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日王牌-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的物资实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概不赊欠,日本人先期一次性购买了一百二十辆,还有一百八十辆的简化版装甲车。别动军用火车把装甲运到云南之后,然后派人通过中缅公路,直接开到了缅甸最北部,日本人便在那里接收。这项交易还是很隐密的,日本人秘密接收之后,立即配给装甲部队,让他们迅速的投入训练,以期能够最快的投入作战。
至于德国人这边,似乎好说话多了,方静怡跟海德里希谈过之后,他当面给德国去了一封电文。不久之后,便有回复了,希特勒亲自批复同意,首批就准备购入两百辆坦克,还有三百辆装甲车。这倒不是说德国人对别动军是推心置腹的相信,而是他们觉得,叶苏没必要在这种小事上和他们玩什么花招,双方连那么大的合作都进行了,这几百辆装甲算什么?德国人的定单迅速的下了下来,方静怡亲自安排上海、宁波、大连的德制大型货轮装货,然后远洋航行送到波斯湾。交付给驻扎在伊朗的德军。
不过,为了表示对同盟阵营的公平和真诚,方静怡还特意跟美国人、英国人、苏联人讲了一下,向英国人和苏联人推荐了和日本人一样的简化版b…1,向美国人推荐了和德国人一样的性能强上一些的b…1。不过,这几国都反应平平,美国人还派专家验证了一下。觉得并不比他们的新型谢尔曼优异,所以象征性的购买了几十辆而已,而美国人的检测报告自然会让苏联人和英国人知道。这两国直接以军费不够为由,一辆也没买。
同盟阵营买不买,方静怡倒无所谓。她只是把意思传达到,免得到时候他们又叫着说中国秘密和德国人、日本人交易,拆同盟阵营的台。
“别动军的b…1虽然不比谢尔曼优秀,但却是比日本人的九七式、式等型号优异多了,我盟军装备没变,可日本人的装备却得到了提升,这不是直接加强了他们的战斗力吗?好狡猾的叶苏……”英国人在内心中是愤怒不已,感觉这是别动军在暗中帮助日本人打他们。
美国人的心里也好受不到那里去,但却又无法阻止别动军的举动,只能被动接受。*日本人试验了一下b…1坦克的整体性能之后。是大为欣喜,立即的组建了两个装甲联队,刚好是每个装甲联队六十辆b…1坦克和九十辆装甲车。装甲联队的模式和当初别动军的装甲团差不多,装甲联队以下还配备了两个装甲大队,不但有高射炮中队、重型榴弹炮中队。还有别动军卖给他们的火箭筒中队,几乎全是机械化程度。
日本人这么快的能够采用这种模式,那也是他们被别动军教训之后学到的经验,当初在中国战场上,可是深深的见识到了别动军装甲师那种势如破竹的气势,他们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在别动军头上找回场子。但起码先要在美国人和英国人头上试一试了。
7月5日,久攻阿加尔塔拉不下的日军,重整旗鼓,首次把新组建的装甲团投入了上去。首先,日军的机群向阿加尔塔拉飞去,零式战机目前依旧有着一些优势,美国人和英国人的飞机虽然数量多,但却也没有占到优势,双方经过惨烈的空战之后,各自打道回府。而此次,日本人的地面部队也已经能够看到阿加尔塔拉城了。
“隆隆隆……”整齐划一的装甲联队向着阿加尔塔拉冲去。
“轰轰轰……”首先,装甲联队的炮火向着阿加尔塔拉城发起了猛烈的炮轰,对着美英印联军的防御阵地进行着全方位的洗礼。
美英印联军也不甘示弱,同样以炮火还击,并派出了装甲数量比日军装甲联队还多的装甲旅,就这样,在阿加尔塔拉城外,一场坦克大战是在所难免。日本人似乎忘记了上个月装甲战斗输给了对手的记忆,这次,他们不但没有退缩,反而还主动发起了攻击,似乎并不怕美国人的新型谢尔曼坦克似的。
“轰轰轰……”不知道是谁先开的第一炮,接下来,双方便陷入到了混战之中。
美国人对他们的新型坦克也是信心十足,因为这是在战争中经过验证过的,谢尔曼坦克有几项特别的优点是已知一些坦克比之不上的:一,谢尔曼的炮塔转动装置是目前最快的(但比不过别动军主战坦克b…1,但简化版的b…1却要差不多11秒),转运一周只需要不足10秒钟;二,谢尔曼还是目前唯一装备了火炮垂直稳定仪的坦克,能够在移动中瞄准目标开炮,并保证精准度;三,谢尔曼的动力系统也是非常优秀,处在世界最顶尖的水平,苏军和德军的坦克都比之不上(不过,与别动军制式b…1式主战坦克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相比于谢尔曼这几项优异的性能,日军驾驶的简化版b…1,似乎要逊色一筹,速度没有谢尔曼快,精准度要差一些,动力似乎也没有超出谢尔曼。
“咻……”
“轰……”
行进在最前列的一辆b…1,直接被一辆行进的谢尔曼击中车体,当场便瘫痪了下来。随即,这辆谢尔曼快速的转动着炮塔,开始瞄准下一个目标。
“咻……”日军的b…1也不甘示弱,瞄准一辆谢尔曼,便迅速的开炮射击。
“轰……”的一声,谢尔曼那庞大的身躯如同一个移动的靶子,被准确的命中。随即,这辆谢尔曼如同汽油浇身一般,直接燃起了大火,眼看着报废了。
原来,谢尔曼有着优良性能的同时,也有着十分突出的缺点:一是火力不足,并不比简化版的b…1坦克强;二是它是以汽油为燃料,被命中之后,一个不小心就会车体燃烧起来,导致有些美军称之为打火机,一点就着;三是谢尔曼的车型比一般的坦克都要大,目标太大,中弹的机率自然增大了不少……()
第四一四章中国武器,南亚显威
正是针对着美军坦克的这些弱点,虽然日军没有占得上风,但却也没怎么处于下风,发挥着武士道精神,是猛打猛冲。//无弹窗更新快//双方的装甲集群是不断的接近,不久之后便只相距几百米了。
“突次给给……”这时,在后面的一个日军装甲中队,便在指挥官的命令下,迅速的发起了进攻。
只见四五百个日军士兵,各自肩上扛着一支火箭筒,在装甲的掩护下,迅速的向着战斗中心冲去,不久之后,便冲到了美英军坦克旅前的三百米以内。
一部分日军停了下来,单膝跪地,然后迅速的将火箭筒扛在肩上,然后瞄准一个个移动的目标。
“嗖……”的一声,几十枚火箭弹破膛而出,拖着长长的尾焰向着美英军的坦克旅冲了过去。
“轰轰轰……”一枚枚火箭弹是密集的爆炸,当场便有近十辆装甲报废。
“嗦嘎……突次给给……”见到一拨攻击就达到这般效果,日军的指挥官激动得是兴奋不已,双眼一红,立即命令全力攻击。带领装甲向美英军冲去,火箭筒中队也是快速跟上的拉近距离,这样才能更加保证精度。
“哒哒哒……”突兀的一下子被消灭了十辆坦克,让美军指挥官恼怒不已,立即下令射击手向日军的装甲兵射击,快速消灭那些穿插在装甲中间扛着火箭筒的家伙。
可是,这些狡猾的日军士兵。却是不停的借助装甲的掩护靠近着,让美英军是防不胜防,一个不察,便被无处不在的火箭筒打击。何况他们还要迎战日军的装甲。只见一个日军士兵扛着火箭筒,就紧紧的跟在一辆b1的后面,美军车载机枪的子弹打在b1车体是上当当响,不但伤不了b1,也伤不了他。瞅准一个机会,这个日军士兵一闪而出,迅速的单膝跪地瞄准一个目标发射一枚火箭弹,不管有没有击中。迅速的跟上行进的b1,继续借助b1掩护。
正因为有了这种密切的配合,本来几乎处于势均力敌的场面,开始向日军那边偏移了。这些别动军提供的火箭筒的威力在两百米内还是非常精准的,只要不是技术太生疏,一般都会击中目标的。美英印联军的谢尔曼坦克报废得越来越多了,场面慢慢的有被日军掌控的趋势。
“装甲兵出击,消灭鬼子的装甲兵……”本来坦克大战是不适合装甲兵出动的。但现在的美军却不得不应战,日军火箭筒装甲兵的威胁太大了。
“哟西,美国人和英国人要扛不住了,全力出击。突次给给……”日军装甲联队指挥官冷笑一声,把在后方压阵的装甲兵全部调上。
随即。在上百辆装甲车的带领下,两个装甲大队的装甲步兵杀将出来。
“嘭嘭……”
“哒哒……”
别动军出售给日军的装甲车倒没怎么简化。只是火力稍微弱了一些,但依然很强大,里面配备的皆是别动军制式重机枪和制式步枪,前侧和左右两侧共八个射击孔不停的喷吐着疯狂的子弹,装甲车二十五毫米口径的火炮也不停的开着火,目标皆是美英印联军的装甲步兵。
一队队训练有素的日军士兵就跟随着装甲车,快速的冲击着,可以说,日军老兵的枪法,在这个时候,绝对是一流的,绝死精神,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军队所不能比的,即使对面的美英印联军,都比之不上。
“咻咻咻……”虽然是第一次用别动军的装甲车,但日军却似乎很是得心应手,一个个盟军的士兵便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他们皆是被中国制造的子弹打死的。
日军现在的战法似乎已经摸索出了一些门道,他们模仿当初别动军的作战模式,坦克和对方坦克拼杀,火箭筒士兵配合寻机向敌人装甲下手,装甲车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装甲步兵穿梭其间,配合装甲射杀敌之步兵目标,保护装甲和火箭筒士兵。正是这种密切的配合,让盟军的节奏被严重打击,他们现在的坦克数量已经少于日军,而日军的火箭筒士兵对他们装甲的威慑很大,不少装甲都丧生在这种单兵火箭筒上,而盟军却恰恰配备的火箭筒非常少。装甲步兵力量上,盟军也要逊色得多,在火力不占优的情况下,被日军压着打。
终于,盟军的装甲旅顶不住了,不得不撤退,准备快速的撤离战场。
“嗦德丝嘎,全力追击……向指挥部发电,请求发起总攻……”在这种装甲大战中取得胜利,让日本人很是意气风发,不想错过时机,随即猛追而去。
早已经整装待发的两万多日军,得知前方取得胜利,随即嗷嗷叫的纷至踏来,向着阿加尔塔拉冲去。日军的装甲联队追击着盟军的装甲旅飞奔,由于追得太紧,让盟军的装甲旅都不敢随便回城,生怕日军的装甲部队是跟着进去,随即无奈的绕城而走。但是,日本人却没再追过去,而是先集中炮火对阿加尔塔拉各种防线猛轰过后,便以装甲联队为首,对阿加尔塔拉城发起了猛攻。装甲被吓怕的盟军守军艰难的防御着,当天下午就被日军突破城门。
盟军又艰难的守城三天,装甲旅残兵也返回和日军作战了一次,几乎被打得全军覆没后,才狼狈的逃掉,阿加尔塔拉随即落入日军手中,膏药旗扎遍全城,日本人挥舞着枪支,站在城头上高声欢呼着。
寺内寿一得知日军这么快拿下阿加尔塔拉,也是高兴不已,“这次,我们得感谢别动军这批武器,立即致电沈阳,向别动军表示我方的感谢,希望中日两国继续保持长期合作……”
虽然寺内寿一嘴上这样说,但心里却是五味杂陈,他当初也是侵华战争中的日军司令官,如今,却是依赖别动军提供的武器才取得这样的胜利。不过,寺内寿一也只得接受这个事实了,他知道大日本皇军现在最大的敌人是盟军,他可以想象,如果这次别动军是毫无保留的站在盟军那边,他的南方面军肯定会很难过。所以,不管心里愿不愿意,他寺内寿一都必须得依仗着中国一些了,至少是不能得罪。
阿加尔塔拉落入日军手中,这样,他们便可以进攻东印度重镇西隆和迪斯布尔,拿下这两边,日军便可以沿着铁路沿线向恒河平原进攻,那可是印度的腹地。从地图上看,印度的地型看起来像个倒三角,而日军现在就在东角倒腾,如果让他们把这个角切下来,便可以直接进入这个铁三角的内部,到时候,盟军肯定会难过不少。所以,对于西隆和迪斯布尔的防守,盟军一向是很重视的。
日军也知道情况,所以在占领阿加尔塔拉后,并没有盲目的发起猛攻,而是不停的调兵遣将,把大量物资和部队都向因帕尔、阿加尔塔拉调集。东线胜利算是有个不错的开端,西线的德军也向胡兹达尔进攻。德国人玩装甲可谓是这个时代的祖师级人物,没有几个国家能够与他们相提并论,再加上投入的装甲数量也不是日本人可以比的,又有从别动军那里购买的比简化版b1稍好一筹、丝毫不逊色谢尔曼坦克的坦克充入,让他们装甲战力大增,准备不足的盟军是被打得措手不及,胡兹达尔连一天都没守住,便迅速被德国人占领了。德国人讲究的就是快速打击,没多做停顿,便迅速的向着拉尔卡纳冲去,让盟军大为惊恐,连忙调重兵支援。
这样,德日的较好开端,给予了盟军相当大的压力,但是盟军毕竟是防守的一方,他们所防守的地域随着轴心军队的不断进攻而不断变小,反而让他们可以腾出更多的兵力,反观轴心军队,特别是德日两国,已经征下了大片的领土,光是防守各地的军队,就已经耗费了百万以上了,两国早已经开始出现十八岁以下的年轻士兵了,这是兵源不足的表现。
盟军知道印度的重要性,所以不会因为前期的失利而失去信心,反而不断的投入物资和兵力,大量的物资和兵力从四面八方涌入印度。7月底的时候,日军向西隆发起了几拨猛烈的进攻,几乎已经拿下,但最后还是功亏一篑,因为盟军的援军来了,迅速的把精疲力竭的日军又赶了出来。
同样的,在西线的德军,也遭遇到了盟军的誓死阻击,暂时止步于拉尔卡纳。进攻受阻,德日自然不甘心,随即不停的加大投入,各自压榨着国力,把大量兵源和物资向印度战场调运过来。同时,希特勒下令,快速打通哈萨克斯坦通往中国新疆的道路,第三帝国需要中国物资的支援。至于日本人这边,加大了对占领区的压榨,然后用所得的财富不断的购买近在咫尺的中国物资,较大的缓解了他们的运输压力,至于兵源,日本人甚至冒险将关东军的一些精锐抽调了过来。同时,日本人加大了海上的围剿,山本五十六的日本联合舰队开始迅速的向孟加拉湾和印度洋发展,只要他们能够控制这里,盟军就算是输了,因为,日本人只要将印度的沿海一封,守在印度的盟军就是失去支援的孤军了,迟早会灭亡的。所以,海上的大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美英联军的海军不停的和山本五十六的联合舰队对抗着,但山本五十六如今已经没有曾经的气势了,倒不是他变得不善战,而是美英海军在印度洋投入的力量比较大,总体实力丝毫不弱于日本联合舰队,他必须得小心小心再小心,不能出现大的失误,不然,战争的结果可能直接发生逆转。
第四一五章德、日的战略会晤
战争,不断的升级着,现在是拼耐力和决心的时候,谁先失去机遇和耐力,便会失去胜利。找小说素材就到邓尼茨在希特勒的命令下,也把潜艇部队的一部分投入到了印度洋,而他本人也坐阵伊朗,以求最大限度的打击盟军的海上运输,给驻印盟军施加压力。
随着双方的投入不断加大,战争的重心不知不觉的向着印度转移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的作战中,双方是互有胜负,不过貌似德日稍微占些上风。德国潜艇部队联合日本的联合舰队,在马尔代夫附近,曾重创过英国皇家海军,击沉其两艘航母,还有一艘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