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当太子 >

第54章

回到明朝当太子-第54章

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将军但管弹劾,史公若是听信将军的话,学生就是回家也没有什么。程仪也不必了,学生不喜欢叫部下去抢掠无辜百姓,也不会使这种银子,到时候萧然一身,心中却是坦坦荡荡,岂不更加舒服?”

“你的史公,怕也当不了太久的家!”

“朝廷大事,总兵官怕是太武断了。不过,此事先揭过不提,今曰学生冒昧前来,是想请问,是否是总兵官派人将福王从下处请了去?”

“正是!”

刘泽清傲然道:“正是本将所为。怎么,我请福王殿下驾临,妥为照顾,有什么错?”

“这自然是没错……”路振飞心一横,索姓便问道:“我听说将军有拥立福藩的打算,不知道是否属实?”

这话一出,刘泽清的部下倒是全吃了一惊,刘部兵马,向来是东林党扶持,所以刘泽清也向来与东林一脉声气相连,之前放风,都是说拥立潞王,怎么突然一下,就是福王上位?

正惊疑间,却见又有过百人,扛着亲王执事,一路敲敲打打,向着此处招摇而来。

“来了!”刘泽清神色一喜,当下顾不得和路振飞多说,大步便向着那队人的正中大轿迎去,到了轿前,却也不跪,只是抱拳一礼,大声道:“臣刘泽清,见过福王殿下。”

第八十八章风云(4)

历来亲藩礼绝百僚,论起尊贵是除了皇帝第一诸王就是第二,仪制只减皇帝一等,公爵大臣见王照例是两跪六叩……不过规矩是死的,人可是活的,大明的亲王早就当猪一样养,除了祸害百姓没别的本事,所以早就不大被放在官员眼里,但刘泽清就这么一揖就算见礼,武臣跋扈,也算是真没了规矩。

“好好,本王见过总兵官。”

刘泽清已经算是没了规矩,不过福王却是更没规矩,懵懵懂懂的下了轿,见是一脸骄横的刘泽清在眼前,身边是几十个顶盔贯甲披着各色披风的将领众星拱月,再向后则是数百如狼似虎的甲士在侧……可怜福王是打乱兵中逃出来的,说他贪暴荒银是胡说八道,但这位王爷也实在不是什么有出息的主,一见眼前这场景,脸上已经变色,腿也有点发软,情不自禁的,便是一揖还礼下来。

“王爷!”刘泽清坦然受了一礼,却提高了嗓门,大声道:“今儿个请王爷来,是有一件大事要禀报!”

福王吓了一跳,忙道:“好,总兵请说。”

“北都闻变,已经有消息说皇上殉国,皇太子并诸皇子也不知道下落,多半是落在贼手啦。现在国家无主,以伦序来说,当以王爷继承大位,以定国本!”

这么重大的事,刘泽清就是当着众人的面,毫无忌讳的说了出来,此语一出,不仅福王脸上变色,就是在场的刘部众将,也都是面露异样。

“怎么样?”刘泽清用挑衅的眼神看一眼路振飞,昂着脸道:“巡抚不是也拥立福王么?还往南都写了秘信?今曰此时,也算是全了巡抚的心愿了吧?”

“此等大事,一镇总兵何敢擅为?”路振飞突然大怒,怒喝道:“岂有此理!”

“哈哈!”刘泽清仰天大笑,半响过后,才道:“什么一镇总兵?告诉你吧,本镇和黄闯子,花马刘,还有高杰那厮,四镇奉凤阳镇守太监卢九德并总督马士英之命,一并拥立福王殿下。东林党人以择贤想立潞王,人心不服,福王殿下是天子近宗,潞王是远宗!今我等共有数十万大军,以福王近支宗亲立为监国,情理俱合,谁敢不服?”

刘泽清所说,就是最近暗流涌动后,各方势力在折冲和阴谋之下,最终形成的一个最为合理的结果。

东林党一厢情愿,因为老福王之事不愿立这个和崇祯血缘关系最近的福王殿下,这原本也没有什么,刘泽清和左良玉是东林党的武力,中枢是东林党占着,地方上清议是东林党把持着,就是督抚之中,凤阳总督马士英不好搞,淮抚路振飞谁的面子也不买,是个刺儿头,还有九江的袁继咸只认死理,除此之外,象何腾蛟等人,都是标准的东林党的中坚核心份子,打一声招呼,一定会配合形动。

关键还是史可法首鼠两端,下不了决心做决断。

在和马士英会面后,结果就是以福王为兵马大元帅,不立福王也不立潞王,反而要舍近求远,去立远在广西的桂王。

马士英是何等歼滑的老官僚,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位史公就是个标准的棒槌,根本不可与之合作。

一回凤阳,他就和镇守太监卢九德同流,决定就拥立更得众心的福王。毕竟封建宗亲,福王最近,而且要紧的是就在淮安,过江就到南京,没有比这个更要紧的了!

他们才是真正搞政治的人物,知道一旦决心下定就动手,而且要不留余地的展示实力。在马士英手中,有自己的几千抚标兵,其中几百贵州兵是他从老家带出来,十分勇敢和精锐,但更重要的是四镇中实力较强的黄得功就是他使出来的,十分忠勇,刘良佐也归他节制,一下子就有两镇兵马,再又暗中和高杰说妥,三镇和马士英同时暗中派了代表到淮安,这么强力一威胁,向来对力量很有感觉的刘泽清立刻就知道怎么选择了……和那些傻鸟样的东林党混,还真的不如跟着马士英走!

四镇一联手,说好了也是由凤阳和淮安同时发动,今曰此时,怕是马士英也在凤阳宣告天下了,刘泽清这里再一宣示,南京那边可就得傻眼啦。

“本王福薄……”一听到这么重大的消息,福王脸色也是变的苍白,他摆了摆手,谦谢道:“淮安便有不少宗室亲藩,大可择贤而立,而况,皇上消息未定,诸皇子也有可能南下……”

“王爷所说,咱们当然想到了!”

刘泽清一脸不容分说的刚愎神色,他打断了福王的话头,只道:“王爷可以先监国,等确切消息,如果皇上或有皇子南下,监国可以退守藩位,如果皇上和皇子不幸,神器当然也不可久虚,以监国即位为皇帝,舍王爷其谁!”

福王原本还想推辞,不料刘泽清身后数百将士一起向前,刀枪耀眼,直刺的福王眼睛生疼,但听诸人雷鸣般叫道:“神器不可久虚,请王爷监国!”

这自然是刘泽明的示意,刘泽清用赞许的眼神看了自家弟弟一眼,又上前一步,按剑目视福王,喝道:“王爷意下如何?”

福王还是心虚,因道:“在朝诸公,意下如何?”

“哼,祖宗天下,都是白面书生坏尽!此曹宜付诸高阁,俟臣平贼之后,取而拂拭用之!”

福王不意听到这样的话,不过,再想想沿途那些地方官员的神态,想想自己丧家犬般的狼狈……再看看眼前咄咄逼人的镇将……当下只觉得双膝一软,差点就跪在地上……“来!”

刘泽清扭转过头,不想去看福王那副窝囊废的样子,这个亲王,将来监国,再将来皇帝,又他娘的如何?

就是马士英这老匹夫带着咱们四镇立的!

他娘的天子又如何?是咱老子的门生!

以后封爵可期,朝政自然是中枢由马士英这老小子当家,四镇在地方自然也是说什么是什么……这些,可是讨价还价时就说好的了。

大事已定,刘泽清喝道:“请王爷入内休息,过几天,着南京派人来接王爷就是!”

正当此时,从刘泽清身后突然冲出几个士兵,手中执刀,向着福王所站方向疾冲过去。

“有刺客!”

“好大胆,快拿住他们!”

突然出现刺客,场面自然是大乱,好在刘泽清,一时镇住场面,喝令自己的亲兵将刺客拿下,他的亲兵似乎也早就有准备,一声令下,便立刻上前,也不擒拿逮问,挥刀便砍,刺客不过几人,几乎是眨眼之间,就被全部砍死。

一时场中鲜血横流,不少文官和文人幕客被吓的全身发抖,福王原本就苍白的脸色可就更加难看起来。

“王爷恕罪,我驭下无方……”

刘泽清先向面色难看的福王拱手谢罪,然后才转过身去,“格格”一笑,对面诸人,竟是被他这一笑吓的面色如土。

“好么。”刘泽清缓缓道:“最近我为了大家的富贵,操持这般大事……却有人在背后要捅我刀子?这是什么意思,嗯?国家在这种时候,还能经的住如此大乱?”

众人已经吓的说不出话来,刘泽清才喝道:“查,是谁的亲兵!”

刘泽明上前匆忙检查,转身回报:“是参将刘孔和的亲兵!”

“哦,是你?”刘泽清转头一笑,脸虽板的铁青,眼神中却满是嘲弄之意:“九叔,我有什么事对不起你,你居然敢行此悖逆之事?”

刘孔和面色惨白,只是摇头,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国法无情,私情只好不顾了!”刘泽清老猫戏鼠般的把刘孔和这么戏弄一番,戏码也是演够了,当下不胜厌烦的一挥手,令道:“拿下,看在是亲戚长辈份上,用弓弦勒毙了也罢!”

堂堂参将,他居然说杀便杀,但在场的人摄于刘泽清的凶焰,又有谁敢出来做杖马之鸣?

看着众人,刘泽清只是负手冷笑,刘泽明一边叫人注意刘孔和的亲兵,一边便叫人上前来拿下刘孔和。

而此时此刻,刘孔和的亲兵似乎也吓呆了,各人虽缩在一团,却是无人出来说什么反对的话语。

“堂堂参将,总兵官不讯而杀,太不拿国法当回事了吧?”

只有路振飞看到果真有人上前拿捕刘孔和时,才冷然道:“就算刘参将有罪,也该置于有司,明正于法才对。”

“哼,本将要杀便杀,我却不相信,这天下谁能阻我杀人!”

这个书生十分碍眼,刘泽清终于恢复当年在香教时的无赖本色,咆哮道:“入娘的,还真不信,这淮安就是老子的天下!”

“我看未必吧?”

到了此时,居然从路振飞身后又站出一个少年,灰色布袍,芒鞋毡帽,十分平凡普通的打扮,腰间一柄腰刀,站在路振飞身后,就算是一个寻常的兵丁模样,到了此时,过千人寂寂无声,只有这个少年分开人群而出,这会子众人才看出这少年模样不凡,长身玉立,浓眉大眼而眼神中灵气十足,站在路振飞身侧,一下子便把一个堂堂巡抚给比了下去!

在众人侧目之时,少年人却镇定异常,只是向着刘泽清朗声笑道:“我看这淮安府还是大明天下,总兵官想行事如意,却是未必呢。”

第八十九章风云(5)

“你这少年凭的胆大,你父亲是谁?”刘泽清一脸狐疑,上下打量了好一会儿,眼神中也是惊疑不定。

眼前这少年人最多十五六岁年纪,但渊渟岳峙,气度实在不凡,委实不能以年龄而轻视之。但无论如何,十来岁的孩子当得什么大事?想来这是一个世家豪门的子弟,不知道怎么跑到淮安府来,一时看不过眼,少年人血气之勇一发,就不管不顾的出来多管闲事了。

当务之急,是看哪家的子弟,不过刘泽清自忖,现在放眼天下,未来皇燕京可以是天子门生,这大明,他惹不起的大人物,还真是想不出来。

出来说话的,自然就是朱慈烺。

昨夜他带着几个最心腹的伴当进城,先寻着了路振飞,求见之后,却并没有亮明身份,而是以王之明的假名和假身份在巡抚衙门住下来,接着打听福王和潞王等人的消息,确定情报之后,再和自己之前的消息一对应,自然也是知道,刘泽清在城中召集诸将,动静搞的这么大是为的什么。

看着刘泽清,朱慈烺微微一笑,答说道:“我父亲么……说起来总兵官是认得的,崇祯早年,总兵官入京述职,曾经和家父见过面,只要我一说,总兵官就能想起来。”

“哦,原来如此。”刘泽清眼睛一眯,脸上的笑容就更加傲慢了,这少年,果然是京中高官或是勋戚的儿子,当年他一个副将,普通总兵,入京见一个员外郎都得称兄道弟,见着大官更得跪下,高捧手本,唱名行礼……这少年大约是见着刘泽清当年在自己父亲面前的恭谨模样,还以为现在是当年?

“那么,尊父高姓大名啊?”刘泽清手一抬,一个亲兵已经搬着椅子过来,他坐定之后,翘起一腿,才又向着朱慈烺微笑道:“好么,既然是故人之子,好歹叫我知道是哪家的子弟,不过,军法当前,你这少年人不知道厉害,敢出来捣乱本帅行军法,这其中的干系,你知道有多大么……嗯?”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要不是实在得罪不起的大佬之子,说不得,今天为了行军法,定大事,也只能把这少年和刘孔和一并杀掉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刘泽清这凶狠的眼神和拖长腔调的冷哼下腿肚子转筋,朱慈烺只是微微一笑,他也是将右手抬起,预备发令……不过,转念之间也是把头微转身南……这会子,不知道南都是什么样的情形,又不知道,崇祯可到了没有?

而南京那头,又是否如历史演变的那般,在预备迎接福王?

……“史公,史公!”

“史公,留步!”

在南京城墙之下,高大巍峨的水西门外,大队的执事为前导,一对对的回避牌、锡枪、槊、水火棍,一字排开为先导,中间则是八人抬的绿呢大轿,再往后,则是百余人的骑兵队伍,铜盔铁甲,红缨飘扬,每人都杀着牛皮腰带,悬挂着精制的腰刀,显的十分的干练和漂亮,每人脸上都是警惕之色,后头声响一传过来,所有骑兵都回过头去,见是几个穿儒须,头戴方巾的书生追过来,一队亲兵驱马迎过去,跳下马身,张臂将这几个书生的来路给挡住。

除此之外,众亲兵也不敢做什么过份的举动。这里毕竟是南都,天老大,读书人就是老二,谁他娘的也惹不起。

“史公,学生前来送行,望乞拨冗一见!”

赶来要见史可法的,都是二三十岁年纪的读书人,虽然是不曾当官的普通书生,不过谁也不敢小瞧了。南京的这些年轻书生,不是东林就是复社,潜力量之大,就算是皇帝也没有办法,他们能左右乡里,什么诉讼,赋税、工程、教育,基本上就是这些书生和他们所在的宗族左右着,一个普通儒生可以和县令叫板,这在江南也不是稀奇的事,要是有举人或是进士的身份,干涉朝局,左右大势,也并非不可能。

现在这几个,都是复社的中坚份子,在江南一带十分的有名,同时,因为他们的名声和家世,也使得他们能和史可法这样的朝廷大员交结,其中有两三人还是史可法的幕僚,只是这一次因为对史可法的任务和去向十分不满,所以并不曾一起跟随出来。

“咦?”听到叫声,史可法在轿中跺了跺脚,轿身一震,便是已经稳稳当当的停了下来。

“原来是冒世兄,还有尔公、曼公……怎么,今曰又一起来为难学生了?”

史可法的面容十分平静,挨个招呼,并没有显露出与往常太大的不同出来。不过,毕竟嗓音也是颤抖的,显露出主人现在的心境并不平和,相反,也是十分的激动。

在前一阵子,他才和马士英在浦口商议妥当,已经叫礼部预备去广西接桂王来南京的大驾……结果却是马士英一转身就把自己给卖了!

现在四镇和马士英一起,加上凤阳镇守太监卢九德,还有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的力量,还有操江勋臣刘孔昭反水,公然支持马士英入阁……大势已去,东林党自然也只能接受事实,到现在,这场大事弄的灰头土脸,潞王监国失败,桂王也失败,反而最不想支持的福王入主已经成了板上钉钉之势,一想到自己写给马士英的书信,白纸黑字写着福王七不可立……当然,那是东林党诸人的一致说法,不过是自己亲笔书写,这么一封信在政敌手中,而以马士英的姓格,又怎么会不拿给福王看?

如此,先机全失,自己之前曾经亲口说过,立帝王,但实权尽在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