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回到宋朝我是哲宗 >

第70章

回到宋朝我是哲宗-第70章

小说: 回到宋朝我是哲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何文保见赵煦听了之后没有什么表示,所以就拿起桌子上另一瓶继续鉴别,:“这瓶淡灰色的药物叫做上汞余粮,其药物成分为……”

“好了,朕不想听了,明天散朝之后,你们俩带着太医院的所有太医去刑部大牢等着朕,所有人都带好纸币,朕要你们一起做个试验。”赵煦此时脸上,已经布满了阴森森的杀意,对着何文保和安道全说道

看着眼前这些乱七八糟的药物,赵煦的心里突然感到这阵的莫名的疑惑,难道人们的生活真的变得特别的美好了吗,真的不需要在为衣食住行而奔波劳碌了吗?要不然的话这些所谓用来强身健体,得道飞升的灵丹妙药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市场,甚至是朝中百官,也有不少人在嗑药,而且剂量还不小,想道这些整天嗑药的瘾君子,他们要是哪天在工作的时候时候突然上了瘾,他门怎么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呢,心烦意乱的赵煦将手中的一支鹅毛硬笔狠狠的给折成了两段

。。。。。。。。。。。。。。。。我是切割机,我又来了。。。。。。。。。。。。。。。。。。。

天气持续高温,湿度步步高升,我们与烤肉之间只差一小撮孜然,看客大大们一定要注意防暑啊,最后爪爪再弱弱的问一句:有票票吗o(n_n)o~

一百八十七章 试验

夜晚的风轻轻的吹着,不断把玩着手中盛放丹药的小瓷,瓶赵煦思绪翻飞,看着这个眼前做工精灵的釉里红的瓷瓶,随着晚风,这个所谓的思绪便飞到了刑部大牢

白天散了朝之后,赵煦便带着小豆子和武松二人打马往刑部大牢而去……

“陛下,太医院六十四名太医全部到齐了,并且二十名主要的全部按照陛下的意思,都是单间。”何文保见了赵煦上前说道

“开始吧,就从昨天的那个五石散开始。”

“微臣遵命。”何文保对着赵煦一个抱拳躬身,然后冲着人群一挥手,便有一群如狼似虎一般的狱卒,极为粗暴的冲进第一间牢房,将那名用来做试验品小白鼠的假药头目狠狠的摁倒在地上,然后紧接着一名年轻的太医将一份五倍量五石散,狠狠的灌进了那名假药头目的嘴里,然后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大群人快速的退出了这第一件牢房,而关上牢门之后,自然有一名太医院的太医直接站到了牢房的栅栏外,观察那名沦为囚犯的假药头目的药后反应,并作出详细的记录。

同样的步骤同样发生在另外的十九名假药头目的身上,待一轮的强行灌药进行完了之后,每一个牢房门外都已经有两名太医,在对那些沦为实验用小白鼠的假药头目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数据记载。

整体情况怎么说呢,整体的情况描述是这样的,很活泼,很兴奋,这么说大概,或许,应该是吧,这二十个沦为试验体小白鼠的假药头头一个一个的上蹿下跳,嗷嗷直叫,呃……好吧,其实是惨叫。而站在牢门之外太医们都在仔细的记载着这些小白鼠们的各种悲惨的症状,比如说,口喷白沫的,涕泪屎尿恒流的,上蹿下跳用头撞墙的等等等等

“陛下,这个犯人死了。”一名观察记录的太医高声呼喊着赵煦

“死了??”所有人都惊呼着往那间牢去,而那个死去的小白鼠的死相可以说是挺吓人的,嘴巴大张,口中喷沫,七窍流血,双目赤红,甚至连白眼仁都看不出来,整双眼睛全部被血液充斥着,狰狞的面部表情就像是地狱里的嗜血如命的恶鬼。而其他的牢房中的小白鼠也渐渐的开始不断的出现了死亡,而且他们的死亡症状各不相同,可以说是千奇百怪,给他们认真做着试验记录数据的那些太医们,见证了他们这些小白鼠不同的的死亡方式之后,更是一个一个恶心的面目狰狞,甚至有很多人都已经吐的死去活来的,即使是经过战争,见证过真正的死亡,甚是亲手杀过人的赵煦看的也是大皱眉头

“陛下,所有的犯人都已经死亡,所有的死亡症状也已经全都记录在案。”何文保对着赵煦躬身说道

“换一批,这些人不是整天吹嘘水银,雄黄,朱砂,石英都是用来炼制仙丹的天材地宝吗?给他们亲自试试。”

“是,陛下。”

又是一大群凶神恶煞的狱卒,凶悍的冲进牢房,一间一间的,将这些所谓的仙家天材地宝再一次狠狠的灌进了这些沦为第二轮实验小白鼠的假药头目的嘴巴里。

结果可想而知,一个一个死的那叫一个彻底,不过死相比第一轮能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小豆子,传旨天下各个路府州县,朕允许这些所谓丹药术士们不断的研发新的药物,但是,如果再有人胡说八道说能炼制什么仙家丹药,成仙灵丹,一经查出,满门抄斩。”赵煦阴森森的对小豆子说道

“是,陛下,奴婢遵旨。”

“何文保,将今天在这刑部大牢里记载的眼前看到的这些事统统整理整理,明天在金殿上念念,让所有的大臣们都听听,都看看。”

“是陛下,臣记住了。”

“回宫。”

翌日早朝

阳关照进金碧辉煌的大庆殿,使得原本就庄严肃穆的金殿之上,似乎给它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金子,可是与这神圣肃穆不甚相仿的是何文保那抑扬顿挫的朗读声,原本昨天在刑部大牢的所见所闻,随着何文保的声音全部被浮现在了这庄严的大庆殿上

赵煦听着何文保的声音,眼睛不断的扫视着眼前大殿之上所有站班的大臣,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说完全逃不出赵煦的眼睛,看着那些已经变了脸色,甚至直于呕吐的大臣们,赵煦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呕。”在听到何文保朗读到描写那名吃了大量太乙汞丸死相的时候,终于有一个大臣实在是忍不住腹中的呕吐感,捂着嘴本着金殿门外跑去,

笑会传染,貌似这个呕吐也会传染,也就这一会的功夫,这金殿之上已经跑出去四分之一的大臣了,何文保看着自己的听众少了这么多,朗诵也就慢慢的听了下来

“不要停,继续念,朕就是要让他们这些个朝廷大员们都听听,他们平时吃的这些所谓的仙家灵丹到底是些个什么货色。”赵煦坐在龙椅上低声的训斥着

而那些站在金殿之上的大臣们,无论是嗑药的还是不嗑药的全都一个一个的胆战心惊的,能让皇帝这么不高兴的事,考虑以后还是不要嗑药的好

“你们身为朝廷的大员,国家的栋梁,这倒好,嗑药?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仙丹,要是哪天嗑了药在大街上犯了事,或者是杀了人怎么办,你们是朝廷的栋梁,你们是百姓们的父母官,看看外边给朕吐的一地,还有那些继续再那吐的,都看看吧,这就是们们享受的成仙的美梦,等哪天你们吃死了,被百姓们戳着脊梁骨的笑话你们好了。”

“臣等知罪,臣等惶恐。”

你们惶恐个屁,赵煦这样想,但却不能这样说,“朕只警告你们这一遍,这些所谓的仙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后若是朕发现谁还有这毛病,那么朕就把你们关到戒了为止”

一百八十八章 国庆节的想法1

午后,赵煦坐在御书房的龙案之后,缓缓的翻看着手中在自己以前历任先帝的事迹,但是看了之后他发现,其中有很多重要的事件全都是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比如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逼迫后周皇帝柴宗训禅位给自己,再比如宋太宗赵光义趁自己的大哥,太祖皇帝赵匡胤病重之时,将当时的太子毒杀,并且还霸占自己的哥哥的爱妃等等,这些个破事都是一笔带过,甚是随便写写,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太祖赵匡胤,其征战一生,伤病缠身,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太祖北伐征战辽国,旧病复发,遂休兵罢战退回汴梁,之后其父赵弘殷逼迫太祖赵匡胤将皇位禅让与其弟弟赵光义,太祖不从,执意要将皇位传于太子,然后赵匡胤的父亲和弟弟便开始对着他每天的进行语言上狂轰乱炸,使其得不到应有的修养,最后我们伟大的太祖皇帝赵匡胤大大,终于自己的弥留之际,被自己的亲弟弟狠狠的灌了一杯毒酒,然后,就这么再也没有然后了。,但是史官和起居录上写的却是“大宋太祖皇帝,北征辽国,旧病复发,殁。”

“史书上记载的很多话都是为了保住官家的面子,可是,这样做,后人们就都会不知道了吗?将来他们又会怎么看待这件事,难道说历任皇帝真的都是圣人吗?若是如此,那国家以前遗留至此的诸多痹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后世之君以及大臣,百姓们又会如何去想呢,既然设立了史官,既然皇帝的身边设立了起居官,书记官,为什么不去如实的记载呢,历代皇帝以及朝中大臣们的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何必弄得这些虚假的掩耳盗铃之事。”赵煦看完手中历代先皇的皇帝起居录,对着龙案下坐着的华盖殿大学士崔文博,文渊阁大学士苏轼,以及新晋封的谨身殿大学士苏澈,还有六部尚书们说道

“陛下,朝廷这么做也是为了保住先帝爷们和朝廷的尊严啊。”文渊阁大学士苏轼小心翼翼的提醒着赵煦的错误说道

“呵呵呵诸位爱卿不必紧张,朕也就是这么随口这么一说罢了,朝廷和天子自有他们所应有的威严,这一点朕还是很清楚的,朕不回去揭那些官家的老底的。今天朕招诸位卿家来此,是一件事情想与诸卿问对,我大宋自建国以来至今,已经有一百四十多年了,只是我大宋建国这么多年来,似乎从来没有一个关于国家建立而设有的节日,这样老百姓们似乎就没有那么多的国家观念,就像国旗和国徽一样,自从我们现在有了国旗和国徽之后,所有的官员,将军和兵士,他们就像渐渐地都有了一种很强归属感,荣誉感,现在在国旗和国徽这种文化的潜移默化之下,我们大部分的官员也同样渐渐的明白了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而百姓们呢,他们再看到朝廷的官员们,也不再是以前那种好像老鼠见了猫似得惧怕感,反而慢慢变得开始由心里尊重他们的父母官,这都是好事情,当然了主管这些事情的吏部和礼部,朕在这里提出大力的表扬,希望你们以后继续努力,更多的为百姓,为朝廷多做贡献。”

“臣等原为陛下,原为百姓,原为我大宋帝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吏部欧阳书良和礼部的郑俊彦听着皇帝老爷的当众表扬,赶忙对着赵煦抱拳躬身大表衷心

“别光说,朕不听这个,好好干好自己的活,干好了,这是对得起你们自己头上的这顶乌纱,干不好,朕那就不好说会怎么样了,如果将来你们官做的更大了,心模糊了,开始搜刮民脂民膏残害百姓了,不用朕多说吧,自己麻利法场跪着等着挨刀去,朕说的明白吗?”

“臣等谨遵陛下金玉良言,至死不敢相忘。”

其实这些话赵煦主要是用来吓唬他们,敲打他们的,他并不知道这些大臣们会不会有人在将来的某一天变成一个贪得无厌,有伤江山社稷的人,所以,赵煦才会没事的就敲打敲打这些手中握有大权的朝中高官们

“好了,言归正传,关于建国的这个节日,朕觉着还是想道有必要的,咱们大宋是太祖太宗以及列为先帝爷们的心血对吧,我们要记住他们为这个国家,为了我们的大宋帝国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你们都见过列为先帝们的画像,都能记住他们吧,都认得他们吧。”

“陛下说笑了,臣等怎么会没见过诸位先帝爷们的画像呢,又怎么会记不住他们的丰功伟绩呢。”欧阳书良说道

“是嘛?你们也都能记住吗?”赵煦有些戏谑的说

“臣等能记住。”废话,这时候谁敢说自己记不住,说记不住的完全是找削的节奏

“你们都能记住,但是你们能保证所有的官员都能记住吗,所有的百姓们都能记住吗?”

“这……”

看着一脸懵逼的这些朝中大员们,赵煦接着刺激他们说道:“朕在打个比方说,两百年以后,在百姓和那时的那些官员们的眼里,你苏轼也就是个文豪,诗人,然后就没别的了,你的功绩谁还记得,还有你们,欧阳书良,柳石海,郑俊彦,徐亮,谢东亦,还有你周侗,说吧,谁还记得你们,那你们再说说,太宗皇帝时期的第二任的各部尚书是谁啊,都知道吗?但是人家那些将军们就不一样了,人家开疆拓土史书上都会记载着浓重的一笔,比如说:种师道,大宋帝国上将军,元祐十二年挥师北上,灭大宋北方强敌契丹人所建立之辽国,敕封忠勇伯。你们瞧瞧人家,到时候史书记载你们最多就是柳石海,宋帝国皇帝赵煦在位期间任户部尚书,没了,你这啥都没有,时间再长点,人家连你柳石海是谁估计都没人知道了。”

看着一个个面带羞赧之色的大臣们,赵煦又接着说道:“所以朕说这个庆祝国家建立的节日很重要的嘛,都想想咱们应该怎么样把这个节日办好。”

一百八十九章 国庆节的想法2

所有在座的大臣们全都在那小声的不断交流着,不过赵煦看他们似乎都有了一些不错的注意,

“陛下,臣认为,既然我们宣传这个建立国家的节日,那么臣认为,我们是不是应该先给这个节日定一个名字呢?”礼部尚书郑俊彦说道

“你说的很有道理,说说看你的想法。”节日的名字赵煦赵煦早就想了,国庆节嘛,只是他现在还不想马上就说罢了

“不知陛下觉得建国节这个名字怎么样。”

“建国节?都说说,我们集思广益一下。”

“陛下,臣倒是觉得建国节稍稍有些绕口,建国日会不会好一些。”欧阳书良说道

“没有什么敬意嘛,陛下,微臣觉得叫做朝圣节是不是会更加体现对先帝们的尊重。”华盖殿大学士崔文博说道

“朕倒是觉得都挺不错的,都有那么点意思。都再想想,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赵煦看着这些低头深思的大臣们,他的眼珠子咕噜咕噜直转,想着他们不论是谁,只要再提出一个建议他就把自己的注意拿出来

果然柳石海这个长了一副七巧玲珑心的家伙,似乎领悟到了赵煦的心思,遂站起来对着赵煦抱拳说道:“陛下,臣倒是想到了一个名字,不过不知道合不合陛下的心意。”

“说出来听听,合不合适大家讨论讨论嘛。”赵煦笑眯眯的对柳石海说道

“是,那臣就献丑了,还请万岁和诸位同僚指正,陛下,臣起的名字是神恩日。”

“神恩日?何解?”赵煦有些小糊涂的问道,不是起个建国节日的名字吗,怎么还整到神的身上了

“古之圣人有云,君权神授,诸位先皇虽已仙去,但是神授皇权不容蔑视,太祖皇帝的皇位既是神人所授,故而臣斗胆起名为神恩日。”

看着刘石海说得这叫一个有理有据,赵煦也是在是醉的一塌糊涂的,“呃,这个也很有道理,但是,这样显得太做作了,朕认为庆祝国家的建立,应该是万民同乐,不分彼此的一种庆祝活动,朕觉得,叫做国庆节怎么样,在这期间,在帝国的国都我们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花灯,搭台唱戏,宣传帝国诸位先皇的事迹,历代诸位名臣,和当朝文臣武将们的功绩,开展各种各样的农业,商业,工业,甚至军人们的优良事迹,树立英雄形象,各位劳苦功高大臣们为国为民的优良事迹,让所有的百姓们都知道,国家所有的官员,其入仕的目的都是人民为百姓为国家奉献一切的,朕再举个例子,你们想想看,比如说国庆节戏台上,人家徐亮为了百姓们的修桥铺路,建设水利,改良农具一直不求回报的默默地奉献着,而你柳石海的家人奴仆在大街上飞扬跋扈,欺诈百姓,要是这些个戏班把这节目这么一上演,你老柳还怎么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