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枭雄卢俊义-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军定了一个阵此这般,明日定然能够大破樊瑞贼兵。”卢俊义知晓朱武深通阵法,公孙胜与他商议后,那阵法想必更完善。
将梁山义军分成八八六十四队,每队二个营八百人。由每个团的团长或副团长担任队长,每八队为一个小阵。由关胜、栾廷玉、朱仝、杨志、鲁智深、道嗔、索超、徐宁这八人守住这八个阵心。公孙胜由武松等人守卫居高施法,武松负责变换令旗,每个队按照武松手中的令旗不断地变换阵型。朱武则在李逵等人护卫居高侦查敌军走势。这阵势虽然神妙,据公孙胜说是汉末三份诸葛亮摆的石阵演化来地,但并不难摆。义军花了三天,就将阵法演练成熟。
第四天。天刚蒙蒙亮,梁山义军便按照阵法。在龟蒙顶的山脚下摆开阵势,摇旗擂鼓呐喊搦战。过不多时。龟蒙顶上锣鼓震天响,樊瑞带着项充、李衮二将,领着四万人马冲下山,在梁山义军的大阵前也摆开了一个简单的阵势。
公孙胜站在高处。用望远镜细细地打量着樊瑞。樊瑞虽然号称混世魔王。但看年纪。也才二十五六。满头青丝不扎横披在肩。身上穿着一件玄色道袍。他骑在一匹乌骓马上。马鞍上挂着一个流星锤。身后背着一把宝剑。看模样清道骨。公孙胜之前听过混世魔王地名号。前些日子也见识过樊瑞地本事。没想到他竟这般年轻。公孙胜不由得心生惜才之念。这樊瑞是一个可造之材。主公地玄教大业也需要樊瑞这样地后起之秀。
樊瑞早年四处遍寻名师。学习道术。虽然他天赋甚高。奈何世间沽名钓誉浪得虚名之所谓高人太多。使得他目前地道术水平是遇弱则强、遇强则弱。而且樊瑞一直刻苦学习道术。对跟道术相辅相成地奇门遁甲中地阵法并无涉猎。所以他看不懂公孙胜摆出地阵势。
樊瑞看不懂阵势。反而误以为梁山人马摆成阵势方便他施法。不由得心中窃喜。吩咐项充、李衮道:“等下你们两人见风起了。便各领二万人马杀入敌阵。”
项充、李衮虽跟随樊瑞多年。奈何于道术没有天赋。只有一身投掷和轻身功夫。他们对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地樊瑞是无比地敬仰。领了樊瑞地将令。便整顿各自地飞刀、飞枪兵。再整顿其他地杂牌喽兵。等候樊瑞道术发动。
只见樊瑞盘坐在乌骓马上。左手提着流星铜锤。右手挥着混世魔剑。口里念念有词。喝了一声:“急急如律令!风起!”忽然就从平地里起了一阵怪风。这阵怪风肆虐起来后。只见蒙山中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李衮看到怪风一起。便带领了四万人马。分成两路杀入梁山义军地阵营里。公孙胜旁边地武松在高坡上望见项充、李衮已入阵里了。便将七星红旗一摆。下面地四方大阵。便倏然滚滚滔滔地变作了长蛇盘腾之阵。将项充、李衮地四万人马裹在阵中。
另一高坡上地朱武将黑色旗帜做敌军动向地指引:敌军向东冲杀。朱武便将旗帜向东指;若是敌军向西冲杀。朱武便将旗帜向西指。义军地大阵也随着朱武旗帜地指向不断地变幻着阵型。使得项充、李衮在阵里东赶西走。左盘右转。冲突不出。
公孙胜这时看到项充、李衮及其兵士都已经紧裹在大阵里,便拔出松文古定剑来,口中念动咒语,喝声道:“疾疾如律令!隐!”顿时又起了一阵怪风,将樊瑞原来的那股风向项充和李衮兵士的身边狂吹,结果项充、李衮军在义军大阵里感到天昏地暗,面前什么都看不到,只有一团黑雾若隐若现。这些匪兵都是慌了,正在这时,两边伸出无数钩镰枪,将这些匪兵钩倒在地,拉到一边,绑缚起来。
原来公孙胜的道术是将计就计,将樊瑞的道术威力加强后又反噬到他的兵丁身上,而梁山义军士兵耳聪目明并不受干扰,看到匪兵们个个像没头苍蝇胡乱奔跑,不由得好笑,,用钩镰枪将匪兵都钩倒在地,绑缚起来。
樊瑞看不破义军的阵势,也看不透公孙胜的道术,但自从他看不到项充、李衮的人马后,便情知大势不妙,便带着剩余的一万人马往山上跑。
樊瑞的人马刚跑过龟蒙顶半山腰处的回马岭,就听到两边喊声震天,卢俊义策动大喜,扶起三人,一同商议沂蒙山区未来之事。
第二十二章 农商并重
梁山义军元首府现任副总参军、神机军师朱武前来询问:“蒙山一役中,我军俘虏了近五万匪兵,请主公示下,该如何处置这些俘虏?”
卢俊义想了想,问了朱武一个问题:“我军现在的兵力还需不需要扩充?”
朱武猛地摇头道:“我军在这二年内扩充太快,到现在为止,陆军方面已经有了四个军二十个师,超过二十万人马;海军方面也快编成了三个军十五个师,将近十五万人,这是梁山的主力作战部队,合起来共有三十五万人。而且,现在每个州府都有近万名精锐民兵编制起来的防备军,每个县城亦有近二千名精锐民兵组织起来的防备军,每个镇寨里亦有近两百名防备军,所有防备军加起来,也将近三十万人,虽然这些地方防备军只领取正规军的一半粮饷,那算起来我梁山义军也足有五十万军队要养。朱武认为不宜再扩军了。”
卢俊义听了这个统计不由得倒吸口冷气,自己这个势力最近二年扩张的太快了。
朱武又讲到一个实际情况:“我军所辖区域不过是山东大部分、河北小部分地区和一些邻海小岛,所有的人口合起来,最多不过一千万。一千万人口里面,十五岁到五十五岁可以耕种的劳力不过三百万,如此一来就是六个人耕种听到这些数字,卢俊义不禁想起了北宋朝廷曾经面临的问题:“《元丰九域志》所载全国共有一千六百五十多万户,假设北方和南方户每户均有七人,则此时全国在籍人口约有一亿一千余万。这么多的人口养了一百二十多万军队,就被人骂做冗兵,那我们梁山义军现在已有五十万军队。那岂不是冗兵到了极点?!”
随军而来的元首府秘书长李师师在一旁笑道:“主公(什么场合用什么称呼。此时不宜称为官人)多虑了,那些防备军都有属于他们的军屯田地,他们轮流军屯,应能自足。陆军的主力军有一半人马有自己地军屯田地,虽然不能时常耕种,也能满足四分之一地需求。虽然那些海军大部分都没有自己的军屯之地,但他们在海上劫掠海商海盗,所得钱财可以去高丽、日本、吕宋等地购买粮食,另外有些岛屿颇为宽阔,上面也可开垦做为良田。像海军日后将会占领的济州岛和台湾岛等都可作为粮食重地。真正需要用民屯粮食来养活的只有四分之三的陆军和海军,总共二十六万多士兵。”
朱武并不太懂得经济之道,问询道:“除了二十六万多士卒外,还有一万多战马,另外还有三万多伤残士兵和上百万军人家属、四五十万矿工,怕都是难题。”师师笑道:“首先我军都拨给军属和伤残士兵一定量的土地,且只收取三成的粮租,剩下七成完全够他们养活自己。我军管辖之地免除了自耕农和佃户的杂税,然后稍微提高了他们交租的比例,有些收五成。有些收六成,对地主收四成。使得我军的军粮储备一直是整个产量地五成左右。原本朝廷从山东这个产量大省收走的粮食占产量的三成多,剩下的六成多能养活九百万人,那现在我军收上来的五成粮食就完全能养活二十六万多士兵、四五十万矿工、仅一万多匹战马。”
在座的还有后勤部财政司的蒋敬,他是前来清点战利品的。
他听了李师师的分析,点了点头。又补充道:“刚才李少校(李师师军衔)所言很有道理,不过忽略了一点儿。军粮的消耗要远大于民粮,沿路地运输是耗费的重点。运粮要靠牲口,牲口在路上吃地比人多。人吃马嚼的,消耗甚大,打个比方,从齐州运粮到登州,运送粮食的部队和牲口都要吃,一来一回就把十车粮食吃掉了三分之二,如果路上遇到阴雨天,粮食在路上发霉变质,也会增大损耗。另外,士卒征战甚耗体力,他们的食欲远胜于平民,想要保证旺盛的战斗力,他们一般要吃平民食量地三倍。如此这般上的劳力养活一个士卒才不至于出现粮食补给地问题。主公,蒋敬认为我军扩军太快,如果要再扩军,必须要多占了地盘和人口以后才能缓缓开始扩军。”李师师频频点头,讲到这些实际问题,还是这个财务专家清楚。
卢俊义点点头,讲出了自己的担心:“如果军粮不够了,我们再去提高田租,或者去农户家中抢粮,民众们不堪重负,没准就会在我们义军地地盘上再度揭竿起义。为了避免上述危机发生,我决定,原定的田租和税收标准绝不上升,而且会慢慢下调。义军内部从上到下,要力行勤俭节约,不得浪费粮食,暂时禁止酿酒,所有防备军都必须进行军屯,暂时驻扎地方地主力军也要开荒种田。李少校,将我以上的决定拟成军令,晓谕
李师师和钱燕儿马上将卢俊义的话记了下来,抄录多份,等会后飞鸽传书给山东各地。
另外卢俊义督促装备部地卢俊智。赶快研发更先进地运输车辆。增加运输速度。缩短运输时间。从而减少军粮运输地消耗。卢俊义很期待诸葛孔明地“木牛流马”重现人间;命各地州府县镇出动民役。整修道路。方便军粮运输和人马调动;在每个州府都设立了耐久储藏地军用粮仓。将军粮分地放置。减少运输路径。使得补粮。
蒋敬见主公一脸严肃眉头紧锁地模样。笑道:“主公。这军粮问题乃是远虑。并无近忧。”
卢俊义闻听此言。眉头舒展了一点。笑问道:“蒋主管(财政司)何出此言?”
蒋敬翻了翻账本。笑道:“最近两年我军攻占了十几个州府。尤其是青州和大名府。那里地钱财粮食所获甚丰。另外还有四五十个县城里面也都颇有钱粮。另外祝家庄、曾头市等大恶霸地主地钱粮也是颇丰。我军又将大名府和沧州地所有钱粮和人口都搬迁到山东。使得我军地钱粮和可用地佃户都剧增。如果我军不做大规模扩张和战争地话。目前地钱粮足以支撑五年。不过这五年内。我们开发矿山所得地金银。开辟军屯民屯所得地粮食目前都是收入大于支出。前提条件是。主公不要再像以往那样扩军。如果日后不扩领土和人口而只扩张军队地话。就怕会入不敷出。会有钱粮危机。”
卢俊义笑道:“从此之后。我梁山义军要开始精兵简政。”
蒋敬见卢俊义接受了他跟朱武提出地建议。便顺势又提出了他担心良久地问题:“主公。最近许多农民见矿工地薪俸颇高。都弃田前去矿山做工。另外还有一些农民见经商所获甚丰。都放弃田地前去经商。希望能制定一些奖惩法来鼓励农民种田。”
卢俊义心知自己势力的发展给了很多人不良的影响:经商所获可以富可敌国。卢俊义有心遏制一下山东这边过重的重商主义,便问道:“蒋敬,你有什么良策?”
蒋敬顺势将自己思索了很久的理念抛了出来:“卑职的建议是:产粮多的农户,可免除劳役,尽量少对农户大征徭役,不能影响粮食生产,只能在农闲季节动用农民的徭役;减少田租,对民屯、自耕农、地主的收租都相应地减少一成,使得他们收成多,从而激发他们种田和垦荒的积极性。”
卢俊义笑道:“轻徭薄赋,很好的提议,照办!”
蒋敬又说道:“对盈利率较高的商业征收重税,并根据商人家的人口数量向他们摊派徭役,而农民的徭役要远比商人要少。”卢俊义皱着眉头想了良久,他确实对后世的那个重商主义非常痛恨、厌恶,但并不代表他就是轻商主义者,他理解商业对生产流通和生产力的作用,便道:“此事需要慎重,我并非重农抑商,只是希望农商并重,这一条你们详加修正,在轻度抑商的基础上不要伤害商人经商的积极性。”
李师师在一旁笑道:“其实有一个很好的办法,不用过度抑商,即可使得农商并重,即提高粮食的价格,农民和地,再由义军卖粮给城市居民;禁止商人开办粮店买卖粮食,防止他们囤积粮食影响粮价;商人只可以从海外和外地购买粮食回来卖给义军,不准走私粮食出去。”卢俊义拍案叫好道:“绝对不能谷贱伤农,我们这边的粮食价格要在外部粮食平均价格的基础上涨三成,具体价格根据收成情况略作浮动。”
蒋敬针对粮价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现在山西、湖南、陕西等地大旱,粮价高企,如果我军将粮价也定为那三地的粮价,则官吏、工匠每日所得尚不足得一斗粮。”
卢俊义想了想回道:“现在山东一斗米五十文钱,不如暂将粮价定为八十文钱,丰收和歉收时上下各浮动十文钱。然后每十年根据市场调节一次基本粮价。”
蒋敬笑道:“主公明鉴,这个价格正适合。”
第二十三章 人口制胜
等制定了相关鼓励农民种粮、农商并重的政策后,卢俊义随即决定不扩充主力军队,便宣布了对蒙山一役的五万俘虏的处理命令:“这五万俘虏除了补充义军正规军的战斗损员外,其他大部分编入蒙阴、泗水、平邑、新泰诸县的地方防备军,那些素有恶迹的山贼则全数押往莱芜做矿工。将樊瑞编为玄教天师,受公孙胜约束,一来负责玄教传教,二来跟随主力义军运用道术相助。八臂哪吒项充及其飞刀兵、飞天大圣李衮及其飞枪兵都编入近卫师中(近卫师新近又派出部分将士充实到各新编师和地方防备军的基层军官岗位)。”
当将樊瑞这一伙平定后,沂蒙山区的其他小股土匪山贼见梁山义军势不可挡,都纷纷主动请降,争取个宽大处理。卢俊义便在沂蒙山区内的一些交通要道处设立了十几个大镇寨,将这些土匪整编成这些大镇的防备军,由梁山义军派出将士做防备军的基层军官,将这些人马训练起来,一保沂蒙山区的平安,一来就在各个山峰之间的山坡和平地开展屯田活动。
卢俊义又问蒋敬道:“现在我军占领的山东、河北等地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大致为?”
蒋敬笑道:“前几天刚统计好,因方腊、田虎、王庆等人不善治政,导致治下难民丛山义军治下清明,百姓都有土地,都前来投奔,再加上其他逐路也都是匪患四起,来到山东的流民也日益增多,将我军领地的所有人口加起来。现在已破千万。而土地经过严格丈量。有三千五百多万亩,刨除军屯外,每人都可分得三亩田地。”
卢俊义紧皱眉头:“三亩田地够吗?”蒋敬笑道:“主公久不在陇亩,不知现今山东之地的粮食产量远胜以前。最近数年山东风调雨顺,加上河流众多,灌溉方便,主公让那些耕种大户传授技术给其他大部分农户,然后又用培育出来的特别种子,使得粮食亩产大幅度提高,由原来的六七十斤提高到四百多斤。夏收小麦秋收豆,一个家庭七个人一年可得一万六千多斤,交八千多斤军粮后,剩下地八千斤粮食足够一家使用一年。”(这里地斤为后世折合过)
卢俊义记起山东在后世的耕地面积九千多万亩,而后世每亩的粮食产量都有**百斤。卢俊义虽不愿破坏环境开垦土地到后世那般厉害,也觉得这时开垦的远不够,看来最大的问题不是土地,而是人口,便笑道:“我看山东之地尚有三千多万亩荒地可开垦,每亩的粮食产量也有三四百斤的余地可提高。山东缺的不是田地,而是人口。”
蒋敬壑首道:“主公英所言极是。主公命海军攻下的诸多海岛上都渺无人烟,但那些岛屿上也颇有可开垦的土地,就是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