活七十古来稀,何不空也算是善始善终了。何不空死时,萧馈也已经五十多岁了,那是个雷雨天,外边下着滂沱大雨,可是五十多岁的萧馈还是赶到了何不空身边。

当年把何不空留在萧府,也是有着许多原因的。但凡盗墓挖穴之人,寻龙定穴,勘探风水,那是必修的,而何不空就是那个年代里最懂风水和墓穴方位的人。何不空在萧家当了几十年的管家,除了管些小事情,剩下的时间就是替萧馈寻找死后的宝穴了。当时的人都非常迷信的,他们觉得风水可以影响后世万代子孙的福祉,所以萧馈非常在意这些,再加上萧馈确实对何不空非常好,所以何不空也是尽心做着这件事,临死前,何不空告诉萧馈,在府上祠堂台子下有一卷竹册,上边记载着龙穴的所在之地。

何不空死后,萧馈在祠堂里找到了那卷竹册,上边确实是何不空的字迹,所以萧馈格外的珍惜这份竹简,因为这份竹简关系到了整个萧家的命运。按照何不空所说,在扬州西南蛇驮河岸边有一处山峦,那个地方不知为何终年雾气弥漫,从没有活人能够安全出入那里,就是这个危险的地方,何不空却给它起了个文雅的名字,叫做“宏文峰”。当时萧馈是犹豫的,因为他没有把握能够进入宏文峰。

竹简记录到这里,就已经断了,至于萧馈死后有没有埋葬在宏文峰,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过后来萧氏一门人才辈出,想必是已经进入宏文峰了吧。

房遗爱不愿意相信这些风水之说,可有些事情总是解释不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