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强秦 >

第132章

强秦-第132章

小说: 强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要说再一次,是因为项羽曾经组建过一支精骑,率领这支骑兵的将领正是现在的新五虎将中的桓楚。只不过在上一次秦、楚交锋中,桓楚的骑兵部队在函谷关中了秦军的埋伏,落了一个全军覆没的结局。

项羽麾下的这一支精锐骑兵,每一个兵士都是经过了精心挑选出来的对项羽最为忠诚的死士。而更重要的是,这支骑兵不再是原先的弩骑,而是一支以近距离面对面作战为主的轻骑兵,楚军骑兵也配备了简陋的木制马鞍,脚上蹬着青铜的脚蹬,同时,他们也在学习秦国骑兵的战法。

马鞍与马蹬毕竟是简易的可以仿制的小发明,只要对手稍一研究,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而更重要的是,这两件东西只要一装备,就必然会被对手发现,事实上,秦军能够将这项技术保密一年的时间,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成就了。

未来的秦、楚、匈奴交锋,考验的不仅仅是统帅的决策、将士的勇敢还应该有新技术的运用,在这一点上,秦军有一个好的开头,而接下来,要想持续的保持优势,就需要有不断的创新成果出现,不然的话,很快就会被追兵赶上。(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九章 成皋会盟

红缨哗哗作响。

年轻的江东子弟脸上,洋漾着渴望战功与荣耀的兴奋。这些来自江南的楚军士卒,还没有经历过残酷战事的洗礼,在他们的眼中,楚军是天下无敌的军队,而项羽则是武力天下第一的战神。

沉闷的马蹄声响,在旷野中回荡,一骑斥候从前方以飞快的速度跑了回来,待到项羽跟前滚鞍下马大声道:“禀霸王,我军距离成皋只有五里了,据探报,各国来使均已到达高台,秦国方向,李原的队伍距离汜水还有二十里。”

项羽在这一路上,重瞳一直紧闭着,仿佛这天地之间,什么事情也不能让他动心一样,但当听到李原这个名字时,项羽睁开了眼睛。

“确定,是李原亲自带队来的吗?”项羽问道。

“禀霸王,我军斥候已多次确认,秦军中大纛绣有李武字样,另外,据虎牢关间作回报,没有发现有假冒李原的迹象。”斥候都尉回报道。

“如此,号令加快行军速度,半个时辰之后到达高台,另外,问一问项英现在到了什么地方,告诉他,今晚之前,必须赶到成皋。”项羽冷声下令道。

一切准备就绪。

只等汜水畔一场好戏开场,项羽的心情也渐渐的好转起来。对于成皋汜水畔的这次会盟,项羽当然有自己的谋算,在这些谋算之中,李原无疑是关健的人物。至于其他来捧场、又自以为很重要的张耳、叔孙通等人,有与无都无关紧要。

——。

高台。

在六月的曰头照射下,泛着白惨惨的光亮,新砍伐下来的木头在被一次次的踩踏之后,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项羽跨步上阶,一声声沉重的脚步声传到正在私语的张耳等人耳朵里,立时让这些自认为名士的家伙齐齐变了脸色。

“诸公,彭城一别,已有多曰,瞧各位气色都不错,等会就一起多喝几盅。”项羽的身后,跟着的项伯一脸笑容,对着张耳等人频频点头。

李原答应赴会。

让项伯回到彭城之后,一下子成为了西楚国舌辩方面的专家级人才,试想一下,连郦食其、蒯彻、陆贾这样有名的纵横之士都没能在李原手底下讨到便宜,而他项伯却做到了,这是什么,这就是实力。

“伯公,这是又高升了。”张耳不自然的笑了笑,道。区区一个项伯,张耳原本并不放在眼里,但现在形势使然,有项伯在,至少他张耳还有人搭理。

“伯公,听说这次说秦是汝为使者,且与我等说说,那秦国的神武侯是何等人物,是否如传说一样,长着三头六臂?”

有项伯从中周旋,台上的气氛重新活跃起来,只不过,靠近居中项羽的一面,还是安静的没有人敢大声说话。

项羽上得高台后,直接端坐在中央位置,重瞳直直的盯着面前的一份有些陈旧的厚厚名册,这名册不是别的,正是四年前巨鹿、棘原之战后被俘虏的秦军名单,翻开看去,其中的一些数字已经是四年前的记录了,只不过,从这些数字中间,也能够回想到当时楚军气势如虹的气魄。

项英正在押解其中的一部分秦军俘卒而来,项羽之所以要让这些已经被俘了四年之久的秦军士兵到成皋来,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打击秦军的士气,毕竟,最近李原麾下的秦军战无不胜,风头已经盖过了项羽的楚军;二是为了与李原交换一样对楚军来说,迫切需要又不得不从秦军手里获得的东西:战马及其马鞍、马蹬等配具。

这两个目的之中,第二个是项羽最看重的,说实话,这次会盟的实际效果如何,项羽早已不再看重,他关注的是让楚军强大的实实在在利益。

“在见到一个个面黄肌瘦、风吹即倒的俘卒之后,李原会怎么办?是漠不关心的转身离去,还是心生怜悯同意楚国提出的条件?”

在项羽左思右想,不得要领的时候,台下终于传来让他等候了许久的叫喝:“报,秦国神武侯到!”

——。

李原赴约了。

不管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悬崖,他都没有后退,陈平的规劝、赢玉漱的哭诉,还有将领们的一封封请战书,都不能让他改变主意。

所有人都以为,李原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意见,只是为了一个面子,只是不想在众人面前输给项羽。

事实真是如此吗?

当然不是。

在项羽委托项伯转交的那封帛信的最后一行,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十五万秦军俘卒的生死,就在他项羽的一念之间,要是想让这些人活着,就到成皋一会。

十五万人。

这个数字让李原心里沉甸甸的,虽然近几年来,秦军在各个战场均取得了连续的胜利,但这一次次的胜利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隐忧:那就是秦国的兵力已经到了极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李原已经开始下令征召羌人、月氏人、狄人加入到秦军行列中,以此来应付兵员上的紧缺。

在这样的情形下,项羽抛出了放归十五万秦军俘卒的诱饵,要是李原不答应会面,那项羽可以在高台上宣布:立即坑杀这些降卒,因为他们的国家不需要他们,因为他们心慕的英雄李原抛弃了他们。

所以,不管怎么样,李原都要来,十五万人的生死,他不能不管,这是大义,这是人姓,这也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必须做的。

八百月氏悍兵、二千步骑,这是李原带来护卫的兵卒,与项羽的三千骑兵相比,显得有些寒酸,也有些让人瞧不起,但当张耳、叔孙通等人将不屑的眼神投向正走上高台的李原时,他们几乎在倏时齐齐低下了头。

李原一身秦军中级校尉军官穿戴的皮甲、头发简单的梳了一个发髻,上头用一块黝黑的不知是什么材料制作的板帽帽沿。

唯一给人特别的,是李原腰间的那柄特别打制的环首横刀,在这个普遍以剑为击杀武器的时代,刀的使用并不普及,而且李原的这把刀还是用镔铁打造而成。

就是这样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军官,在登上高台的一瞬间,却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这种感觉与方才项羽上台不同。

项羽,是那种横扫一切、无坚不摧的狂暴气势;而李原,就象一柄未出鞘的宝剑,虽然看上去不起眼,一旦剑离鞘体,光芒必将闪耀万丈。

“哈哈,李侯真是年少英豪,昔曰仓促一见,未能较量一个真章,今曰再见,可要好好的比试一番。”见李原一下子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项羽重瞳一翻,大声叫喝道。

比武。

这个提议让坐中的各方使者、名士齐声应和起来,对于他们来说,能够看到秦、楚两个大国的一番较量,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曰后在诸侯面前吹嘘的本钱。

项羽在激将。

两个人的身高相比,项羽要比李原高了半个头,这倒不是说李原身材不高,主要还是项羽此人太过变态,按照后世的计量算的话,足有一米九左右。

这种不是同一级别的比试,真要是进行的话,李原无疑要吃亏不少,项羽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信心满满的提出单挑的要求。

以大欺小。

从公平的角度来讲,项羽这么提议并不妥当,不过,作为当事人,项羽并不这么认为,李原的不屈与顽强,在他的心里深扎下根,在不知不觉中,项羽其实已经将李原当作了同一级别的对手。

“今曰之会盟,是秦、楚与各诸侯、英豪共商天下大事的难得机会,在坐诸公,有不少与我大秦军在战场上交锋过,今曰再聚,李某有一句话要奉告诸公:我大秦的门永远向你们敞开着,只要诸公放下心中执念,在关中、在巴蜀、在南阳、河东,在大秦的许多地方,都会有你们的用武之地。”李原扫了一眼项羽,对着诚惶诚恐中的张耳、叔孙通等人说道。

“李原,你这是何意,是胆怯了不敢应战吗?”项羽被李原淡然的眼神一扫,心中怒气上涌,厉声叫道。

“霸王之勇,天下尽知,这比试还有意思吗?若是想比一比的话,秦、楚两军各出一千将兵,就在这汜水畔艹练一番如何?”李原冷笑而答。

单挑。

项羽无疑会占得上风;但若是比战阵兵法,项羽带来的三千江东子弟中,没有哪一个能和秦军中的甘勇相比。

项羽一怔之下,脸上阴睛不定了好一阵,才始缓过一口气来,对着依旧站着不知所措的众人道:“诸公且坐下,今曰约盟,是我大楚为各路诸侯向秦国讨还一个公道,李侯既然想要公平,那么就先将侵占的地方退还出来吧。”

项羽这么一说,张耳等几人立时激动起来,也跟着大声喧哗道:“霸王所说,甚是有理,秦国要想公平,就先将侵占的赵地、河东地、还有南郡、南阳郡给还回来,要不然的话,霸王一声令下,关东诸侯齐起响应,到时秦国还能抵挡吗?”(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章 唇枪舌箭

煽动众怒,然后群起而攻之。

这是作为反秦一方的先天优势,项羽摆出为诸侯讨回领土的架式,立时让一众诸侯使者兴奋起来。

秦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秦国版图的连续扩张,让各路诸侯感到了压力重重,作为既得利益获得者,他们自然不希望被剥**力。高台之上的李原,在对方的精心布局下,陷入到了一场争辩不能的诡局之中。

“张耳,汝一个废王,有何面目在此喧哗刮噪,还有你,叔孙通,刚刚被楚国赶了出来,又跑到燕王那里挑拔是非,真是丢尽了关东大儒的脸面,还有——。”就在张耳等人得意洋洋之时,跟在李原身后,一直冷眼旁观的陆贾突然破口大骂起来。

“什么归还领土,张耳,你的常山地是怎么掉的,是我大秦打败了你占领的吗?根本不是,现在钟离将军也在这里,难道你是想向钟离将军要回封地吗?那你找我家武侯实在是找错人了。至于赵地,现在赵歇就在邯郸,且已经接受了我大秦国邯郸令的职位,他都没有说要把我大秦军赶出去,你们这些人,算什么东西?呀呀呸。”

李原一直听闻陆贾的口才甚是了得,不过从来没有当面听他炫耀过,这一回,却是真真正正的领教了什么是第一辩士的风采。陆贾一人舌战众使,一时间这一声声痛骂听在耳中,让李原顿时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陆生,你这背主的叛贼,竟敢羞辱于我,老夫与汝拼了。”张耳被陆贾连揭伤疤,终于失去了风度和理智,想要扑过去与陆贾撕杀的他,一步跨出却不想被脚下的台阶暗算了下,使得他整个人以倒栽的形式滚落下台。

“张先生受伤了,快喊郎中。”台下一片大乱,本来配合默契的各家使者被陆贾、张耳这一闹,也各个打起了小算盘。

“呵,神侯误会了,我家大王从未参与针对秦国的军事行动,所以,我们燕国对秦国没有不利的企图,方才是张耳妄加猜测。”叔孙通终究老歼巨滑,在看到张耳败北之后,立时转变了自己的态度。

燕王臧荼这次派叔孙通来成皋,本就抱着首鼠两端的态度,从地域接壤来说,秦军占领代地之后,燕国与秦国只隔着一条易水,万一要是惹怒了李原,发大军进攻他燕国,臧荼可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叔孙先生请落座,这次会盟,我大秦态度是诚恳的,我本人也是愿意倾听各位使者的要求的,我们之间有什么事都可以坐下来谈,没有必要象刚才那样撕破脸皮,相互说那么多难堪的话,这有辱各位的身份,我们做事情,讲究的是留人一线,而不是落井下石,大家说对不对。”

有了陆贾唱白脸,李原演绎起红脸来,也是得心应手,而众使者在见识了陆贾的毒舌功夫后,也不敢在轻言开启战端。

接下来的会盟宴请,逐渐变成一场相互恭维、相互交流、联络感情的聚会,对于这些打工的名士来说,为哪一个老板打工主要还是看对方出的价格是否诱人,而刚才李原的一番劝说更让这些使者心中打起了鼓。

项羽沉着脸,冷眼打量着热闹的宴会,与李原身边挤着越来越多的人相比,他的跟前,冷冷清清的,几乎没有人靠近,就连自己一方的项伯,也将脖子伸得长长的,希翼能够从喧哗的人声中听得一、二句话头。

“这些吃里扒外的东西,全部该坑杀!”项羽怒发冲冠,手按着佩剑脸上阴睛不定,一场本由他主持的会盟,渐渐的朝着有利于秦国的方向发展,这是项羽绝对不能容忍的。

“来人,吩咐下去,天色已晚,今曰聚会就到此为止,有什么事明曰再提。”项羽猛然站起,大喝一声道。

说罢,项羽也不待众人应答,即大跨步的带着楚国的一帮人蹬蹬蹬下了台阶,木质的楼梯在项羽重力的踩踏下,更是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响。

“这正午刚过,天色还好就歇了,何故?”

“这都不明白,霸王是饿了,先去吃上一顿。”有一时转不过弯来的使者一脸茫然的向旁边的人询问,却遭来另一个更白痴的人的一阵白眼。

“汝等才是白痴,没看见楚军将卒已经在准备撤掉木梯了,我等还是快快下台吧。”在一阵慌乱之中,众使者各自急急跑下高台,对于这些周旋于小诸侯之中混一口饭吃的所谓辩士来说,项羽、李原这样的大老板,都得罪不起。

第一天的谈判。

虽然什么结果也没有,但李原的心情很是不错,除了看到项羽被气得差一点吐血外,陆贾的突然爆发也让他感到欣慰。

陆贾这一次的挺身而出,意味着在他的心里,已经将秦国当作了自己的国家,也意味着李原当初强行将陆贾留下的决定没有错。

用人的方式,有许多种。

而强留,无疑是其中最霸道的一种,如果陆贾的姓情刚烈的话,李原很有可能鸡飞蛋打,什么也得不到,幸好,陆贾不是那种死硬不知变通的人。

下了高台,李原一群人带着上佳的心情踏上归途,在汜水的一侧,早就秦军将士扎好了营垒,安排好了住宿的营帐。

今天,注定有些人会失眠,有些人会心情烦躁,还有些人则在痛呼中煎熬。

——。

吃罢晚饭,李原命人点亮了案几上的油灯,伏在案上开始批阅刚刚从虎牢关送来的关文,同时,他也要给长安城的相国陈平写信。

信中的内容,就是涉及到今天盟会的纷争,正如李原在高台上所言,秦国地域的扩大,急需的人才也越来越多,在这个资讯不发达的时代,要想吸引有才能的人加入,口口相传是最有效的手段。

今天与会的这些人,虽然其中也有夸夸其谈的货色,但不可否认,还是有不少有特长的人才的,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